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萍·情感正義論: 從詩性正義回到蘇格蘭啟蒙 2

拉斐爾在《無偏旁觀者: 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一書中對此做了充分的闡釋。拉斐爾指出, 在哈奇森、休謨、斯密三人的道德哲學中, 「旁觀者」在道德贊同和判斷中都有其或輕或重的影響。哈奇森以「道德感」 (moral sense) 作為道德贊同與否的重要標準, 認為「道德感」是當我們發現仁愛那種無涉利益的動機時產生的一種無涉利益的贊同情感。

當哈奇森盡力去強調道德贊同的無涉利益時, 他就不得不聚焦於旁觀者的反應了, 因為「行為人自己對仁愛的贊同很大可能是一種關涉利益的贊同 (interested approval) , 而受惠者則幾乎總是一種關涉利益的贊同」[]。如此, 哈奇森就必須常常以「旁觀者」或「觀察者」來解釋他的德性論了。在《道德善惡研究、美和德性觀念起源研究》中, 哈奇森就曾闡釋過旁觀者在情感反應中的作用。

亞歷山大·布羅迪指出:「哈奇遜主張『旁觀者』這一概念———這裏, 他心裏顯然想到是的無私無偏的旁觀者———是『德性的友好與可愛』這一概念外延下的一個子集。」[]盡管布羅迪認為, 在斯密之前, 「同情」這個概念和「旁觀者」一樣已經深入到道德哲學的課題之中, 但在哈奇森那裏, 前者並不突出。哈奇森也曾專門闡釋過「激情」 (passions) 、「心向」 (affections) 的本質及其各種表現, 進而闡釋「道德感」與情感交流的關聯, 但他並沒有明確將「同情」作為一種機制引入道德哲學之中。

隨著蘇格蘭道德哲學的進一步發展, 「同情」這個概念的內涵被擴展了。哈奇森之後的休謨和斯密對同情予以了特別關注, 同時還在情感與正義之間建立了一種直接的聯系。斯密對休謨的理論是有承續的 (這一點, 讀者可以在斯密的《國富論》和《法學講義》中很明顯地感受到) , 但這並不意味著斯密能夠替代或掩蓋休謨的理論。實際上, 他們的論證各有側重: 在橫向的情感傳遞方面, 休謨的論述比斯密更為簡潔, 而在縱向的社會活動方面, 斯密以歷史的眼光對休謨的論證進行了補充, 同時也創建了自己特有的道德哲學。

休謨在他的「情感論」中引入「同情」, 讓旁觀者借助同情機制體會到他人的情感。在《人性論》第二卷中, 休謨專門分析了同情機制在人類情感傳遞交流過程中的作用[5]352。這一分析集中在情感的感受者和呈現者之間, 旁觀者會以感受者的身份出發, 而不是感受者和呈現者之外的第三人。不過, 由於同情機制在不同情形中的不同運用, 旁觀者 (亦即情感的感受者) 與呈現者之間的情感互動會有不同的結果。

在休謨的分析中, 我們可以區分出「完整的同情」與「部分的同情」。所謂「部分的同情」, 或者說「不完整的同情」, 是指旁觀者與當事人之間並沒有產生直接的情感互動, 而只是旁觀者的情感判斷。「我們為那些在我們面前舉止魯莽的人們的行為感到羞愧, 盡管他們沒表示任何羞恥感, 也沒絲毫意識到他們的魯莽。這一切都源於同情, 但是一種不完整的同情, 只是從一方看待同情的對象, 而沒有考慮到另一方。」 (1) [5]408

某種意義上, 當事人自身並沒有感到羞愧, 「我們」是借助想像和同情並根據某種行為標準而感到羞愧, 這種情感是旁觀者一方的反應, 當事人並未對旁觀者的情感反應產生任何相應的反應。這種同情無法與對方形成互動, 因而是部分的、不完整的。當然, 在某些情形下, 如果當事人具有足夠的同情能力, 他也能在他人的眼光中重新調整自己的情感和行為。而所謂「完整的同情」, 就是指呈現者 (當事人) 與旁觀者雙方均有情感的互動, 而且是多次互動, 就像兩面鏡子相互的投射。金錢在人心中激起的情感是最突出的例子:錢財能給人帶來快樂, 擁有錢財的人會從錢財中獲得快樂, 這種快樂又讓別人對其心生喜愛或尊敬之情, 擁有者從他人的情感中得到再次滿足, 而愛慕者看到擁有者的滿足之情會希望自己也成為有錢之人[5]402

這是旁觀者與呈現者之間最完整的情感互動, 如果沒有這些來回的互動, 錢財如何能成為人類經濟活動的驅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 呈現者和旁觀者的情感相互折射, 相互同情, 可以說是完整同情的最佳範例。

[2] [印]阿馬蒂亞·森:《正義的理念》, 王磊、李航譯, 劉民權校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年。[A.Sen, The Ideas of Justice, trans.by Wang Lei, Li Hang&Liu Minquan,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2.]

[3]D.D.Raphael, The Impartial Spectator:Adam Smiths Moral Philosophy, Oxford:Clarendon Press, 2007.

[4]A.Broadie, ″Sympathy and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in K.Haakonssen (ed.)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dam Smit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58-188.

[5][英]大衛·休謨:《人性論》下, 關文運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年。[D.Hume,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Ⅱ) , trans.by Guan Wenyu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80.]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