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德國歴史之旅
2005年,二戰結束60年紀念,我背包包到了德國柏林。這一趟的歐洲文化之旅,補充了我對歷史敘事體驗設計的認識。例如,在不復存在的歷史現場,把昨日戰爭與極權政治一幕幕的發生,用開放的展覽與導覽方式呈獻給世界。罪深惡極的納粹德國蓋世太保,在他們為所欲為的年代,充滿了見不得光的黑幕;今天,全在光禿禿的遺跡上公諸於世。那種 體驗呈獻美學,帶引觀展人陷進深深的反思。此照中,昨日照片中的種種,對照今日現場四周的種種,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心靈裏發酵。(2019年2月25日 臉書)
Tags:
Albums: 旅遊·把故事說好的快意
Location: 德国柏林二战遗址
Comment
愛墾APP: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是現象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中詳細探討了身體如何成為感知世界的媒介。以下是對其理論的引述和分析:
1. 身體作為感知的先驗條件
梅洛-龐蒂在書中指出:「身體不是我們擁有的一個物體,而是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方式。」("The body is not a thing, but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這一觀點強調了身體的根本性——它不是客體,而是主體性展開的基礎,是我們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前提條件。
通過身體,我們不僅看見世界,而且能夠與世界建立交互關係。例如,當我們觸摸一塊冰冷的金屬時,身體不僅感知到冷和硬的物理屬性,還通過這些感知體驗構建對金屬的理解。這種體驗既是身體化的,也是意義化的。
2. 身體的「意向性」與「在世界之中」
梅洛-龐蒂借用了現象學的意向性概念,但賦予身體獨特的意義。他認為,身體是一個「意向性場域」,即我們通過身體來指向和參與世界。正如他所寫:「身體不是被動地接收感官印象,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意義的生成之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使用工具的行為。當一個人熟練使用鎚子時,鎚子不再是外部的客體,而成為身體的延伸,幫助我們更直接地觸及工作對象。身體的意向性使得這種體驗成為可能,它表明感知不僅是感官的生理功能,也是身體與世界互動的存在方式。
3. 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具體化的存在
梅洛-龐蒂強調,身體不僅是感知世界的主體,也是我們如何體驗空間的基礎。他在書中提到:「身體的空間並不是幾何學的空間,而是我通過身體感知和定位的空間。」("The spatiality of the body is not the spatiality of position, but of situation.")
例如,當我們閉著眼睛行走時,身體的平衡感、皮膚對氣流的感知、步伐的節奏感等,都讓我們在沒有視覺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感知空間。這種對空間的體驗是身體化的,是通過身體的動態性與世界相連的具體化存在。
4. 身體與世界的交互:感知的雙向性
梅洛-龐蒂進一步提出,身體與世界的關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正如他寫道:「我感知世界,同時被世界感知。」("I perceive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perceives me.")
例如,當我們注視某物時,我們不僅僅是通過視覺感知它,那個物體的形狀、顏色、質感也在「反向」影響我們的感官狀態。身體在這種交互中既是主體,也是客體。感知因此成為一種「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活動,而不是簡單的信息接收過程。
5. 感知的整體性:身體與情感的融合
梅洛-龐蒂還特別指出,感知並不是單一感官的功能,而是一種整體性的體驗:「感知是一種具有意義的整體活動,身體的所有部分都參與其中。」
例如,當我們欣賞音樂時,不僅是耳朵在聽,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可能產生共鳴:節奏可能通過手指的輕敲表現出來,旋律可能引發情感的波動。這種體驗是身體與感知之間深度融合的體現,顯示了身體作為感知媒介的全方位性。
總結: 通過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我們可以認識到:
1. 身體是感知的前提與媒介。 它不是被動的物質,而是主動參與世界的存在。
2. 感知是身體化的行為。 身體通過其意向性,將世界納入其存在的領域。
3. 身體與世界的關係是交互性的。 身體既感知世界,也被世界「塑造」。
4. 感知是多層次的整體性活動。 身體的所有部分在情感、認知和物理層面共同作用,形成對世界的感知。
這表明,身體不是單純的生理現象,而是感知和構建世界的核心主體。這一理論為「聲音、物質與情動」的討論提供了重要的哲學依據——身體是體驗聲音、物質存在以及情動反應的具體媒介。
[意識流]
