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書·5種現象預示微信正在變“危信”

最近發現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微信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號稱“the new way to connect”的微信不但沒能幫助大家解決“社交恐懼”的問題,反而成了“時間殺手”。

在微信剛剛推出時,由於其相比運營商短彩信更出色的產品體驗以及“搖一搖”等新奇特的功能,很快就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型的社交平臺,甚至很快就改過風頭正勁的微博。近日傳出消息,微信已經發展成為占據騰訊公司市值一半的“獨角獸”型產品。

這也並不奇怪,目前微信擁有超過6億用戶、1000萬以上微信公眾號,還有遊戲、表情商店、微信支付、電子商城等直接產生交易的載體和工具。據調查,微信成為近30%用戶手機上網使用流量最多的應用,覆蓋90%以上的智能手機,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頻次最高、時間最長的工具軟件,遠高於微博,購物,視頻,地圖,郵件等服務,當仁不讓地占據了移動互聯網生態中非常重要的一極,也映證了此前張小龍的描述“微信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座宮殿”。

然而,隨著微信搭載了越來越多的功能,“小而美”的產品理念也在不斷妥協,這從微信會越用越卡就可以看得出來。除此之外,我還觀察到幾個有趣的現象。

1.社交關系:從熟人到生人

有沒有發現,你微信裏的陌生人越來越多?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數已達到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此外,微信公眾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000個,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

隨著用戶規模不斷拓展,最初基於電話通信錄導入、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正在從“客廳”變成“會所”甚至是“廣場”。這一點並不難證明,瞧瞧你的微信中有多少陌生人便可得知。當然,還是有不少人堅持“不加陌生人”,但從總體上看,用戶的微信通訊錄都在不同程度地擴大,陌生人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根據微信發布的業績數據顯示,接近一半活躍用戶擁有超過100位微信好友,57.3%的用戶通過微信認識了新的朋友。

從熟人到生人,是微信的第一個現象。

2.微信群:從友聊到無聊

你是不是也總有幾個從不說話的微信群?

除了微信用戶群正在不斷擴大以外,促使微信變得“陌生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微信群的產生。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被拉入到一些微信群中。

起初,在微信群裏還可以找到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就共同的興趣愛好或者行業話題探討一番,還是有所收獲。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群都慢慢變成了“廣告群”或者“紅包群”,還有相當一部分群進入“靜默狀態”,在長達數月的時間裏都不會有人說一句話,偶爾有人發了一條信息,你才會驚奇地發現:“原來這群還在!”。最讓人郁悶的是,在退群時,群內會有信息提示“**已經退出了群聊”,很多人都會隨便改個群昵稱然後退出,於是有段時間,大家都以“改名-退群”為時尚,“有個人已經退出了群聊”、“所有人已經退出了群聊”等成為那個階段的流行冷笑話。

一直關註用戶體驗的微信還很貼心地設置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更加劇了“群靜默”的過程,一些不勝其擾的群友將群設置為“免打擾”以後就成了真正的“萬年潛”,只在搶紅包的時候露個臉,這讓更多群“名存實亡”。

根據我的實際觀察和體驗,一個200人左右的微信群裏,通常大概只有不到20個人會相對活躍,其余都是“打醬油”或者“潛水族”,更有甚者,會偷偷加你微信群的群友,然後自己組建新的微信群,成功“導出”你的人脈。

我曾經下決心退過很多不知何故加入的微信群,但好景不長,很快又被拉入到新的群中,不勝其擾。(小技巧:通過搜索自己的微信名,就可以查找自己在多少個微信群裏)

從友聊到無聊,是微信的第二個現象。

3.朋友圈:從秀場到商場

現在,你還會常刷朋友圈嗎?

朋友圈,是微信的另一個殺手級功能。人們可以發布照片、短視頻或者文字、圖文信息,也可以點贊、留言與微信好友產生互動。

從微博時代培養出來的“暴曬一族”很容易將微信朋友圈打造成為一個新型“秀場”。在朋友圈“曬美景”、“曬美食”、“曬美娃”、“曬美女”、“曬美男”早就成為微信用戶的“標配”,這甚至催生出一種新型社交關系叫做“點贊之交”。在微信朋友圈,人們拼命的“曬幸福”,都過著“新聞聯播”般的幸福生活。從人性角度出發,這無可厚非。此前我曾判斷,這甚至是微信發展用戶、提高粘性的必要手段,微信之所以擁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是因為社交關系不斷加持。

當然,還有些人不“曬幸福”,他們將微信發展成為了“新淘寶”,他們有一個洋氣的稱呼叫做“微商”。“微商”也分兩種,一種是良心賣家,通過自己的購物經驗與辛勤勞動賺取利潤;還有一種是無良商家,賣的都是偽劣產品甚至還有“傳銷”之嫌。無論是哪一種,都在讓微信的生態變得更加商業化。我甚至一度認為馬雲那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買賣”放在微信更加合適。

曾幾何時,朋友圈的那個小紅點讓那些有強迫癥的人們抓狂,可是現在還有多少人會主動點擊朋友圈呢?

