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Top Photo Appreciation: Kirill Utevsky)
Tags:
Albums: For Your Eyes Only
Comment
陳明發的詩《牽牛花》
牽牛花勝在想像
牛神隱,小號卻嘹亮
從胭脂到深紫
河灣攤開宣紙
畫意盎然
荒灘枯枝上
(18.7.2021)
陳明發的詩《問題》
下一場雨
遍地都是問題
這些問題對某些人是問題
對另一些人就不是了
而問題遍地主要的便在此
還有雨水從天空降到大地
流遍青草地的明晨有翠綠的生命
流過泥濘路的恒為行人懊惱詛咒
而問題遍地主要的便在此
(22.7.1979)
(Dirk Wüstenhagen)
陳明發的詩1978《歌》
我想我會再到山中來
幽咽淙淙,有沈悒蠻荒底輕喚
漂越千層青巒,带来浮萍瓣瓣
相遇這汨汨溪澗
似一齣淒美底傳言
萬道谷壑底跋涉在等待
妳我,山遥天高煙水寒
林中細語詩畫底邂逅何再
生命是一唱萬里底歌
命運曲折詭異地輪回
奔程是年少底一腔激情
鄉音青青 離愁幽幽
為越崖將歌唱絕 將怨灑盡
我不能稍留 不能稍留
(8.7.1978 題畫 / 13.6.1979 修)
附註:從山中回來後,她託人帶來了那兩幅在山中完成的畫,要我題詩。這是我在山上答應了她的。鉛筆的一抹一劃一濃一淡,我看到了她低首垂髮作畫時的溫柔。想她便是小溪的化身,唯有秀逸的小溪了解小溪的秀逸。我託人帶了封信給她,對她說別忘了那道清溪。流水是妳妳是流水。儘管險石阻隔行程,但終會走過去的,走到斷崖處激越馳落,將歌唱絕將怨灑盡。我想她會同意。(摘自陳明發散文《走在六月的流煙裏》)
陳明發《大雨》
在社媒詩創作群組裏遇上的雨,一般都是小雨、細雨、雨絲、雨滴。接下去,自然是雨珠、雨跡,在玻璃窗、在剛收好的雨傘。像喝啤酒,我偶爾也寫寫這一掛雨;也像喝啤酒,不一定要在河濱咖啡座的夕照裏。活了一把年紀,去那裏、怎麼看都是夕照了。
比較還有感受的,是突如其來的驟雨、暴雨。我是做地方創生研發咨詢案子的,冠毒橫行前,受一家公司邀請,去沙巴斗湖考察他們的瀑布區火山熔岩留下的玄武層岩。一場大雨說來就來,鬧得陪我一道去的妻子和大兒子,與一夥人在山間沒命的逃到停車場,感覺快斷氣的樣子。
去的時候,許多平時不常進山越野的同行者,過山澗獨木橋,沿枯木老藤盤踞的山壁斜徑走時,格外的謹慎。不時像是提醒夥伴順道自我警惕地唸唸有詞說“小心”、“小心”。風雲不測躲雨的時刻,大家却一下子腳步奇快,身手也敏捷起來,那些障礙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
偶爾,人還真需要難料狀况的驅逐;我們和難忘的記憶,就在那體驗裏相遇。
孩子小時候,曾帶他們到亞庇岸外去跳島。問起他們對那次遊玩的記憶,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回程之際,遇上風狂雨大海浪高。一家子全身濕透在忽高忽低的快艇上,一手抓緊座席橫桿,一手逃難似地死抱隨身包包,撲臉而來的分不清是浪還是雨。在驚呼連連當中,看見在船頭掌舵的小夥子,似乎眼睛都快開不了,臉部表情極度的扭曲。老媽操心得要死,害怕船隻随時會翻覆,男孩子卻是一派精彩啊精彩的模樣,一邊偷偷模仿船家的古怪表情一邊還在笑。好像這比迪斯尼樂園海盜船或其他主題樂園沖浪車刺激多了。幸而航程不遠,船家也熟那水路,看似靠著直覺總算把我們安全送到岸邊。那一刻,大家才開始有一種剛從海裏爬上來的虛脫感。(27.4.2021)
