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雙子塔曾是世界最高建築物,建築於吉隆坡安邦路,此前是賽馬場,後由馬來西亞國油公司建成百貨大樓與辦公大樓,這是它前面的噴泉公園。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3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11:50pm

蒲松齡·促織—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鬥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裏正。市中遊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裏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為人迂訥,遂為猾胥報充裏正役,百計營謀不能脫。不終歲,薄產累盡。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憂悶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歸,提竹筒絲籠,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於款。宰嚴限追比,旬餘,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並蟲亦不能行捉矣。轉側床頭,惟思自盡。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能以神蔔。成妻具資詣問。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入其舍,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問者爇香於鼎,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少間,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無毫發爽。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頃,簾動,片紙拋落。拾視之,非字而畫:中繪殿閣,類蘭若。後小山下,怪石亂臥,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旁一蟆,若將跳舞。展玩不可曉。然睹促織,隱中胸懷。折藏之,歸以示成。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細瞻景狀,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後,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見蹲石鱗鱗,儼然類畫。遂於蒿萊中側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間。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遽撲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逐而得之。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大喜,籠歸,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留待限期,以塞官責。成有子九歲,窺父不在,竊發盆。蟲躍擲徑出,迅不可捉。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驚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兒涕而出。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日將暮,取兒槁葬。近撫之,氣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復蘇。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籠虛,顧之則氣斷聲吞,亦不敢復究兒。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鳴輒躍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仿徨瞻顧,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鬥以覘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納鬥盆。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以啄。成駭立愕呼,幸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成益驚喜,掇置籠中。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訶成。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鬥,蟲盡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既入宮中,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悅,詔賜撫臣名馬衣緞。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後歲餘,成子精神復舊,自言身化促織,輕捷善鬥,今始蘇耳。撫軍亦厚賚成。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異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當其為裏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清代·蒲松齡《促織》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30, 2021 at 8:47pm


蒲松齡的玩物神話·白話促織


明朝宣德年間,皇室裏盛行鬥蟋蟀的賭博,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有個華陰縣的縣官,想巴結上司,把一隻蟋蟀獻上去,上司試著讓它鬥了一下,顯出了勇敢善鬥的才能,上級於是責令他經常供應。縣官又把供應的差事派給各鄉的公差。於是市上的那些遊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籠裝著餵養它,擡高它的價格;儲存起來,當作珍奇的貨物一樣等待高價出售。鄉裏的差役們狡猾刁詐,借這個機會向老百姓攤派費用,每攤派一隻蟋蟀,就常常使好幾戶人家破產。


縣裏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唸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裏,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他想盡方法還是擺脫不掉(任里正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都受牽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的錢,憂愁苦悶,想要尋死。他妻子說:“死有什麼益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希望有萬分之一的的收獲。”成名認為這些話對。就從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著竹筒絲籠,在毀壞的墻腳、荒草叢生的地方,挖石頭,掏大洞,各種辦法都用盡了, 終究沒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隻,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規格。縣官嚴定期限,嚴厲追逼,成名在十幾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兩條腿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


這時,村裏來了個駝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預卜兇吉。成名妻子準備了禮錢去求神。只見紅妝的少女和白發的老婆婆,擠在門口。成名的妻子走進巫婆的屋裏,只看見暗室掛著簾子,簾外擺著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爐上上香,拜了又拜。


巫婆在旁邊望著空中替他們禱告,嘴唇一張一合,不知在說些什麼。大家都肅敬地站著聽。 一會兒,室內丟一張紙條出來,上面寫著求神的人心中想問的事,沒有絲毫差錯。成名的妻子把錢放在案上,像前邊的人一樣燒香跪拜。約一頓飯的工夫,簾子掀動,一片紙拋落下來。拾起看,不是字而是一幅畫:當中繪著殿閣,像寺院;(殿閣)後面的山腳下,奇形怪狀的石頭到處橫臥,在叢叢荊棘中,一蟋蟀藏在那裏;旁邊一隻蛤蟆,像要跳起來的樣子。她展開琢磨,不能理解。但是看到上面畫著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紙片折疊好裝起來,回家後交給成名看。


