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Th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group studied was the price that had to be paid (the price it had to pay) for its coherence. A society could be a system only without knowing it. Whence the corollary:…
Blog 愛墾APP:當代民族誌無意識研究 5 Promotions 黎荔·詩:寺中之言 上 Blog 黎荔·詩:寺中之言 上 5 Promotions人工智能與處理常識知識(CSK)的當前局限…
Blog 你的公司需要一位首席哲學長嗎?下 10 Promotions The Search by Fern Evans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電影和文創產業也呈現出回歸本土情懷、挖掘地方文化與民俗故事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體現在影視作品中,也滲透到文創產品、旅游項目和跨媒體敘事中。以下幾個案例展示了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的具體體現:…
Blog 愛墾APP·中國:回歸本土情懷 11 Promotions 特拉克爾(Trakl)詩選·美麗的小城陽光燦爛的老廣場沉默著。
溫柔的修女神色緊張
夢幻般糾纏於藍色和金黃…
Blog 特拉克爾(Trakl)詩選·美麗的小城 11 Promotions 西西作品 09 - 1009 玻璃與草
我一面聽唱片,一面看書…
Blog 西西作品 09 - 10 9 Promotions 愛墾APP: 評陳明發《濾思場》271以 Larry McEnerney 優管演講〈The Craft of…
Blog 愛墾APP: 評陳明發《濾思場》271 9 Promotions 特拉克爾(Trakl)詩選·漫步一
午後的叢林里逥蕩起音樂。…
Blog 特拉克爾(Trakl)詩選·漫步 7 Promotions 德勒兹辭典:INTENSITY強度 上「強度」是德勒茲哲學項目中的一個關鍵概念:「強度」作為了其本體論領域的「強度性的虛擬」(intensive virtual)出現;作為了其倫理道德和政治思想願景的那種肯定性和創造性欲望出現;作為了他的美學理論中的「情感」…
Blog 德勒兹辭典:INTENSITY強度 上 7 Promotions 愛墾APP:台灣與香港電影的本土情懷近台灣與香港近年在電影文創中重新回歸本土情懷,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逆流與在地認同的再塑造。這一趨勢不僅與兩地的社會文化變化密切相關,也展現了影視創作對地方文化與觀眾情感共鳴的重視。針對台灣的《周處除三害》和香港的《破地獄》取得成功,我從幾個角度進行分析與評議:…
Blog 愛墾APP:台灣與香港電影的本土情懷 9 Promotions 彭菲菲:發現自己的靈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的馬來半島之旅我相信生命能否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如何安排好我自己唯一的人生,這個責任存在我的肩上。—— 赫曼赫塞 《在書中發現自己的靈魂:慢讀赫塞》…
Blog 彭菲菲:發現自己的靈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的馬來半島之旅 9 Promotions 愛墾APP: 讓・鮑德里亞~~海灣戰爭「不曾發生」愛墾APP:海灣戰爭「不曾發生」~~讓・鮑德里亞(1929-2007) 作為一個法國文化理論家,鮑德里亞的主要關注點是後現代轉向仿真或「超真實」。對鮑德里亞來說,後現代文化的擬像主要的症候就是喪失了真實。我們不再有能力去區別真實的世界和它的影像。…
Blog 愛墾APP: 讓・鮑德里亞~~海灣戰爭「不曾發生」 7 Promotions 辛波詩佳 (WissLawa Szymborska) 的詩·種種可能黃昏,當踏上黑暗的路途,
我們黯然的形像在前方若隱若現。
…
Blog 特拉克爾(Trakl)詩選·黃昏之歌 9 Promotions 江林昌·詩的源起及其早期發展變化 5王官之學下移的同時,私學、私人著作開始從下層興起。據《孟子》記載,最早私人著述史書的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其《滕文公下》說:…
Blog 江林昌·詩的源起及其早期發展變化 5 9 Promotions 認識書院(上)書院是中國大陸、台灣、朝鮮、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古代的教育制度中,有別於官學的另一種教育系統,為私人興辦的教育機構,但有時會受到官方領導。
歷史…
我家的按摩椅有語音對話功能
每次坐上去,當我發出
指令:「小芝,小芝。」…
Blog 張執浩的詩:「我在」 6 Promotions 陳明發博士: 《青工哲學》 前傳~~給青春命名家,給予人共同成長的接納與關懷。苦或樂,摔跤或站起,都給予我們很貼心的鼓舞,變成後來人生的配樂,甚或主題曲。可是,“青年成才之家”是怎樣誕生的?這問題剛好可能回答,青運為何給予好些朋友,久久不能忘記的“狂戀”滋味。…
已多年沒有寫小說的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透露,最近剛完成了一本關於「成熟之愛」的小說《愛的軌跡》(The Course of Love),形式與他23歲時令其一舉成名的《愛情筆記》(Essays in Love)相似。…
Blog 哲學的高尚地位已不復存在?——專訪阿蘭·德波頓 上 11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