度過了熱辣辣的一天,我們都渴望未曾見識過的風涼;只見一彎新月捷足先登地在我們激動的眼簾(我去蓋爾忙特親王夫人家那天晚上,還有阿爾貝蒂娜給我打電話的那天晚上,月亮也是這個樣子),像又輕又薄的果皮,後來,又像一塊四分之一瓣的新鮮水果,似乎有一把無形的刀開始在天穹中為它削皮。——「我去蓋爾忙特親王夫人家那天晚上,還有阿爾貝蒂娜給我打電話的那天晚上」,以上兩處,均使用過這個比喻。此處又有了新的延展。這些地方也足以說明本書絕非什麼意識流小說,相反是精心構造而成的。
[意識到消滅愛情的唯一辦法]
要想散心,我就必須激勵自己身上與希爾貝特毫無關聯的思想、興趣和熱情,與我的感情(由於和希爾貝特的分離而不再與日俱增)相抗衡。這種與我們所愛的人毫無關聯的思緒會佔據地盤,它雖然最初很小,但也是從原先佔領我們整個心靈的愛情那里奪取過來的。我們必須發展這些思緒,使之壯大,與此同時,感情不斷衰退,僅僅成為回憶。這樣一來,進入我們精神中的新因素與感情展開爭奪,奪得的地盤越來越大,最後整個心靈被奪了過來。我意識到這是消滅愛情的唯一辦法。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愛墾APP:喬治·巴塔耶內在體驗理論vs意念科學~~喬治·巴塔耶的情色-內在體驗理論與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s)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兩者在某些層面上存在著有趣的共通點,特別是在探討內在體驗、意識狀態的超越、個體認知的擴展等方面。
意念科學關注的是人類意識、心靈與物質世界的相互作用,研究直覺、超常感知、心靈與宇宙的關係等超越常規理性框架的現象。而巴塔耶的理論則聚焦於內在體驗(inner experience),尤其是通過極限體驗(如情色、暴力、死亡等)打破常規意識,進入一種超越性、非理性、無法言說的狀態。以下幾點展示了巴塔耶的理論與意念科學領域的可能聯系——
意識狀態的超越與突破:巴塔耶在他的《內在體驗》與《情色》中都強調,通過情色、痛苦、死亡等極限體驗,人類可以進入一種超越常規意識狀態的「內在體驗」。這種體驗超越了理性的界限,進入到一種非語言的、非邏輯的、深刻的存在狀態。這與意念科學中探討的意識超越、心靈感知擴展等具有類似性。
意念科學中的許多理論關注的是人類通過冥想、深度意識探索等方式突破常規意識狀態,以達成對世界和自我更為深刻的認識。巴塔耶認為極限體驗同樣可以打破日常經驗的束縛,使人進入更深的存在體驗,這種對意識超越的追求與意念科學的研究目標有共通之處。
欲望與情感作為內在力量:巴塔耶對欲望與情色體驗的分析,強調這些情感體驗不僅僅是生理層面的,而是更深層次的意識探索,是一種與死亡、禁忌和存在狀態深刻相連的內在力量。在他的理論中,欲望與情感能夠帶領個體進入一種非凡的存在體驗,甚至是接近「神秘」的狀態。
意念科學關注直覺和心靈的深層力量,認為這些非理性或情感性的力量是人類意識擴展的基礎。巴塔耶通過探討情感與欲望如何引發極限體驗,揭示了情感作為一種內在推動力,能夠突破理性控制,這種對情感作為意識擴展媒介的理解與意念科學中的某些觀點不謀而合。
打破二元對立:理性與非理性:巴塔耶的理論一直在打破理性與非理性的二元對立,特別是在涉及欲望和內在體驗時。他認為,通過挑戰社會禁忌和倫理限制,個體能夠觸及某種更為深刻的存在狀態。巴塔耶強調的是非理性與極限體驗的力量,它能夠揭示存在的真實狀態。
意念科學也常常打破傳統理性框架,研究人類意識和認知的非理性層面,包括直覺、神秘體驗和超感知等現象。巴塔耶的理論與意念科學在這一點上有交集,兩者都認為非理性領域是探索人類意識和體驗的關鍵途徑。
超越自我的體驗:巴塔耶特別強調個體在極限狀態下的自我超越,認為極端的情色體驗或死亡體驗能夠讓個體擺脫日常意識中的自我,進入到一種更為廣闊和原始的體驗。這種自我超越的過程,正是他所說的「內在體驗」的核心。
意念科學同樣強調通過深度意識探索和直覺,個體可以超越日常意識中的自我感知,進入到更高層次的意識領域。巴塔耶的「自我超越」理論與意念科學中的意識擴展或覺醒理念之間有類似的哲學基礎,盡管二者的路徑和方法不同。
神秘體驗與存在的極限:巴塔耶的理論在很多地方涉及神秘體驗,特別是在極限的情色或痛苦狀態下,個體接觸到一種無法言說的「內在體驗」。這種體驗類似於神秘主義者所描述的無名狀態,無法通過語言或理性來表達,只有通過直接的感受和體驗才能理解。
意念科學關注神秘體驗、直觀覺知等現象,認為這些體驗可以提供超越物質世界的認識,並為個體提供與宇宙更深層的聯系。巴塔耶的「內在體驗」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極端形式的神秘體驗,雖然他更多聚焦於世俗與禁忌的力量,但其內在追求與意念科學的神秘主義探索有一定的契合點。
雖然喬治·巴塔耶的情色-內在體驗理論,與意念科學在研究領域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兩者在意識擴展、打破理性界限、身體與情感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聯系。巴塔耶的理論通過極限體驗探索人類內在的深層次情感和意識,揭示了非理性、欲望和情感如何作為一種內在力量,推動個體進入超越性的存在狀態。而意念科學則通過研究直覺、超常感知和意識擴展,試圖理解人類與宇宙更深的聯系。在這兩種框架中,內在體驗和自我超越的理念可以為彼此提供有益的交叉討論。
