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以普遍大部分台灣人的角度,很難去想像世界的歷史是如何的一個脈動、牽一髮動全身。
在台灣,原住民一直以來不被認為是「公民」。或許過於偏激的危言聳聽,但很難去否認這件事情。還在中華民國以前,原住民被稱做「番」,「番」一字,寫起來容易,真正去了解其中的意思,很難去想像當初以此自命名的哪個中國人,怎能如此的邪惡狠毒?
「番」字,是中文中極盡羞辱之能事的一個詞眼,白話點翻譯就叫做「未受開化的野蠻民族」!在幾百、幾千年的中國人眼中,那種充滿自我中心的帝國主義思想,就是用這種高高在上的角度與心態去看周圍的其他國家。
而這中國人眼中所謂的「番」、所謂的原住民,即為我們曾經在課本上讀到「南島民族」。遍部之廣,南至大洋洲的復活節島、最北則至台灣,復活節島的位置在於南美洲的最南端,也就是有摩艾像的那個島嶼。一路向東邊推進,島嶼分部包括印度南端、南亞再北至台灣。而這些南島民族,血緣上可以稱作「馬來人」。
二戰時期的台灣原住民,分別被日本、國民黨「捉兵」,連拐帶騙的送上戰場,有的加入國軍七十軍、有的成了日軍口中的「高砂義勇隊」,送進了南亞戰區。當時的南亞國家多數屬於英國殖民地,是為同盟國,台灣的南島民族,就這麼幫起日本軍來打南亞的南島民族。
一次好奇之下上網查查,馬來西亞的歷史,再和我自己淺薄的記憶做了一下聯結,才驚訝發現,馬來西亞與台灣,甚至與世界,早就已經做過多次且頻繁的接觸。
再往前聯結,台灣的祖先是高山族,平埔族約在西元六千年前從南洋飄洋過海來台。西元七世紀,馬來西亞的原住民受到印度文明的支配,印度教傳來馬來西亞、南洋,在印尼發展了三佛齊文化。而我們所熟知的佛教,看看電影「小活佛」,可以知道所謂佛陀,就是印度國的王子,佛教也就是源自印度教。
但是,西元八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印度,同時也把中東國家的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回頭查查馬來西亞史,西元十世紀伊斯蘭教傳入馬來西亞,這兩者之間的關聯不言而破。
之後,三佛齊滅亡,有著這麼一則故事:印尼的王子逃亡到了馬來亞(即今馬來西亞西部)馬六甲海峽,見此地風光明媚、土地資源豐富,遂以此為基地另起爐灶,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馬來西亞土地之廣大,有著各大小不一的國家,以今天的地理分界來看,也就是現在的洲分界,每個洲有其不同的王室,現在的馬來西亞,延續這些王室,算是世界上貴族最多的一個國家了。
其中馬來亞的海上鄰國印尼,又有這麼一段歷史:在西元十五世紀初、約一千四百零五年上下,印尼群島西邊最大的島嶼蘇門答臘島上有個王朝,稱為蘇門答臘王朝,發生了戰爭,蘇門答臘遭到鄰國「那孤兒國」侵略,國王遇刺死亡,國王的妻子為了國家存亡,因此徵召勇士保衛國家,如果能替國王報仇,便下嫁為妻子。一名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了那孤兒國,王妃遵從諾言下嫁。
但前國王的兒子,也就是王儲,對此心懷不滿,因此王子成人之後糾眾刺殺漁翁國王,之後逃往山中。於一四一六年,著名的中國歷史鄭和下西洋,協助了漁翁國王擒得前王子送京伏法。
由這段歷史,可以略知,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與南洋的歷史有著多麼密切的關係。而隨後中國於南島民族的歷史牽連,台灣人最有印象的,莫過於明末清初的鄭成功來台了。
鄭成功來台時,眾所皆知的是擊敗了荷蘭人的軍隊,占領台南並且建設為反清復明的基地。而鄭成功所擊敗的荷蘭,其與南洋諸島的關係,也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西元1511年,葡萄牙為了香料與金屬等天然資源,前後進攻了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之後便一路東進到了台灣來了,而荷蘭人也隨後跟進到了台灣,直到西元一六二四年,鄭氏便前往台灣將荷蘭人給打出台灣島。
當初葡萄牙人發現台灣島時,見到如此美麗的令人驚嘆的島嶼,無意間脫口而出:「Formosa」,這個詞台灣人必定不陌生,中文音譯寫作「福爾摩沙」,翻譯過來就是美麗之島的意思,自此台灣人就一直以寶島福爾摩沙自居。殊不知,這簡直是一個美麗的蠢笑話,當初葡萄牙人到了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海峽,也是脫口而出說了「Formosa」!也不見馬來西亞以此名詞自居。也只能推論,葡萄牙人當初所說的Formosa,其實用台語來說的話,就成了:「噢!這個島很水喔!」這樣平淡無奇的文字了吧。
稍微查閱一下南洋諸島的歷史,再比對台灣歷史,台灣人真的要認真的思考,我們不斷的拿放大鏡來檢閱自己、不斷的無限放大自己在於國際甚至世界上的重要性,甚至自以為世界將會繞著台灣運轉。試問台灣短短僅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如何能跟文化背景深厚的南洋諸島相比?媒體總說台灣人是被殖民性格的人民,自有歷史以來就不斷的被殖民,因此奴性堅強,但看看馬來西亞,自西元七世紀就受到印度文明給支配統治、其後蘇門答臘島文化的入侵,甚至蘇門答臘島落難的王子逃跑到馬來西亞就佔地稱王,之後的葡萄牙、荷蘭,再到一直殖民延續到近代史的英國,二戰後期到結束的日本統治,直到一九六零年才宣布完全獨立,若要說殖民歷史的久遠,台灣如何能比的上馬來西亞?
世界的歷史的運轉,絕不是僅僅針對著被放大的台灣,而台灣也不該再持續的陷入悲情的情緒之中、用放大鏡來檢查自己的歷史和過往,而是該放開眼界好好的看看其他國家、了解其他人。
-----------------------------------------------------------------
(本人的歷史知識淺薄,僅僅只能以自己十數年來所學,和臨陣磨槍現學現賣的知識來寫這篇文字。如有錯誤請務必提醒,也謝謝指教。)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