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訪問古清生(上)

答《精品導報》記者趙君華問

一、關於書

1、《大嘴吃八方》用靈動智慧的語言煲人生之滄桑,令人在品美味、嚼美食、流連歲月與市井風情之際精神大爽,胃口頓開。獲得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享受。我特別想知道,這樣一本洋洋灑灑、內容豐富的散文,您是怎麽一點一點寫出的?

古清生:謝謝關注,謝謝讀者。《大嘴吃八方》實際上是一部味覺遊歷書,其中有一些是我自己燒的菜,大多數是南北奔走中品味到的美食。我不止是寫了這一本散文,2003年出過一本《左燒烤右煨湯》,新近由“兄弟文化”出一套三本,美食文章我寫了十年,其間有一些中斷,主要是寫小說和其他文章去了。

我最早是在《人民政協報》開的專欄,編輯紫訾是位漂亮的河北女孩,她喜歡這樣的文字,用黑體字印刷,這在報紙上是沒有過的。初始只寫自己做的菜,純屬遊戲之作,也寫過一些少年時代吃的東西。後來,發現美食里麵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就著意去考察了。我寫人文地理就從美食開始。“兄弟文化”的李永平先生認為,我是找到了一個狀寫中華文化的好的殼,食是一個文化載體,它的內容可包含的太多。

二、關於美食

2、這是一本美食散文。您最希望讀者在什麽樣的環境下,以什麽樣的心態閱讀這本書?讀完能獲得什麽樣的閱讀感受?

古清生:我希望讀者在工作之餘,在稍顯疲憊的狀態或從喧囂的環境中走出來,感覺一下散文中的寧靜與悠遠。當然,如果是煩躁而毫無胃口的時候,也不妨讀讀,它是可以調動食欲的。中華美食,講究美色、美形、美味、美器。所以,美食文章,最重要的是美文,美境和美情。用它來平和一下自己的心境,我想,我寫作時便有這些想法,特別是松弛緊張的神經,它非常有作用,我的一些朋友,拿我的書給讀中學的孩子看,對中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放松神經調節食欲取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這里麵,也給他們一些地理、農耕文化方麵的知識和烹飪常識,對學習和成長都有好處,我不認為給中學生看是什麽難堪的事情,現在的中學生,知識結構普遍比他們的上一輩人全面。

2、書的名字叫《大嘴吃八方》,您本人對中華民族的吃文化也非常有研究,從心里來說,您覺得國內哪個地方的食文化最值得稱道?

1、全國各地,您走了這麽多的地方,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您是怎麽立刻分辨出真正的美食的?

古清生:我喜歡尋找有文化的根性的食物,比如香河肉餅,它有極漫長的人文積澱。如果這個食品幾百年,上千年仍在沿續,那它就是一個好東西,不管它有多麽土,也不管它是多麽便宜,多麽不上檔次。我曾在衡水吃過“苜蓿合子”,它非常漂亮,我就記住了,這是華北平原的好食品,它養育了華北平原的優秀兒女。因此,我對地域性的食品也是抱有敬重的,它不僅僅是吃的食品,它有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

古清生:我個人現在已經不對某個地域的食文化特別贊美或抱歧視態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有的食品都有它的道理。北方人過去吃榆錢,他們回憶的時候,有一種癡迷的陶醉感。我以為,這種陶醉感最是人生美好的回憶。不僅是國內,國外的美食我也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年前去山西寫醋,順便去了汾河源,在寧武吃蓧麵,我對蓧麵一時吃不慣,但是,我悉心品嚐,便能感覺他們愛蓧麵的理由,繼而發現,蓧麵是個好東西呀。人人都覺得故鄉的食物最好,故鄉是一種酶,味覺之上含有鄉愁。童年吃的東西,便融入味覺記憶中了,再也難以改變。也許,一個人吃遍天下,最難忘記的還是母親做的菜,那份質樸,那份關愛。好的食品,內中是含有愛的,不論它多粗糙,那情懷令人永遠溫暖。

古清生:我們這個時代,公眾的總體心態趨向於浮躁、紛亂,這種心態不是好的心態。反映在吃方麵,人皆追求奇食、重味、刺激以及超越食文化的東西,比如報刊報道過的長沙的人乳宴,昆明的人體宴,這都是美食文化的異端,是異味的,不合道德傳統的。好的美食心態,要向著淡雅、寧靜、質樸的,學會品嚐美食,這也是人生的一個課題。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