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仁《台灣當代散文詩的兩種神祕》(2)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往下論述台灣散文詩的第二個神祕處:驚心。

前述的文類泯滅或緩解,是從文藝理論層面的觀察,然針對散文詩在台灣的發展,更可有一番更本土性的發現。過去散文詩在整個世界的生發,我認為並不具什麼明顯譜系性,大部分是創作者個別朝向「元文類」的一個返還過程,但是在台灣,這現象卻有種共通特質,甚至從前行代往後貫徹到新生代,此即所謂的「驚心」要素。

 

文類的形成,絕大多數不是靠歸納異同之分類法則,而是取決逐漸形成的成規(con-ventions),從發生論角度,則端看哪些要素(element)可以取得主導(dominant)之地位,按迪尼亞諾夫(Tynjanov)之說,「主導要素的總和便是形成文類的決定因素」。

事實上,台灣當代散文詩對主導要素摸索甚久,早期部分不成熟的作品甚至輕易被劃歸於「美文」,也就是其要素多與散文雷同,故文類定義自然靠向散文一側。但當幾位重要詩人以「詩」的自覺開始試作散文詩時,「詩」的主導要素便突然暴漲得令人側目,但即使如此,散文詩也仍擺盪於「散文」和「詩」之間,這也是多數華文散文詩界的相同經歷。不過很快的,台灣當代散文詩就發生了主導要素位移現象,「驚心」的語言與結構取代了詩文之辨,成了文類的重點。

 

「驚心」一詞,實確立於蘇紹連自1974年至1978年陸續發表的驚心系列散文詩。嚴格說來,其技巧當謀劃一奇特情境的要求,利用戲劇性的轉折結構,造成讀者在閱讀後的驚愕、驚駭、驚悚等「非愉悅感」,但其實只要作品能達到將詩意緩緩凝聚,並在一瞬間發散,使讀者產生驚訝、驚奇、驚嘆、驚覺的基礎效果皆可屬之。

 

驚心技巧的突顯,蘇紹連的確有示範、帶頭之功。但若要說此藝術手法,完全出自於蘇紹連一人之摸索研發則不然。1977年底,《創世紀》46期推出了〈散文詩小輯〉的特輯,共收錄18家詩人共33篇散文詩作。這一輯作品是散文詩史的重要文獻,可視為70年代散文詩的縮影。

細觀這些詩作,我們便會很驚訝的發現除了蘇紹連之外,在渡也、劉克襄、陳黎、大荒、楊亭、墨君、陳義芝、張默、沙穗、汪啟疆等人的筆下,亦已出現類似的風格。而景翔、趙志揚、洛夫等較偏向抒情風格的作品,雖也極為精美可喜,但在當中竟然成了少數。

蘇紹連、渡也等專職散文詩作者,在彼時都還處於初試啼聲的試探期,影響力未必可擴及整個現代詩界。準此,我們當可論斷,或許早在「驚心散文詩」之前,散文詩的文類要素便已有位移的趨勢。蘇紹連等人之所以能迅速獲得掌聲,一方面固是因其才力與勤奮,另一方面更是因為符合了詩壇的普遍盼望。二者相輔相成下,才更加速把驚心要素推向了文類的主導地位。是故驚心技巧之蔚為風尚,恐非蘇氏所造就之偶然,而是台灣散文詩史之必然。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