[後記]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轉行文創研究與推廣第28年。雖然焦頭爛額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5、6萬筆內容,多少有些心得。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的。在泛政治的社會,更無異於緣木求魚。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13.9.2024)
愛墾APP:意念科學·夢境同步與量子糾纏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或稱為心智科學,探索意識、心靈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關係,尤其關注心靈對物理現實的潛在影響。在意念科學的框架下,夢境中的同步性與量子糾纏現象可以被視為一種心智與宇宙間的深層關聯,揭示了人類意識可能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彼此相互影響的潛在機制。
意念科學的核心假設
意念科學認為意識不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還是一個具有實質影響的力量,可能與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波函數、糾纏現象等原理相關聯。這個領域探索諸如心靈感應、遠距感知、意識對物質世界的影響等現象。通過這種視角,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用來解釋夢境同步性與量子糾纏:
意識的非局域性:意念科學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意識或心智具有非局域性特質,超越了物理空間的局限。這與量子糾纏的非局域性相似。如果兩個或多個個體的意識在夢境中能夠發生「糾纏」,這可能暗示意識的非局域特性允許在不同個體之間傳遞信息或能量,正如量子糾纏粒子那樣,彼此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鏈接」。
集體意識場域:意念科學的某些理論,例如由精神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發展出的「意識場」(Noosphere)假設,認為所有個體的意識可以構成一個共享的場域。在這種場域內,個體意識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彼此交織在一起。夢境中的同步性現象可能是通過這種集體意識場域實現的,類似於量子場中的糾纏作用,個體在無意識狀態下能夠相互感知或互動。
夢境同步性與意念的交互
在夢境中發生的同步性現象可以從意念科學的角度進行解釋:
夢作為意識的投射:夢境被視為意識的表達,或者說是對潛在無意識領域的探索。意念科學可能會將這種同步夢境解釋為個體意識對「集體無意識」或某種更大場域的投射與感知。在這個場域中,個體的意念可以相互糾纏,類似於量子物理中的糾纏態。因此,當兩個個體在同一時間進入夢境時,他們的意念可能因為糾纏現象而同步,彼此感知到同樣的夢境內容或情感。
心靈感應的擴展形式:意念科學中提到的心靈感應現象,即個體之間通過意念傳遞信息或感知彼此思想。如果量子糾纏作用發生在夢境中,它可能表現為夢中的心靈感應。兩個人在夢中共享相同的感知、思想、場景,這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夢境體驗,而是一種通過量子糾纏和心靈感應的主動交流與共享。
時間與夢的重構
意念科學可能幫助解釋夢境中的時間結構與意識的關係:
夢中的時間超越:在夢中,時間通常以非線性的方式展開,過去、現在和未來可以交織在一起,甚至瞬間跨越多個時間段。意念科學可能會將這種現象解釋為意識對時間的重構能力。量子糾纏夢境中的同步性也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來解釋:個體的意識在夢境中不再受到傳統時間線性的限制,而是進入了一種更為開放的時間狀態,意識的同步性可以在此狀態下通過量子糾纏的瞬時性來實現。
未來感知與夢的預示功能:意念科學領域的一些研究涉及預感或預知夢現象,即個體能夠在夢中預見未來事件。如果夢境與量子糾纏相關,意識可以「感知」未來的信息,這與糾纏現象中的瞬時性信息傳遞相契合。兩個或更多個體在夢境中感知到某種未來信息,他們可能同步體驗這種信息,從而產生夢的同步性和預示功能。
情感、意念與創造力的增強
從意念科學的角度,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不僅僅是一種意識連接,它還可能增強情感共振和創造力的潛能:
情感場域的擴展:意念科學認為情感不僅是個人的心理現象,還是一種能量形式,可能會影響到他人或更大環境。如果在夢中發生了量子糾纏現象,個體的情感體驗可能通過糾纏影響其他個體的情感場。這種同步情感體驗將強化夢中的情感共鳴,使夢成為一個高度情感化的場域,促進集體情感體驗。
創造力的激發與合作:意念科學強調,意識與意念的互動可以促進創造力的增強。通過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個體的創造力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人的創造力相互關聯,形成一種集體創意的共振場。這種夢境中的集體合作將創造力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當無意識層面的洞見和靈感被激發時。
意念科學的未來探索
