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蔣勳·一段旅行,一個故事~望安即事
我到望安去只是想一個人到偏遠的小島上無所事事地隨便走走。
住在離馬公港最近的一間旅店七樓,有一扇開向大海的窗。窗外明亮的陽光一大片湛藍的大海,如同翠綠晶瑩的寶石。長長的提防伸向大海,像兩隻渴望環抱的手臂。
有一艘船嘟嘟駛出海港,在平靜的海面上劃出一道長長的白色浪花的尾巴。白色的尾巴像一條路,仿彿踏上去就可以到夢想的遠方。
我到樓下,詢問櫃臺小姐:「那艘船開到哪裡去?」
小姐探頭看一看說:「望安!」
(收藏自 《台灣好生活》網站)
「萬安?」我繼續問:「要多久?」
小姐想了一想回答說:「五十分鐘吧,是快艇;交通船可能慢一點。」
我就訂了隔天的船票,兩百元。小姐順便問我:「要不要代訂住宿?」
我搖搖頭,我並不確定要住在哪裡,沒有預定好的行程,沒有回航的明確時間。
那個小小的島嶼只是地圖上一個不顯眼的點,在大一點的地圖上甚至連標記也沒有。買票的時候小姐附贈了一張簡略的地圖,馬公南方的大海中標記一個叫「望安」的小島,望安的附近有將軍島,再遠一點有更小的花嶼、西嶼、東吉。
我終於走向了那條白色浪花鋪成的路。
******************************
船舷兩邊翻起一層一層的浪,在浪與浪之間飛起一群一群銀白色的魚。長長窄窄的魚的身體,被陽光照耀,閃亮耀眼,好像跟船在嬉戲,騰躍在空中。
海洋的風帶著夏天濃重的辛烈與鮮腥的氣味。我逐漸在燠熱中昏睡過去的時候,覺得許多海藻、蛤蜊、章魚、蝦和蟹在我頭髮四周吐著氣味強烈的泡沫,分泌著海洋腥味極重的體液。
******************************
那些海洋的氣味喧鬧吵雜,像一群騷動無法制止的頑皮兒童。
那些強烈的氣味吵鬧糾纏,但我還是睡著了,覺得身體是一枚久遠沈在海府礁石間被遺忘的時鐘,好像還可以聽到滴答的聲音,但鐘面沒有指針,時間也沒有任何意義。
「你不下船嗎?」
我被一個詢問的聲音喚醒時,船已經靜靜停泊在一個小小的碼頭邊。船上的人都走了,空空的船艙好像都是回聲:「望安~望安~」
我忘了揹包,折回到船上拿的時候,開船的男人正在解開碼頭上的纜繩,他笑著說:「我以為你要原船回馬公。」
船又駛離了碼頭,幾個間坐在堤防上看海的黝黑少年看著船越行越遠,好像做完了功課,就吆喝著相約回家了。
我順著碼頭的路走去,在一個小小的住宅的門口蹲著一個婦人,在地上鋪了一張報紙,報紙上攤著一推帶殼的花生,她看著我,指著花生,用手抄起一把說:「十元。」
我在一條仿彿無盡頭的路上吃著花生,花生仁脆而香,似乎是沙地上被烈日曬過,嚼起來有陽光和泥土的甘芳。
為什麼這個小小島嶼上的路使我想到塞外或大漠。乾乾黃黃的草,微微有一點起伏的大地,好像無止無盡地伸向遠方。我知道這是很小的島嶼,但視覺上天遼地闊,連呼呼吹過來的風都像是「長風幾萬裏」的草原上的風。
「這會是一個小小的島嶼嗎?」
我疑惑著,但的確可以嗅到四面大海的氣息。
乾黃的草叢裡有一叢一叢紫褐色的菊花,黃色的花蕊,在地老天荒的風景裡特別醒目。
******************************
我的汗把衣服濕透了,但很快又在乾燥風中乾了,陽光蒸發了所有的濕氣。
我在想:「這路到底可以走多久?」
一個騎著自行車的學生駛過,停下來,問我:「你不看一看中社的古厝嗎?」
他牽著車,陪我走進一個聚落。
「中社?」
******************************
我看到一些蜂窩一般有空洞窟窿的石頭砌建的老式房子,房子上端屋簷有美麗的馬背形曲線,映照著潔淨的藍天。
「這裡半年海風太強,居民都遷移到外地工作,慢慢整個中社就荒廢了。」
他牽著車子進了一個院落,院落雜草叢生,但門窗上還有細緻的雕花,堂屋的木門扉上有一把大鎖,鎖有點鏽蝕了,我從門縫望進去,看到幽暗的廳堂中央豎立著神像與祖宗牌位。「這裡大半都是荒廢的古宅,古宅的後代子孫都在外地發達了。」
我擡頭看到古宅屋脊上坐著一支紅陶素燒的獅子,那牽車子的學生說是當地居民用來鎮壓強風的「風獅爺」。
「風很大,船不能出海,九月到來年四月,居民只有到外地謀生了。」學生解釋著。
他告訴我是島上文史工作的義工,習慣了看到外地來的遊客就做一些介紹。
