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黃河半坡、仰韶、馬家窯文化


被掠奪的文化


談過了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的文明之後,我們不妨把視野從西部亞洲轉移到東部亞洲。


大家知道有一個名稱叫做“歐亞大陸”。歐洲和亞洲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從俄羅斯那邊去看的話,整個俄羅斯連接了亞洲和歐洲大陸塊,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塊。

從歐亞大陸裏,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高度文明的產生。之前提到的美索不達米亞,等於是在這個板塊的中央,所以我們把這個地區稱做中亞細亞,或者是西部亞洲。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可能發展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那麼從這裏往兩邊走,一邊影響了西方的歐洲文明,另一邊則影響到了東方的印度、中國文明。

如果我們以中國的文明來說,其實中國考古的歷史非常非常短。大概一直到十九世紀的後半葉之後,借助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才慢慢發展起來。

清末民初的時候,有一些西方的學者,像最有名的英國學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他到甘肅敦煌的洞窟,發現了很多中國古代的文化,包括佛經的抄本,還有畫卷。這些東西在當時都被帶走了,現在變成倫敦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在那時候,中國本身就是個積弱不振的國家。各國列強要瓜分中國,中國政府自顧不暇,根本沒辦法保護這些文物。所以這些文物就一批批被帶走,跟美索不達米亞當時的情況沒有什麼差別。

現在我們到倫敦大英博物館或巴黎羅浮宮,裏面的收藏百分之**十都是從外國掠奪而來的,因為他們本身的歷史也很短,沒有掠奪而來的文物豐富。可是很矛盾的是,因為這些學者掠奪古文物,也體現了他們對古文明的熱忱,因此也才開始探究古文明,發展考古學。

由於斯坦因他們到了中國發現了古代文物,所以後來一批法國考古學家也到了敦煌,他們的挖掘慢慢帶動了中國古史的研究。


古代文化的探索之門



中國當時,大概要到一九二 年代才開始有本土的學者探討古代的歷史。

當時歷史學者分兩派,一派稱為“信古派”,就是相信史書記錄的資料;而另一派就是“疑古派”,他們認為中國古代的歷史都是傳說,例如三皇五帝、黃帝大戰蚩尤、夏禹治水、禪讓制度等,他們懷疑中國古代是否真的有這些皇帝、朝代。

他們懷疑的原因,正是受到西方歷史學的影響。

因為“歷史”,是要拿出證據的,不能因為古代人這樣講,就相信真有這個朝代。那些可能只是傳說,譬如說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但神農氏是不是真有其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確定。

當時的疑古學派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者,就是北大教授顧頡剛(1893—1980)。顧頡剛領導了一批學者去做了很多考證工作,所以不要認為疑古派好像什麼都懷疑,似乎沒有什麼積極的研究。但其實他們懷疑的目的是希望用地底下挖掘出來的文物,證明真的有黃帝、女媧、神農氏、夏朝的存在。

夏朝的東西如果沒有出土,怎麼去證明它的存在?夏朝只在司馬遷的《史記》裏出現過,雖然《史記》把夏朝歷代有多少個皇帝都講得很詳細,可是顧頡剛認為不應輕易相信《史記》的說法,要真的能從地底下挖出東西以後,才能肯定夏朝的存在。因此他們在當時就做了很多考古工作。

我自己到過半坡遺址的現場,現在遺址現場已經過考古學家的復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那時候的人類生活是“半穴居”。“半穴居”就是當時人類在黃土高原裏面挖一個洞,因為黃土的黏性很高,他可以挖一個洞穴住在裏面,有點類似動物的居所。

可是之所以稱為“半”穴居,表示除了洞穴以外,上面還有用木頭搭起來的屋檐。
古代有個傳說人物叫“有巢氏”,表示那時候的人類已經懂得用木材蓋房子。人類從“穴居”到“構木為巢”是一個很重要的進步。

當時的人類雖然已經發展了農業,定居在河流的旁邊,可是基本上還延續了狩獵時代母系社會的習慣。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母系社會從半坡,延續到夏、商、周時代,才慢慢轉到了父系社會。我們知道夏禹把皇位傳給了啟,就是父系的傳延。可是如果是母系社會,就不一定是傳給兒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直到農業產生,漢民族才開始強調田裏工作的勞動力,因此也才有生男孩的講究。在農業發展之前,並沒有重男輕女的問題。


文字能力晚於繪畫能力


半坡遺址最讓我感動的是陶器的制作。我們前面提到,陶器文明的產生跟農業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黃土高原的土,被水滲透以後,可以捏塑出陶罐的形狀,因此發現了陶土。然後,人類開始用手拉胚。所以在半坡也發現了利用旋轉力學塑陶的“轆輪”。我們甚至還在半坡發現了毛筆。這時候的毛筆,只是把動物的毛拔下來,綁在木棍上做成的小刷子,有點像我們今天的水彩筆,而不是今天用來寫書法的毛筆。寫書法的毛筆是有一個筆鋒的,這種毛筆是秦朝以後才發展出來的。