量子糾纏夢境的同步性現象為意念科學的未來研究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
量子意識與實驗:如果意念科學可以找到夢境中量子糾纏的證據,它可能為意識與量子力學之間的聯系提供重要支持。未來的實驗可以通過腦電波監測、意識狀態跟蹤等手段,進一步探索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以及個體之間的夢境同步性。
跨學科合作:意念科學還可以與神經科學、心理學、量子物理學合作,進一步研究夢境中的同步性現象,揭示意識、情感與物質世界的深層相互作用。通過這些跨學科的研究,或許能更好地理解夢境作為創造力來源的潛力,以及它如何通過同步性和量子糾纏來增強人類的意識體驗。
意念科學可以為夢境中的同步性與量子糾纏現象提供一個解釋框架。通過意識的非局域性、集體意識場、心靈感應以及時間的重構,意念科學揭示了夢境中個體之間可能發生的深層連接。這種同步夢境的現象不僅暗示了意識的廣闊潛能,還可能成為激發人類創造力、情感共鳴和意識擴展的重要途徑。意念科學結合量子物理的理論,將夢境轉變為探索人類潛意識和意識深度的橋梁,有助於進一步挖掘人類的創造力潛能。
愛墾APP: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有何關係?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與「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之間存在關聯,特別是在如何看待意識、感知、情感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方面。這兩者都挑戰了傳統科學和哲學對心靈、身體以及情感的理解,強調了在主觀體驗中的感性和情感的重要性——
對感知和意識的關注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研究的核心是人類意識的本質及其對物質世界的影響,包括直覺、內省、心智能力(如預知、感應等),這些往往超越了傳統科學所能解釋的范圍。它注重意識的潛力,探索心智與世界的關係,探討情感、思想與物質之間的互動。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聚焦於情感(affect)在主觀體驗中的中心作用,強調情感並非純粹的心理現象,而是通過身體感知、文化實踐和社會關係來表達和調節的。它探索個體如何通過情感和感知來理解和互動世界。
關聯點:兩者都重視感知、情感和意識,超越了單純的理性認知模式。意念科學探討人類意識的潛力時,也觸及到情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感知和意識狀態,情動轉折則強調情感和感知如何塑造我們的現實體驗。
超越身體與心靈的二分法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試圖超越傳統的身心二元論,認為意識和物質之間存在某種深刻的關聯,心智的活動不僅僅局限於身體內部,還可能對外界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它關注的是意識與物質世界之間的相互影響。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質疑了傳統的二元劃分,強調情感和身體的關係密不可分,認為身體不是情感的容器,而是情感過程的一部分。它重視身體感知在情感體驗中的作用,特別是在與環境和他人互動時,身體如何成為情感的承載體。
關聯點:兩者都對傳統的心靈-身體二分法提出了挑戰,認為心靈、情感和身體是一個整體化的系統。情動轉折的情感-身體關係,與意念科學中意識對物質世界的潛在影響之間存在共鳴。
對情感與直覺的重視
意念科學:在意念科學中,直覺被視為人類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它是一種超越理性分析的深層感知能力。直覺不僅是一種情感反應,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意識能力,能夠提供超越邏輯思維的洞見。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作為一種預感性的力量,它影響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方式。這種情感並非簡單的情緒反應,而是通過感知過程發生的、超越語言和理性分析的體驗。它探討的是情感如何在文化、社會和歷史過程中運作。
關聯點:意念科學中的直覺與情動轉折中的情感體驗都被視為一種預感或超感知能力,兩者都強調人類有能力在傳統邏輯之外,通過感知和情感直接與世界互動。
對個體與集體的意識及情感連接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還關心個體的意識如何與集體意識相互聯系,認為個體與群體的心靈之間存在某種共鳴,這種共鳴可以通過直覺和感知體現出來。它提出集體意識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影響社會進程或物理世界。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探討了個體情感如何通過社會和文化環境得以傳播和表現。它關注的是情感如何在社會中成為集體的力量,如何在日常實踐中表現出來。集體情感和情感氛圍(affective atmospheres)在情動轉折研究中是重要的概念。
