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is Greenfield:40 Years Of Dance 哲學問題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24, 2021 at 10:15am

福柯·自身的技術


延續閱讀 》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10
https://iconada.tv/photo/zun-zhong-zi-ji-chuang-yi-ren-71


福柯從七十年代以來所集中研究的“自身的技術”,後來都構成為生存美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存美學也可以說就是古代的“自身的技術”的翻版和重生。


值得指出的是,在古希臘羅馬文獻中所談論的生活藝術、風格和技巧,幾乎都是環繞著關懷自身(souci de soi)的問題。


所以,上述一切環繞生活風格、藝術和技巧的資料,其中心議題,都是關懷自身:


‘自身的藝術’(l’art de soi)

‘自身的實踐’(pratique de soi)
‘自身的技術’(technologie du soi)
‘自身的技巧’(technique de soi)
‘自身的認識’(connaissance de soi)
‘自身的教育’(formation de soi)
‘自身的文化’(culture de soi)
‘對自身的崇拜’(culte de soi)
‘回歸自身’(retour à soi)
‘自身的政治’(politique de soi)
‘自身的倫理學’(éthique de soi)
‘自身的美學’(esthétique de soi)
‘自身的書文’(écriture de soi)等等。


總之,在古希臘羅馬,人們是把生活藝術和生存美學,歸結為‘關懷自身的藝術’(l’art de souci de soi),它是環繞著‘同自身的關係’(rapport à soi)以及‘自身同他人的關係’(rapports de soi avec des autres) ,試圖將生存活動本身,直接地理解成為人自身的審美超越活動的展現過程,從而將生活美化成為生活的藝術創作活動。


所以,‘關懷自身’的生存美學,絕不是抽象的理論,更不是近代以來抽象地探討藝術本質的美學理論,而是非常實際和具體的生活實踐;它通過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技術、技巧、技藝、策略和程序,在個人實際生活中具體地實施‘關懷自身’的原則。

古希臘羅馬人往往稱之為‘自身的實踐’、‘自身的技術’和‘自身的技巧’。(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2005)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9, 2021 at 7:20pm

福柯·逾越“啟蒙”

福柯竭力‘逾越’啟蒙以來所通行的思想、行為和生活模式的嘗試及強烈意願。

他探索這些問題的實際意圖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使‘我們自身’真正恢復成為原本的‘我們自身’,反對一切來自我們自身以外的各種規範法制體系,對我們自身的干預、宰制、規訓和控制。

由我們自己憑借自身的審美愉悅欲望,實現我們所意欲實行的思想、行為和生活;福柯在晚期把這樣的‘關懷自身的生存方式’,稱為生活技藝、生活藝術、生存藝術或生存美學
(Foucualt, 2001: 171-172; 248-249; 405-406; 428-430; 544-545)。


顯然,福柯的歷史批判,既不是重建以往的歷史,也不是描述歷史的發展過程,而是像尼采那樣,以重復、分散和變幻無常的批判策略,把知識、權力、道德及其他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當成一系列相互鬥爭的緊張關係網絡,當成複雜的社會歷史事件來重現(Foucault, 1994 : II, 140)

福柯在講到他的研究方式和策略的時候,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在這些年來所從事的研究,是相互緊密相連的,它並不打算形成一個連貫的系統,也沒有連續性。這是片斷性的研究,最後沒有一個終點,也不存在需要進一步繼續做到的事情。這是散布式的研究,甚至是非常重復,經常走回頭路,返回原來的題目和原來的概念”
(Foucault, 1997: 5)。(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2005)

                                                                   (Fashion Created by CARLIJN VEURINK )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8, 2020 at 1:44am


陳明發《社會世界、心態結構與社會結構》


布爾迪厄認為,當代行動者的所有實際活動,都遭到文化象徵性因素的介入。這個現象已經滲透到所有領域,成為社會生命的基本動能。除了影響了社會中的政治與經濟,個人在生活中的內心活動與外在實際表現;肉體與精神的雙重使命;主觀與客觀的因素都相互關聯。(參考:高宣揚,200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