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頓·阿姆布羅西諾·當前的懷舊情緒 (中)

我們能夠進一步縮小這個間隔。20歲的妹妹那個年齡段的青年人熱衷於20世紀90年代的東西。當全球最大版權視頻網站(Netflix)宣稱它要重新制作美國廣播公司的電視劇《歡樂滿屋》時,她和朋友們在臉書上分享她們的快樂,認為這部“童年時代”的美劇又回來了。這種反應在我看來有些怪異,因為我的妹妹出生於1996年,電視劇首播結束一年之後。她做了和其他90後現象同樣的事情,到社交媒體上分享圖像和歌曲和霓虹燈顏色,它們來自她描述的十年,不是最喜歡的而是她自己的。

 就好像過去和現在的間隔萎縮到幾乎為零的地步,但是,現在持續存在,轉向自身,更多崩潰直到現在本身變成記憶。我們或許將此描述為自我吞噬,用弗雷德裏希·詹姆森(Frederic Jameson)的觀念就是為了現在的懷舊:“我們從此時此地的沈浸中撤回,將其作為一種東西來抓住。”

 懷舊(nostalgia)這個詞源於兩個希臘單詞nostos和 algia,前者意思是“回家”,後者意思是“渴望”。因此,懷舊就是渴望回家或者思鄉情緒。在1688年,瑞士醫生喬納森·霍夫(Johannes Hofer)在其論文中創造了這個合成詞來指“病人感受到的痛苦,因為他不在老家或擔心再也看不到老家了。”具體地說,霍夫使用這個詞來描述瑞士海外雇傭軍回到故鄉的渴望。

 懷舊沒有被敷衍對待,因為人們相信它可能造成惡心、喪失胃口、感冒、心臟停搏和自殺想法。斯維特拉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在《懷舊的未來》中註意到,懷舊者變得一心一意癡迷於返回故鄉,對其他一切都意興闌珊。那些受到影響的人將過去和現在混為一談,分不清現實和想象,他們現在在哪裏,要往哪裏去。好的情況是,霍夫知道一種治愈方法:將懷舊者送回老家。霍夫的發現是在治療在巴塞爾留學的波恩學生之後。在學生感染心悸和發熱之後,霍夫意識到他對這個病人無能為力了,所以就送他回家等死。令人吃驚的是,這個處方創造了奇跡:回到家鄉後,此人竟然痊愈了。

 最初,懷舊的痛苦是“位移的痛苦”,雷諾德說瑞士雇傭軍迫切渴望到其他地方去。但是最後,懷舊變成了時間上的痛苦---渴望到其他時間。如果最初的疾病有治療方法(回家),時間上的懷舊沒有療法(至少在我們實現時間穿越藝術之前)。博伊姆解釋說,到了20世紀中葉,懷舊不再被視為個人疾病而是默認的現代人特征,以“位移和時間上的不可撤銷”為標志。自她2001年寫了這些話之後,這種特征變得越發嚴重了,就是這一年為20世紀現在未來劃了個問號。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我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千禧年一代(1981年和1997年之間出生的人)和Z代人(1998年之後出生的人)的差別是,第一個群體記得因特網之前的時代,後者則是生下來就進入數字時代的人。他們的地方是任何地方,但任何地方都不是家。他們的地方是根本沒有地方或只有一個地方---虛擬空間。眼睛聚焦在中東難民危機上,我們有時候忘記了,就在發達的社會裏也在制造越來越沒有根基、沒有住所的流浪者。就像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所說,“我們的目的地不再是個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虛擬現實和放大的現實是普魯斯特預言的兩個明顯成就。但是,這種新的視角的更好例子是社交媒體。

 讓我們從分享照片的平台(Instagram)說起。它是2010年創建,2013年被臉書收購。重要的是,手機應用軟件app允許你通過褪色、調整對比度、將某些區域模糊化等美化你的形象。換句話說,你能夠編輯你的照片,將剛剛拍攝的照片變成看起來像是幾十年前的照片一樣。覆古膠片擬真相機應用軟件(Hipstamatic)後來發展成為讓這個觀點變得更加明顯。

當然,這種覆古美化的流行還有一些實際的原因,不僅僅是讓它看起來就像低質量的、粗糙的外觀,很多智能手機的一種常見效果---是攝影者追求的東西。

但是,更好的答案可能與我們癡迷於懷舊心理有關。文化理論家內森·約爾根森(Nathan Jurgenson)認為,用覆古美學美化自己的形象符合社交媒體的更大趨勢,“迫使我們越來越以潛在的記錄過去的視角看待我們的現在。”

 想想你的上一個臉書頭像。你仍然在做、想、吃、恨你描述的東西嗎?或許不。可能的情況是,你沒有在做你在描述的那個活動,即使你在做,你可能並沒有按你描述的方式在做。

 社交媒體影響我們關於當下的理解嗎?我們往往警告自己任何進入雲端的東西都將永遠停留在那裏。這足夠真實:因特網讓人不可能忘記。但是,存在另外一個方式,即社交媒體影響我們對當下的理解:將這個時間段縮小。

 社交平台的演化證明了這一點。寫博客讓我們能迅速地把我們的想法很少編輯地寫下來。臉書鼓勵我們更新朋友,同時簡要描述我們的情緒和活動。推特的到來讓我們對事物的描述更簡潔,將我們的時刻簡化為140個字。最終,詞語過於乏味,所以照片分享軟件(Instagram)讓我們用形象抓住庸常的體驗。但是,我們認定現在能變得更短,所以“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軟件(Snapchat)能夠讓照片在幾秒鐘後自我毀滅。

 我們縮減現在的方式是否有邊界?或有沒有可能我們過分縮減這個時刻以至於徹底否定它?

 在2011年的諷刺性英國電視系列劇《黑色鏡子》的第一幕中,英國首相遭到劫持了一名皇家成員的綁架者敲詐:首相要麽答應電視直播他與豬完成性交行為,要麽被綁架的公主慘遭殺害。與英國政府的願望相反,敲詐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暴露出來,突然之間整個世界都盯住不放智能手機和筆記本屏幕和電腦,來觀看現場直播的滑稽場景。令人吃驚的是,首相竟然答應了這個要求,全球觀眾有些在情感上受不了,但多數人感到滿意。最後,公主被釋放,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這場人獸交合似乎還是有價值的。

但是,觀眾很快得知情況並非如此。綁架者在性行為發生之前30分鐘已經釋放了公主,可因為人人都盯著屏幕觀看創造歷史的過程,沒有人看到她在光天化日之下從橫跨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走下來的畫面。這個故事的寓意在於,觀看歷史畫面展開恰恰使你對歷史演變熟視無睹。記錄現在就是在磨滅現在。

在我們當今美麗的新世界,所有時刻都是現在,所有地方都是這裏,除了兩個重要的例外:此時此地。

我最近的兩次經驗將說明這個問題。第一件事發生在尼亞加拉大瀑布。我等待了30年才終於感受到這個奇跡。我來到這裏,站在似乎離瀑布只有幾步遠的地方,徒勞地披了一件黃色鬥篷,應該是防止被水濺濕。轟鳴聲導致我心跳加速,濕漉漉的巖石氣味,過於濃密的水花霧氣幾乎讓人什麽都看不見,那個時刻的確令人震撼。

突然,一只手輕輕地拍了我的肩膀,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問我,能否從我站的地方稍微挪動一下,他想與家人想在瀑布前拍照,而我非常不適宜地站在了人家的畫面中。

Views: 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