關聯點:兩者都承認個體與集體的情感或意識之間的互動作用。意念科學強調集體意識的力量,情動轉折則關注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傳播並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
非語言的研究重點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經常探索那些無法通過語言和理性邏輯完全解釋的現象,比如靈感、直覺、潛意識等。這些現象常常是通過體驗、感知或直接的情感反應來捕捉的,而非通過傳統的語言表達。
情動轉折:同樣,情動轉折研究強調非表征性的情感經驗,即那些無法通過語言直接描述的感官和情感反應。它對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和空間進行傳達感興趣,而這些情感往往是在語言之前或之外運作的。
關聯點:意念科學和情動轉折都關注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體驗和知識。意念科學試圖探索那些更深層次的感知領域,而情動轉折則通過身體和環境來理解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流動。
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在一些核心議題上相互呼應,特別是在對情感、感知、意識與身體之間複雜關係的探索上。兩者都質疑傳統的理性至上觀念,強調情感和直覺在理解世界和自我中的關鍵作用。然而,意念科學更側重於探索意識對現實的直接影響,甚至包括心靈對物質的影響;而情動轉折則更關注情感在文化、社會和身體之間的互動過程。這兩種視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為理解人類複雜的意識、情感和體驗提供新的理論框架。
愛墾APP:意念科學跨領域對話
在德勒兹、柏格森與克里希那穆提對話網絡上有關“意念科學”的套語,愛墾網發現,許多論點其實在許多科學家和作者,曾在不同領域發表過相近的研究結果,涉及人類意識、心靈與身體的相互作用、感官感知的擴展、以及心臟與大腦的聯系。以下是幾個著名的研究者和他們的工作,與這些觀點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Rupert Sheldrake / 領域: 生物學與意識研究
Sheldrake的「形態場」(Morphic Fields)理論認為,生物體之間通過看不見的場進行信息交流,類似天線接收和發送信號的過程。他的研究涉及人類心靈感知如何影響物質世界,並提出了心靈和身體之間的一種隱性聯系。
相關研究: Sheldrake在他的書《The Sense of Being Stared At》中,探討了人類對他人注視的預感能力,並提出心靈感知可以超越物理距離。這與心臟、腦部預感到信息的思想有所關聯。
HeartMath Institute / 領域: 心臟與大腦的生物能學研究
該研究機構專注於研究心臟和大腦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如何通過心臟的感知來影響情緒、健康和認知功能。他們提出了心臟具有自己的神經網絡,能夠快速處理和反應情緒、預感,甚至比大腦更早接收到某些信息。
相關研究: HeartMath Institute的研究發現心臟的電磁場可以與外部環境互動,並通過調節心律變異性(HRV)影響人的身心狀態。這與心臟在接收和發送預感中的角色相吻合。
Dean Radin / 領域: 心靈學(Parapsychology)與意識研究
Radin的研究涵蓋了心靈感應、意念影響、以及超常感知現象(如預感和遙視)。他通過實驗數據探討了人類意念如何影響物質世界以及大腦和心靈如何接收外部的信號。
相關研究: 在他的著作《The Conscious Universe》和《Entangled Minds》中,Radin提供了實驗數據,證明意念可以在量子層面影響外界事物,甚至產生「預感」現象。心臟接收預感的研究與他探討的超感知現象存在一定共鳴。
Lynne McTaggart / 領域: 意念與量子場的研究
McTaggart的著作《The Intention Experiment》探討了意念如何通過量子場影響物質世界。她提出,人的思想和意念可以通過專注和集中的心念來改變現實,類似於你提到的通過意念改善健康和表現。
相關研究: 她的實驗顯示了人類集體意念可以對植物、細胞、甚至整個社會系統產生影響,證明了通過專注的心念能夠擴大感知能力並改變未來。
William Tiller / 領域: 量子意識與意念物質相互作用
Tiller是一位物理學家,提出了「意識和意圖對物質的影響」理論。他認為,人類意念和心靈可以在量子層面上影響物質的狀態。他的實驗表明,人的意圖可以改變水的結晶形式和材料的結構。
相關研究: Tiller在他的書《Science and Human Transformation》中展示了如何通過高度專注的狀態發出意念,影響周圍的物質環境,類似於心念擴展感知能力的思想。
Rollin McCraty / 領域: 心靈生物學與量子醫學
McCraty在心靈和物質的雙向影響上做了大量研究,特別是關於心臟的電磁場和它如何與大腦進行交流。他的研究顯示,心臟可以感知到未來的事件,特別是在情感上相關的預感中,心臟通常比大腦更快接收信號。
相關研究: McCraty的實驗表明,心臟和腦部的相互作用決定了我們對未來事件的感知和反應,正如你提到的「心臟竟比腦部更快接收預感」。
