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八講·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河流哺育城市
人類最早的文明,幾乎都跟河流發生了不可分割的關系。
我們提到了幾個古老的文明,像印度的文明,來自於印度河、恒河。我們也提到了古老的埃及跟尼羅河之間的關系,還有中國古代的文明跟黃河、長江的關系。每一條河流就像連接母親跟嬰兒的臍帶一樣,滋養並豐富了一個文化。我們也提到,任何一個聚落,任何一個城市,其實也都可以找到一條餵養它的河流,就像臺北市跟淡水河、巴黎跟塞納河、倫敦跟泰晤士河、羅馬跟臺伯河的關系。
每一條河流又怎樣去灌溉大地,怎樣使人居住在河流的兩岸,開始發現他們的文化?
塞納河,到今天還是巴黎重要的中心位置。所以大家常說河的右岸、左岸,就是因為所有的文化都是從這條塞納河兩邊發展的。一個豐富的城市文明,會不斷地以這條河流作為一個中心點,發展出文化的年輪。
但現代社會工業、商業的發展,漸漸切斷了農業時代人與河流的互動。
就像臺北市逐漸把繁榮的西區,遷移到了東區。而所謂西區,也就是沿著淡水河發展出來的繁榮的河港。西區城市慢慢沒落之後,東區就漸漸繁榮起來。
如何在一個城市轉型的過程,能夠不忘掉原有餵養它的河流,我想是近代文明非常關註的問題。
所以,大概在工業革命之後,尤其到二十世紀的後半期,我們看到很多發達國家都努力地使被汙染、被遺棄、被堤防高築的河流,重新被城市居民認識。
拆掉堤防,清除河流的汙染,可以讓人們更親近水。而現代人要刻意“親水”,表示我們與河流不再擁有過去的依存關系。
河流像一個母親,養大了城市這個孩子。城市這個孩子後來忘恩負義,拋棄了母親。河流被都市的人汙染了以後,用堤防把它高高地圍起來,變成一個荒涼的地方。
先前提過,最早在這裏進行考古研究的,多半是法國學者,他們為這塊肥沃的土地取了一個名字叫Croissan(中譯為“可頌”),這個字在法文裏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新月,還有一個意思是牛角面包,所以就有人把這塊土地翻譯成“肥沃月彎”。
這土地,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點。
黃沙漫漫中的巴比倫
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比起印度文明或埃及文明,大家可能陌生許多。因為親自去過底格裏斯河、幼發拉底河的朋友,事實上還是少數。當然也是因為這些地區,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處在戰爭中,所以造成今天波斯灣地區,總是戰雲密布。
我們從古老的歷史來看,美索不達米亞這塊土地,是兩條河流構成的“肥沃月彎”。這裏曾經是許多民族安居樂業的地方,因而他們在這裏創建了高度的文明。
西亞這塊非常肥沃的土地上,其實沒有什麼山脈、河流等可以防範敵人入侵的天險。所以如果必須防守的話,一是靠河流,另外就是靠建立非常牢固的城墻。
十八世紀左右,很多歐洲學者開始對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產生興趣,所以他們就住在這個地區,進行很多考古的挖掘工作。
大家都知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古代曾有一個“巴比倫文明”。可是,巴比倫不見了,大家根本不知道歷史上的巴比倫究竟跑到哪裏了?還有人傳說巴比倫人所建造的“空中花園”,曾是世界上古代七大奇景之一。可是,今天巴比倫文化完全被毀滅了。這個地方,只有黃沙漫漫,其實看不到什麼文明的遺跡了。所以考古學家就往地底下挖。他們相信這些古代的文明應該還被埋藏在地底下。
