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帝國主義用尖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跟着列強競相侵凌,強迫中國簽訂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變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

廣東農村的自然經濟受到破壞,社會矛盾日益加劇。戰爭、災荒、敗政苛稅,如盤石般在廣大農民和小生產者的身上,是他們長期掙扎在饑餓線上。

1845年新會發生民變,陸松年、呂萃俊等人號召村民響應太平天國革命,清廷派大軍壓陣,許多農民慘遭屠殺。

這場動亂,造成社會動蕩,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大批破產農民和失業手工業者,為了生計,被迫離鄉背井,遠走異國他鄉。

其中有些杰出的人士,善于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橫逆艱辛的環境中,創造出一方天地。在馬來西亞,葉亞來、陸佑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来西亚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慈善家陸佑,是一位在南洋和香港等地,都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

陆佑(1846-1917年),本姓黃,名佑,小名如佑,字弼臣,号衍良,鹤山雅瑶镇黄洞村人。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出生于贫苦农家,祖上都是靠着背對藍天、面對黃土地耕種為生。

根據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歷史學家李業霖的研究,陸佑誕生後不久,父親就病逝。五年後,操勞、憂戚過度的母親,一位體弱多病的姐姐也先後逝世。

年幼的陸佑至此孤然一身,無依無靠。村里的一位鄉親非常同情他,把他帶到鄰縣新會桐井鄉地主陸顯(又名明顯)家。陸顯喜歡他誠實而伶俐,便收他為奴子,立契做陸顯的長工,從此寄居新會桐井鄉陸家。

1844年,17岁的陆佑以“契约劳工”的身份到南洋谋生。先在新加坡一家锡矿当矿工,后开设了一家小杂货店。

之后来到马来西亚,购买了一家他人废弃的锡矿,使其恢复生机,并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矿。之后,陆佑又向种植业、工业、商业、金融业发展,先后创办了橡胶 园、咖啡园、胡椒园、椰油园以及水泥厂、铁厂等。又开设了十多家“东兴隆”商业店。

1913年,陆佑创办了吉隆坡广益银行,自行印发银票给工人发薪水,与政府发行的钞票等值,并流通子南洋、马来各地,直到1940年日军占领马来西亚才停止使用。

企业成功后,陆 佑积极捐助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马来西亚捐建了一批城鎮、街道、老人院、学校、同乡会馆。在马来西亚,有多条古老的街道都以“陆佑”命名。他也被视为吉隆坡的奠基人之一。

其为香港大学捐建的学校本部,被命名为“陆佑堂”。他曾多次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获国民政府颁授的勋章。

陆佑之子陆运涛(1915-1964年)于1956年成立了“电影懋业”公司,电影制作与投资贸易并行。公司的成立开创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陆运涛挖掘培养了葛兰、林黛、尤敏等一批优秀的演员。

随着她们在亚洲走红,“电懋”在亚洲电影市场所向披靡。陆运涛也因此被人们尊为一代影王。公司先后制作了250多部华语片,深受华人观众的喜爱。1964年6月,陆运涛因飞机失事罹难。

陆佑之孙陆容章(1909年—)秉承祖父遗风,不仅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也是有口皆碑。1985年至今他支持家乡公益事业达26项,累计捐资达3500万元。

Views: 640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發生在香港大學陸佑大禮堂的歷史

去年十二月一日,首次以台灣文化部長身份訪問香港的龍應台,在香港大學具有百年歷史的陸佑堂裏,通過網絡直播與現場互動,與兩岸三地的文化界朋友,分享她的台灣經歷與香港體驗。

首先,她從百年來發生在陸佑大禮堂的重大事件談起。她說:

請大家往四周看一下。這個大學,在一九一零年的時候開始籌建,第一個當然要問,錢從哪裏來?

因為所有夢想都需要實踐,需要落實。港大在一九一二年正式招生,到今天是真正整整一百年。一九一零到一九一二年是個什麽樣的時代?

香港,這裏根本就是一個革命的輸出地,在一個非常動蕩 的年代裏,秘密進行的是軍火的輸送,從這裏偷偷的運到廣州去,準備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這是一個流血、暗殺、追捕、風聲鶴唳,一個大破的、動蕩的時代。

現在回過頭看,奇怪,為什麽在那樣一個大動蕩、大破的時代裏,有一群人,會去討論如何成立一個大學?