成名反復思索,恐怕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吧?細看圖上面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像。於是他就忍痛爬起來,扶著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後面,(看到)有一座古墳高高隆起。成名沿著古墳向前跑,只見一塊塊石頭,好像魚鱗似的排列著,真像畫中的一樣。他於是在野草中一面側耳細聽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針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視力、聽力都用盡了,結果還是一點蟋蟀的蹤跡響聲都沒有。他正用心探索著,突然一隻癩蛤蟆跳過去了。成名更加驚奇了,急忙去追它,癩蛤蟆(已經)跳入草中。他便跟著癩蛤蟆的蹤跡,分開叢草去尋找,只見一隻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撲過去捉它,蟋蟀跳進了石洞。他用細草撩撥,蟋蟀不出來;又用竹筒取水灌進石洞裏,蟋蟀才出來,形狀極其俊美健壯。他便追趕著抓住了它。仔細一看,只見蟋蟀個兒大,尾巴長,青色的脖項,金黃色的翅膀。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把它看得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珍貴,裝在盆子裏並且用蟹肉栗子粉餵它,愛護得周到極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縣裏去繳差。


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開盆子來看。蟋蟀一下子跳出來了,快得來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後,(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會兒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著告訴母親,母親聽了,(嚇得)面色灰白,大驚說:“禍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父親回來,自然會跟你算帳!”孩子哭著跑了。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6, 2021 at 11:02pm

不多時,成名回來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蓋上冰雪一樣。怒氣沖沖地去找兒子,兒子無影無蹤不知到哪裏去了。後來在井裏找到他的屍體,於是怒氣立刻化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夫妻二人對著墻角流淚哭泣,茅屋裏沒有炊煙,面對面坐著不說一句話,再也沒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時,才拿上草席準備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他們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裏孩子又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裏稍稍寬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籠子空著,成名就急得氣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兒子的責任。從晚上到天明,連眼睛也沒合一下。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發愁。他忽然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來細看時,那只蟋蟀仿佛還在。他高興得動手捉它,那蟋蟀叫了一聲就跳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蕩蕩地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手剛舉起,卻又遠遠地跳開了。成名急忙追它,轉過墻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東張西望,四下尋找,才看見蟋蟀趴在墻壁上。成名仔細看它,個兒短小,黑紅色,立刻覺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個兒小,看不上它。

(成名)仍不住地來回尋找,找他所追捕的那隻。(這時)墻壁上的那隻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裏去了。再仔細看它,形狀像螻蛄,梅花翅膀,方頭長腿,覺得好像還不錯。他高興地收養了它,準備獻給官府,但是心裏還很不踏實,怕不合縣官的心意,他想先試著讓它鬥一下,看它怎麼樣。