「想特別看什麼嗎?」他熱心地詢問。
我搖搖頭,似乎這個小島的緣分在可有可無之間,我還是希望沒有什麼目的的在島上隨處走一走。
「那我帶你去天臺山看雲雀!」
「天臺山,很高嗎?」
學生噗嗤笑起來,他說:「天臺山是望安最高的地方,可是只有五十三公尺,一個小丘吧!」
我們走上一處斜坡,我聽到風聲中有一種啾啾的鳥叫聲,連續不斷,越來越高亢。
「你看!」學生指著一個小黑點:「雲雀,雄的雲雀為了求偶,在雌雲雀面前,表演特技,一面叫,一面越飛越高,你等著看。」
那隻雲雀果然越飛越高,我仰頭看著,牠飛到很高的地方,忽然停頓下來,然後完全像自殺一樣直直墜落下來,一直到要碰到地面,才急速轉彎飛起。
「啊~」我禁不住聲叫了一聲。
學生似乎頗預期我會有這樣的表情,滿意地笑著說:「望安是一個乾旱貧廢的小島,雲雀為了求偶繁衍下一代,也要表演特技,吸引異性。」
他騎著自行車離去的時候,我躺在天臺山高處的平坦草地上,看另一隻雲雀鳴叫著向上振翅高飛,這是一隻幽默的鳥,我也笑著等待看牠倒栽蔥式的自殺表演。
Comment
胡世詮: 高雄縣(市)·橋頭鄉(區)
三百年前橋頭店,台灣糖業話當年;
政壇余家發跡地,糖廠未來再奉獻。
五里林庄憶水流,文化傳承舞台演;
燁字名號三企業,實力雄厚賺大錢。日治時代的糖廠事務所:其風格基本上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和一般歐洲帝國主義在熱帶地區的殖民樣式有很大的類同。建築採地上架高結構以利通風(避免熱帶瘴氣),迴廊和連續拱門造型則是歐洲傳統建築的移殖。所以李乾朗先生稱她們為「熱帶殖民樣式」。在台灣,橋仔頭第一製糖廠算是此種風格開路先鋒。收藏自《深情看世界》部落格
糖之戀庭園簡餐咖啡座:鄰近冷飲部及中山堂,林蔭密佈,環境優美。沒吃過簡餐,但是咖啡還不錯喝。收藏自《深情看世界》部落格
雨豆樹:1958年建的單身宿舍前廣場有一株高大的雨豆樹,據考證這兒原先是日軍的靶場,後來改成宿舍供單身員工居住用。 收藏自《深情看世界》部落格
橋頭糖廠的懷舊建築 收藏自《深情看世界》部落格
五分仔車站:五分仔的前身是以“牛牽輕便軌道”來運送甘蔗,直到1907年九月十五日,橋仔頭專用的甘蔗鐵道運轉,五分仔鐵路才正式誕生,成為產業鐵路。橋仔頭火車站,更因此成為難得一見的“五分仔鐵路”和“縱貫線”共用的車站。橋仔頭境內有四條五份仔鐵路,甘蔗採收季節一到,小火車就會藉軌道在橋仔頭四處穿梭,像是在橋仔頭播撒甘蔗的香味。現在糖廠內,除等待出發的小火車之外,還有二部已經退休的蒸氣火車頭,是1948年從比利時進口的。舊式火車頭的典雅造型,經常是現代機器的簡單無比擬的工藝結晶,她們現在已是橋仔頭珍藏的古董。收藏自《深情看世界》部落格
胡世詮: 高雄縣(市)·大社鄉(區)
近悅遠來訪觀音,追憶皮影到翠屏;
南管樂社絲竹調,民俗藝術繫人心。
東華戲團張榑國,承先啟後靠創新;
小鄉大社人雖少,揚名國際有信心。(高雄大社鄉觀音山,高雄市大社區公所觀光導覽網)
胡世詮: 高雄縣(市)·阿蓮鄉(區)
光德寺中種菩提,超峰晚課聆梵音;
大崗山上多古剎,阿蓮精神有依憑。
水果之鄉夠名氣,釋迦芒果及蜂蜜;
蕃茄龍眼和芭樂,甜美多汁到不行。
(高雄阿蓮鄉吳厝古宅,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胡世詮: 高雄縣(市)·岡山鎮(區)
岡山旗山和鳳山,三足鼎立商業展;
空軍基地大本營,羊肉飄香靠豆瓣。
眷村風情何處尋,竹籬笆已無蹤影;
鳳凰花開情依舊,不見小巷夢裡人。(岡山老街, 收藏自郊外踏青去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wsln/article/23145455)
胡世詮: 台南縣(市)·新市鄉(區)
新市之美靠開拓,嘗試創新爭南科;
原本過客休息站,小本買賣變巨額。
傳統鄉轉科技城,改頭換面就業增;
玄天上帝多庇佑,堅持信念夢成真。
(台南園區南入口意象景觀,收藏自 http://spiderjosh.pixnet.net/blog/category/566327)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