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好像有點亂了套,華人和洋人交往,前者報上洋名,後者報上漢名。

在一次在國外,我和新加坡同業用英語交談,和洋人用華語交談,洋人有個秘書,是個ABC(美國華僑),她聽不懂,在一旁抗議,私底下還用些結結 巴巴的廣東話對我說,今後要把中文學好,因為中港臺新移民太多,祖國有錢 了,美國老華社掀起了中文熱。

歷史因素使然,英文借殖民運動、美國現代化、好來塢影片和流行音樂, 加上近年更犀利的互聯網傳揚開來;要走向世界一定要學英文。

(Feature Photo: Untitled by S T N,http://500px.com/stn

中國興起,中 國人也死命學英文。另一方面,為了搭上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世界各地也在 學中文,兩相交融,當中文遇上英文,會是個什麼樣的境況?

就有人以另類文體寫過文章出過書,這文體就是中英文交錯使用,衛道之士搖頭嘆氣,認為是世風日下。但是年輕人偏愛這樣的名符其實的“雜文”。

未來世界,會出現一批中英雙語精英,他們會接受這類雙語的文體。我本人偏愛中英對照的書本,就以小說而言,讀到“魂歸離恨天”,會看看英文怎麼 譯。

玩味雙語也挺樂的,比方locking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它常被錯譯成: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其實是為時已晚之意;也引伸 出東西方思維的不同。把英文諺語用在中文文章上,可以增加新意,丟了馬才鎖上馬廄門,很是傳神。

有人就提出見解,假如這是一篇雙語文章,受眾是雙語讀者,我在引用這 句成語的時候,有必要譯成中文嗎?是不是多此一舉,寫成英文不是更直接 嗎。假如我寫的是一篇中英鴉片戰爭的文章,我可以直接引用中英文史料,無 需譯寫,豈不省事?

就以去世不久的蘋果總裁來說,中文譯名有喬布斯、賈布斯、佐夫什麼 的,早有人提出,像這類的英文名稱,不論是人名、地名、物品名,若不是常 用的、中文圈所熟悉的,何不直接用英文來得省事?

中英摻雜使用是一種文化交流下的產物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方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也就是紐西蘭的 基督城,直接寫成英文,中英雙語人士一目了然,不用去猜克萊斯特徹奇是什 麽城市。

雙語的書報會漸漸的受到歡迎,因為它迎合雙語新人類的需求;另一方 面,也為一些菜鳥級入門者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中英摻雜使用是一種文化交流下的產物,就像南洋一帶峇峇的語言,是閩 南話、馬來話、英語的雜合體,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中港臺以至南洋一帶的華語、甚至方言自有它的特色,英語亦然,最大的 流派是美式、英式英語,新加坡有所謂的Singlish,新加坡人講華語愛摻英 語,而且渾然天成,中港臺人士學不來,硬生生地把英語嵌進去,感覺上是東 施效顰。
頂部

新加坡人講華語愛摻英語,實在是因為中文詞匯太窮,非為炫耀,而且英 語在此普及,沒什麽好炫耀的。

我本身還是主張中歸中英歸英,講寫純中文或英文,摻雜得好還好,否則 會變得不倫不類,就像我的一些朋友,最終簡直是無法說一句完整的華語。

(作者是《我報》新聞編輯,收藏自2013-04-13新加坡聯合早報 )

Views: 4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