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被貶為「全人類公敵」的拿破侖
--------
殺人 道義被無情砧辱
全人類不共戴天之敵
那惡徒 比祖先兇殘百倍
不論父輩叔輩
鐵 火 水 血 腥臭 人非人
巨人 被毀譽之箭射中
拿破侖在歐洲大陸掀起了革命狂潮,他率領的法軍對各國原有封建秩序的「摧殘」,讓那些被迫簽下檀淵之盟的封建君主們對拿破侖及法國革命恨之入骨。本詩即是預言帶動歐洲極大進步的偉人拿破侖將受到愚頑的封建君主們的咒罵與低毀。
諾查丹瑪斯顯然預知到天才的拿破侖會使整個歐洲為之震動,讓所有封建皇帝、國王與大公們心驚肉跳,所以他預言「全人類不共戴天之敵」會成為君主們對拿破侖作出的詛咒。歷史發展果如其所料,貝內齊亞(即威尼斯)公使莫內尼格在拿破侖死後就曾惡毒地攻擊拿破侖,稱他為「全人類公敵」。預言詩最末一行之前,全是預示拿破侖將從反動君主們口中得到怎樣的「形容詞]。事實上,各國君主以所有可以想像的方式,在一切可能的場合對拿破侖進行口誅筆伐,以洩心頭之恨。奧國皇帝曾稱拿破侖為「嗜血鬼」,西班牙國王曾挖苦他「醜陋的科西嘉短樹樁]……
但無論怎樣貶毀,偉人終是偉人。詩最末一行指出,這些全是無用的中傷,絲毫不能減弱巨人在歷史上的珍珠光芒。
x—9的續篇「反基督」的進軍?
--------
隆席埃爾之下 危險的荊棘之路
死後的人 越過夥伴人群
手無寸物 翻越比利牛斯
大公自但德向佩爾皮尼安急行
詩中出現的「死後的人」一語,專家們指出,同為諾查丹瑪斯對「反基督」的稱謂。
從詩第二、三行來看,似乎是預言「反基督」率領大批信徒自「老巢」中東來到歐洲大陸的情形。在有關「反基督」的其它章節裡,諾查丹瑪斯曾說過「反基督」一旦現身歐洲,將是基督教滅亡的前奏。在歐洲,「反基督」將利用人們越來越不信任「基督拯救世人」的心理,進一步迷惑基督教徒脫離教會,改信其所宣揚的宗教。「策反」教眾是對基督教最致命的一擊。
詩的未句也許是指位於比利牛斯山脈北側的法國的執政者(「大公」)為阻止「反基督」南進,趕往佩爾皮尼安主持阻攔行動計劃。
剛就任的教皇古雷格裡奧斯十四世之死
--------
被尊為聖王 受愚弄的投票人
突然 疲於表達旨意
心動非常 敏速且遲鈍
出於善意與好意
加速死亡 毫無痛楚
去世之夜 讓被殺的引路人驚懼
歷史上,專註精神修養、廣佈福音的西方精神領袖——教皇,多有長壽之輩,且往往是終身任職長達數十年。不過,如1978年保羅一世加冕伊始便意外猝死的教皇,也絕非僅有一位。本詩預言的是歷史上另一位在位時間極其短暫的教皇——古雷格裡奧斯十四世。
幾行詩句都較易理解,專家們據詩推測,古雷格裡奧斯死於心臟疾患。[心動非常 敏速且遲鈍」大概是描述心跳異常的癥狀,這常常是心臟病猝發的主要誘因。
有趣的是,專家們在本詩裡找到了歷史上安樂死的最早範例。「出於善意與好意加速死亡毫無痛楚」無疑是預言當古雷格裡奧斯十四心臟病突發、痛苦萬分時,身邊的侍衛與教廷懂醫術的神甫為早早解除其痛苦,給他施行了安樂死。因為當時的醫學對如此嚴重的心臟病是無能為力的。專家們在梵蒂岡找到的史料證實了這一點。史實記載,古雷格裡奧斯十四世突發心病,教廷醫士束手無策,認為此病必死無疑,教皇身邊的樞機卿們商議給教皇服下某種強效安眠藥,讓他了卻生世的痛苦,及早到天國去侍奉上帝。
實際上,古雷格裡奧斯十四並不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教皇。據稗史披露,他依靠賄選及欺瞞投票人才登上教皇寶座。這便是詩首句的寓意所在。他的意外去世,肯定令那些與他狼狽為好,企圖利用他大撈一票的人感到無法相信和遺憾。
有專家開玩笑道,上帝定是在那晚時處於清醒狀態,看清古雷格裡奧斯利用何種手段當上自己在大地上的「統治代表」,於是將其早早召人天堂,讓他在天堂裡以自己為楷模,修煉一下「高人」的品格。
藏身於牧場和集市的士兵蜂起進攻
--------
反芻動物的飼料樹葉下面
他們被導向食糧場所的中心
悄無聲息的士兵 在武器上彈出樂音
安提普的市鎮
毗鄰之地便是試鬥場
本詩雖不十分隱晦,但令專家們無法將它與具體事件聯繫起來。詩句大意是預示一群隱藏在牧場和城鎮集市內的士兵,群起圍攻一座名叫「安提普」的小城。「安提普」為何地是本詩的解讀要點。
中世紀末期歐洲的長期宗教戰爭中,類似事件十分普遍。新教徒的武裝和天主教武裝以及國王的軍隊在吃了敗仗後,往往四散流竄鄉間與小城鎮,以騷擾地方小領主、搶奪農民財物補充軍資。農民們極端憎恨此等散兵遊勇,但苦於手無寸鐵,只好敢怒不敢言。
專家們正致力於在地圖上找出「安提普」,以將本詩預示之事從成千上萬同類事件中甄別出來。
謎一般的烏爾內爾·波希爾
--------
烏爾內爾 波希爾 無思想分別
害怕變成被囚車帶去的牢犯之身
大膽 臆病
面容蒼白的數人娼婦作伴
巴塞羅那的沙爾多茲修道院
到達 改宗
這是一首令《諸世紀》的所有研究學者倍感頭痛的預言詩。諾查丹瑪斯達到了他不欲讓所有人輕鬆讀懂整部《諸世紀》的目的。
「烏爾內爾·波希爾」似乎是人名,但歷史上的人名如恆河沙粒,花費百億年也撈不出這樣一顆「針」。有專家認為,它更像一個地名,從拼寫上稍加改動便是西班牙的一處地名——賽奧·德·烏爾赫爾。但這樣的改動是否與預言吻合,專家不敢肯定。