這需要多麽長遠的眼光,多麽大的實踐的魄力,才可能做得 到!很多外人會說,香港大學一百年前是英國人所創設的,其實不能這麽說。

我給大家看一個文件,這是一九一零到一九一一年一份原始的文件,因為要創辦大 學,所以當時的英國總督盧押開始募款,他找到了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人駿。這個文件是總督為創建港大而發出的募款呼籲書。

第一行,“已酉。春。 港督盧制軍抱憾於香港學業未有專門,教育未達極點,慨然以提倡為己任。商諸埠中紳富,紳富偉其議,而感其加惠士林之心,於是合力酬捐,不一載,大欵遂集, 計華人約捐六十五余萬,西人約捐六十萬余元。”

創建大學的念頭固然來自盧押,但是辦學的錢,多半來自四面八方,尤其是東南亞的華人。

香港大學,孫中山的母校,不是一個簡單的所謂“英國人創建的大學”。

一九一二年香港大學開始召募第一批學生,今天臺上臺下坐著一百年後的學生(笑聲)。第一次有畢業典禮的時候,是一九一六年,那個畢業典禮,在哪裏舉行?就在這個大廳。

當年有九個人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其中一個叫做詹天佑。

還有一個人在這一百年,幾乎被歷史忘掉了,叫做伍連德(編註:見下圖),馬來西亞人,劍橋醫學博士,也是一九一六年在這裏接受榮譽博士的人。一九一零年是個混亂、恐 怖的時代。一九一零年底到一九一一年初的中國東北是個悲慘世界,因為鼠疫大爆發,東北在半年幾個月之內就死了六萬人。

伍連德這一個醫生,直接到東北的前線 去做防疫措施,所以應該說,中國現代的防疫系統、公共衛生的觀念是從伍連德那時候開始的,第一次防疫國際學術會議在中國發生,就是伍連德在一九一一年主持 的。詹天佑與伍連德這兩個人,一九一六年就在這個大廳裏接受了榮譽博士學位。

一九二三年,孫中山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回到了香港。史料說,他被香港大學學生從山下用轎子擡上來,學生的熱情奔放到不知如何是好,把他老人家放到轎 子上,像是滑竿一樣,一路擡到校長的官舍,然後再到這裏來。

一九二三年,孫中山先生就站在我現在站立的講臺上,發表他非常重要的一篇英語演說,在那篇演說 裏,他完整的解釋他的革命思想來自哪裏。

二十歲的孫逸仙,來到香港的西醫學堂念書,走在香港整齊的街上,他開始思索,為什麽距離僅僅八十公裏的香山,他的老家,與西方人所建立的香港,在法制、治安和政府的管理上,差別如此的巨大。

他從那一個問題開始一路追索,最後變成一個革命家以及一個新共和國的建立者。 一九二三年,從他說,一切都從這裏開始。

一九三三年,在前往上海的路上,蕭伯納先到了香港,他站在這個講臺上演講。

一九三五年,香港大學又頒給一個人博士學位,這個人姓胡,你們猜他是誰?對,胡適之。香港大學本來請他來改造中文系,請他做系主任的,胡適之考慮之後不能來,所以推薦了許地山來做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一九三五年,胡適之在這個廳裏接受了他的榮譽博士學位。

再往後走,戰爭就來了,廣州被占了,所以嶺南大學學生被遷到香港大學來合並上課。李安電影《色戒》裏的鏡頭:學生從廣州遷到香港來,有一點印象嗎?

一九四一年,香港被轟炸,這一個大廳的屋頂被炸光,破了,在烽火中,整個大樓轉成臨時包紮傷兵的一個救護站,中間有一個很“酷”的女學生,不甘不願 的做了戰地看護,那個女學生是誰?──張愛玲。

所以張愛玲描寫了這個廳,三更半夜的,炮火之中還要去照顧那些一直在叫的病患,她煩死了。

我們很快的跳到最後,到二零零九年的時候,有一個人,他想要把張愛玲的小說拍成電影,做了很多研究,他要拍愛國學生排演救國的舞臺劇。

你知道《色戒》那個戲在哪裏拍的嗎?也是在這個廳。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