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慈观:中外资本市场ESG桥梁(上)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今年30周年。这段期间,中国经济从农业迈向工业化,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更向科技化、智能化迈进,而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但经济快速增长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贫富落差、供需不平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失调等。这些问题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调整。

另一方面,从国际情况看,欧美工业国家近年经济发展停滞,又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发展不均问题,今年更叠加了新冠疫情蔓延的危局,造成全球经济萎缩,冲突恶化。在此情况下,中国更应思考,如何引导建立一套新体系和秩序,以撑起全球的阶段性变革。


面对此一巨大任务,资本市场扮演了重要功能。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及资产管理者等市场要角都应该有共识,以符合国内及全球发展目标的方式配置资金,以赋能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调整,深化国内国际的互动与流通,并促进建立全球新的体系和秩序。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30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目前关键时点,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被认为能推进新格局,搭起中外资本市场的桥梁。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邱慈观教授为ESG领域的知名学者,近日她受邀做客第一财经资本市场改革开放30年的特别节目,以“资本市场开放30年: ESG架起中外资本市场的桥梁”为题,接受访问。

Q1: 以ESG来优化国内经济体制,这句话应该放在什么框架下来理解?

邱慈观:ESG是实体企业的责任,以ESG来优化国内经济体制,可以从国家发展目标的框架来理解,而其中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人类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提高,但因过度使用自然资源而造成自然资源耗竭。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浮现,关乎如何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求取平衡。在资源有限时,可持续发展最初关乎自然资源的跨世代配置,但在时间中,它随着社会问题的恶化又延伸到社会可持续性,而关注社会公平。另外,全球化趋势凸显了国际法规真空的问题,引发了对全球治理的关注。

但通过跨世代资源配置、社会公平性及全球治理等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可能过于抽象,因此后来就对它再深入诠释,通过ESG加以具象化。譬如,E包括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和消耗等具体议题,S包括人力资本累积、产品责任、包容性实践等具体议题,G包括治理监督、反竞争行为、财务稳定性等具体议题。

再诠释过程也强调了ESG责任的承担主体: 实体企业。每个社会都有一个责任承担系统,其中包括政府、企业、家族等,其具体形式会依该社会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经济体制和法源等因素而不同。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企业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方式在这个系统里承担责任,而具体内容逐渐落在环境、社会及治理等维度,亦即今天所谓的ESG。

当我们讲ESG实践时,应该把视角扩大,从国家发展目标框架来看ESG。譬如ESG要求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拒绝贪腐、节只减排,而这些实践都具有优化经济体制的功能。特别是,优化人力资源有助于累积社会资本,拒绝贪腐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性,节只减排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而社会资本、公平性和生态平衡都是重要的国家发展目标,反映于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高质量经济发展、碳中和等理念上。

因此,ESG是企业责任,但背后涉及可持续发展,关乎ESG国家的发展目标。国家发展目标必定是针对先前体制机制的弊病予以调整和改革,并且必须只推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故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框架下来看ESG对优化国内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原题资本市场开放30年——ESG架起中外资本市场的桥梁〉,见2021-01-01 爱思想)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