陳明發的詩1997·和雨的詩交
雨叫大家不要瞎忙瞎竄,靜靜坐下慢慢等慢慢看
誰非走不可,記得打傘,欣賞風飄水珠一串串
每個人和雨都有詩交一段,或晦或亮,是笑是哭
細細推敲,鹿奔千路寫成譜是壯闊的音符
(9.7.1997 東亞金融風暴期間)
(The Locket by Jeremy Aaron Moore,www.pinterest.com/pin/198580664792026418/)
1.4.2021 註
回鍋舊帖文,肯定妻子曾為陋室花草所做的努力。孩子曾建議換間屋子,我說真捨不得這兒的風景。屋子雖小,格局也很有限,但住了二十餘年,每個角落都是陪孩子長大的迴聲。大環境的人文景觀早已不是以前的狀態,去到哪兒其實都是同樣的氛圍,唯有自然界與心靈始終不捨不棄——
陳明發詩想《造海》
又是窗外有雨,案前是書
這樣的時光,一字一句都宜養詩
小房子如淺潭,但妻子堅持造一座海
在園子裡種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
樹木植物,借用社區大花園做背景
玻璃窗內看出去,像是看不盡深處的
山林,颳風時群葉舞蹈起伏如波浪
細雨時枝葉頻頻送來輕韻如濤聲
樓下側院瓦簷下的三串貝殼風鈴
也附庸風雅當起和音天使
孩子有時各據一房
遇上這等風景,妻子提醒他們說:
“你們看見了嗎?”
( 2020年4月26日)
陳明發詩想《風鈴木:賦別》
我攜妻拖兒在1990年代尾住進目前的小區,迎接我們的,是路邊一排排正在茁長的風鈴木。
那時,當然還不知道她們的芳名與身世,就像懵懵懂懂的小孩不知道他們長大會做什麼。
愛花愛草的妻子照顧新家園子,連籬笆外的小樹一道照顧。
區裏有的人家頗有遠見,說樹木一旦長大會落下遍地枯葉,尚未入居已叫人砍了他們屋外的小樹,還說是賺了個停車位。
小屋難有大風景,妻子照顧好自家園地,給籬笆外的路肩砌上堵泥磚,填土施肥栽紅植綠。
籬內籬外群樹幾年競相拉拔下來,一眼望去,奮力與屋旁綠肺連接上對面的公園,儼然是一片樹林的模樣,天一亮就聽聞鳥雀聲。風起時,樹濤雖非波浪洶湧,也夠叫平時在樹與樹之間跳躍如飛的松鼠,靜靜待在矮叢裏等勢頭過去。
偶見小販、郵差與學生等路人坐在路肩磚上納涼,或停車樹蔭下小歇、通電話,我就稱讃妻子“造林”有功。
二月酷熱後三月常雨,是風鈴花開的季節。雨中打傘到區後的店鋪去買東西,舉首或低頭都是花瓣,調皮的還落在傘上,很符合我居家旅遊的心境;特別能體會“詩意的棲居”是何意。
曾看過資料說她是“熱帶櫻花”,我有意見。風鈴木有自家的名字與風韻,幾時淪為櫻花0.5?人們為何不叫櫻花是“寒帶風鈴木”?一般網民會說,因為櫻花比較出名啊。人家出名就挨前去攀附,何來自然存在的自由;個性的獨立與差異?
過去二十餘年,斷斷續續嘗試給風鈴木寫首詩,就像寫給自己最親密的人,極難定調擱筆。
最近社媒熱炒風鈴木話題,感覺就像美女讓人拐得越來越遠,失去她真實的氣質,於是對住家窗外視線所及的幾株說,妳真有詩情,詩境自己敞開吧,我給妳效勞做記錄。想不到,她的回答竟是壯麗的私人賦別。
網上有資料說,風鈴花季在四月,我沒意見;我和她燦爛相遇然後深情揮手的交會,是在三月。
無論是紅花、紫瓣或白薄衫,約好了在一場大雨中決然歸去。留下的空枝直指蒼空,好像交響樂的指揮棒,把寧靜的鈴聲撒向最高音,久久迴蕩。(31.3.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