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不大工夫就飛來無數隻,老實說我都不用怎麼瞄準,每發射一次,只是稍微用力擠壓氣囊而已,扣動扳機很容易,也沒有多大聲響,僅僅像萬花筒焰火在空中爆開那樣,或者更像馬拉美先生一句詩中Palmes…
Blog 安德烈·紀德《帕呂德》(27) 9 Promotion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43)森林像往常一樣隨時有問必答。“那是費埃特河,”森林說,“你聽它正歡騰呼嘯,準備鑿出河槽來進入大海。”…
Blog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43) 10 Promotions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5)如何確保一種「超越」人但不「外於」或「排除」 人的生態思考, 如何理解無中心 的連結狀態 (inter connectedness) (Adam…
Blog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5) 6 Promotions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6)拉圖爾認為理應繼上帝與人之後死去的自然,正是某些膚淺的環保論述所假設的先於且可免於人為宰制的素樸自然,他認為這種思考框架反而會引進以更細膩的方式操作的人本思維,並且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獨厚少數「選民」(“a small number of carefully…
Blog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6) 7 Promotion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2) Blog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2) 7 Promotions What does climate action look like for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Sector Industries?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Sector Industries (CCSI)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helping us envision a beautiful climate-resilient future and in galvanising people towards shared goals of…
Blog What does climate action look like for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Sector Industries? 10 Promotions 愛墾慕課·思潮篇介紹藝術作品的文字總傾向為藝術家定位、作一判斷、把他放在塑像的臺階上或摔在腳下踐踏。我想作一些別的事:看看仍然活著、仍有可能的人們在做甚麼,為甚麼這樣做。讓我們交談,通過作品。結論嗎?遲一點吧。…
Blog 也斯《不同語氣的對話》──與黃仁達談攝影 10 Promotions 邢廣梅: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考(2)從宋代開始,各種文獻比較明確而集中地以「長沙」、「石塘」(又作「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指稱南海諸島 。據不完全統計,僅宋元明清四代以此為名記載南海諸島的民間及官方書籍就達上百種。明代王佐《瓊臺外紀》記載 : 「(萬) 州東長沙、石塘,環海之地」; 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
Blog 邢廣梅: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考(2) 11 Promotions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曆》鳥之夢(上)蜘蛛都凍僵了,蜘蛛網被風雨撕落,唯有那主人不惜用最好的材料織成的最好的網,在秋天陰雨的日子里還能完整無恙地留下來,仍在捕捉那在空中活動的東西。眼前空中只有落葉在飄零,於是一張色澤艷紅、綴有露珠的山楊葉子,落到了蜘蛛網里。…
「體驗」這個詞的鑄造顯然喚起了對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的批判,這種批判從盧梭開始就使生命概念發揮了效用。這可能就是盧梭對德國古典文學時期的影響,這個影響使「所經歷存在」…
Blog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下) 11 Promotion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1)摘要:比較文學翻譯研究範式視文學翻譯為具有文學與文化意義的話語行為。 我們認為,該話語行為及其影響的產生機制在於翻譯具有話語建構性,因而提出「翻譯建構…
Blog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1) 10 Promotion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過去,教師在課程理論化方面多採取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觀點,結果課程理論無法與實際產生辯證關係,教師亦不能發展自己的實踐智慧。最近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企圖依據存有論的典範,從詮釋學、美學和藝術的觀點,探討教師課程理論化的新途徑。本文主要探討詩性智慧和…
Blog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 10 Promotions 琦君〈童仙伯伯〉(下) Blog 琦君〈童仙伯伯〉(下) 10 Promotions 沈從文《昆明見林語堂先生》(下) Blog 沈從文《昆明見林語堂先生》(下) 8 Promotions 曹鏡明:詩歌、文學與文明(上)筆者以為,凡知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如若想要對「詩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詩歌」是什麼?與「文學」有什麼關係?如此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
Blog 曹鏡明:詩歌、文學與文明(上) 10 Promotions 安德烈·紀德《帕呂德》(26)于貝爾走了。
我們沈默了許久。我若是開口,就準得說:“于貝爾講得很糟。我還不知道他去猶地亞旅行過。這個故事,難道是真的嗎?他講述的過程中,您那種欣賞的神態也太失分寸了。”…
Blog 安德烈·紀德《帕呂德》(26) 9 Promotions 泰戈爾《再次集》池畔站在二樓窗口望得見池塘的一角。
帕德拉月,池塘漲滿了水,閃耀著草綠絲綢似的光澤,拖長的樹蔭在水中扭動。…
Blog 泰戈爾《再次集》池畔 8 Promotions 劉曉春·維柯的「詩性智慧」── 民俗學史的視野(1) Blog 劉曉春·維柯的「詩性智慧」── 民俗學史的視野(1) 8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