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無畏:以創意產業推動文化創新

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提出的,而在當前來看更是應對金融危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之舉。世界經濟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達3000—4000美元時,就應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達3700多美元,在經歷了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快速發展階段,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的約束;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如不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會犯嚴重的戰略性錯誤。

建設創新型國家,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是關鍵。由於中心城市區域往往是國家實現產業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核心空間,其科技教育發展水平高,人才資源相對集中,創新環境較好,研發投入能力較強。因此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任務首先是要把中心城市建設成創新型城市,讓中心城市更多地承擔起經濟創新的角色。可以說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載體和核心依托。

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構建創新體系,它由政府、企業、產業集群、中介服務體系等多個主體構成。由於創意產業是將文化資本重新組合引入經濟系統的新興產業,其特點就在於把文化、技術、產品(服務)和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意產業實際上已超越了文化產業的含義,它還推動著各個領域的經濟創新,促進了體制創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創造力,從而為建設創新型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礎。

 

創意產業發展 推動城市文化的創新

 

創意經濟已被視為一種全球現象。綜觀全球,那些國際上有影響的大城市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創意產業最集中、最發達的地區,也以富有特色的創意產業而聞名遐邇。國際大都市的地位之所以與創意產業的繁榮有如此緊密的聯系,正是因為創意產業極大地促進了城市文化的創新。

創意產業促進了城市文化內容的創新。創意產業是將新的創意注入了傳統文化之中,讓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同時,發展創意產業既能夠吸收各種先進文化,實現創新,又讓本土文化不被中斷而得以張揚。對城市文化內容的創新是著眼於現實意義的繼承性創新。在文化內容創新過程中,無論是吸收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分,通過對其現實價值的積極挖掘,都可以很好地為城市文化的發展建設服務,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的實際需要。

創意產業促進了文化形式的創新。創意產業借助於技術的進步,將文化產品和服務以越來越多的形式呈現在城市居民面前,促進了城市文化形式的創新。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結合在一起,為市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形式體驗。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傳統藝術方式的升級換代,如傳統唱片升級為MP3,傳統出版業拓展為網絡出版和電子書,傳統舞臺美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大大增強了視覺效果,以文化創意為內容的數字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基於數字化的各種發明也使人目不暇接。

創意產業促進了文化載體的創新。傳統的文化載體,多為單純的文化產品,如書籍、電影、電視、藝術品等等。創意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創意產業向傳統制造業的滲透,使文化載體的范圍大大拓展了,在創意經濟時代,可以不誇張地說,任何一個蘊含著創意的商品和服務都是文化的載體。創意產業是通過觀念、感情和品味的傳達,賦予傳統意義的商品某種獨特的“象征意義”,提升其文化附加值,從而使傳統的商品轉變成了承載文化的載體。可以說各行各業的產品和服務都能成為一定文化的載體,並因此而提升其價值。

創意產業促進了傳播手段的創新。技術的發展不僅為文化創意提供了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傳播手段。創意產業與新技術結合在一起,促進了文化傳播手段的創新。創意產業采用現代高新科技的成果,大力推進了文化交流和傳播手段的升級換代,改造了傳統文化生產經營和傳播模式,例如借助廣播、電視、手機和網絡來推介創意產品。

 

發展創意產業 可有效地促進產業創新

 

強調創意和創新,強調把文化、技術、產品(服務)和市場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文化含量較高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從而有效刺激內需,形成新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它還可以與其它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創新和結構優化。實際上,各行各業都可借助創意產業的發展,或應用其成果,更新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與策劃,開辟新的“藍海戰略”、“品牌戰略”和“營銷戰略”。

傳統產業可以通過文化創意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內涵,開辟“藍海戰略”,實現差異化競爭,或塑造有特色的品牌,從而提升競爭力。

在產品設計中融入文化創意,如以色彩調節人們的心情、以結構滿足人體的舒適感或操作的方便、以獨特的造型給人們以豐富的想象,從而實現產品的價值創新。

在營銷中融入文化創意,引起消費者的文化認同,產生共鳴,或好奇心,從而有助於拓展市場。不僅精心策劃的廣告、會展有助於促銷,優秀文藝作品也可能幫助擴大市場,比如電影《非誠勿擾》的熱播極大地促進了杭州西溪濕地和日本北海道的旅遊。

