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勤·論鄧以蟄美學思想的體系與特征 4

2.中西互釋時期(1928-1948): 借鑒西方同時又從中國內部尋找突破口

這是鄧以蟄潛心學術,成果頗豐的大收獲時期,代表性的成果是《國畫魯言》《書法之欣賞》《畫理探微》《六法通詮》,奠定了其在美學界和藝術理論界的地位。1928年為轉折,因為該年他的《民眾的藝術——為北京藝術大會作》一文表明他不再對西方文化藝術心存浪漫幻想,轉為關心中國當下社會實際,不僅是從象牙塔進入了實踐生活。更關鍵的是一方面鄧以蟄受到西方空想社會主義美學的影響,拿社會主義思想來分析美學、藝術創作和欣賞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他將視角從以西方藝術為改革中國藝術的資源,轉變成從中國藝術內部尋找改革或現代轉型的資源,即今天學者們所謂「傳統內生傾向轉型」

終於,在中國美學和藝術發展史實中找到了可以與黑格爾、克羅齊、溫克爾曼等人的美學思想相互對應,互為參照的突破口,開始了中西互釋的理論創新。此期間,以1934年從歐洲遊歷回國為界,又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遊歐之前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贊同以美學改造國民性的主張,希冀用西方的美學理論和藝術研究方法來改造中國美學和藝術研究,進而實現中國美學的現代轉型,實際是一個審美功利主義者;第二,遊歐之後借著深入中國傳統美學內部的視角,去探尋中國美學和藝術的新發展之路,逐漸遠離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主張美學的自覺,藝術的自主,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審美自主主義者」[3]27了。他不再僅僅停留在中國傳統美學的那種經驗式感悟上,而是逐漸引入了西方的「思辨式美學」,逐步建立其理論體系。

3.新中國成立後(1949-1973):躲進書齋鑽研古書畫鑒定和考據

此時期疾病纏身。開始重新續接早年「藝術與社會主義」的問題探索,注重從勞動、實踐、階級等角度看待藝術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反省自己早年的所謂「資產階級意識」的美學。思想的鋒芒、銳氣早已消失殆盡,而且思考的深度、廣度也減弱。主要做一些古代美術史的考證和古書畫收藏、捐贈、鑒定等工作。其本質還是用現代美學觀念和方法研究中國傳統藝術思想,並考據、鑒賞古代藝術作品,這也符合他早年推崇的溫克爾曼對古希臘藝術的研究路徑。

總之,鄧以蟄基於中國傳統(古典)美學而建構了自己的美學思想:以「心物交感」為中心的藝術本體論,以「體—形—意—理」為發展脈絡的藝術史觀,以「六法」為藝術方法的藝術創作理論,以「氣韻生動」和「意境」為最高審美追求的,以西方邏輯推演、辯證思維和中國的考據、鑒賞為相結合的藝術研究方法論。


二、以中釋西:「心」與「絕對精神」「境遇」與「表現」

黑格爾著名的「絕對精神」理論,被鄧以蟄以「心本」為統攝的中國傳統美學所釋讀;克羅齊著名的「表現論」美,也被他牢牢把握住表現源於內心的基本原理,以「境遇」為統領,囊括「心」「性靈」「理」「氣韻」「境遇」等中國古典美學概念加以闡釋,實現了中西美學在闡釋路徑上的有效對接。

()藝術是「性靈」的絕對「境界」

鄧以蟄吸收黑格爾的思想,明確堅持藝術的「超功利」觀念,既不同於西方的模仿論傳統,也不贊同中國的功利主義美學觀。他喊出「藝術家要打破自然的難關」,就是要發揮自己的「性靈」,沖破自然的難關——現實的利害關係及這種關係的具體表現。堅持認為藝術是高尚的人生理想。中國的書法就是一種擺脫了實用、功利束縛之後的「純形世界」,是人類性靈的自由表現,是一種具有至高境界的藝術。

雖在美學本體論和價值觀上堅持「超功利」的觀點,但在藝術的發展史實上鄧以蟄認為藝術源於器用,「器用又適應於美感以成其形體,故藝術為人類美感之表現,同時美感亦因造作而顯」[2]217。所以他是辯證地、歷史地看待美的本質。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