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所有村子都講故事。過去,甚至很久以前的故事。有一次,我和另一個七十歲的朋友在山里的峭崖下走著,他跟我講起,一個年輕女孩在山上的夏天牧場割曬牧草時,如何從峭崖上跌落摔死。是戰前麽?我問道。大約是在1800年(不是誤寫),他說道。…
關於「散文詩」的定義與書寫,從文本到理論的形成,在戰後的台灣已經有長時間的發展,許多詩人與學者對於「散文詩」這個概念,無論贊同或反對,都留下了許多看法,以下先列出重要者:
…
Blog 丁威仁《不存在的幽靈文類~「散文詩」定義再商榷》(上) 6 Promotions 丁威仁《不存在的幽靈文類~「散文詩」定義再商榷》(下) Blog 丁威仁《不存在的幽靈文類~「散文詩」定義再商榷》(下) 5 Promotions 《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簡介「……我輩人中,當野心勃勃時,誰不曾夢想過詩式散文之奇蹟!既有音樂性而又無節拍同韻腳;既柔順而又粗獷,足供各種表達如:靈魂之抒發,夢幻之起伏以及良心的悸動。」──波特萊爾(Charles…
Blog 《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簡介 2 Promotions 商禽<躍場>滿舖靜謐的山路的轉彎處,一輛放空的出租轎車,緩緩地,不自覺地停了下來。
那個年青的司機忽然想起這空礦的一角叫 「躍場。」『是啊,躍場。』…
如今我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視覺文化的到來,用海德格爾的描述來說,這是一個“世界圖像時代”。海德格爾寫道:“從本質上看來,世界圖像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世界圖像並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演變為一個現代的世界圖像;毋寧說,根本上世界成為圖像,這樣一回事情標誌著現代之本質。”…
Blog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1) 7 Promotions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3)進入古典藝術階段,精神自身漸臻完善,逐漸找到了完善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樣一來,藝術就走出了象征型的簡單粗糙形態,使得精神觀念與外在物質表現之間達到了和諧一致。…
第三種認知型,是19世紀至今的現代話語。從古典話語到現代話語,有兩個重要的轉變:
第一,福柯認為,表征是欲望、需求和生物的反面,意味著限制和蒙蔽,於是突破這個限制,就必須打碎表征的認知範式。這個轉變始於法國作家薩德…
三、“微觀的”歷史敘事…
Blog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5) 3 Promotions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6) Blog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6) 3 Promotions 周憲:經典的編碼和解碼 (1) Blog 周憲:經典的編碼和解碼 (1) 4 Promotion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7)護理主任洛伊思·格里辛坐在屋子里,還有活動主任和一名社工……我看他們三個坐在那兒,互相對視,轉動著眼睛,說:“這會很有趣。”
我說:“好吧,我寫下來。”當時我就開始想,“雖然我不像你對這件事情這麽投入,但我還是寫上兩條狗吧”。
他說:“那貓呢?”
我說:“貓?我們已經寫了兩條狗了。”
他說:“有些人不喜歡狗,他們喜歡貓。”…
Blog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7) 4 Promotions 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12)戰後,這些歌一度絕跡,卻又於1980年代復甦,一些港臺歌星演唱的歌曲裡重新翻唱了30年代的上海老歌,而且迅速流行,最著名的就是上小節本文談過的,鄧麗君翻唱金嗓子周璇的〈何日君再來〉。…
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不復分辯夢與非夢的界限。
有一天你發現生死與否自己同樣活著。…
Blog 昌耀詩選《意義空白》 4 Promotions 鄭祥福·李雙套《詹明信:後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3)詹明信認為在現代主義的巔峰時期,高等文化跟大眾文化,分別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美感經驗範疇,文化被理解為聽高雅的音樂、欣賞繪畫或者看歌劇,文化仍然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方法。對此,英國後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批判學者伊格爾頓也有詳盡論述。…
Blog 鄭祥福·李雙套《詹明信:後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3) 5 Promotions 周憲:視覺文化的三個問題(2)另一種看法認為,視覺文化研究集中在視覺性上。英國學者海伍德(Ian Heywood)和塞德維爾(Barry Sadvwell)就提出,視覺性的研究可依據視覺現象的四個不同層面來分析:…
從前,在京都近郊有座愛宕山,一位得道高僧在此濳潛心修行,傾盡畢生心血,精研佛法。他居住的小寺廟遠離附近的村莊,因此無法得到日常的補給。但一些虔誠的村民,每個月都會定時給高僧送去米和蔬菜。…
這一晚真讓人費解。迪希伯思斯太太四處應酬,不但要和身旁的人交談,還要照應我和馬克斯。馬克斯回答得彬彬有禮;傳教士夫婦一言不發,做妻子的死死盯著丈夫,而他卻絞扯著手絹。…
Blog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第八章·梅開二度 (10) 4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