當時英國、法國這些比較強勢的國家,他們進行了很多考古的投資。比如說法國的羅浮宮,在國家的支持下養了一批考古學家,讓他們住在底格裏斯河跟幼發拉底河進行考古工作。他們長年領這份薪水研究文物,帶領當地的民眾做很多的勘察。這一批的考古學家,的確發現了將近一萬年前的古文明,很多文物陸續出土。出土的這一批東西並沒有留在當地,而是被運回了羅浮宮。
在當時,這些地區還處在很落後的狀況,他們沒有什麼文化保存和民族意識的概念。這有點類似清朝末年,當時敦煌的文物被英國人、法國人發現,清政府就讓他們一車一車地載走。
一個弱勢國家,他們根本無法自保,對文化也沒有這麼高度的認知,就只好任人掠奪。
所以,美索不達米亞最好的一批東西,都運到了羅浮宮。現在到巴黎羅浮宮參觀,會看到一座特別的陳列館,專門展示美索不達米亞從十八世紀之後一兩百年來陸續出土的文物。伊拉克雖然禁止外來的考古,他們的文物都保存在自己的國家博物館裏,但其中精彩的文物現在也都已經移走了。
我自己在德國、法國、英國看了非常多美索不達米亞出土的東西。巴黎的收藏,多半是比較文物性的,例如說那個時代的陶罐、石雕等作品,或是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這個地方出土的最有名的東西,現在也保存在羅浮宮裏。
民主與帝制
繼巴比倫之後,在這塊土地上興起的就是波斯帝國。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波斯王朝的古代宮殿。這座用石頭砌成的宮殿,整座從美索不達米亞被英國人搬走了。
當你走進這座展館時,根本像走進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波斯王城一樣。
波斯帝國曾經跟希臘發生很多次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早期都是波斯勝利。後來因為“提洛同盟”,才阻止了波斯帝國的侵略。
“提洛同盟”,是當時希臘雅典城邦聰明的統治者伯裏克裏斯(Pericles),號召麥西尼亞()、科林斯()等城邦結盟,對抗波斯入侵。
大家都知道,希臘是城邦制度,每個城邦可能只有五千人,而且每個城邦各自獨立,互不相幹。波斯是一個大帝國,但波斯攻打雅典的時候,科林斯就覺得反正跟我沒關系,不要打到我這裏就好了。可是波斯打完雅典就會打科林斯,打完科林斯就會打斯巴達,所以伯裏克裏斯(Pericles)號召了“提洛同盟”。
這個同盟,是希臘第一支對抗波斯的聯盟軍隊,最後終於打敗了強大的波斯帝國。
河流與帝國
提到了古代波斯帝國,大家都一定聽過“大流士一世”這個名字。他是個實行中央集權的獨裁皇帝。如果我們今天不帶偏見地去看政治制度,我們會發現帝國**不一定是錯的,而民主政治也不一定好,它們其實各有優劣。
那我們就要想想,為什麼河流的文明,不管是印度還是中國,不管是埃及還是美索不達米亞,他們都發展出中央集權的帝國型態?
我們可以從一種角度思索:因為“水”的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強權的制度來控制。
舉例來說,黃河從上遊到下遊長達五千公裏,如果上遊的人把水汙染了,或把水源切斷了,那麼下遊的人就不能生活。所以最後一定渴望有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夠管理這條河流。能有權勢管理河流的絕對不是一個小城邦,而是一個大帝國。
因此,在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地區,從巴比倫到伊拉克,一直維持著強權統治。這可能就是因為河流文明跟政治之間產生的密切關系吧!