詩後半部分提到「沙爾多茲修道院」,並說它在巴塞羅那。但事實上,此修道院位於蒙特卡洛,歷史上一直默默無聞。
弒父逆子被處以絞刑
--------
老公爵日漸衰弱 常感口渴
最終之日 兒子不願奉水於父
一息尚存 被沈入深井
死於非命
元老院讓兒子選擇
長長的 輕輕的償還父親
本詩預言的是一位老公爵被不肖兒子投入井中害死,兒子最終也沒逃脫被懲罰的事件。
詩前半部異常地簡明易懂,不用解釋,讀者諸君自能領會諾查丹瑪斯描述的情節。未兩行的[長長的輕輕地償還」應理解為元老院作出了處決此弒父逆子的決定,採用的行刑方式是「長長的 輕輕地」,與乾脆利落的斬決不同,那麼這種刑法便是絞刑。
在歐洲歷史上,殺死自己父親以便早日繼承王位或貴族稱號的案例有過幾起,但具體情節與本詩並不相符。《諸世紀》裡諸如此類無法具體化的章節,大約有30%左右。
拿破侖沒落後復位的路易十八(1814)
--------
法蘭西王國幸甚 人生幸甚
血 死 怒氣 憤激 毫無所聞
讓自命不凡者 羨慕的名諱
被「盜」之王 廚房內極高的權威
諾查丹瑪斯在這首詩裡言及的主角是依靠反法聯軍刺刀保護的復辟國王路易十八。
1812年冬天,拿破侖率領六十萬法軍進軍莫斯科,遭到空前慘敗,大軍傷亡殆盡,最後僅剩不足兩萬人逃回巴黎。法蘭西帝國元氣大傷,緊接著的萊比錫會戰、巴黎會戰,終於讓拿破侖豎起降旗,宣佈退位。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路易十八上台。
人們最初認為路易十八能帶來王國的安寧,因而稱他為「救世主」。而當上國王,對路易十八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不過,人們很快發現,路易十八實在不該於大革命後做一國之主,他對法國人民的饑寒疾苦毫不關心,「毫無所聞」,這使經歷過大革命、早已煉就勇於反抗愚昧封建王權「鐵膽」的法蘭西人民無法容忍;他們再不想要如此糟糕的國王。於是,他們在拿破侖重新回歸法國時顯示了空前強烈的熱情。
詩最末一行的「被『盜』之王」預示人們認為路易十八有王位,毫不稱職。「廚房內極高的權威」暗示路易十八獨長於填腹術,常飽食無度。據法國史記述,路易十八有一個出名的渾號:大食漢。
厄運纏身的瑪多·洛瓦亞爾(1787~99)
--------
牢獄的女王 臉色發青的姑娘 見面
肚腹被牢牢封住 不幸的種子
此時 悲歎的低吟
傳至安古雷姆之耳
美滿的喜事 遇到高山障礙
「牢獄的女王」是指法國大革命中與路易十六一同被關入監牢的王後瑪麗·安特瓦涅特·瑪多·洛瓦亞爾便是王後親出的公主。本詩是關於這位公主不幸婚姻的預言。
詩第一行的「臉色發青的姑娘」應是瑪多·洛瓦亞爾,當她的父母被捕人獄後,她擔心他們的近況,不知會有何種命運會降臨他們頭上,因此整日優慮不安,「臉色發青」。「見面」也許是指洛瓦亞爾到監獄去探望父母。
詩後幾行便是關於其婚姻的預示,洛瓦亞爾與安吉魯大公於1787年訂婚,婚禮在十二年後的1799年舉行,婚前,洛瓦亞爾並不知道自己因某種原因不能生育,這給她的婚後生活投下揮之不散的陰影。「肚腹被牢牢封住」即為寓示此事。「安古雷姆」是諾查丹瑪斯預言的駙馬之名,與歷史上的駙馬安吉魯大公姓名相去不遠。當安吉魯發覺妻子無法為他留下後裔,立即另尋新歡,讓洛瓦亞爾獨守空房,寂寞一生。
納瓦爾公爵亨利即潔王位(1589)
--------
洛勒魯家 給萬多姆讓出陽光大道
高位者失位 低位者上升
阿蒙的兒子 被羅馬選中
並且 二人實權者 窮途末路
這是公認的《諸世紀》裡成功的預言詩之一。諾查丹瑪斯準確地預見到納瓦爾公爵亨利將登上法蘭西王位。
亨利戴上法蘭西王冠之前,是法國新教胡格諾派的領袖。當時法國國內正處於天主教徒與胡格諾教徒的一派混戰之中,國王亨利三世(即位前稱昂儒公爵)兩面三刀,數次宣佈保護新教徒的權利但又數次背信棄義。不過,為了政治上的利益,亨利三世同樣對天主教徒玩弄手段。1588年,他為奪回實際操縱在吉士公爵兄弟手中的王權,派近衛軍暗殺了吉士兄弟,同時囚禁天主教的大批首領。這一舉動引發狂熱的天主教徒的叛亂。亨利三世被趕出巴黎。不久被一個狂熱的修道士將他暗殺。王位空缺,納瓦爾公爵亨利成為當然繼承人。這是詩第二行預示的史實。「萬多姆」為亨利的家族名。亨利即位後,號稱「亨利四世」。
「阿蒙」在法語中義為「異教徒」,這也符合亨利胡格諾派領袖的身份。「被羅馬選中」寓示這位國王得到來自羅馬教皇的支持。事實上,這是有條件的,亨利在進入巴黎之前,他告訴巴黎的天主教徒,他將放棄新教,重歸天主教。
詩未行預示的即是對政權有極大影響力的吉士公爵兄弟,「窮途末路」,被一心奪回王權的亨利三世暗殺。
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異母妹的王位
--------
她 作為女王 被歡迎之日
祝福的翌日 舉行祈禱式
評價 毫無動搖的正確
身份曾經極低 高貴傲慢的女工
本詩預言某位女王的登台。雖然很像是預言英國王室的伊麗莎白一世,但情節太過簡單,令學者們無法貿然斷定。
值得註意的是詩最末一行,「身份曾經極低」也許不宜理解為出身微寒。歷史上,伊麗莎白即位前經歷坎坷,曾被囚禁獄中。如果本詩預示的是伊麗莎白,此句可能意指她曾淪為囚犯,身份很低。
