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冠南〈深度多元文化經歷激發創造力〉(6)

文化動態建構論(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認為,文化經歷的認知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如果一個人既有過跨文化戀愛經歷又有過本國文化戀愛經歷,哪一段經歷更「認知活躍」,哪一段經歷就會對這個人當下的言行舉止有更大的影響。在一項實驗中,我們招募了既有過跨文化戀愛經歷又有過本國文化戀愛經歷的成年人,並隨機讓一半的被試者仔細回想一段跨文化戀愛經歷,而讓另一半的被試者仔細回想一段本國文化的戀愛經歷。結果顯示,前者在當下所展現出來的創造力顯著高於後者:在五分鐘內,前者平均可以解出8.07道「遠距離聯想測驗(Remote Associates Test)」的題目,而後者只能解出6.56道題。

此外,在另一項研究中,我們系統地比較了:

(1)跨文化戀愛經歷的總時長;

(2)跨文化戀愛經歷的數量;

(3)本國文化戀愛經歷的總時長;

(4)本國文化戀愛經歷的數量。


研究發現,只有(1)顯著地預測了一個
人的創造力。換句話說,即使是跨文化戀愛,如果一個人只是朝三暮四地不停更換對象,他的創造力並不會有所提升,因為重要的是跨文化戀愛的經歷是否深刻。與每隔幾個月就和一個新的外國人談戀愛的人相比,長期投入一段跨文化戀情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和動力去領悟對方的文化。兩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情越深,越有可能吸收彼此的文化,汲取迥然不同的見解,因而形成自己新穎且有價值的想法。

此外,隨著跨文化親密關係的深入,雙方會滲入彼此的社會網絡(如對方的朋友及家人),從而進一步增加文化學習和激發創造力。

對個人的啟示:側重跨文化關係的深度而非廣度在當今世界,國外經歷和跨文化社會關係都空前普遍。據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16年發表的數據表明,全世界國際學生的總人數已從2000年的200萬猛漲到現在的450萬,並且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突破700萬。同時,《美國新聞》(U.S. News)的數據顯示,在美國的留學生中,中國學生的比例高達30%,且這個數字在逐年攀升。然而諸多研究表明,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大多數留學生和外派人士仍主要和本國同胞社交。由於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無障礙的語言交流,他們往往甘願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舒適圈內(comfort zone),和其他「老鄉」一起組隊上課、寫作業、完成團隊任務、開車自駕遊……只遊走於清一色本國同胞的社交活動之中。更可惜的是,隨著「老鄉」在國外的不斷增多,他們比以前更容易局限在自己的文化舒適圈內。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麽生活在世界地中國城的很多中國人依然不會講當地的語言,更談不上與本地人發展親密的跨文化友誼或戀情。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