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建·“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及其文化政治(2)

1998年,梁客居柏林,身處西方而回望東方,在西方而對東方的人情和食物充滿懷念,因為距離而時時看見了經濟與政治的變遷。他的《茄子》在多倫多寫成,從異鄉事物寫離散華人的身世。詩中的“你”是一個典型的離散華人的後裔:父親是廣東人,母親來自北京,自己從小在台灣長大,後來移民加拿大,輾轉在家族、國族、種族的夾縫中,見證了現代中國的歷史滄桑——


我記得在簡陋但舒適的舊居/母親買過肥美的茄子/佛像那樣供在客廳中心/後來生活就亂了,獨自在外面/總沒法煮回那樣的味道//你父母當日不知是什麽心情/隨移徙的人潮遠渡了重洋/言語里滲入了變種的蔬果/舌頭逐漸習慣了異國的調味/像許多同代人,大家逐漸離開了//一個中心,失去了原來的形相/但偶然我們又從這兒那兒絲絲縷縷的/什麽里嘗到似曾相識的味道/好似是煮糊了的皮肉,散開了又/凝聚:那麽鮮明又消隱了的自己


“茄子”這種普通的食物滿足了口腹之欲,喚起抒情主體的童年記憶,在抒發時間之軸上的懷舊外,也聯結了不同的地理空間,把不同人物的身世聚焦於此。詩人動情地寫到,海外華人離開了“中國性”這個中心,年深月久,不再落葉歸根而是適應異國的文化和生活,放棄了“原來的形相”。在一個偶然的場所,海外華人從茄子的形狀、味道聯想到似曾相識的文化根源,那是一個“鮮明而又消隱了的自己”。這首詩從小處入手,言近旨遠,使用日常生活的簡單意象,聯結故國和異鄉、過去和現在、時間和空間,指向離散與文化認同的議題。

《蘇豪的早餐》寫詩人與一對華人夫婦在紐約酒店共進早餐,運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堆砌五彩斑斕的視覺意象,筆法冷靜簡約,頗有意象派詩歌的風致,表現的是一對香港夫婦移民紐約的心事,再次回到了離散華人這個主題——

 

一灘白顏色下面隱現/紅色/橙色/淡黃//嶙峋的灰白墻上/斑駁的痕跡/樹影/孤獨的一瓣紅花//早晨的一碗白色奶酪淹沒了/木瓜/芒果/香蕉//離家二十年的畫家腦中浮現了/鄉下的果樹/哥哥黃色的嘴巴/所有從成熟到腐爛的香蕉

 

此詩共有四節,第一節和第三節相互指涉,近似重覆性的結構;第三節和第四節在寓意上相互補充,而且有從物到人、從外到內的遞進關系,人物的職業身份從暗示到明說,含蓄點出他在當下的心態。這首詩揮灑俗濫的感傷抒情而是聚焦於簡潔生動的色彩描寫,去掉冗余的隱喻、關系詞和邏輯說明的語法,純粹從畫家的視角去觀察靜物,讓其在空間中自動呈現。然後,隱身的抒情自我,深入畫家的內心世界,移情體驗,展開散漫自由的聯想回憶,不動聲色地帶出了漂泊離散、傷逝懷舊的情愫。

“離散”不單是海外華人的身世也是許多亞裔人士的境遇,梁氏把抒寫範圍擴大到其他種族,同樣有深切動人的詩篇。有一次,他訪問法蘭克福,一位學者朋友委派女兒(詩中的“你”)充當向導。這個女孩的身世奇特:母親來自越南,父親是美國反戰人士,這段浪漫的跨國婚姻可惜無疾而終,父女之間亦存在代溝。梁氏有感而發,寫下《越南的木瓜樹》 。詩的開篇,敘述兩人參觀一個展覽館,“你”對火紅年代的學潮無動於衷,反而沈浸在對父親的怨懟情緒中。

接下去,“我”建議大家去吃越南菜以調整她的情緒。“木瓜沙律”和“酸蝦湯”是道地的越南菜肴,能夠喚起離散者的親密經驗,“我”試圖激發這名混血女子的家族記憶。然而,她對越南毫無感情,反而念念不忘母親的愛之奉獻。她的越南裔的母親,當年由於戰亂而背井離鄉,輾轉漂泊到了歐洲,後來經歷了結婚和離異,辛苦地養育子女。在詩的末尾,詩人想象,在這名青年女子的祖籍國越南,在戰爭終結之後的土地上,有無數像木瓜樹一樣的人民,勇敢堅強地生存著——至此,詩人在戰爭創傷、離散經驗、血緣情感間建立了微妙的聯系,深刻有力地凝聚於“木瓜樹”這個虛擬的文學地景上。

Views: 1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