村裏一個喜歡多事的年輕人,養著一隻蟋蟀,自己給它取名叫“蟹殼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鬥(蟋蟀)沒有一次不勝的。他想留著它居為奇貨來牟取暴利,便擡高價格,但是也沒有人買。(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門來找成名,看到成名所養的蟋蟀,只是掩著口笑,接著取出自己的蟋蟀,放進比試的籠子裏。成名一看對方那隻蟋蟀又長又大,自己越發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殼青”較量。少年堅持要鬥,但成名心想養著這樣低劣的東西,終究沒有什麼用處,不如讓它鬥一鬥,換得一笑了事。因而把兩個蟋蟀放在一個鬥盆裏。小蟋蟀趴著不動,呆呆地象個木雞,少年又大笑。(接著)試著用豬鬣撩撥小蟋蟀的觸須,小蟋蟀仍然不動,少年又大笑了。撩撥了它好幾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衝,於是互相鬥起來,騰身舉足,彼此相撲,振翅叫喚。一會兒,只見小蟋蟀跳起來,張開尾,豎起須,一口直咬著對方的脖頸。少年大驚,急忙分開,使它們停止撲鬥。小蟋蟀擡著頭振起翅膀得意地鳴叫著,好像給主人報捷一樣。成名大喜,(兩人正在觀賞)突然來了一隻雞,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嚇得(站在那裏)驚叫起來,幸喜沒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遠。雞又大步地追逼過去,小蟋蟀已被壓在雞爪下了。成名嚇得驚慌失措,不知怎麼救它,急得直跺腳,臉色都變了。忽然又見雞伸長脖子扭擺著頭,到跟前仔細一看,原來小蟋蟀已蹲在雞冠上用力叮著不放。成名越發驚喜,捉下放在籠中。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獻給縣官,縣官見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講述了這只蟋蟀的奇特本領,縣官不信。試著和別的蟋蟀搏鬥,所有的都被鬥敗了。又試著和雞鬥,果然和成名所說的一樣。於是就獎賞了成名,把蟋蟀獻給了巡撫。巡撫特別喜歡,用金籠裝著獻給皇帝,並且上了奏本,仔細地敘述了它的本領。到了宮裏後,凡是全國貢獻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及各種稀有的蟋蟀,都與(小蟋蟀)鬥過了,沒有一隻能占它的上風。它每逢聽到琴瑟的聲音,都能按照節拍跳舞,(大家)越發覺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歡,便下詔賞給巡撫好馬和錦緞。巡撫不忘記好處是從哪來的,不久,縣官也以才能卓越而聞名了。縣官一高興,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囑咐主考官,讓成名中了秀才。過了一年多,成名的兒子精神復原了。他說他變成一隻蟋蟀,輕快而善於搏鬥。現在才蘇醒過來。巡撫也重賞了成名。不到幾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頃田地,很多高樓殿閣,還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門,身穿輕裘,騎上高頭駿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還闊氣。



我(蒲松齡)說:“皇帝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它就忘記了;然而下面執行的人卻把它作為一成不變的慣例。加上官吏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頭抵押妻子賣掉孩子,還是沒完沒了。所以皇帝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視啊!唯獨這個叫成名的人因為官吏的侵害而貧窮,又因為進貢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貴的皮衣,坐上豪華的車馬,得意揚揚。當他充當裏正,受到責打的時候,哪裏想到他會有這種境遇呢!老天要用這酬報那些老實忠厚的人,就連巡撫、縣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聽說‘一人得道成仙,連雞狗都可以上天。’這話真是一點不假啊!”

(原文字詞註釋)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4, 2021 at 5:26pm


注釋

1.宣德:明宣宗年號(1426-1435)

2.尚:崇尚,愛好。

3.西:這裏指陜西。

4.華陰令:華陰縣縣官。

5.才:(有)才能。這裏指勇敢善鬥。

6.責:責令。

7.里正:里長。

8.遊俠兒:這裏指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年輕人。

9.昂其直:擡高它的價錢。直,通“值”。

10.居為奇貨:儲存起來,當作稀奇的貨物(等待高價)。居,積、儲存。

11里胥:管理鄉裏事務的公差。

12.科斂丁口:向百姓征稅攤派費用。科斂,攤派、聚斂。科,聚斂。丁口,老百姓。丁,成年男子。

13.操童子業:意思是正在讀書,準備應考。操……業,從事……行業。童子,童生。科舉時代還沒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不論年紀大小,都稱為“童生”。