詩第三行作出對女王的評價,寓指女王政績突出,頗受好評。而英國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作為「世界工場]的霸主地位已然確立,伊麗莎麗的確贏得了國人的好感與尊敬。
本詩目前尚存爭議,有待學者深入研究。
讓意大利頭痛的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
--------
共屬於特定團體的一切友人
遵照粗野的文書 被迫得氣喘籲籲
公共財產 大立者 被六人「毀滅」
羅馬人從未如此被傷害
「羅馬人」代指意大利,「被傷害」顯然是「粗野的文書」帶來的令意大利感到不舒服的結果。本詩也許是關於某個組織作出的決議讓意大利的國家利益受損的預言。
詩首行的「特定團體」引起了學者的興趣。他們猜想,詩第三行的「六人」暗示此團體加上意大利正好是七國。恰好旨在推動歐洲整體經濟利益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伊始,參加國有六國,英國隨後入盟。「特定團體」可以肯定是寓指歐共體。
「粗野的文書」便可理解為歐共體作出的決定。詩中暗示,這些決定讓意大利人感到被歐共體其他夥伴國「坑慘了」,意大利為遵守這些「粗野的文書」付出了得不償失的代價,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圍繞法蘭西王室的種種事件
--------
拯救劣等者的王 心懷惡意
他 贈出指環 仍遭殺害吧
父親不欲將高貴 註入兒子的玉體
曾經 佩魯賈的瑪吉僧族
倣傚王國習以為常之人舉事
雖然不知道本詩預言的是哪個時代哪位人物,但學者們可以肯定一點:它是預言法蘭西曆史上王室內曾經發生的某些事件。
法國的封建王國政體,實際上到大革命時就被法蘭西人民「終結」,此後雖仍有國王、皇帝上台,但實質已是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封建時代,法國宮廷內部經常圍繞王位繼承問題而產生流血事件,民間傳說中便有不少關於此類宮廷鬥爭的稗史逸聞。
詩未行「佩魯賈的瑪吉僧族」是指意大利的拜火教,教徒們也許在某次紛爭中使用法國宮廷式的「解決問題」的手段——暗殺。
愛德華八世的退位1936年12月10日
--------
只因 無離婚之意
立即 被認定不適合的人物
島國之王 毫無疑義逃亡
其後的代職者
不能擁有王權的標誌
本詩毫無疑問是關於英國那位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預言。他的愛情讓本世紀前半葉的無數性情中人為之傾倒,成為王室中一段經典的愛情神話。
愛德華八世繼其父喬治五世之後登上王位,按王室婚姻慣例,王後人選必須具有高貴的貴族血統,且須為處女。但愛德華八世愛上離過婚、年齡又偏大的辛普森夫人。保守黨表示強烈反對,眾議院通過決議,如果國王執意同辛普森夫人結婚,那他必須宣佈放棄王位。
在江山與美人不可兼得的艱難抉擇中,愛德華八世選擇了能使他人生幸福的愛情。1936年12月10日,愛德華對國民鄭重宣佈退位,隨後攜辛普森夫人飛到美國,構築愛的小巢。「逃亡」實指離開英國。
其後,喬治六世登上王位,但他並不是正式的國王,僅僅「代行國王職權」。這便是「不能擁有王權的標誌」寓義所在。
宣誓忠誠執行新體制的路易十八(1814)
--------
被要求 向忘恩的民眾誓發諫言
於是 軍隊陷入安提普的田野
摩納哥的阿齊門 揚起悲歎聲
深入弗雷吉爾
海岸依次被奪
本詩被認為是關於於1814年復辟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的預言。
一八一四年初,雄心壯志的皇帝拿破侖第一次感到窮途末路。幾次重要戰役的失敗,使帝國實力大損。三月末,同盟軍攻進巴黎。拿破侖只好退位以換取法國的尊嚴與和平。
路易十八上台後,為安撫人心,穩定國內局勢,向人民宣誓忠誠執行大革命時期產生的現有體制,保衛資產階級與人民的既得利益。詩首行即預示此事,但安提普地區的人們卻拒絕承認路易十八,他們表示仍效忠拿破侖皇帝。這讓路易十八大為光火,派軍隊前往該地鎮壓,將領頭的安提普貴族逮捕並流放至摩納哥。詩第二、三行的寓義即在於此。
詩未行較為晦澀,目前尚無學者解讀出來。
短暫的拿破侖百日天下
--------
意大利敗北,被囚的君王
夏納海路 渡往馬賽
非比尋常的努力讓異國人臣服的意願
例外的槍擊 一隻王蜂
本詩預言的是1815間拿破侖短暫的「百日皇朝」。
詩首行的「被囚的君王」寓指退位後被拘於厄爾巴島的拿破侖。他仍保有「皇帝」的稱號與權力,不過權力行使僅限於那個小小的島嶼。
1815年2月中旬,國內的拿破侖支持者派密使至厄爾巴島謁見這位昔日領袖,告訴他重返法國的時機現已成熟。拿破侖迅速行動,趁負責監視他的同盟國特派員回國休假的大好時機,乘船逃離厄爾巴島,選擇戛納登陸,一路凱旋北進巴黎。諾查丹瑪斯對拿破侖登陸點的預言與史實稍有差錯,不過馬賽曾是拿破侖考慮過的登陸點。
重新進駐杜伊勒裡宮後,拿破侖抓緊時間恢復權勢以及掌握賴以安身立命的軍事力量,力圖重振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雄風。此即詩第三行寓義所在。
詩未行再次提及拿破侖的標誌物——蜜蜂。要不是在滑鐵盧犯了致命錯誤,拿破侖的第二次崛起不會只持續「百日」。