威武的飛獅與可愛的石獅子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政治都是屬於帝國型態。
大英博物館跟德國的柏林國家博物館,都收藏了從古代巴比倫到波斯時代的城墻。那些城墻十分巨大而厚重,到了驚人的地步。
其中,最壯觀的就是城門,他們常把君王的雕像,在頭的後面加一個獅子,然後放在城門口作為防守的感覺。因此美索不達米亞君王的雕像,都非常具有權威感。
實行中央極權的國家,為了**,因此用高達十幾米的巨大雕像象征權威。除此之外,他們手上還抱著一頭獅子,營造出雄偉威猛的感覺。
獅子,其實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出現的。本來在草原裏的獅子,從此變成了他們的守護神,變成了他們的圖騰、符號,也變成了君王的威嚴。他們還在獅子的兩腋底下加了翅膀,變成了飛獅。
中國的獅子,其實就是來自中亞。
中國沒有出產獅子,中國只有老虎。但有趣的是,石獅子卻變成中國廟宇、皇宮、富貴人家門口不可缺少的東西。
但獅子是外來的,並不是本土的,而且中國的獅子越雕越可愛,因為中國人根本沒有看過獅子。盧溝橋上造型多變的獅子好玩得不得了,因為它們是用哈巴狗的造型做出來的;而過年過節看到的舞獅,也一點都不威嚴,反而變成可愛的寵物。
當然,中國偶然會有進貢的獅子,可是大部分的藝術家根本沒有看過獅子。因此從獅子圖像的發展,可以看見美索不達米亞對全世界的影響。
另外,我在柏林的國家博物館看到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城墻,每個巨大的磚塊,都是用黃綠釉料的陶磚燒出來的。而那個黃綠的釉料,怎麼看怎麼熟悉,我才聯想到,唐三彩也是這種釉料燒制出來的。
原來,唐朝已經跟這個地區有了非常密切的互動。
當時唐朝把波斯稱做“大食”,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一批批從大食來的商人,騎著駱駝到長安做生意。他們帶了很多地毯,也把當地制陶、釉料的技法帶到了唐朝,所以唐朝就發展了唐三彩。唐三彩的風格,根本就是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風格。
巴比倫的占星術影響了全世界
另一個美索不達米亞對全世界的影響,也許大家會嚇一跳,那就是“星座”。今天全世界年輕人認識新朋友,第一個問的問題很可能是:“你是什麼星座?”
星座,其實就是巴比倫人發明的。
巴比倫是世界上最早觀察太陽“黃道十二宮”的文明古國。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也就是太陽一年之中在天空裏運行的路徑。
古代巴比倫的天文學家,為了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以把一年分成十二段,依照不同的季節,定出那段時間最有影響力的星星,也就是十二星座。
收藏在羅浮宮的美索不達米亞文物曾在臺灣展覽過。其中有一塊石頭,上面雕了一只羊的頭,這個羊頭下半身是一條魚。熟悉星座的人知道,這就是摩羯座,也就是山羊座的造型。
很多朋友十分驚訝,竟然在八千年以前,巴比倫人就已經發展出星座的圖像了!
不管現在我們相不相信星座,但星座對於人類觀察季節,觀察天文,定位方向,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所以,我不覺得星座是種迷信,它是人類最早觀察宇宙運行所做的詳細記錄。
文明的起源之謎
有人認為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可能因為當時是獅子座主宰整個太陽星系的時候,因此推測獅身人面像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占星文明發展有關。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世界文化的起點。
美索不達米亞發展出的符號不斷往各處走。黃河流域在陶罐上的一些圓圈符號,可能也與它相關。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比中國文明更早存在。
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1892—1978)在民國初期研究“金文”,也就是商代刻在青銅器上的字。他觀察到中國的“帝”字,跟美索不達米亞的其中一個楔形文字,竟然是一樣的。
楔形文字,是把弄硬的蘆葦稈,在軟的泥土上所楔出來的。它其實是世界上文字最早的起源。楔形文字很明顯地影響了埃及的文字,可是有沒有影響到中國的文字?