14.售:原意是賣物出手,這裏指考取。

15.迂訥:拘謹而又不善於說話。

16.累盡:牽累而耗盡。累,牽連,妨礙。

17.裨益:補益。

18.款:款式,規格。

19.宰嚴限追比:縣令嚴定期限,催促繳納。追比,舊時地方官吏嚴逼人民,限期交稅、交差、逾期受杖責,叫“追比”。

20.流離:淋漓。

21.能以神卜:能夠憑借神力占卜。

22.紅女白婆:紅妝的少女、白髮的老婆婆。

23.爇香:點燃香。

24.翕辟:翕,合。辟,開。

25.竦立:恭敬地站著。

26.無毫髮爽:沒有絲毫差錯。

27.食頃:吃一頓飯的工夫。

28.蘭若:寺廟,即梵語“阿蘭若”。

29.青麻頭: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絲額”,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有古陵蔚起:有古墳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為高大的樣子。

31.蹲石鱗鱗:蹲踞著的一塊塊石頭像魚鱗排列。

32.冥搜:用盡心思搜索。冥:深。

33.趁:趕。

34.躡跡披求:追隨(蛤蟆的)蹤跡,撥開(叢草)尋求。躡,悄悄追隨。披,撥開。

35.雖連城拱璧不啻也:即使價值連城的寶玉也比不上。拱璧,大璧,極言其珍貴。啻,止。

36.蟹白栗黃:蟹肉和栗肉,指蟋蟀吃的精飼料。

37.斯須:一刻工夫,一會兒。

38.業根:禍種,惹禍的東西。業,業障,佛教用語,罪惡的意思。

39.復算:再算賬,追究。

40.搶呼欲絕:頭撞地,口呼天,幾乎要絕命。搶,碰撞。

41.向隅:面對著墻角(哭泣)。《說苑》:“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哭泣……”後人用“向隅”,含有哭泣的意思。

42.槁葬:用草席裹著屍體埋葬。

43.惙然:氣息微弱的樣子。

44.氣斷聲吞:出不來氣,說不出話,形容極度悲傷。

45.交睫:閉上眼睛要睡。

46.東曦既駕: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東曦,指日神東君。曦,日光。既駕,已經乘車出來。古代傳說,日神乘著神龍駕馭的車。

47.覘視:窺視。

48.裁:通“才”,剛剛。

49.超忽:形容跳得輕快而高。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8, 2021 at 3:14pm

註釋50.審諦之:仔細地(看)它。

51.土狗:螻蛄的別名。

52.日與子弟角:天天和夥伴(的蟋蟀)角鬥比賽。子弟,年輕人。

53.售者:這裏指買主。

54.造廬:指到家。造,到……去。廬,本指鄉村一戶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為村房或小屋。