早期的毛筆只是個毛刷子,這個毛刷子可以沾取一些大自然的天然顏料,譬如有一種草叫“藍”,這種草搗爛以後就會出現藍色,也就是國畫裏叫做“花青”的顏料。或者把一種綠色的石頭打碎、磨成粉,然後加上一點膠,最後就可以拿來畫畫。

所以,這個陶罐表面,畫了非常多美麗的圖像。這些圖像,讓我們很驚訝,半坡的人怎麼會有這麼高的藝術才能,可以畫出這麼美的圖案。

然而,這些作品可能不是畫,而是文字的前身。

我們說“書畫同源”,書法跟繪畫本是同一個源流。人其實是先懂得畫畫,然後才學寫字。如果觀察家裏的孩子,當他還不會認字的時候,他就會拿起筆來畫個媽媽。他可以用文字寫“媽媽”的能力肯定是比較晚才發展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半坡遺址陶罐出現的圖畫,其實也就是文字的前身。

現在半坡出土最有名的文物,是個像臉盆一樣的陶缽。這個陶缽的圖案不是畫在外面,而是畫在裏面。裏頭畫了很有趣的兩條魚:他把魚的頭部畫成三角形,這三角形裏面畫了一個小小的圓圈,就是眼睛;魚的身體用打格子的方法,畫出很多的網狀格子代表魚鱗。

所以這些作品,我們可以說是八千年前人類的繪畫,也可以說是八千年前人類文字的前身。

那為什麼要在陶罐上畫魚?

不只是八千年前,如果我們現在去黃土高原過年,你會發現老百姓家裏,都希望吃年夜飯的時候有一條魚,因為“年年有余”。年年有余的意思是一年將盡,不能把魚吃光,而是要留到第二年再吃,因為“魚”有著“剩余”的意義。

魚,代表豐富、富有,代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在生活裏,我們也常常用到“年年有余”這句成語。

可是我們現在寫的“年年有余”是剩余的余,在古代可能真的是畫一條魚來表示。所以我想這些習慣都可以印證,八千年前的半坡陶罐上的魚,跟我們今天的習慣,能一脈相承。


一脈相承的吃魚文化


提到陜西的半坡文化,我們介紹了遺址,介紹了母系社會,也介紹了陶罐上面畫出的魚類造型。

到了孟子的戰國時代,孟子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意思是說,那個時候的人認為最珍貴的菜,一種是熊掌,另一種就是魚。

今天如果居住在沿海、河流地區的人,因為魚很容易取得,所以不覺得魚有多麼稀奇。可是在北方,他們會覺得魚是很珍貴的東西。因此對北方居民來說,魚也就是一種幸福的象征。

中國很多繪畫都畫魚,因為魚變成了生活富裕的象征。魚不但象征富裕,也象征繁殖和傳衍。因為魚的繁殖量很大,古代的人類在河邊看到魚一產卵,竟可以生出成千上萬條的小魚,所以他們很羨慕魚,他希望自己生孩子也能夠像魚一樣,一生就生那麼多,所以他們將魚當成生命蔓延的崇拜對象。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在半坡遺址中,魚會變成很重要的圖像。

陜西博物館裏面收藏的半坡陶罐上,除了畫魚,還畫了一種動物——蛙。因為蛙也是繁殖力量很強的動物。

我們小時候常常看到,水塘裏面有好多黑色的,一粒粒的東西,那就是青蛙的蛋,它一下就孵出一堆蝌蚪。這就是某些動物會變成文化象征的原因。例如在漢朝,大家都相信,月亮裏面住著一只蟾蜍。這些都跟他們對動物的信仰有關。

魚的象征,到今天都還有很大的影響力。

八十年代,大陸導演陳凱歌拍過一部電影,叫“黃土地”。這裏面有一幕,敘述居住在黃土高原上的窮人嫁女兒的時候,桌子上的菜肴裏面有一只木頭雕的魚。因為他們太窮了,沒辦法買魚,於是就用木頭雕了一個魚,然後在上面加上佐料。

這表示,“我們再怎麼窮,還是要有一條魚。”當我看到那條魚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半坡陶罐上的那條魚。

八千年來,“魚”的文化,總是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流傳下去。


古文明與現代之間



文明的力量,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除了半坡以外,從陜西擴大到河南,往黃河的中遊走,會遇到一個很重要的地區叫“廟底溝”。廟底溝遺址是個非常漂亮的遺址。這裏出土的東西並不多,可是出土了一種很美很美的陶缽。

這種陶缽底部很小,然後它的口慢慢張開,有點像花朵一樣。當你看到這個陶罐,你最驚訝的是,它用毛筆在上面畫了一些圓點,畫得很圓,很圓很工整。當時的人沒有類似圓規的工具幫忙畫畫,他只是用很柔軟的毛筆,但卻可以畫成非常工整的一個圓。從這個圓畫出慢慢延長的一條線,這條線又慢慢擴大變成面。學美術的朋友一定知道“點、線、面”,是人類最基本的造型。