高貴婦人的不潔行為與洪水的預言
--------
經埃布羅通往布裡藏魯的大道
暢行無阻
塔格河 在遠處遙遙示威
佩利格斯之地 無法者 光天化日
貴賓席 坐著高貴的夫人
學者們認為這首詩預言的中心是未行裡提到的「高貴的夫人」,但卻無法解譯出這位夫人是誰。
[埃布羅]、「布裡藏魯」、「佩利塔斯」三處地名同樣令學者們煞費心思,有人說是法國南部的三個地區;有人說是蘇格蘭的三個小城……,但都無法令人信服。
詩第二行的「塔格河在遠處遙遙示威」,大概為預示「塔格河」將暴發洪水,威脅流域內的居民安全。
詩未兩行也許寓指「塔格河」的洪水過後,「高貴的婦人」膽大包天地作出蔑視法律與道義的惡行,比如囤積居奇一類,讓飽受洪水肆虐的人民雪上加霜。
英法的友好關係·EEC(1968年前後)
--------
步後塵一心為英俊兄長復仇
佔據復仇陰影覆蓋下的王國
此人 被殺
應受非難的行為 障害 血
永世 保證 英吉利與法蘭西的協調
詩未句預言英國與法國將保持友好關係,「保證」一詞寓指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框架內,兩詩前三句大概是預言某國執政者被害後,其弟繼續掌權,策劃為兄長報仇。這讓學者們想到六十年代美國總統被刺事件。「英俊兄長」也許即是指約翰·肯尼迪,他在一九六三年被國內的極端右翼分子槍殺。其後,弟弟洛華德·肯尼迪當選為總統,發誓要找出幕後真兇,告慰兄長在天之靈。詩的預示是,洛華德·肯尼迪將步其兄長的後塵,在短時間內又遭殺害。幸好這沒有再一次成為歷史事實。
胡格諾戰爭與歐洲的基督教分裂
--------
自第五元素與海格力斯
彼等將戰爭的手 伸向神殿之門
庫勒曼 儒略 阿斯卡曼
被擊退
劍 鍵 鷲 品味未曾有過的不快
本詩認為是關於十六世紀中葉,法國國王亨利二世與西班牙國王卡爾五世之間爭奪霸權的預言。
亨利二世在位時,王權得到極大加強,同時法國日漸強盛。在貴族與新興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亨利二世發動了對富庶的近鄰——意大利的侵略戰爭。這是法國充當歐洲大陸霸主計劃的第一步。
卡爾五世不能坐看法國搶去霸權,他聯合德皇,號召所有天主教徒起來反對亨利二世的侵略。當時歐洲的宗教衝突已呈越演越烈之勢,天主教徒加入反法戰爭刺激了法國國內龐大的新教勢力,胡格諾教徒狂熱地支持亨利二世擊退卡爾五世與德皇的聯合幹涉行動。天主教與新教的水火不相容達到頂峰。
「第五元素]寓意指新教,「海洛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寓指勢力依舊強大的天主教。「神殿之門」暗指意大利境內。法國侵略軍與西班牙幹涉軍在意大利亂燒戰火。
此次戰爭以法軍敗退告終,它帶來的宗教後果是基督教明顯地分裂。
著名美術作品的贗品事件
--------
第二和第三唱出一級品的樂聲
國王賜與過分的名譽
肥肥 瘦瘦 中途衰弱
金星的欺詐報告受到貶斥
諾查丹瑪斯在本詩裡少見地對後世的文化狀況作出預言。
詩第一行明確地指出美術作品的贗品層出不窮,不止一幅地被偽造。這些模仿一流畫家筆法的贗品流入市場後,因為一時無人看破,受到眾多收藏家與愛好者的青睞,博得「過分的名譽],眾人都想擁有這些「名畫」。收藏贗品最冤枉的買家大概要數日本的三井集團與中東的一些石油富翁。在八十年代未的名畫拍賣熱中,三井集團以5400萬美元的天價獲得凡高的名畫《向日葵》的所有權。但一年後,有著名鑒畫家指出,那幅《向日葵》可能是偽作。
雁品終究存在「馬腳」,當一些獨具鑒賞力的收藏家逐漸找出其與真品的不同之處後,這些贗品也就名聲大跌。
詩未行的「金星」,是希臘神話中主管美與藝術的女神維納斯,寓指贗品的製作者最終被查處並受到懲罰。
毗鄰諾查丹瑪斯故鄉之地 男子被逮捕
--------
聖波德莫澤爾的山羊之洞窟
隱住身形 被捕
拽著髯鬚扯出洞口
俘虜如大型猛犬般 被迫爬行
畢戈爾的人們直至塔布附近
詩首行的地名「聖波德莫澤爾」緊鄰諾查丹瑪斯的故鄉普羅旺斯,盛產葡萄與山羊。但詩中的「山羊」並非意指此地特產,學者們解釋稱,它是「被捕」的那個人的代稱。
詩大致描述某位重要人物潛逃至聖波德莫澤爾,躲在山間洞穴裡,以避開追兵的搜捕。不幸的是,「獵人」的嗅覺與智慧遠勝於[獵物」,追捕他的人最終尋至山洞將他捕獲。
遺憾的是,情節預示如此清晰,學者們卻無法知曉主人公是哪位人物。
擁有波拿巴血統的侄子即位(1852)
--------
侄子 流著偉大聖人的血
因高貴的姓氏 他
得以支撐屋頂和拱門
彼等 被赤裸裸地追逐
直至死境
綠色 被換成赤與黑
法國人民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國王路易·菲利普的統治,成立共和國。共和國舉行大選,要求產生一位真正能領導法國的民主的總統。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波羅巴成功地喚起人們對拿破侖的傳奇式的回憶,他當選總統。在權力頂峰呆了四年後,路易·波拿巴滋生了恢復拿破侖帝國的念頭。1852年12月,全民投票表決恢復帝制問題,約七百五十萬人投贊成票,反對者僅佔贊成者人數的零頭——五十餘萬。路易·波拿巴當上第二帝國的皇帝稱拿破侖三世。詩前三行即預示此事。