55.胡盧:形容笑的樣子。

56.比籠:並列的籠子。比,並列的,並排的。

57.慚怍:慚愧。

58.固強之:堅持要較量較量。固,堅持、一定。強,迫使。

59.顧:但。

60.蠢若木雞:形容神貌呆笨。《莊子·達生》篇說,養鬥雞的,要把鬥雞訓練得鎮靜沈著,仿佛是木頭雕的,才能夠不動聲色,戰勝別的鬥雞。

61.龁:咬。

62.翹然矜鳴:鼓起翅膀得意地叫。翹,舉。矜,誇耀。

63.尺有咫:一尺多。咫,八寸。

64.蟲集冠上:蟋蟀落在雞冠上。集,止。

65.翼:同“翌”,次日。

66.撫軍:官名,巡撫的別稱,總管一省的民政和軍政。

67.細疏:仔細地陳述。疏,臣下向君主陳述事情的一種公文,這裏作動詞。

68.無何:沒多久。

69.卓異:(才能)優異。這是考核官吏政績的評語。

70.又囑學使:又囑,是撫軍囑。學使,提督學政(學臺),是專管教育和考試的官。

71.俾入邑庠:使(他)進入縣學,即做秀才。俾,使。邑,縣。庠,學校。

72.百頃:和下文的“萬椽”,都極言其多。

73.牛羊蹄躈各千計:意思是牛羊幾百頭。蹄躈,亦作“蹄噭”,古時用以計算牲畜的頭數。噭,口;躈,肛門。見《史記·貨殖列傳》。千計,是說很多,不是實數。

74.裘馬過世家:穿的皮衣和駕車的馬都超過世代做官的人家。

75.異史氏;作者自稱。《聊齋誌異》裏邊有許多怪異的事,所以稱異史

76.貼婦:把妻子做抵押品去借錢。貼,抵押。

77.獨是:唯獨這個。

78.以蠹貧:因胥吏的侵耗而貧窮。蠹,蛀蟲,這裏用來比喻侵耗財務的胥吏。

79.令尹:縣令,府尹。這裏是沿用古稱。

80.恩蔭:得到恩惠蔭庇。

81.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一個人升天,連他的雞犬也成仙。比喻一個人發跡了,同他有關係的人都跟著得勢。

82.俄:不久,一會兒。

83.旋:隨即,跟著。

84.少間:一會兒。

85.未幾:沒多久。

86.既而:不久,隨後。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3, 2021 at 6:27pm

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狀語


(1)歲征民間 【每年 】

(2)得佳者籠養之 【用籠子 】
(3)早出暮歸 【在早上、在晚上】
(4)取兒槁葬 【用草席(裹)】
(5)日與子弟角 【每天 】
(6)力叮不釋 【用力 】
(7)民日貼婦賣兒【 每天 】
(8)時村中來一駝背巫【這時】
(9) 大喜,籠歸 【用籠子裝 】(名詞用在動詞前,作狀語)

2、名詞活用作動詞


(1)試使鬥而才【有才能 】

(2)旬餘,杖至百 【用杖打】
(3)上於盆而養之 【 裝、放置 】
(4)兒涕而去 【流著淚 】
(5)自名“蟹殼青” 【 命名 】
(6)細疏其能 【陳述】
(7)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
(8)裘馬過世家焉 【穿著皮衣, 騎著馬】
(9)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受窮, 變富 】
(10)仙及雞犬 【成仙】
(11)詔賜撫臣名馬衣緞【皇帝傳達命令】

3、使動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擡高 】

(2)輒傾數家之產 【使…傾盡/竭盡 】
(3)而高其直 【使…高,擡高 】
(4)不如拼搏一笑 【使…拼搏】

4、意動用法


(1)成然之 【認為…是對的 】

(2)成以其小,劣之 【認為…劣/差】
(3)益奇之 【認為…奇特 】

5、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1)薄產累盡【賠盡 】

(2)近撫之 【靠近】
(3)有華陰令欲媚上官【獻媚,巴結】

6、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1)蟹白栗黃 【白肉 黃粉】

(2)成述其異 【奇特的本領 】

7、動詞作狀語


(1)啼告母【哭著】


8、同義復詞(同義連用)


(1)裏胥猾黠 【狡猾 】

(2)死何裨益 【益處】
(3)填塞門戶 【充滿, 門口】
(4)唇吻翕辟 【嘴唇】
(5)急逐趁之 【追趕】
(6)蟲躍擲徑出 【跳躍】
(7)不復聊賴 【依賴、寄托】
(8)自增慚怍 【慚愧】
(9)急解令休止/更無休止 【停止】
(10)僵臥長愁 【向後倒下,躺】
(11)百計營謀不得脫 【謀求】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9, 2021 at 5:19pm


古今異義

1、遊俠兒:①古義: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②今義:行俠仗義的人。

2、少年:①古義:青年男子,與“老年”相對。②今義:十二歲到十六歲這一時期。

3 、久不售 售, 古義:考取 今義:買

4、無出右者 右, 古義:在上,古代以右為尊 今義:右,與左相對

5、戶口:①古義:老百姓。②今義:戶籍。

 

難句翻譯

1、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譯:(這畫)莫非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嗎?