朋友圈正在演變成另一個“微博”,這是微信的第三個現象。

綜合以上三點,我得出一個結論:微信,正在稀釋你的社交濃度。在人們時間、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信息溝通的渠道越多,單渠道分配的資源就相對越少。盡管微信幫助大家更有效率的連接,但溝通的時間成本卻越來越高。換言之,同等時間的社交,微信的效率或許更低,遠比不上一通電話或者一封郵件。

4.公眾號:從原創到原罪

訂閱了那麽多公眾號,你真的都看嗎?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是微信公眾號,個人認為這才是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航母”的關鍵所在。

在微博時代,明星成為了狂攬用戶的重要工具,很多娛樂明星擁有數量眾多的擁躉,具有“微博女王”之稱的姚晨就擁有7826萬微博粉絲。可以說,明星對於微博的快速爆發是有強力的推動作用的。還有不少微博大V也成功地通過各種方式積累了第一波粉絲(或者用戶)並實現了“影響力變現”。

在微信時代,顯然已經很難再用相同的招數來招攬用戶了。於是,微信非常聰明地推出了開放的“公眾號”,企圖通過內容來俘獲用戶,這一招在事後被證明是相當正確的。相較於微博“實時”、“快速”、“全面”的媒體屬性,微信則更擅長用內容的豐富性和多元性來吸引用戶。盡管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器難用得難以置信,甚至催生出很多依靠微信圖文編輯的創業團隊(故事書所用到的秀米、i排版、135編輯器都值得推薦)和一種全新的行業——“自媒體”,據我了解,一些依靠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的自媒體已經具備了相當強悍的營收能力,個別定位準確、內容獨到的公眾號甚至拿到了投資。

然而,好景並不太長。最近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普遍都在抱怨,閱讀量上不去、用戶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在我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隨著微信的“嚴加看管”以及將訂閱號折叠、公布閱讀量和點贊量等行為,昔日的信息發布黃金渠道正在變得不那麽好玩,甚至有些殘酷。微信公眾號從藍海殺成血海,現在的微信公眾號不是在比誰的內容更有趣、排版更精致,更多是在PK誰的節操更低、底線更低。重復的內容大量產生,標題黨隨處可見。盡管微信推出了原創扶持機制,但只看流量的運營者們還是在想方設法博眼球,總體上講,微信公眾號的生態大不如前。

從原創到原罪,微信公眾號也越來越不好玩兒了。

5.微信廣告:從廣場到廣告

被“玩壞”的微信廣告,點進去看的又有幾個?

其實早在3年前,微信如何產生營收就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只不過,彼時的微信沒有表情商店、沒有遊戲,也沒有支付,純粹就是一款新型社交軟件。然而,在註意力就是生產力的今天看,微信不斷擴大的用戶規模,不斷增長的駐留時間,不斷提高的流量占比都在預示著微信的下一個營收高峰來自於——廣告。

在微信推出朋友圈廣告的第二天,社會上就傳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方認為,微信積極探索Feeds廣告謀求商業化路徑無可厚非;另一方則認為,微信這是“強盜邏輯”,無法接受,要求“還我幹凈的朋友圈”。我曾經寫過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無論支持還是反對,微信廣告都在那裏,比這更重要的是,人們到底還能堅持“看多久”。

微信朋友圈廣告通常是以圖片配文字以及一條H5的形式出現。就在上周,一則內容為“我是董明珠。制造業是國家強盛的基礎。我願為中國造奮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廣告刷爆了朋友圈。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家似乎把在廣告下面留言當成了一種新的“廣告方式”,紛紛在評論區域留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手機號或者是網址,各種刷存在感,但真正點擊鏈接的只有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人。

從私密社交場到公眾大廣場,還要在廣場中央立一大塊廣告牌,我不知道這樣的微信還能堅持多久。在和秋葉大叔聊天時,我們曾表達過同樣的擔憂,急於變現、急於收割的微信到了非要在用戶和利益中做出選擇的關鍵時刻了,如果它選擇了後者,還會走多遠呢?

從廣場到廣告,是我觀察到微信的第五個現象。

年初微信推出朋友圈廣告後我曾寫下這樣一段話:“現在打開微信,有永遠刷不完的朋友圈,有永遠退不凈的微信群,還有永遠拒不完的陌生人……據我自己統計,微信每天占據我超過60%的手機時間,越來越重的微信也讓我越來越沈重,幾乎快成為強迫癥。今年年初,我默默地許下一個願望——斷舍離,從拒絕微信開始。所以廣告什麽的,早已不再重要了。”

多說一句,現在有很多90後或者00後都不再使用微信了,這或許能說明點兒什麽問題。

微信,要保重啊。(2015/10/5,收藏自 故事書專頁)

Views: 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