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課程是靈性的旅程,是將兒童帶進整全和一體的世界,身和心,自己和他人,人和自然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整合起來,成為一體。這也是 Greene(2001)所謂的美學時刻(aesthetic…
Blog 歐用生·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6) 3 Promotions 劉士林:生態美學與詩性智慧的現代復活(8)雖然這也是一種「賦予本質」的建造活動,但由於它在生產觀念上采取的是,「讓一個東西在它的來歷中『成其本質』,也就是說讓它在」[4](P90);由於主動地放棄了它功利性的第一尺度,這種「成其本質」的方式,就很接近中國哲人的「曲成萬物」了。…
他批評之前的「地方」概念,過度重視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以及一個人一生歷時性的脈絡,都在尋求對現代社會作某種單一的、占主導地位的制度性闡釋,但這些關注 都不足以作為理論的基礎,也因此,地方感經常被視為自由漂浮的現象,既不會受到歷 史特殊權力關係所影響,也不會受到那些受社會、經濟限制的行動和思想所影響。…
Blog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4) 4 Promotions 美國國家公園經驗省思(3)1.4戶外運動服務供給…
Blog 美國國家公園經驗省思(3) 5 Promotions 張屹:從敘事學視角看中美貿易爭端(1)一、引言…
Blog 張屹:從敘事學視角看中美貿易爭端(1) 7 Promotions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5)維柯大膽地將盧克萊修和朗吉努斯的這些思想成分,發展糅合形成了他關於人類龐大的新科學的基礎亦即這麼個假說:洪荒初消之時,人類的思想、言語、行為都是想像的、本能的,因而也是富於詩意的,早期這些富於詩意的表現和活動中蘊含著後來所有的藝術、科學和社會制度的種子。…
對「體驗」(Erlebnis)一詞在德國文獻中的出現所進行的考察,導致了一個令人驚異的結論,即這個詞是在19世紀70年代才成為與「經歷」…
Blog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上) 16 Promotions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中)《體驗和詩》這個著作標題是以後(1905年)出現的。該著作中所包括的狄爾泰在…
Blog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中) 15 Promotion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4)雅各布森說:「指符必然可感知,指義必然可翻譯。」[8]產品作為一種「符號」,在心理上引起對某種文化的聯系和溝通。設計師將對人、事、物、境等對象世界的體驗內聚為某種感性生動的心靈表象圖,這就是「意」的生成…
Blog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4) 4 Promotion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5) Blog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5) 7 Promotions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4)二…
Blog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4) 7 Promotions 索德格朗(Edith Sodergran)〈我的靈魂〉我的靈魂不會講故事,不懂道理,
我的靈魂只會苦笑,扭緊它的雙手;
我的靈魂不會記憶和防禦,…
Blog 索德格朗(Edith Sodergran)〈我的靈魂〉 6 Promotions 羅貝托.卡薩提(Roberto Casati) 《絶冷一課》(下)能夠在大自然中稱霸的只有大自然,始終如此,從未改變,如果發現有啤酒罐或香菸盒擋路,很快就能找到方法接納它,再以不明的古老手段使其折服,如果失敗,就將之吞噬,使其消失。…
Blog 羅貝托.卡薩提(Roberto Casati) 《絶冷一課》(下) 7 Promotions 松尾芭蕉俳句《殺生岩 蘆野》之後,行去殺生石。館代以馬相送。牽馬之夫乞道:“欲得一詩箋”。其所期風雅,遂:
穿原越野 牽夫所至…
Blog 松尾芭蕉俳句《殺生岩 蘆野》 3 Promotion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2)漢畫像藝術具有「敘事性」特征,無論是表現歷史故事還是天上仙界,都是在一個宇宙空間中的場景敘事。從獨立的畫像來看,可以分為表現「德」的歷史故事的敘事、儀式場景的敘事等。理解漢畫像中圖像的敘事性特征,不能將圖像的意義孤立來看,圖像與圖像之間是一個整體的敘事場域。索緒爾…
Blog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2) 4 Promotion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3) Blog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3) 6 Promotions 一臺六分儀·簡評段義孚《戀地情結》(下) Blog 一臺六分儀·簡評段義孚《戀地情結》(下) 5 Promotions 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1) Blog 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1) 4 Promotions 雅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我們從來不需要向一個工人解釋甚麼是剝削。」(一)文學工作者和電影愛好者,雅克‧洪席耶構思了一種解放的哲學(une philosophie de l’émancipation),這是一種參與在所有關於思考運動的哲學,而因而是一種參與在所…
Blog 雅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我們從來不需要向一個工人解釋甚麼是剝削。」(一) 10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