2、成以其小,劣之。

譯:成名因為它太小,認為不好。

3、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譯:(成名)一出門,所穿的皮衣和駕車的馬超過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

譯:只有這個成家的人,因為胥吏侵耗而貧窮,又因獻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騎駿馬,意氣揚揚。 


句式

1、此物故非西產(判斷句)

2、遂為猾胥報充裏正役(被動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定語後置)

4、掭以尖草(介詞結構後置)

5、問者爇香於鼎(介詞結構後置)

6、既而得其屍於井(介詞結構後置)

7、令以責之(於)裏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歸以(之)示成(省略句)

9、假此科斂(於)丁口 (省略句)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8, 2021 at 5:18pm


分析蒲松齡的玩物神話·促織

《促織》是按事物發展的自然順序記敘的,情節曲折多變,故事完整。本篇小說從總體看是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記敘的。

在本文之後又加上“異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評論。《聊齋誌異》在小說後面常有作者對所寫的人和事作出的評價,是作品的附帶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背景:禍患起於宮廷,為滿足宮中鬥蟋蟀之樂而“歲征民間”,一頭促織會帶來“輒傾數家之產”的後果。圍繞著征集促織,充分地表現了官府的貪鄙,“遊俠兒”的居奇,裏胥的刁猾。故事背景的簡要交代為全文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開端:寫成名因繳不上促織而遭受的痛苦。


本段先點明成名充“裏正”是受裏胥的陷害,以至家業敗落,“薄產累盡”。面對征促織,他既“不敢斂戶口”,又“無所賠償”,形勢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無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轉側床頭,惟思自盡”。這部分概寫故事發端,點出成名因“征促織”而遭受的苦難,同時表現出他“迂訥”、忠厚的性格。



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發展:寫求卜得蟲為成名一家帶來解脫苦難的希望。

“求神問卜”是在無望中尋求生路。“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無毫發爽”的靈驗,引出成妻問卜,由此推動情節的發展。問卜得圖為再度捕捉促織提供了線索。

成名得畫,按圖苦搜,終獲佳品,“留待期限,以塞官責”,解脫苦難有了希望,至此第一層波瀾趨向平息。



第四部分(第5至第7段),故事的高潮:寫成名得蟲、失蟲和再得異蟲(成子化蟲)。


“失蟲”是又一新的波瀾。獲蟲的喜悅和對蟲的珍愛,為成子的誤斃促織作了襯筆。“兒懼”,母親的驚恐,說明事關身家性命,而“死期至矣”一語,暗扣後文的“得其屍於井”。


從失促織到失愛子是情節的深入發展,加強了故事的悲劇色彩。成子投井自殺的悲劇,其原因不過是斃一蟋蟀,這充分反映了官府貪暴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之深。

行文至此,著意寫出成名夫婦的感情變化:由驚怖(“如被冰雪”)到“怒索兒”,得屍於井又“化怒為悲,搶呼欲絕”,然後又轉入深深的憂慮(“相對默然,不復聊賴”)。

這驚、怒、悲、憂的一系列感情變化,更增強了悲劇氣氛。待發現愛子“氣息然”,又陷入更深的焦慮。“忽聞門外蟲鳴”是情節的又一轉折,出人意外,追尋之下得小蟋蟀。在此寫了小蟋蟀的形狀: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寫了它動作的迅捷、飄忽;又寫了“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對成名似乎有感情,以此表示促織的異乎尋常,暗與成子化身促織相呼應。


小說接著細寫小促織鬥勝強敵“蟹殼青”與雞口脫險,顯示了小促織的超凡本事,故事達到了高潮。



小說以誇張手法與細節描寫來顯示促織的才能。寫促織的善鬥,采用了襯托與對比的手法。“蟹殼青”的鬥無不勝、“龐然修偉”,與成名的促織“伏不動,蠢若木雞”形成對比,給人造成一種小蟲怯懦無能的印象,加強了緊張氣氛。

然後情況一變,小蟲“暴怒,直奔”,“騰擊”“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這一系列動作展示了小促織的勇敢善鬥,少年從“笑”到“駭”的表現又從側面作了渲染。然而在這時,又掀起波瀾:雞的出現和“徑進以啄”,形成極其危急的情勢,而小蟲以其機敏出人意料地將雞制伏,進一步以誇張筆法顯示了促織的神奇本領。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7, 2021 at 10:33pm