後三行詩預言的無疑是帝國與普魯士的戰爭。戰爭中,法軍遭到空前的慘敗,色當戰役一直是法國人心中的恥辱回憶。拿破侖三世在這次戰役中當了普魯士國王的俘虜,二萬五千名法軍士兵陣亡。第二帝國在1870年宣告結束。
德國誕生的世界性汽車公司
--------
神聖帝國在德意志降臨世上
阿拉伯之民 看見展子眼前的土地
甚至蠢驢 也希翼變成卡爾馬尼
支持者 遍佈各個村落
詩首行的「神聖帝國」易被認為指神聖羅馬帝國,但這是錯誤的。學者們指出,它表示的是席捲整個世界的龐大的汽車產業王國。詩第三行出現瞭解讀本詩的關鍵之匙——「卡爾馬尼」。
「卡爾馬尼」在原文拼作carromanic,據學者考證,是諾查丹瑪斯向當時的法國王妃卡特琳娜·德·梅迪西絲談論未來代替馬的乘坐物時自創的新詞,意指「carro的狂熱迷」。「carro」與英語的「car」一詞是如此相近,這讓學者們毫不猶豫地肯定本詩便是關於汽車與德國某汽車公司的預言。
詩未兩行預示後世人們對汽車的狂熱迷戀,「神聖帝國」生產的汽車讓每一個人都垂涎三尺,也許此「神聖帝國」寓指梅塞德斯·奔馳公司?
被金融問題絆倒的田中角榮內閣
--------
帝國 逐年強大
某人 手握支配一切的權力
但 他的支配並人生
以短命告終
二度春秋 在自己的船上 聊以度日
本詩預言「帝國」的掌權者雖然巧妙使用支配國家的權力並收到實效,受到國民的支持,但因某次事件,掌權者被迫結束他短暫的執政生活。大多數學者都表示「某人」的身份太過模糊時;來自日本的專家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他是日本的前首相田中角榮。
這位專家進一步解釋,田中角榮任首相期間,使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成長保持極好的持續勢頭,受到經濟界人士的歡迎;外交上成功地與近鄰中國恢復邦交,打下中日友好的根基,博得政界與國民的好評。他使日本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
但後來田中角榮因政治資金來源問題受到調查,輿論界將此問題視作「政治腐敗」,抨擊聲四起。田中角榮被迫與內閣集體辭職,以示承擔責任。這即是詩前三行預言的事件。
詩未行無疑是預言田中角榮下台後,閒居家中,以業餘愛好打發時光的情景。他最喜好的休閒方式是飼養繡眼鳥。
過激派希亞派暗殺要人
--------
披著長衣的殘忍黨徒
袖中間藏著鋒利的短劍
想到奪取佛羅倫薩、暗殺大公
不過有忠實的奴僕和年青人
反對發現並給予幫助
教徒身著拖地長袍、虔誠禱告的形象也許早已在讀者腦中根深蒂固。但一加上「殘忍」兩字,這種印象就會被破壞,讓人不寒而慄吧!這裡出現的「殘忍黨徒」說的正是宗教的過激派——希亞派的教徒們,引發恐怖事件,用過激的行為表現對宗教的虔誠。「鋒利的短劍」、「暗殺」等字眼更是充斥著血腥和殘暴。讓人不禁為成為他們暗殺目標的「大公」(也許指的是歐洲某位政治宗教要人)的性命而擔憂。不過等我們心平氣和地讀完整首詩,就會驀然發現,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預言家已在最後兩行將喜劇的結尾告訴給大家:教徒的陰謀被忠誠的下屬及時發現,並加以阻止。要人血濺短劍的慘劇終不會發生。整個事件有驚無險。
被妹夫那波利王背叛的拿破侖
--------
把帝國付諸戰爭從而掌握實權的人
會遭到他的妹夫的背叛
被性情暴虐的野馬拉拽
全因作為對手的妹夫
妒僧他所取得的業績
諾查丹瑪斯寫得最多的就是有關法國或拿破侖的預言詩。這首詩也不例外,能把「帝國付諸戰爭從而掌握實權的人」非拿破侖莫屬。這裡的「妹夫」就是與拿破侖妹妹結婚的那波利(也可譯為那不勒斯)王約阿基姆·姆拉特,即繆拉元帥。拿破侖的一生,始終與戰爭結緣,他的對外戰爭激起了被統治被侵略地人民的極端不滿。1808年4月,他的妹夫繆拉元帥繼任那波利王位以後,也開始對拿破侖已在意大利實行的統治政策反感,並在1818年徹底背叛他,加入了歐洲多國漫長而廣闊的反法鬥爭及民族解放鬥爭。具體動機如何,雖不能完全瞭解,但預言家所提到的「妒僧」,也定是動機之一吧!詩中還運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性情暴虐的野馬」,讓人不難回想起約阿基姆還有一段當過騎兵隊指揮官的歷史。
橫行猖獗於王室的醜聞
--------
被灼熱的慾火燃燒的小王子
竟與自己的親姐妹們嘗禁果
月亮女神的聖殿竟冒出婦人的衣裳
被馬爾諾的來路不明的男子
所殺害
詩的前幾行列舉的事件,全都是為世人道德、倫理不容的醜惡行為。從:『王子]、[聖殿]更可看出,幹出這些骯髒醜行的人,都是王室成員。皇室中的醜聞接連不斷,最後連「馬爾諾」的大公爵也可能被捲入其中。
預言家採用一種非常寫實的手法在進行描述,讓人覺得詩中所述的這些醜聞都的確常有發生。不過要想輕鬆找出這幾件極具代表性的醜聞事件的具體所指,還不大可能。也許預言家正是要讓讀者在對這種若有似無的事件的發掘中領悟到統治階級靈魂的醜惡,看透他們道貌岸然掩飾下的低劣本質吧!
16世紀後半期,讓英國重振聲威的海盜船
--------
患有腿疾的國王企圖發動戰爭