郭沫若做了一些探討,但還沒有做出最後的結論就離世了。
兩河文明的作品,陸續出土,被保留在世界各大博物館當中,提供我們對古代文明的一個認知。
在這些博物館裏,我們可以看到古文明之始:他們的陶罐、玉雕、美麗的紅玉髓項鏈;他們縝密而神秘的占星術,訴諸正義的漢謨拉比法典。那都是令人驚艷的古文明成就。
宇宙循環的心得
兩河流域發展出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除了星座的天文知識外,他們還必須有嚴格精確的數學知識,才能把這些知識記錄下來。而這些知識也影響了歷法的出現。歷法是指我們怎麼規定一年的周期是三百六十五天,這三百六十五天有什麼樣的周期循環及變化。
提到周期,我們發現只有農業民族會註意到周期。因為農業從播種,到成長收割,都有一個周期性。這個周期是跟自然律有關的。所以,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會在曠野裏,觀察星象。因為他們想找到周期的秘密。
我們會發現,打獵維生的民族,或是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比較不關心周期,因此沒有我們所說的歷法。
但是以農業為主的民族,不管是以月亮還是以太陽來記日,其實都是觀察宇宙循環跟周期的心得。
所以,我們很驚訝這些以河流為中心發展的農業民族,他們對星象竟有這麼深刻的了解:火星什麼時候出現?何時最靠近地球?何時最靠近月球?這些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另外他們對日蝕、月蝕也有非常仔細的記錄。雖然古代的人類,很可能把這些東西訴諸宗教迷信的一套解釋。可是我們不要忽略,對天文的觀察,也就是對宇宙有著非常縝密的觀察及思考。
這就是文明的曙光。
巴比倫人研究出的占星術,現在好像變成了一種娛樂的消遣。可是,大家應該去思考,好玩的星座的背後,其實有一套嚴密的知識發展。
我們今天到郊外旅行,在夜晚看到滿天繁星。除非你經過很嚴格的訓練,我們叫不出幾個星座的名字。
鉆研星座的朋友,跟我談論星座的時候,他們總是邊翻書邊解說。那表示星座其實包含了非常復雜且廣博的知識。常討論星座的朋友也知道,星座包括了太陽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還有木星、土星、水星等。它復雜到出生的年、月、日、時,都會影響到座落星座的宮位,以及如何影響性格與命運。
嚴格:貫徹天上人間的態度
巴比倫的時代,他們已經可以把星座的十二宮,按照天空不同的方位、星星主宰的力量,定出非常嚴格的規則。因此,我很驚訝古代巴比倫人能對星座做這麼深刻細膩的分析。他不只了解一種星座而已,若將所有星座編輯起來,會是多麼厚重的一本書。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人,以 觀察天象的能力,發展了很嚴格的幾何學、方位學天文學、數學的知識。最後定出了歷法,甚至發展出人世間的管理學。
當我看到羅浮宮的漢謨拉比法典時,我非常驚訝。漢謨拉比是當時巴比倫的皇帝,但他要頒布這個法典的時候卻不是自己頒布,而是借著“太陽王”來頒布的。
在這部法典上,有一個圖像,是漢謨拉比非常尊敬地走向一個坐著的太陽神,向他行禮、敬拜的樣子。這表示太陽王接受漢謨拉比來頒布這部法典,然後底下才是法律文字。
法典上一條條很詳細地規定,土地怎麼買賣,婚姻制度怎麼規範,在一家之主男性去世以後,財產怎麼分配。這是全世界最早的法典,而且是非常嚴格的法典。它比後來所謂的羅馬法都要早太多了。
這個法典的精神,表現了一個帝國的精神傳承。因為中央集權**的帝國,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嚴格,執行力量很強的法典,才能維持。
那麼,讓我們對照一下希臘。希臘對於制定法律並不是很擅長,他們擅長的是哲學,因為它們是可以自由發展的小城邦。但是帝國,一定要發展這種強而有力的法典。這就是兩河流域的古文明,延續下來的文化力量。
我們看現在的伊拉克,你忽然覺得,現在伊拉克的統治者好像古代的漢謨拉比,他也代表神權在人間的發言,他也獨裁,而且執行法律非常嚴格,他的定律不容被動搖。
你忽然覺得,這個地方雖然已經變成了伊斯蘭教的信仰區,但似乎還傳承著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精神。
因此我們談古代文明——那看似死去的文明,其實在我們身上還遺留著強大的力量。
如果你能夠把這陶罐拿在手上轉動,
你會發現這點、線、面構成的花紋,
就像旋律一樣流動著。
它像天上流轉的雲,
像緩緩移動的星辰,
也像腳下靜靜流淌的河水。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