分析蒲松齡的玩物神話·促織


第五部分(第8段),故事的結局:成名因禍得福。


成名獻促織,宮中試鬥進一步展示了小蟲非凡的才能(不只善鬥,且能聞樂起舞),成名因得厚賞而巨富。成子復蘇之後“自言身化促織”的交代點明了神異促織的來歷,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與神奇色彩,同時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劇性。

在官府逼迫之下,成子自殺後還要魂化促織以供玩賞,方能解脫一家的苦難,這就更加表現出所受迫害之深,對荒淫殘暴的封建統治者是一個有力的抨擊。這一喜劇結尾寄托了作者的美好願望。



第六部分(第9段),作者的評語。


“異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齡對故事所作的評論,這也是筆記小說常用的一種形式,通過評語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段評論主要有三點:

第一,從官貪吏虐追溯到天子宮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寄諷諫之旨;

第二,就成名的一貧一富說明是“天將酬長厚者”,反映了“善惡有報”的宿命論思想;

第三,針對撫臣、令尹蒙受促織“恩蔭”,證實“一人飛升,仙及雞犬”的說法,生動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遷發跡,是建立在百姓苦難之上的,在此作者抒發了憤懣不平之感。


關於蒲松齡作《聊齋誌異》

古書有載:“相傳先生居鄉里,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攜大磁罌,中貯苦茗,具淡巴菇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於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如是二十餘寒暑,此書方告蕆。故筆法超絕。”

《聊齋誌異》全書十二卷,四百八十八篇,通過花妖鬼怪故事,人神鬼相雜、幽明相間的藝術畫面,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罪惡,諷刺科舉製的腐朽和弊端,歌頌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製度。

作品繼承和發揚了六朝誌怪小說和唐傳奇小說的藝術傳統,既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又給人以現實主義的真實感。構思奇特,幻異曲折,跌宕多變,刻畫細膩,文筆洗練。其思想和藝術成就,標誌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創作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高地位。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22, 2021 at 5:11pm


欣賞蒲松齡的玩物神話·促織

高中語文課本所選的《促織》,是《聊齋誌異》中的優秀篇章,主題思想和藝術成就均達到很高的水平,可謂是文學精品。本文擬從情節、語言、人物三方面賞析其藝術魅力。


一、情節曲折
,構思嚴謹中國小說起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因此形成的藝術傳統是,非常注重故事的情節,善於營造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起承轉合的完整性。

《促織》一文以“促織”為線索,敘述清晰,又曲折動人。它的情節可以概括如下:征蟲——覓蟲——求蟲——得蟲——失蟲——化蟲——鬥蟲——獻蟲。其中“征蟲-覓蟲”可看成是故事的開端,“求蟲-得蟲”是故事的發展,“失蟲-化蟲-鬥蟲”是故事的高潮,“獻蟲”是故事的結局。

這樣,全文的情節特征已經一目了然。但本文的曲折性還體現在每一個發展過程:成名初次覓蟲不得,轉側床頭,唯思自盡,走到了山窮水盡,是為一波;而巫婆的適時出現,讓成名能按圖索驥,於村東大佛閣後得蟲,可謂是柳暗花明,又為一波;剛剛得蟲,舉家慶賀,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成子好奇,“竊發盆”,蟲得而復失,再起一波;成名歸,“怒索兒”,卻不料兒子也已跳井自盡,人物兩空,禍不單行,是為推波助瀾;其後,成子竟然“半夜復蘇”,又身化促織,雖令人匪夷所思,但文章也就從此得以急轉直下,豁然開朗;此後,小說極力地以其貌不揚,來反襯促織的輕捷善鬥,突出其奇異功能,鬥蟲,鬥雞,無不勝,又能“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也寫得波瀾起伏,扣人心弦;最後以大團圓結局,讓人於緊張之後,可以長舒一口氣,但淡然一笑後,不由得要掩卷三思……

