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匠人史·船政創辦與發展(上)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矛盾叢生,危機四伏。幅員廣袤、資源豐富的古老中國成爲列強覬覦、侵奪的主要目標。列強們以堅船利砲敲開了清廷閉關自守的大門,迫使清廷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拋棄夜郎自大的陳腐觀念,關注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向西方學習開始形成思潮。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總結鴉片戰爭的教訓時,認爲“器不良”“技不熟”是重要原因,“剿夷而不謀船砲水軍,是自取敗也”。“以師夷長技以制敵”就是他提出的著名觀點。魏源把林則徐這一思想做進一步闡述和發揮,在林則徐《四洲志》的基礎上冩成《海國圖志》。該書開宗明義:“爲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更多的中國人覺醒了。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在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共識下聚集起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和一大批著書立説、大造輿論的知識分子。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已經趨於平息,第二次鴉片戰爭也告結束。洋務派利用國內外環境暫時和平這一有利時機,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培養新型人才,建設新式海軍、陸軍,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十年的洋務運動。

福建船政是洋務運動的非常之舉,是三千年大變革的歷史産物。雖有挫折,雖被塵封,但仍閃爍着歷史的光輝。

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上奏清廷《試造輪船先陳大概情形折》。在折中他首先提出了“惟東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陸”的觀點,認爲“中國自強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練兵勇外,必應仿造輪船以奪彼族之所恃”,要“儘洋技之奇,儘駕駛之法”,在軍事上有效地抵禦外侮,在經濟上“分洋商之利”,決心實踐“師夷制夷”,創辦船政。六月初三日(7月14日),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清廷形成上諭,作了批覆。

九月初六日(10月14日),因新疆西捻軍和回民起事,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左宗棠接到諭旨後,一面令德克碑(Paul Alexandre Neveueu d''Aiguebelle,1831—1875年)到滬約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1835—1886年)及參與商訂合同的福建補用道胡光墉等同來定約,一面親自物色大臣人選。這時候,沈葆楨正好在籍守制,在福州爲母喪丁憂。沈葆楨的爲人爲政皆有很好的口碑。

左宗棠也了解到沈葆楨“在官在籍,久負清望”,和英桂、徐宗幹等商量,該二人也認爲沈葆楨是好人選,因此便把目標鎖定在他的身上,親自三次造廬商請。雖然沈葆楨都婉言謝絶,左宗棠還是堅挺沈葆楨主持船政。九月廿三日(10月31日)左宗棠上奏《派重臣總理船政折》,清廷隨即下諭旨,授沈葆楨爲總理船政大臣。

沈葆楨上任後,一方面讓日意格、德克碑回國購買設備,並聘請洋師、洋匠。當時法國造船工業發達,長於製造,所以引進法國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英國長於航海,所以聘請英人教授駕駛,各取英法兩國之長;另一方面在馬尾中岐徵購土地,建設工廠、船塢、學堂、宿捨等。左宗棠原訂合同設工廠5所、學堂1所,用地200餘畝。沈葆楨主政後,工廠增至13所,學堂增至6所,用地擴大到600畝。(日期:2018-09-28 來源:方志委)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