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讀書·替詩的音律辯護——讀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後的意見

作史都不能無取裁,胡適之先生的《白話文學史》像他的《詞選》一樣,所以使我們驚訝的不在其所取而在其所裁。我們不驚訝他拿一章來講王梵志和寒山子,而驚訝他沒有一字提及許多重要詩人,如陳子昂,李東川,李長吉之類;我們不驚訝他以全書五分之一對付《佛教的翻譯文字》,而驚訝他講韻文把漢魏六朝的賦一概抹煞,連《北山移文》《蕩婦秋思賦》《閑情賦》《歸去來兮辭》一類的作品,都被列於僵死的文學;我們不驚訝他用二十頁來考證《孔雀東南飛》,而驚訝他只以幾句話了結《古詩十九首》,而沒有一句話提及中國詩歌之源是《詩經》。

但是如果我們能接收他的根本原則,
采取他的觀點,他的這部書卻是中國文學史的有價值的貢獻。他把民間文學影響文人詩詞的痕跡用著顏色的筆勾出來了。盡管有許多人不滿意這部書,這一點特色就夠使它活一些年代了。但是我們看,他的根本原則是錯誤的。

他的根本原則是什麽呢?一言以蔽之,“做詩如說話”。這個口號不僅是《白話文學史》的出發點,也是近來新詩運動的出發點。《白話文學史》不過是白話詩運動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就許多事件說,做詩決不如說話。在這篇文章里我把“做詩不如說話”的理由說出來,以就教於胡先生和一般講詩學者。——選自《詩論》1984年7月三聯書店版

Views: 1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