故事情節曲折,卻構思嚴謹。縱觀全文,起承轉合,前呼後應,結構完整。關於起承轉合,上面已經敘述過了。至於前呼後應,至少有兩處照應非常好,一是故事起因於“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以“上大嘉悅,詔賜撫臣名馬衣緞……”為終,應了“解鈴還需系鈴人”的古話;二是成名始“操童子業,久不售,為人迂訥”,且家中“薄產累盡”,而終能“入邑庠”,且“田萬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蹺各千計;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可謂善有善報。


二、語言精煉,生動形象,《聊齋誌異》一書歷數十年乃成,且不斷修改增補,其語言來自民間,又經藝術加工,自然十分的精煉、生動。用詞精煉主要表現在對動詞的運用,十分恰當,而且經濟。

如第三段:“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頃,簾動,片紙拋落。拾視之,非字而畫……”二十餘字,就清楚地記敘了成妻求蟲的全過程。

又如第四段:“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間。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遽撲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逐而得之。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大喜,籠歸……”這是一段細節描寫,作者去蕪存雜,突出動作性,通過“逐”、“躡 ”、“撲”、“掭”、“灌”、“視”等詞,把成名捕蟲的全過程描繪得纖細畢現,如在眼前。


再如第七段:“試以豬鬣撩撥蟲鬚,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紇敵領。”這一段文字也通過“怒”、“奔”、“躍”、“張”、“伸”、“紇”等詞,把鬥蟲過程中促織的神態和動作寫得細膩逼真。

文章在精煉處惜字如金,但在形象處卻又潑墨如水,細致入微,生動感人。

如第六段:“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亦不以兒為念。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

作者非常善於運用白描手法進行勾勒,描繪出人物亦怒亦悲亦愁的神態;又巧妙地借用景物襯托,以“茅舍無煙”(正襯)、“東曦既駕”(反襯)來表現成名夫婦“不復聊賴”的精神狀態。


三、神態描寫細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前面我已經講過,中國古代小說十分注重情節性,甚至到了刻意的地步,而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略顯不足。但《促織》不但主人公形象刻畫得很成功,就連次要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確屬獨樹一幟。

本文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神態描寫。關於對成名的神態描寫,前面已經提及,不再累述。讓我們來看看對“遊俠兒”的描繪吧。

第七段:“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弟子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納鬥盆中。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撩撥蟲鬚,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直紇敵領。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

這一段中,少年共有三笑:第一次是他看見成名的促織“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不由地“掩口胡盧而笑”,這一笑很形象地刻畫出少年一副輕狂傲少的神態;第二次是他看見成名的促織“蠢若木雞”,禁不住“又大笑”;第三次是他用豬鬣來挑逗促織,但“仍不動”,於是“又笑”, 得意至極。通過這“三笑”的描寫,一個終日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的遊俠兒形象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而最終“少年大駭”,既襯托出促織的奇異,更進一步表現了人物的無知可笑的一面。

此外,文中雖然對成名的妻子和兒子著墨不多,但精煉的數筆也很生動形象。若第五段:“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驚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兒涕而去。”把成子的“恐懼”和成妻的“驚”、“怒”渲染得很成功。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例舉。


總之,《促織》既繼承了中國古代小說創作的優秀傳統,十分注重情節結構的營造;又能在語言方面推敲斟酌,做到精煉生動;並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有所突破,使文中的人物都能栩栩如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篇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的短篇小說精品.

《促織》是蒲氏的代表作之一。從內容看,顯然是受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的影晌而寫成的,其著眼點全在於揭露和諷刺上。小說通過主人翁成名從悲到喜、喜極生悲、悲極復喜,禍福轉化的奇特故事情節,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統治者“宮廷”的驕奢淫逸,以及各級官吏的媚上責下“假此科斂丁口”等等罪責,同時也提示了封建社會製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


蒲松齡
(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