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APP:南海“契合”是否開始遥遠

當我們習慣於和平,會不會就忘了它其實從來不是理所當然?7月27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與一群來自東南亞及亞太地區、具有豐富外交與國際政策經驗的前高官與專家,共同發表了一則題為《砲火必須止息》愛墾中文評註翻譯的公開聲明。這份聲明由他們所組成的「和誼圈」(The Amity Circle)聯合發表,針對柬埔寨與泰國兩國近日爆發的邊界武裝衝突,表達了強烈關切與明確呼籲。

這場衝突,並非僅是兩國間的邊界爭執,而是對整個東南亞地區過去數十年和平穩定的一次劇烈衝擊。聲明開宗明義指出,東協(ASEAN)成員國之間苦心經營的戰略互信,已因這場衝突出現裂痕——這不是某國內部的政爭,也不是民間的偶發衝突,而是兩個同屬東協的主權國家,首次在本世紀內發生公開武裝對抗。

這樣的衝突不僅違反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英語: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縮寫TAC)中明確反對使用武力的原則,更違背了《東協憲章》所強調的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核心精神。這一切,提醒我們:和平不是自然發生的,它不是一種靜止狀態,而是需要持續努力、主動維護的動態成果。

楊榮文在轉發這份聲明時,特別點出了「和平紅利」這個概念,這是對當代東南亞局勢最深刻的洞察之一。所謂和平紅利,是指因地區長期穩定所累積的經濟發展、社會繁榮與國際信任資本。然而,這樣的紅利,從來不是無限期的。它既非不可侵犯,也不是任何國家可以單方面享有而不付出維護代價的資產。和平紅利會枯竭,尤其當我們將和平視為一種自動生成的結果,而非一項必須持續努力爭取與守護的成就時。

事實上,和平很容易成為政治人物語言中的裝飾詞。在選舉期間,和平是口號;在危機時刻,和平成了推卸責任的擋箭牌。對於某些領導人而言,和平不過是治理過程中的背景音樂,音量大小可根據自身政治利益隨意調整。他們往往是最晚承認衝突嚴重性的人,卻可能是最快將責任推給他人或試圖轉移公眾視線的人。和平的本質,在這樣的過程中被侵蝕、被消耗。

此時,「和誼圈」這樣的資深外交人士與政策專家的集體發聲,顯得尤為珍貴。他們不受任職政府的束縛,可以說出真正該說的話。他們的呼籲也不是憑空而來——他們曾身處高層外交談判與政策制定第一線,深知東協內部運作邏輯,也知道在這樣的危機時刻,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路徑。

聲明提出的具體建議——如召開特別東協高峰會、避免陷入雙邊與多邊協商形式的爭執、以及在不損雙方立場的前提下邀請第三方協助斡旋——正是過去東協處理區域緊張局勢的經驗總結,也是唯一可能防止這場衝突升級的務實選項。聲明中也提醒大家,2011年柬泰邊境曾一度劍拔弩張,最終在東協框架下避免全面戰事。歷史提供了希望,但不會自動重演。2025年能否複製2011年的和平經驗,取決於今天的選擇與行動。

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否太容易把和平當成理所當然?我們是否太少思考,一旦和平破裂,將要付出什麼代價來重建?又或者,我們是否把東協當作一個永遠能靠「拖延」或「模糊」維持穩定的組織,忽略它其實早已面對轉型的壓力?

東協一向以「不干涉內政」和「共識決」為核心原則,但這些原則在國與國之間直接軍事對抗的場景中,還足夠嗎?還是說,我們需要一種更能因應當代挑戰的「東協+」模式——更靈活、更具行動力的外交機制?

「和誼圈」的這份聲明,不僅是對東協領導人的呼籲,更是對區域公民社會的一次警鐘:和平不是政府的專利,它需要每一個人的關注與守護。在這個世界愈發分裂與對抗的年代,東南亞曾是一道和平的亮光,如今卻風雨飄搖。

這是我們的轉捩點。

我們需要更有遠見的領導人,也需要更願意捍衛和平的公民。與其等著局勢惡化再來後悔,不如從現在開始,認真對待那些曾為和平努力的人所發出的警訊。正如「和誼圈」最後所說的:外交必須被置於核心位置,和平應成為行動的方向。這不只是一句外交辭令,而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真切的生存指南。

延續閱讀:泰柬停火協議極其脆弱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aturday

成績卓越?

1.只是打開 Excel 輸入標題,就叫「專案已完成」嗎?


2.只是加了朋友卻沒講過話,就叫「人脈經營成功」嗎?


3.只是把書買回家放在書架,就叫「知識吸收」嗎?


4.只是跑去健身房拍張自拍,就叫「運動習慣養成」嗎?


5.只是發了一則公告,就叫「溝通到位」嗎?


6.只是上台講了幾分鐘,就叫「會議圓滿」嗎?


7.只是把檔案拖進資料夾,就叫「整理完畢」嗎?


8.只是約了出去卻各滑各的手機,就叫「約會成功」嗎?


9.只是簽到打卡,就叫「一天結束」嗎?


10.只是幫忙點個贊,就叫「深度互動」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