聯合諸島根本看不起他
幾年之中的掠取、搶奪
價值在島國的暴政下政變
一提到「聯合諸島」,自然讓人聯想起英國。「掠取、搶奪」的行為,16世紀後半期英倫三島的海盜也並沒少幹。正是這些橫行海上的船隻重振了英國的聲威,確立並鞏固了英國在海上的霸權。讓原本「看不起」它們的英國統治者刮目相看。「價值」得以「改變]。
十六世紀後半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亞洲和美洲強佔了廣大的殖民地,成為歐洲最大最富的殖民國家。英國的海盜船也不甘落後,不斷在海上搶劫西班牙從殖民地掠奪的財貨。屢屢得手使英國海盜船名聲大噪,也讓西、葡過往船隻聞風喪膽。1588年,西班牙派出它的強大海軍「無敵艦隊」,準備打擊英國海盜船,進而入侵英國。英國的海軍和非正規軍的海盜船一道並肩作戰,摧毀了這支艦隊。西班牙和葡萄牙逐漸喪失了它們殖民強國地位,海上的霸權又落回英國手裡。這一海上霸主地位的轉換,在詩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
唯一與歷史有所出入的地方是:詩中第一行所控制的國王,是當時的詹姆士一世,但史書上並無關於詹姆士一世腿腳不便,患有足病的記載。
1986年暴發民主革命的菲律賓
--------
群眾來到布爾熱湖畔
他們在蒙梅利亞附近再度集合
深思遠慮的策劃者
成為人們思想的先導
江布爾·聖·茹利亞
托·莫利埃,鬥爭!
詩中多處出現地名,可我們在研究當中找遍地圖,也沒有發現與這些地名相同或相近的單詞。拋開這些專有名詞不看,而從詩中表面性的語句入手,我們才能大概瞭解這講的是民眾革命的爆發。「群眾]、「集合」、「鬥爭」,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革命運動轟轟烈烈開展。用1986年菲律賓革命來解釋此詩,倒是極其合適的。
7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就出現了民主化浪潮,各階層人民群眾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發展到高峰。在亞洲的菲律賓群眾的結會組社等「集合」活動,在「深思遠慮」的「思想先導」者的指導下,發展勢頭也很猛烈。實行獨裁統治達18年的馬科斯政權,終於在1986年2月被「民主化」運動的浪潮推翻,改由科拉松·阿基諾執政,他的超前思想在運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那代爾王亨利圍攻巴黎
--------
輕浮男子的圍攻堅持不了多久
因為他的士兵
全都是些改宗換教的異教徒
亞得裡亞為了保障法國的安全
唯恐實力的轉移
如果第一行中「輕浮的男子」指的是有名的好色之徒那代爾王亨利的,這首詩講述的就是1590年亨利起兵圍攻巴黎的歷史。
那伐爾王亨利原來是一個喀爾文教的教徒,當他與逃離巴黎的亨利三世結盟,一起合圍由』天主教聯盟」所據守的巴黎的時候,亨利三世忽然被「聯盟」的修道士刺死了,於是那代爾的亨利變成了法國的國王亨利四世。「聯盟」的擁護者拒絕承認一個異教徒作國王,繼續對亨利四世作戰,亨利四世率領一支新舊教徒混合的軍隊(詩中預言家幽默地稱之為「改宗換教的異教徒」)打敗了聯盟軍,圍攻巴黎,不過這次來勢兇猛的圍擊卻「堅持不了多久」,荷蘭的西班牙軍隊在帕爾馬公爵的率領下,前來救援巴黎,對圍攻進行了有力的反擊。僅僅四個月,亨利四世的圍攻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不得不下令撒圍。詩的後兩行,就是對當時危急形勢的準確描述。
佛朗索瓦二世不幸的婚姻及去世(1560)
--------
長子、寡婦、無後
不幸婚姻
兩島之間關係失和、破裂
尚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男子
其它更加年青的人締結婚約
這首詩一直都被公認為是預言家準確預測精妙先知的有力證明。因為詩中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與法國年青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命運完全吻合、絲毫不差。當我們回顧完那一段歷史,你定會對預言家所擁有的神奇預知發出驚歎,並且心悅誠服了。
亨利二世在一次比武中傷了眼睛,最後終於受傷致死,他的「長子」佛朗索瓦即位,稱佛朗索瓦二世(1559年)。年青的國王那時「尚不滿十八歲」,由皇後瑪麗·斯圖亞特的舅父吉士公爵和吉士紅衣主教代他治理國家。佛朗索瓦二世與瑪麗的婚姻並沒持續多久,還沒等到瑪麗產下子嗣的時候,佛朗索瓦二世坐上王位剛過一年就突然生膿包死了。瑪麗在這場「不幸的婚姻」的最後,由高貴的皇後一下子變成了「無後的寡婦」。法國對於瑪麗來說,已成為一個毫無留戀的國度。不久,她執意回到了她的娘家斯圖亞特王朝所在的蘇格蘭,尋求安慰。瑪麗的回國,激起了法國宮廷的強烈不滿,同時也使法國與英國這「兩島之間的關係失和」,最後「破裂」。而法國新即位的國王查理九世還是一個小孩,比起十六歲登基的佛朗索瓦來說,豈不是「更加年青」嗎?