這些科學家和研究者的工作與這些關於意念、心靈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心臟和大腦在接收信息方面的思想有很強的相關性。雖然他們的研究方向不同,但都強調了人類意念的力量、意識的深層作用以及心靈和身體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研究為Noetic Science中的許多論點提供了科學實驗和理論支持。
紀金慶沃草烙哲學/海德格:語言如何召喚存在(上)
有人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二十世紀之後歐陸哲學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許多當代重要思潮如存在主義、詮釋學轉向與後現代思潮都和他密切相關。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海德格的語言哲學。海德格關於語言哲學的論述大多收錄在他五十年代的著作《走向語言之途》(On the way to language),這部著作使用文字的方式相當玄奧,有人喜歡它的詩意,也有人認為它是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而在這篇文章中,會向大家展示海德格論述中具有說服力的地方。
要理解海德格的語言哲學,首先要抓住一條基本原則——「語言召喚存在」,這是海德格語言哲學的重要綱領。
「語言召喚存在」聽起來像巫術,彷彿是藉著語言朝著天地萬物下咒,就能召喚出存在。如此一來,「語言召喚存在」,會是相當違背我們日常直覺的主張。因為只是更改事物的名稱,直覺上並不會更改事物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沒辦法純粹藉由更改命名,改變或召喚出新的存在性質。
但是,現在讓我們假想一種情境:我們一道造訪一個屋子,我是一個房屋仲介,而你是一個正要添置房產的買家,我想我會跟你聊聊關於這棟房子的屋齡、地段、相關預期的商機和未來增值的可能性。屋齡、地段、商機,都是這個情境下必須認真以對的存在(Being),這個存在是我們雙方在當下情境中必須嚴肅以對的。
再來,讓我們假想另一種情境,變換對於這棟建築物的存在設定(the set up of Being):我們一道造訪一個屋子,我是一個教授現代美學或力學的老師,而你是學生,由於我們的課程是關於建築美學或力學,在這趟實地考察中,我可能跟你談談這棟建築的建築風格究竟屬於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美學,或者討論建築物的力學結構。在這樣的情境中,如果學生舉手發問屋子的屋齡、地段、商機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在這個情境的基本設定中,屋齡、地段、商機是被隱去的存在,美學和力學才是需要嚴肅以對的設定。
從上述的舉例,回到海德格思考的存在問題,我們發現,對於什麼是存在,答案端賴我們身處的情境(situation)而定,而情境之間差別的關鍵,又在於我們正在使用的是何種語言。如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術語」和「業界」,每個業界都有專用的語言,也就是所謂的術語,藉由學習專業語言,我們逐漸進入該業界的視域(horizon)。
海德格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每一種具有特定效果的語言使用方式,都像咒語般自然召喚出特定的思想與行動,並以此建立特殊視角的實踐,效果猶如進入某個特殊結界一般。此中的道理無它,作為一個生活實踐的行動者,我們是情境下的行動者,而唯有行動情境展開,我們才得以走入其中,理解並看見特定的存在,而開始行動。
真理既遮蔽又開顯
綜上所述,對海德格而言,當人使用特定語言,常常也同時提煉了特定的存在經驗,也就是說,特定的語言為我們設定了有所看、有所不看的前提,並構建出不同的真理經驗。因此,在海德格的語言哲學中,除了「語言召喚存在」這個說法外,還有另一個更為有名的說法——「真理既遮蔽又開顯」。
對海德格而言,日常生活中,真理是有情境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真理,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燈效應,導引我們對於事物有所看、有所不看,甚至必須強調,我們正是通過有所不看的方式,才讓我們的知覺聚焦於特定的存在設定上。如同剛才所舉的例子,你不會選擇在房屋買賣的過程中向客戶大談美學風格,同樣的,也不會不合時宜的在建築學或美學課程上,向老師舉手發問關於地段、商機的問題。
將存在、語言和情境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看似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常識,然而在很多的時候,決定哲學思想轉向的關鍵,就是這樣簡單卻深刻的突破。往往一點點思想上的轉向,卻掃蕩了許多現代社會的迷思。比方說,科學語言就是一種特殊的視角,既然科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視角的專業語言,那麼就有必要考慮科學語言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是否適合的問題。(本文原於 2017 年 05 月 16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紀金慶。)
紀金慶·沃草烙哲學/海德格:語言如何召喚存在(中)
小心科學!
