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62)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所知道的德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都是開化了的城市中的神,堂堂皇皇地住在大殿里,古代高雅的作者所著眼的就是這種神,農民在谷堆中所舉行的粗鄙儀式他們是不屑一顧的。

即使他們注意到了,他們也沒有夢想到滿是陽光、割過莊稼的地里的谷桿偶像,與陰涼的廟堂里的大理石神像有任何聯系。不過,這些生長於城市的有文化的人們的著作,還是讓我們偶爾見到一眼很像德國偏僻農村,所能展示的最粗糙的德墨忒耳。


例如,有一個故事說,伊辛和德墨忒耳在犁過三遍的田地里,生了一個孩子普路托(“財富”“豐盛”) ,這個孩子可以和普魯士人在收獲地里,假裝生孩子的風俗相對照。在這個普魯士風俗里,裝扮的媽媽代表五谷媽媽(Zytniamatka,齊特尼亞瑪特卡) ,裝扮的孩子代表五谷嬰兒。


全部儀式都是為保證來年收成的巫術。風俗和神話都表明一個古老的做法:在春天發芽的莊稼中,在秋天割去莊稼的谷根中,進行真正或摹擬的生育動作;我們已經說到過,原始人常用這種辦法企圖將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灌輸給筋疲力竭的大自然。等我們說到農神的另一方面時,還將進一步談談,在開化了的德墨忒耳下面的原始人。



讀者可能已經看出,在現代的民間風俗中,一般都是或者由一個五谷媽媽(老太婆等等) ,來表示谷精或者由一個閨女(收獲孩子等等) 表示谷精,並沒有同時由五谷媽媽和閨女來表示谷精的。那麽,希臘人為什麽用母親和女兒兩者來表示谷精呢?


在布列塔尼亞地區 [屬法國] 的風俗中,媽媽谷捆——用最後一捆谷子做成的大草人,里面放有一個小谷捆的偶像——顯然是表示五谷媽媽和五谷女兒,後者還沒有生下來。

又如方才提到的普魯士的風俗,扮演五谷媽媽的婦女表示成熟的谷物,孩子像是表示來年的谷物;很自然,來年的谷物是可以看作本年谷物的孩子的,因為來年的莊稼,是從本年收獲的種子里長出來的。


還有,我們說到過,在馬來半島上的馬來人中,有時在蘇格蘭高地的人當中,用雙重的女性形象來表示谷精:一老一少,都是用成熟的谷穗做成的。在蘇格蘭,老谷精叫卡琳(carine或Cailleach) ,小谷精叫閨女;而在馬來半島的人當中,兩個谷精間彼此的關係,明明是母親和孩子。


依此類推,德墨忒耳就是當年的成熟谷物;珀耳塞福涅就是從當年谷物中取出的谷種,秋天播下去,春天長出來。珀耳塞福涅降入地下世界就是播種的神話的表現;她春天再現就是幼谷出芽。在這種情形下,頭年的珀耳塞福涅就成了來年的德墨忒耳,神話的原來形式很可能就是這樣。

但是在宗教思想的演進中,谷物不再用跟人一樣地經歷出生、生長、繁殖和死亡的全部循環過程來表示了,而是由一個不朽的女神來表示,為了與實踐一致,母親和女兒兩者中必須犧牲一個。


不過,谷物又是母親、又是女兒的雙重觀念,在人們心目中也許太古老,植根太深,不能用邏輯來清除掉,所以在改進了的神話中,要給母親和女兒都找個安身的地方。


辦法是讓珀耳塞福涅做秋播春生的谷物,把谷物的沈重母親這麽一個多少有些模糊的角色,留給德墨忒耳來擔任,每年谷物消失於地下,她悲悼,春天谷物出生,她又歡樂。

這樣說來,改進了的神話就不是諸神靈之間的正規的繼承,每個神生活一年,然後產生她的繼承者,而是表現這樣一種觀念:兩個不朽的神,一個每年消失於地下而又從地下出現,另一個卻無事可做,只在適當的時刻哀哭和歡樂。 


里提爾西斯:谷物收割者的歌


前面已試圖說明,北歐的五谷媽媽和收獲閨女,是德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的原型。不過,要使這個對比完整卻還缺一個主要的特征。這個希臘神話里有一個主要情況,即珀耳塞福涅的死亡與復活;正是這個情況與女神作為植物神的性質,使這種神話與阿多尼斯、阿蒂斯、奧錫利斯以及狄俄尼索斯等的崇拜聯系起來;正是由於這個情況,這個神話才在我們對死亡之神的討論中佔一席地位。 

所以,我們還需要看一看,在希臘和東方所敬拜的重要神中,佔這麽突出地位的神,每年一度死亡又復活的這種信念,是否起源於或類似於收谷人和葡萄整枝人,在谷堆旁和葡萄園中所舉行的農村儀式。

我們已經承認對於古老民間的迷信和風俗我們一般是不了解的。不過,在上述問題上,古代最初宗教上所籠罩的迷霧幸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消散了。我們說到過,對奧錫利斯、阿多尼斯和阿蒂斯的崇拜在埃及、敘利亞和弗里吉亞有各自的地方;我們知道這些國家又都各遵守某種谷物收獲或葡萄收獲的風俗,這些風俗彼此間的類似以及它們和國家儀式的類似使古人自己都感到吃驚,拿這些風俗和現代農民或野蠻民族的收獲風俗比較一下,似乎能對我們所談的儀式的起源有所啟發。


我們根據狄奧多羅斯的材料,已經提到過古埃及的收獲人,常常悲悼他們割下的第一捆谷子,把為他們發現谷物的伊希思作為女神召喚。希臘人給埃及收獲者的哀歌或哀號,取名為曼尼羅斯,還用一個故事解釋這個名字。

馬納羅斯是埃及第一個國王的獨生子,他發明農業,過早夭亡,所以人們悲悼他。不過,曼尼羅斯這個名字,似乎是出於對馬尼赫拉(maa-ne-hra,“回到家里來吧! ”) 這個慣用語的誤解。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