捨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1936)
--------
英王室的年青王子
在他父親臨終之前被委以國家重任
但是倫敦即與他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要想復位必須繼承衣缽
這首詩也是講述1936年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史實,讀者可將兩首對比起來參考閱讀。
愛德華八世在他父王臨終之前,接過了英國國王的玉璽,作為正統王位繼承人的他,在一片朝賀聲中登上了寶座。可惜年青多情的愛德華八世對王室中眾多粉黛不屑一顧,偏偏對曾有過一段婚史的辛普森夫人一見鍾情,在他的苦苦追求和感天動地的真情實義之下,兩位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這一對伉儷的結合,即遭到了英國王室的強烈反對,他們以辛普森夫人過去的那一次婚姻以及她與王室並不媲配的背景為由,對愛德華八世輪番施壓,展開「激烈的爭論」,甚至以退位為要挾,逼迫國王放棄這段在王室看來極不光彩,有損英王室形象的婚姻。「江山」與「美人」之間,該如何選擇?面對巨大的壓力,愛德華八世苦苦思考。但是一看到溫柔嫡淑的妻子,聽到她溫婉動聽的聲音,王家衣缽在他眼中,已變得微不足道了。同時,輿論對國王的反感也達極點,矛盾激化到了若愛德華八世不捨棄這段婚姻就必須退位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之下,國王為了心中神聖的愛情,毅然從頭頂摘下皇冠,與愛妻子攜手共赴另一種溫馨浪漫的生活。這一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現代愛情神話不知讓多少多情男女沈醉癡迷。
退位後的愛德華八世入住溫莎堡,被封為溫莎公爵。王位由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承。
諾查丹瑪斯親眼所見的祭日盛況
--------
在科薩多和客紐斯之間的地方
離山谷底部不遠處
隱隱傳來魯特琴優美的弦律
清脆的音符響徹維爾弗朗吉
釵鈸和絃樂的聲響餘音環繞
出現在詩中第一行的兩個地名,都是離阿將50英裏以內的近鄰村莊。而阿將就是諾查丹瑪斯居住的地方。
與其它預言詩不同,這是一首很有特殊的不含預言意味的純描述性的詩。這在整部詩集中都不多見。預言家用寫實的手法把他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十六世紀節日的盛況介紹給後世的讀者。「魯特琴」是歐洲中世紀流行的一種弦技樂器。在預言家生活的時代,人們也許就是用它和釵鈸這類的樂器在節日裡盡情演奏,表達他們的歡愉撫樂之情。看得出來,預言家對這種慶祝方式也是非常喜歡的。用了「優美」、「清脆」來形容他對美妙器樂的讚賞。悠揚的樂曲中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的希望。對豐收的喜悅,以及對神靈的祈禱。這種略顯原始但卻質樸自然的慶祝方式,把歐洲中世紀人民的情感和憧憬、信仰等等,表現得淋漓盡至。
英國的國際和平時期(19世紀)
--------
英國子孫仁慈治世
王國因為和平得以統一
對於曾困於戰爭的他們來說
將致力於維持永久的和平
這首詩描寫的是英國相對和平的時期。但對於這個時代倒底是何時,卻一直有著強烈的爭議。最為突出的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這是描寫十九世紀英國的太平盛世,另一種則認為這是以「仁政]制國的喬治一世統治下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的模樣。不過從詩的末尾中對於英國將會給世界和平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來看,第一種說法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十九世紀的英國,在前幾個世紀的不斷征戰中,擴大了殖民地範圍、鞏固了海上霸權的地位,又進一步促進了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就得以順利完成,倫敦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金融中心。強盛的英國當然希望繼續在大國的舞台中保持這種優勢,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不願發生戰爭來對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脅和損害。所以在大戰爆發前的十九世紀,英國始終都還是致力於世界維和事業的。英國國內也還是保持一片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象。
軟弱無能的「妻管嚴」國王——路易十六
--------
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卻因過份的寬容和怠慢
在瞬間被誇
大輕信那看起來忠實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絕路
詩文描寫的人物是個性格軟弱、憂柔寡斷、毫無魄力;聽命於愚蠢粗俗的老婆,卻又有著善慈悲等人性閃光點的可笑角色。諾查丹瑪斯預言此人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江山」易主,王位輕易被奪。從整首詩中嘲諷的語調來看,預言家所指的,極有可能是在法國革命中失敗的路易十六。他對他那身為奧國公主的妻子唯唯諾諾,聽任擺佈的可憐模樣,在他們夫妻倆被判處死刑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成為巴黎人民街頭巷尾閒聊時的笑料。
