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文: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敘事結構(11)

再次,引領各民族文化交流,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認同的心理基礎。具體而言,一是要引領各民族間的價值互認,正確處理自我與他者的文化敘事。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認同的實現,有賴於各民族打破文化壁壘,自覺實現文化交流融合,彼此尊重各自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價值理念和思維方式,在包容多樣性的基礎上尋求價值融合,培育各民族共同繁榮和共創歷史的心理訴求。

二是要積極引領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價值歸屬,正確處理一元主導與多元創造的文化敘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需要有一個價值靈魂來引領,這就需要進一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領地」,培育中華各民族對共同價值認同的心理基礎。三是要推動各民族在「和合共生」基礎上實現文化的再創造。

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獨具個性的文化創造,鼓勵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在文化的積極融合中不斷為中華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營養,持續鞏固和豐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在書寫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敘事中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費孝通,1989年:《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載《北京大學學報》第4期。

[2]郭聖銘、王晴佳,1988年:《西方著名史學家評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民族出版社。

[4]科爾曼,2002年:《生態政治——建設一個綠色社會》,梅俊傑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5]梁啟超,1989年:《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載《飲冰室專集》之四十二,中華書局。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7]《孫中山全集》,2011年,中華書局。

[8]滕尼斯,1999年:《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

[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2018年,外文出版社。

[10]《亞里士多德全集》,1994年,苗力田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2021年,載《人民日報》8月29日。

[12]《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2014年,載《人民日報》9月30日。

[13]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1985年:《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件選編》(中),檔案出版社。

[14]Christensen,K.and Levinson,D.(eds.),2003,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From the Village to the Virtual World,CA:Thousand Oaks Sage.

[15]Jacques,M.,2009,When ChinaRules the World,New York:The Penguin Press.

 

鄒廣文,1961年生,內蒙古赤峰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哲學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管理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哲學基礎理論、文化哲學以及當代社會發展理論。

來源:《哲學研究》2021年第11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