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魯迅逝世80周年反思(4)

他就是在選擇的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不斷地修正自己做的選擇。

在冰冷、絕望的黑暗中表現人性的暖意

搜狐文化:您曾經講過,“魯迅小說和散文里彌漫著那種“死亡氣息”。所謂“死亡氣息”就是魯迅特別能表現人性,對生命的摧殘。”為什麽說死亡氣息特別能表現人性?

孫郁:死是對存活的一種否定,魯迅作品里一直有死亡的意識。魯迅有個看法,人只有在死的時候,回首往事才知道自己的本質在哪兒。在這一點我覺得他跟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是一樣的。他在這個問題上思考了很多,他寫很多人的死,常常是在死里面表現人生的價值,人為什麽消失?人為什麽隕落?這里既涉及社會問題,也有人性的問題。

中國儒家一些文化里面基本不講死,“未知生焉知死”,而魯迅寫“人與鬼的糾葛”,因為中國沒有上帝,日本的文化講神道。周作人認為“了解了鬼就了解了中國,了解了神就了解了日本”。魯迅寫人和鬼,人跟地獄,從審美上來講,他把表達的空間放大了。他不是在一個空間里邊思考問題,他是在一個扭曲的、半死半活的空間里進行表達。他的詞語也是半翻譯體,半口語的,在一種半黑半白扭曲的錯綜復雜的維度里進行表達。在這種狀況下一些日常不能呈現的問題就呈現出來了。

例如《野草》里面很多篇幅通過死亡來表達人間的問題,感到陰冷的同時,也能感到人性的暖意。他第一本雜文集叫《熱風》,里面所有文章都是“冷風”,但是他用《熱風》蘊含了人性的暖意,在冰冷、絕望黑暗中表現人性的暖意。


搜狐文化:您曾經講過“魯迅很少重復”,您能否簡單具體介紹這里的“重復”具體指什麽? 

孫郁:魯迅的智性很高,他每寫一篇文章都要面對一個陌生的存在,然後用一種更陌生的方法進行處理。我們一般都是停頓在知識結構層面,總是在重復。而魯迅厭惡重復自己,他在不斷尋找新的資源來支撐自己,他不斷在攀援,向人的極限挑戰,他晚年翻譯外國作品一年可以翻譯三本。

魯迅翻譯的東西多都是斯大林主義之前的東西,但魯迅不是正宗的列寧式的馬克思主義,他接受的是樸素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學觀。從這一點來看,他所翻譯的普列漢諾夫,盧那察爾斯基,托洛茨基作品,都是被斯大林主義否定的(盧那察爾斯基後來轉變成了列寧主義者,他早期和列寧差異很大)。


他晚年翻譯的外國文學很多都讀不懂,為什麽呢?他覺得原來的語言太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了,要找一個新的語言表達方式,看看漢語有多大的可能性。他模仿印歐語的語法改變漢語的表達習慣,向母語進行挑戰。他翻譯語言所達到的深度,他對於漢語的貢獻是巨大的。過去鳩摩羅什翻譯佛經,把梵文里的句子移過來,結果改變了漢語。魯迅講過,漢譯佛經能改變漢語,我們為什麽不能改變漢語的習慣。



(采編:搜狐文化·沙子龍)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