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4)

而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變化的網絡之中,通過實時在線而又不斷湧現出來的新信息,並且通過方便易得的微信朋友圈之類的自媒體所提供的信息分享,使得信息或知識的供給本身在日益替代大腦自身的思考和判斷。

這種思考和判斷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想像的,毋庸置疑它是人的大腦實際發生的一種存在狀況,但在一個日益逼近到眼前的所謂信息化時代里,人們雖然還在用自己的大腦去進行一種思考和判斷,但那顯然是要過度依賴於一種算法技術而發生的,人們因此會去強調一種網絡虛擬自我和他者存在之間的分享,這種分享最終是一種有着拉平效應的互聯網的信息傳輸,使得彼此間互通有無,日益趨同。

就像池塘旁的水從高處流下來一般,最終是要流到池塘之中形成一個水平面的。而所謂的網絡分享,就是實現這一最後的同質性的關鍵性前提。而且,藉助於一種“時間消滅空間”的現代性邏輯,藉助於一種互聯網上輕易獲得的大家能夠虛擬在一起的技術,實現了在一瞬間的大家分享以及平面化的同質性存在,這種途經在今天已經變得人人唾手可得,而這種虛擬化的生活圖景的真實來臨,也變得日益可期可盼了。

由此也便很容易去理解,一個智能化的時代,就是一個大家相互共享的時代,因此,這個時代里的人們不要太過於看重一種知識的特別擁有和獨佔,或者,舊有的那種知識産權觀念顯然要有一種適應於一個信息社會的時代的基於網絡知識生産形態的全新界定。因爲很明顯地,曾經的關於知識産權保護的法律是在一個並非基於網絡的信息時代誕生的,而如何能夠有一種真正適應於互聯網的知識産權保護,則可能又是另外一個值得去探索研究的法理學乃至法律社會學的領域。但在這里,最爲根本的一點還是要去理解,對人而言,知識以及信息的分享本身是能夠讓人獲得一種快樂和幸福感的,而如果不去做這種分享,其結果,在一個信息頻仍,知識急劇增加,動輒便以億萬計量單位來計算的互聯網信息傳輸的世界中,所謂的新知識,也是無法有其真正的生長和發生的土壤的。

理解文化轉型的途徑

在這里,我們實際上更爲深邃地觸及了如何去理解文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一直不曾中斷地在困擾着人類學家自身的思考。儘管許多的文化界定都是出自人類學家的研究,但文化的改變以及文化的流動,使得文化的界定不可能只是一種,自然也使得文化的存在不可能是一種,顯然,多樣性的文化,也必然伴隨着多樣性的文化界定而發生。

實際上,爲了人的文化存在,我們完全可以從一種時間的橫軸以及空間的縱軸相互交叉的一個時空坐落下的所謂時空坐標系中去理解文化究竟是什麼。要知道,人的各種行動,恰是在這樣的一個坐標系中不斷地延展開來的。同時,這樣的一種文化的坐標系,其自身也隱含在了各種變化或者變動之中,而在這方面,以前的理解恐怕過於單一化了。要麼是一種時間上的坐標軸在發揮作用,也就是人們所關心的是單一性地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發展,這很明顯地只是一個時間的線索,但這樣的時間軸,無法能夠使我們知曉前後連續性的文化意義以及在不同區域的空間分佈,容易造成片段化或者階段化地産生一種前後之間的斷裂以及對於異文化存在和發生的麻木,大家在認識上因此似乎都還處於一種彼此不相往來的有似“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封建期的那種發展狀態之中。但在今天的世界之中,顯然,人們在同一時間,卻可以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之中,大家在同一時間知道大家的生活彼此是不一樣的,是多種多樣且豐富多彩的,以前的時空阻隔,對於這種多樣性的生活要想了解,那是要有一個時間落差或者空間跨越的。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