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從體驗認知視域談多模態教學——以語音教學為例(下)

此外,還有研究在動覺信息的基礎上添加了音樂和旋律,來輔助青少年或兒童學習新單詞的發音。這個方法已經被證明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新單詞,習得的單詞發音也比通過傳統教學法習得的發音更準確。

在音段音位方面,目前的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主要集中於對具體發音特征的偏誤糾正。比如將緊握的拳頭迅速打開以描摹送氣音除阻時的強烈氣流;將手指攏成圈來提示發圓唇音時嘴唇的形狀;用手開合的程度來提示元音開口度的大小等。

此外,使用指示性(deictic)手勢來引導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型、發音器官的移動及明顯的調音動作(如雙唇音、唇齒音和齒間音)被證實簡單易用且效果顯著。

除特定的手勢外,觸覺信息亦可幫助學生掌握發音特征。典型的如用手指感受舌尖放在齒間的狀態來訓練齒間音的發音,將手放在聲帶附近感受濁輔音發音時的聲帶振動,將手放在嘴唇前方感受送氣音的氣流等。需要指出的是,在音段層面,上述多模態教學手段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發音能力,但對感知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發掘多模態語音教學的應用前景。不難看出,多模態語音教學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試舉例如下。

既有的研究已從多方面證實多模態教學在單詞和句子發音上的積極作用,實踐中可嘗試將其推廣到會話層面。由於語音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目的語在會話層面自主產出的能力,而時下流行的交際型教學法並不以發音偏誤糾正為重點。未來的課堂中可嘗試將多模態語音教學法與交際型教學法相結合,以期取得加成效應。

音段音位和韻律特征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現在已有零星的研究表明針對韻律的訓練可能對音段音位的習得起到幫助作用。而二語習得領域的元分析數據表明,“內隱訓練”(implicit training)在保持學生自主口語產出能力的穩定性上有一定的優勢。讓身體參與到韻律特征的習得中,以期提高整體發音水平和音段音位的發音準確性即屬內隱訓練的一種應用場景。

在中小學外語教學方面,多模態教學法值得推廣。越來越多的小語種已經進入中小學課堂,對兒童青少年來說,傳統的聽說訓練法不僅枯燥且低效;對學校來說,既往在英語課堂上積累的語音訓練經驗未必能遷移到其他外語的課堂上。而多模態語音教學不僅生動有趣,且在小語種的音系習得中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可供參照。

多模態語音教學法在漢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尚有空白可填補。目前該領域僅見對聲調和送氣音的習得研究,但實際上對外漢語中存在大量的音段和韻律現象,對海外漢語學習者而言頗具難度,這些都可納入多模態語音教學的研究範疇。教師可根據已有的研究來設計多模態教學方案,並逐步嘗試進行實證研究以定量評估各種教學方案的優劣。鑒於海外龐大的漢語學習人群,該課題擁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終端的實證研究較多,理論總結較少。由於該領域較新,多數研究尚處於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具體結論的階段,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卓有成效,但尚未見到系統的研究回顧,更沒有元分析來量化比對各種訓練方法的效應量並歸納出理論模型。這或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一個重點課題。

除了傳統的評估手段,不少實驗室已經開始引入神經科學的手段,包括事件相關電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腦電圖、眼動儀等。從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角度來探明多模態教學對語音習得的影響勢在必行,這方面的研究將會推動教學研究的發展。(作者單位: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翻譯與語言學系;2021年01月12日;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