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在五十年代發展的語言哲學,背後有一個重要關懷是牽制在西方文化逐漸稱霸的科學語言。這裡先說明一點,本文並非要否定科學語言,而是要提醒大家,當代的討論與思考是如何受到科學語言影響,以及如此影響的後果。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西方在五十年代開始積極重建現代世界,原先用於戰爭的科學和軍工業,在和平時期逐步轉入民生工業、開發資本社會。在這樣一個急速轉向的時代,科學與科技的思維和國家開發的結合脫離了人文思想的反應速度,而成為具有主導性的文化霸權。你們可以將之作為文化史來理解,但必須強調的是,這個時期的文化發展,至今仍深深影響著當代的世界觀,當前許多主流觀念都是從那個時代成形。或許可以這樣說,歐陸哲學不一定帶給我們更對的意見,但有時歐陸哲學卻帶來值得斟酌的思想角度與觀點。
海德格為什麼如此在意科學或技術語言的過當使用?從前述談論他的語言哲學觀點時,我們就強調過,海德格認為每一種語言的使用都有一定合法使用的範圍,也就是說任何語言的使用都要注意它的意義有效範圍,而這個合法範圍是有條件性的,因此,倘若某種語言脫離其有效範圍,在大眾使用上變成一種無條件的存在時,就是需要留意的時刻了。
例如,在現代世界的社會運作中,人們經常過於推崇數據和計算的結果,從科學研發到商業市場,甚至到了教育政策,有時會走到對於計算走火入魔的境界。因為數據化的計算總給人客觀中立的表象,因此統計容易成為作出決策的優先依據,卻遺忘了在不同的情境中,許多計量化的行為並不適宜作為主導實踐的恰當條件。
這並非是說計量化或數學化原則是錯誤的,而是在有些情境下,並非最適宜的判斷標準。從當代某些政治哲學的批判角度來看,計量化的科學外表在許多時候既是一種意識型態;而從社會實踐的角度而言,計量化的科學外表有時甚至成了一種騙術,比方說許多國家級的開發政策,明眼人可能會察覺數字報表背後隱藏了許多政治和財團的利益,或者挑明說,僅是以技術官僚的心態,做出看似有建設性但實質上沒什麼建樹的表面帳。然而騙術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為數字原則是我們這時代最盲目的迷信。
科學世界的弱勢人文
從上個世紀的許多歐陸哲學發展來看,許多哲學思想都開始批判或企圖鬆解現代科學迷思。科學迷思之所以被稱做是迷思,並不是說科學本身是錯誤的,而是指科學在現代社會的應用上,逐漸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如有任何領域不具備科學的特徵,就會被認為是不夠客觀的知識。科學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不僅僅只是專業,更是一種特殊的現代信仰。
這使得科學從挑戰意識形態的思想武器,自身轉變為一種意識形態,發生此種轉變的關鍵在於,科學身為一種專業語言,卻因為過當的使用,逐漸脫離原先的使用條件,被視為理解一切經驗的主導方式。舉例來說,科學實證原則很容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衡量事物的標準,但以宗教和藝術領域為例,這兩個領域的重要經驗,恐怕難以適用實證原則來檢視相關成就,這也使得這兩個領域在現代社會處於弱勢地位。
最後的結果是,我們常常會無奈的看到這些領域為了取得在現代社會的地位,變相地穿上不適合的外衣。比方有些宗教團體開始強調信徒參與組織後,福報與個人在社會地位都有所提升,宗教經驗不再只是提昇個人精神涵養的高度,而是猶如投入投資報酬率相當高的企業。又或者,媒體總喜歡報導藝術家當年如何落魄,但因為在藝術上的堅持最終讓他在社會上發光發熱,彷彿投入藝術是具前瞻性的文化投資。
在上述意識型態的現代社會中,有很多東西逐漸不被重視。我們再也感受不到自然,只看到自然作為資源;我們也看不到人,只看到人作為人力資源;我們更看不到文化,只看得到產業,美其名為文化產業,其實重點仍在「產業」那兩個字,產業對應的是市場,而市場評估是可以計畫、操控、利潤化的方案,但文化如何評估和量化?此外,我們可能也看不到教育,我們看到的只剩高等教育在衡量會計成本後的取捨,人文教育就此出局。
最後,我想一些關心政治發展的朋友,還會為我們上述的說法補上一支冷箭。我們也看不到真正為所應為的政治理念,我們只看得到政治盤算,選票和利益的計算才是理所當然。(本文原於 2017 年 05 月 16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紀金慶。)
紀金慶沃草烙哲學/海德格:語言如何召喚存在(下)
海德格重視語言對於我們結構社會經驗的關鍵性,熟悉並操練一種語言往往是我們進入某種業界的開端,而往往唯有有效的解構特定場域的語言使用方式,或者學習另一種文化語言,才能使我們從中找到改變或出走的機會。
