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T·簡德林〈存在主義與體驗式心理治療〉(4)

治療師有時知道並能說出他們帶來了什麽樣的變化,他們以什麽方式使這種互動(以及這一互動中變化了的個體)變得更加積極、更有活力、更加自由、更具生命價值。在其他時候,這種「使之更加積極」的東西不是特定的,治療師也不明白那是什麽。盡管如此,它還是發生了。這是兩個相互聯接的、開放的、真誠的和努力著的人的性質的功能。感到無助、絕望、孤獨、不被愛、迷失在怪異感中——我們稱這些為消極的;但是治療師不需要為了改變病人的這

些消極方面而進行「價值評判」。發現自己具體地被看到了、被感覺到了、被連接起來了,這些體驗的性質以及他的感受和行動都得到了回應,就足夠使得個體發現自己不再無助、不再絕望、不再孤立、不再不被愛、不再迷失在怪異感中。具體的生命形態已經是不同的了。用來感知和說出發生了什麽變化的話語,這些可以在以後再說。例如,艾倫在他所撰寫的章節中寫道:「我回應了她渴望生活的一面,幫助她認識到自己對成長的恐懼,但與此同時,她也有與

生活相連接的渴望,渴望成為一個獨特的、獨立的人……有一次她說……當我來到這裏的時候,我知道我想活下去。」


這正是關係的作用!人的積極存在總是被具體地拓展並被實現。但這並不是那種強調積極方面的「價值選擇」。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去歡迎積極的感覺而貶低消極的感覺。在上面的例子中,對「她自己對成長的恐懼」進行回應,是同等重要的。人的積極存在之所以能夠被實現,原因在於具體的聯接,在於對每一種感覺的回應和歡迎,在於這種回應所產生的一種持續的人的過程。準確地說,「她的想要活下去的這一面」之所以被實現、變得活生生起來,是因為

無論她面對的什麽,她都得到了回應。一個獲得了回應的人已經是一個更加積極的活著的人,而不再是那個由一堆麻木的、生命受阻的、幾乎沒有什麽進行性的、孤獨的事實所組成的人。


同樣地,劉易斯試圖幫助那個男孩,「……看到了他的憤怒中隱含的自我創造的努力。」她說:「你知道,憤怒有好也有壞。對邪惡的東西生氣,那是對的,不是嗎?」這個男孩因為害怕暈倒,而後又不得不返回醫院,他因此拒絕去上學;請注意劉易斯對男孩這一做法的積極視角。「他無法忍受去想象……被孤孤零零地丟在床上……」(這個男孩只肯和他的母親睡在母親的床上。)


這位治療師稱之為「羅伊對孤獨的恐懼……他對被迫從生活中被移除的恐懼……」這位治療師只看到了所謂好的一面嗎?難道她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當中所包含的病態和負面的特征嗎?恐怕並非如此。她將之稱為「他幼稚的母親固戀」,但在她看來這「拖了羅伊的後腿,使他無法完全恢復他的才能和力量。」

琢磨一下「拖了羅伊的後腿」這個說法吧。這是一個描述某種消極事物的短語,然而它卻湧動著積極的東西,這些東西正等待被釋放、被允許、被實現、被持續。
這些具體的存在式的相遇,使得那些積極面向變得持續發生而真實;至於治療師的治療計劃是否是有意識的、清晰的,或者他是否有這樣的治療計劃,這些基本上是無關緊要的——除了需要精確地通過回應與病人相聯接。這一點以隱含的方式囊括著所有可能的積極治療計劃。例如:「……我回應他的方式告訴他,一個了解生活現實的堅強的成年人是他誠實的盟友……」(科格爾(Kogl));再例如「我把自己交給你,同時不怕會失去我自己」(巴魯克);

或者「治療師永遠不會失去和作為一個人的自己的聯接……(並且帶給)孩子一個真實的自我的全部資源……」(穆斯塔卡斯)。因此,體驗式關係和存在式相遇,不僅是專業關係,而且是全面的、相互的個人關係;它不僅僅是語言的,它是一種具體的交互作用和關聯;置身於這種持續進行著的互動當中,個體就已經是不同的了,變得更加充分地、積極地活著。


這些主題貫穿了本書中的每一個章節。並且,作為具體聯接(的治療關係)的必然結果,另一個普遍的主題是關於個體的體驗過程。具體式的關係會將人類視為體驗性的、感受性的人。因此,個體是作為一個新的、不同的體驗和感受的過程,持續進行著的。並非這個或那個內容在決定個體的健康與否,而是過程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個體在治療中會呈現怎樣的內容,這取決於他正處於怎樣的感覺過程——而關係則決定了這一感覺過程。巴魯克在她的章節中談到了兒童的那種「荒謬的龐大想象」。「孩子必須悲慘地把那些可怕的東西藏在他的身體裏。」然而,這些都是正常的!作為父母和治療師,巴魯克懇請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更多的傾聽、更多的理解,並以安靜的方式,來面對我們孩子們的感受。」她告訴我們,由此「正常的童年問題就依然是正常的」。這些童年的「怪物」,本身不會制造什麽麻煩。相反,決定疾病或健康的是孩子被回應的方式,以及他作為一個持續進行著的存在是否是被允許的。


同樣地,科爾姆的來訪者鮑比以及他的「怪獸」夢也是如此。當小加文去刺激他的時候,鮑比立刻變成了一個怪獸。而當鮑比在一種不同的互動當中去體驗自己的時候,當他不再是不被歡迎的、不再是被挑釁的時候,「怪獸夢就消失了」。


作者尤金·T·簡德林單位 [芝加哥大學] / 本文漢譯者:曹思聰 / Gendlin, E.T. (1966).Existentialism and 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 In C. Moustakas (Ed.), Existential child therapy, pp. 206-246. New York: Basic Books.

Views: 5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