西方現在有一所美術學校叫包浩斯(Bauhaus),他們考一個學生會不會畫畫,就是要求他在一張白紙上,畫出點、線、面的關系。

當我看到廟底溝遺址的陶罐時,我嚇了一大跳。因為上面用的元素,竟然是西方現在最流行的點、線、面風格,這是非常非常漂亮的造型。

如果你能夠把這陶罐拿在手上轉動,你會發現這點、線、面構成的花紋,就像旋律一樣流動著。它像天上流轉的雲,像緩緩移動的星辰,也像腳下靜靜流淌的河水。

如果你到那個地方跟當地農民聊聊天你會嚇一跳,因為他們會說,“我們耕田,隨便挖一挖就會挖出一大堆陶罐。”這表示根本不需要考古學家考古,只要農民挖一挖,在地底下就可以挖出古代的陶罐。甚至,很多農民家裏的炕,底下都是陶罐,如果想買就可以去買。

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很多朋友家裏都會收藏馬家窯遺址的陶罐。

當然,現在這些買賣行為可能都被禁止了,因為現在這些陶罐,都屬於國家非常重要的文物。


“美”,就是“秩序”


馬家窯出土的陶罐,其實有一個很好辨認的特征,就是陶罐上繪有同心圓的圖像,有一點像丟石頭到水裏產生的漣漪。


挖掘出馬家窯遺址的東西以後,瑞典的考古學家安特生(Andersson Johan Gunnar,1874—1960),認為這個圖案可能就是黃河的水波、漩渦的象征。可是我們看這個陶罐的時候,感覺並不那麼單純,它其實表達了很抽象的概念。

我們不要忘記,古代中國象形文字中,一個圓點外面畫一個圈,其實就是“日”字。 所以我懷疑,這個圖案應該跟太陽的崇拜、信仰有關。可是又有很多考古學家認為,早期這些陶罐上的圖騰,基本上都是動物的圖像,例如半坡陶罐畫著魚、蛙;廟底溝畫著鳥。

馬家窯陶罐上畫的到底是什麼?現在其實還沒有定論。

可是我們也會發現,它跟半坡的魚、蛙,也可能有部分的關系。如果往上追,會發現半坡陶罐上畫蛙的身體時,也是畫一個圓,然後中間畫很多點。那麼就有人認為把蛙的身體簡化成點跟圓,就是馬家窯文化圖像的來源。但馬家窯文化現在始終爭論不一。可是我希望大家在欣賞這些東西的過程中,不要太被考古學的知識捆綁住。

我希望有一天當你真正在甘肅蘭州,看到玻璃櫃裏的那個罐子;或是當你翻到一本介紹中國美術史的書,你看到那個圖像,會有一分感動。因為幾千年前的人類,拿著一個毛刷子沾了顏料,然後他在這個陶罐上開始畫圓圈。你將發現,每一個圓圈中間的間隔竟然是等寬的。他的手可以控制得這麼精確,他已經找到了秩序。

其實“美”,就是“秩序”。

如果你在紙上隨便畫一條線、兩條線、三條線,你不覺得美。但你註意一下,下次如果你畫了一條線,然後用尺去量,在兩厘米以外再畫一條線,然後再隔兩厘米,再畫一條線,如果你這樣畫十幾條線,拿給別人看,別人就會覺得這些線條好美。

為什麼?

因為這中間有秩序。

所以,我們發現“美”,其實並不難。“美”是秩序的尋找。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懂得秩序了?


藝術品是手跟腦的思維,達到的極致表現



我們先前提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他們發現天上星辰的移動,也是有秩序性的,不斷移動到一個時刻,它就會重新循環。可是記憶這個循環並不容易,因為要經過三百六十五天之後,他們才知道一年的循環完成了,他的記憶要維持三百六十五天。

我一直認為美的歷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秩序的發現。

因此,馬家窯陶罐上,人類在上面畫了一個點,然後圍繞這個點畫圈。這個圈每隔幾厘米擴大一次。你會被這個簡單的圖案感動。

如果你下次看到某樣覺得很美的東西,你可以仔細去想一下,為什麼美?你會發現美的背後一定有一些規則。

我們在世上,眼睛看到了美的色彩,因為那是有規則的色彩;聽到了美麗的旋律,因為那是有秩序的聲音。因此所有的美,都是秩序的建立。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親眼看到馬家窯文化的陶罐。因為你可以看到人類的手,是怎樣在泥土裏面,感覺到規律;怎樣在顏色中,感覺到秩序。

隔了幾千年,這些罐子被放在玻璃櫃裏,讓我們崇敬。雖然當時的人只是拿它來裝東西,可是對我們來說,它們已經變成了藝術品。

什麼是藝術品?藝術品就是人類手跟腦的思維,達到的極致表現。

或許,我們今天留下來的鍋子、杯子,在兩千年後,也有可能被放在人類的博物館內,成為美的歷史。它們正是我們正在創造的文明。所以,不妨回頭看看你現在喝茶的杯子,並思考它有沒有美的元素?兩千年以後,它會不會被放在博物館裏面,被很多人拿來欣賞?

我想,這就是美的沈思。

無論是美索不達米亞的項鏈、馬家窯的陶罐,還是良渚文化的玉雕,都會讓我們感覺到生命曾有的美好。

那種力量,好像一直在我們生命裏面流動著。

Views: 1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