這使得海德格意義下的語言,並不只是一種中立的工具,而是具有特殊的政治性(the political)。此處所指的政治性,與政黨政治無關,而是任何在生活中組織、編排人事物經驗的存在。在海德格的語言哲學裡,語言往往不僅止於作為表達的工具,更多時候語言的日常使用本身,已是一種微觀的生活政治。
語言是存在的安宅
長久以來,海德格的語言哲學被認為是關於詩意存在的描寫,然而海德格所要揭露的詩性其實並不詩情畫意。海德格所謂的「詩性」(the poetic),是回歸古希臘字源的「築建」(poesis),讓某種生存經驗昭然若揭,以至於被城邦中人共看、共築建的公共經驗與政治經驗。所謂的「城邦」(polis), 最源初的意涵並不是一種政體,而是指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用我們今天習慣的表達來說就是哲學,尤其是哲學反思或是哲學對話與論辯。這種生活方式的重點精神在於解開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理所當然,在理念的反思中被論辯與交流,而後彼此朝向公共秩序的生活實踐。
語言,在古希臘的公共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故海德格說:「語言是存在的安宅」,因為語言為語言的使用者築建了一個世界,而人棲居(dwelling)其中,成為寓居於某個世界之中安身立命的局中之人(Being-in-the-world)。這個世界可能保護了他,也可能封閉了他。事情可以從兩面來解讀,棲居於某個世界中的人,會如同護衛自身一般保護他的家園;與此同時,封閉在某個世界中的人,他尋獲自由空間的最佳方式,是學習並熟悉另一種語言。無論是另一種自然語言或專業語言,都有助於他反思檢視他原有世界的條件性,而這是關於什麼是自由最實質的可能性條件。
因此,「語言是存在的安宅」,這句話並非如許多哲學評論所傳頌的純潔與安全,這句話也等同於「語言是政治的安宅」,因為動用語言,也是我們開始整理與世界的關係、與社會中其他人關係的開端。
當然,這些絕非意味我們應該遠離政治或是語言,對海德格而言,人不可能脫離語言去整頓我們的世界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海德格語言哲學的本意,是尋找一種多元社會的可能性條件。一種語言,無論是自然語言或專業語言,都為我們封閉某些存在經驗、同時也開啟某種存在經驗,而一個多元世界的可能性,就在於我們能否學習並且理解不同語言為我們開啟的視域(horizon)。
比方說,你學會社會學的語言,你開始能從社會的權力結構來解讀各種不平等現象的根源,思考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學會藝術的語言,你逐漸能理解藝術家們使用的是不同於我們日常看待世界的視角,進而理解繪畫裡的線條或詩句的用字遣詞所要帶領閱聽者領會的境界;你也可能學會佛教或基督教宗教語言,從而思索在宗教象徵或隱喻的字眼背後,那些超越性或神聖性所要向你開啟的世界。
熟悉這些領域的聰明使用者,會知道這些領域的語言使用重點都不在實證經驗,而是意義世界,儘管我們容易將一切日常經驗等同感官的實證經驗,但請稍微留意經驗(experience)這個字眼,無論從字源學、歷史學或只是簡單查閱英文字典,她都有另一層微妙的層次意涵:體驗。至於體驗能不能完全等同經驗,尤其是等同感官經驗,讓我們為這個問題留點想像空間,不過別忘了,感官(sense)這個字眼,也保有了字源學或歷史學,以及感受(feeling)和意義(meaning)的文化根源。
「一個世界,多元視角」,海德格並不是要簡單的說一句尊重多元價值就了事。尊重多元價值仍然是對的,但要達到實質的尊重,不是只有容許多元價值發聲而已。你仍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社會中,確實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被提出,但實際上這些聲音依然處於弱勢的邊緣。
舉個例子說,如果一個國家在核能興廢或國土開發的議題上,始終只有技術專家和財政專家的特定語言取得主導權,這樣的國家多少是有點脊椎側彎的毛病存在。一個社會要做到真正尊重多元價值,仍然需要一點文化條件,而當我們能以就業或市場為理由,削減人文教育的預算或縮編通識教育,就很容易讓人文關懷的視角即使存在於社會中,但仍長久的處於弱勢邊緣。
衡量一個社會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多元社會,必須從社會在制定重大政策時來評斷。在決策的過程中,有多少不同的專業視角能夠參與,共識又是如何在不同專業考量的反覆斟酌、論辯中被穩健的建立起來。(本文原於 2017 年 05 月 16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紀金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