傳統產業都可以利用創意產業的思維邏輯和發展模式來改造自身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的創新。如創意旅遊、創意農業都是用創意產業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整合相關的資源,融合文化創意創新相關產品和服務,鍛造產業鏈和構建起完善的價值實現系統,實現了傳統產業的創新。

 

發展創意產業 促進了體制創新

 

創意產業的發展大體上有兩個方向,即文化的產業化和產業的文化化,前者是把文化創意變成商品,後者是在傳統產業中融入文化,使之增值,或者說把商品做成文化。

文化產業化是以文化為資本,運用市場化手段或工業化手段,對文化產品進行生產、加工、流通、分配、消費的過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國一直把文化僅僅當作是公益事業來運作,混淆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既沒有采取合理的市場化戰略,也沒有引進競爭機制,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程度很低。正是創意產業的發展,促使文化體制進行改革,促進文化體制的創新,從而使傳統的文化資源通過市場的運作和商業的包裝獲得了新的生命,同時也使文化產業獲得了新的增長點。通過發展創意產業,我們努力建設一個健康的文化市場秩序,妥善解決文化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體制性難題,並通過文化產業化的運作,把豐富的文化資源變成一種競爭力,變成一種綜合國力。

此外,由於創意產業的高度融合性和滲透性,一方面促進了不同行業、部門間的聯合,比如在深圳成立了文體旅遊局,紹興成立了文化體育局等,推進了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另一方面,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勃興,應運而生的各類非營利組織也打破了城市原有文化產業組織的格局,出現了多元並進的繁榮態勢。此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也促進了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知識產權交易的發展。

目前,我國各城市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都制定了各自的方針。上海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集中力量辦大事”之路;北京提倡“民營國營同臺競爭,多元主體優勢互補”;廣州的路子是“堅持市場導向,凸顯產業屬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資源和企業資本結合,可持續發展和制度創新互動”。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文化體制的創新,發展了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完備的法律體系,推動了對不同民族文化資源的吸收創新,使得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精神和探索精神得以發展。

 

發展創意產業有助於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創造力

 

現代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超越單一的經濟發展層面,正逐漸深入到通過解放人的創造力塑造新階層和解放文化生產力更新社會的發展階段。有關創意產業與社會發展實現良性互動的研究表明創意產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在普通大眾中鼓勵知識的增長和創造性參與”,創意產業與一般物質性有形產業在發展模式和路徑上存在著差異,其價值的創造依賴於創意階層的崛起,其價值的實現有賴於消費者的認同,這兩者都與人這個具有社會屬性的群體密切相關,因此創意產業的發展和人本身的發展密切相關。

首先是大眾創意的激發力。創意產業鼓勵普通大眾參與創造。創意社群利用便捷的溝通網絡,聚合了各個階層的民眾,給每個有創新力的人提供發揮才能,創造財富的機會,並造就了創意階層的形成。事實上創意產業不僅是精英文化,也是大眾文化的天地。創意不是大師的專利,如網絡影視的發展,人人都可當編劇、導演和演員。在琥珀網和土豆網上可以看到許多來自草根的作品如《牛人歪傳》、《我們沒有隱私》等,都很受網民的喜愛。從胡戈的“饅頭頻道”到錢峰的“牽手網”,還可以看到這些年輕人如何通過發揮才能去創造財富。在企業里當普通的員工在創意產業發展的潛移默化下也都可以發揮想象力為產品的設計改進提供創意。

其次是社會價值觀的引領和先進文化的張揚與普及,使廣大受眾在消費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並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不僅優秀的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張揚和普及了文化知識,而且五彩繽紛富含創意的各類產品,也將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和提供創意啟發,並有利於在全社會樹立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就為創新型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良好的基礎。 

(作者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愛思想網站 2010-09-19)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