與舊教會對應的亨利三世(1574~89)
--------
國王背叛人民,當選
布洛瓦的出生,讓舊教同盟屈服
阿梅爾、科爾多巴、達爾馬奇亞的臣民
七個人的陰影給國王帶來
新的定金和至死的亡靈
在諾查丹瑪斯在其它的預言中曾多次提到的「布洛瓦公爵],指的是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因為他出生在布洛瓦。這首詩更是明確地寫出「布洛瓦的出生」,而且他與舊教派之間的尖銳對立,在第二行中也有體現。
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對新興的喀爾文教派採取軟弱的態度,並一再向他們的要求妥協。這些讓步激怒了熱心的天主教徒,他們為保護自己的宗教,組織了一個「神聖聯盟」來反對亨利三世,同時,作為天主教會國的西班牙也與吉士兄弟聯合,加入「舊教同盟],(詩中用「七個人」來代表對方聯合勢力的強大),並供給他們金錢(即詩中「新的定金」)和軍隊。亨利三世無奈之下只好與那代爾王亨利結盟,準備合圍舊教同盟據點巴黎,正在這個時候,「聯盟」的修道士刺死了亨利三世,帶給了他「至死的亡靈」。至此,國王與舊教之間的對立才消失。
亨利四世為愛妾立下的誓約
--------
那代爾王國之影並不真實
這使作為實力者的人生有所缺憾
對著康布勒立下模稜兩可的誓約
國王給了奧爾良
合法的保障
曾經是那代爾王,後又作為法國國王即位的亨利四世,之所以被諾查丹瑪斯評價為「影」,是因他那看似輝煌的實力統治,對於法國民族的發展並沒有什麼重大影響。他的手中也並未掌握全部實權,這也算是他統治生涯的「缺陷」。不過好色的亨利四世對於討好女人的手段則是甚為精通的。後宮佳麗個個天姿國色,連康布勒的總督巴拉尼之妻最後也被納入亨利四世春宵暖帳中,成為他的愛妾之一。作為回報,亨利四世承認奧爾良為巴拉尼世襲所有。這種為博紅顏一笑,竟將國土作交易的「誓約」,也早在預言家所料之中。
擁有德國國王選舉權的諸侯動向
--------
因為「黃金」,毫無價值的卑劣漢子
人生、命運、死亡
他沒能成為薩克森的選舉侯
從不倫瑞克來的他尋求愛的記號
誘惑著把它贈之於民
這是一首以德國為背景的詩,寫的是德國十六世紀的情況。「不倫瑞克」是德國中北部的工商業城市,「薩克森」為德國中部地區。
從前三行可以看出:薩克森沒能多生出持有國王選舉權的選舉侯。而後兩行敘述的則是不倫瑞克公國與德國之間保持多年的友好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謀反失敗與教會遭難
--------
布爾戈斯城對戴著花冠的婦人
下達了謀反罪名成立的叛決
神聖的高級聖職者在佛爾羅多
毀滅了盜賊和假巡禮者之手
這又是一首深奧難解的預言詩。詩的前半部分提及一位「戴著花冠的婦人」密謀反叛,卻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位神秘的婦人指的是誰,我們不得而知。後半部分的「佛爾羅多」如果理解為西班牙的佛爾門特拉島的話,那麼講述的可能是在那裡的教會組織將受到打擊、教徒遭難、毀於一旦。不過,這兩部分之間可有什麼關聯?兩件事件具體所指為何?等等問題卻還是未解之迷。
西班牙內亂與接連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旗搖憾在西班牙的內地
吶喊的隊伍一角的邊境傳來
紛爭通過了勒尼橋的附近
軍團被群眾擊退
西班牙是西歐比較落後的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打擊下,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工農運動不斷高漲;1936年2月,成立了以左翼共和黨人為首的共和國政府,並採取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是同年7月,一批反動軍官在西班牙南部和北部的許多城市,發動了反對共和國政府的武裝叛亂。西班牙人民堅決保衛自己的政權,支持政府軍對付反動軍官佛朗哥領導下的國民軍,但是德、意法西斯卻援助叛軍搞內亂,插手西班牙內戰並對政府軍公開進行武裝幹涉,戰爭局勢一步步擴大,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預言詩描寫的就是上述情節。第三行的「勒尼」於法國中東部,曾一度被德國佔領,最後一行中,寫法國勒尼的群眾擊退佔領軍,來引喻西班牙內戰以及二戰中聯合軍(「群眾」)打敗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真是意味深長。
人飲下硫磺毒水後窒息而死
--------
新城邊的一個世界樂園
通向從地下挖掘出的山路
行人慌慌張張紛紛鑽入缸內
他們不得不飲那邪惡的硫磺水
預言家第一次使用了「硫磺水」這個字眼,硫磺水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硫磺變成水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經過燃燒後變成亞硫酸氣體,再與水化合成硫酸。因此,可以認為這首詩說的就是石油化合物和其它燃料燃燒後排放出來的廢氣造成的危害。居住在盛滿硫磺水的水(暗示被汙染的海灣)邊的居民被突然降臨的災難逼得不得不飲用這種有毒的水而紛紛死去。事件發生的地點在第一行和第二行有所暗示,那是一個「新城」的附近,是一個國際有名的觀光勝地,周圍有遊樂場,那個城市是由「地下挖掘出來的群山組成」的,這樣的新城,最有可能說的就是美國紐約,而在1979年3月28日,離約紐僅180英裏的賓夕法尼亞州三涅島原子能發電站放射能洩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不正如詩中有毒的「硫磺水」對人們的侵害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