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喬文· 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詩報》及其相關書寫 (四)

以詩賦形,言說日常生活,繼續「村居無所事,攜籃釣魚去」的思考,「釣魚」在此,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生命情調,而不只是生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的反覆記述,〈釣魚詞〉(153:1937.05.25:17):

爭作漁翁到渭涇。朔風寒氣釀沙汀。破簑長與尋鷗侶。孤艇憑他類鷁形。

魚釣竹竿雙貫柳。人生天地一浮萍。中原逐鹿何時了。大樹森森半已零。

移家甚欲隱於漁。相應寒鷗傍海居。沙岸得馴紅嘴鴨。船頭看釣赤鱗魚。

江湖有客多零落。身世憑誰獨起余。洄溯嚴陵灘上士。桃花秋水渺然餘。

兩首漢詩細寫生活平淡事物,而不為煩忙事務所役使,此悠然心境,正
是復現山水田園的節奏,此一節奏是出現於農家、漁村的生活中,一如陳道南作〈基隆八斗子八景〉,「虎子山前方晒網。鷄心嶼外尚懸篷」 (漁港歸帆)、 「新月初生人泛棹。行雲乍捲客扶筇」(沙灘夕照)、「港門浪拍如電吼。海國風吹似曲腔」(岸浦採藻)、「霞光五彩耀咸池。曉露遙峰曙色移」(石梯朝旭)、「卜築湖邊饒逸興。寄居篁裡自忘機」(長潭印月)、「卜居江畔結茅廬。澎湃津門月上初」(鷺渚聽濤)、「覓香瞰海逢村婦。覽勝登山讓老儒」(嶺上尋芳)、「脫出龍宮隔岸栖。精靈化石入詩題」(龜礁噴雪) 80, 呈現的是一種自然中,平滑流動的 秩序,在此經驗,身隨物動,進入天人之境,遂無機心,與現代社會,強調速度、效率,便不得不墮入機械性運轉中,兩者的時空體驗,與日常生活風格(style of everyday life),是發展出不同的待物方式,正如「捕魚」的生活方式、謀食需要,從捉、釣、捕,到網、電、毒、炸,技術的精進,意謂著物我合諧時代的一去不返。

援引自然界物,「紅嘴鴨」「赤鱗魚」入詩,是從實際與物遭遇所取得
的知識,而物的命名,是從外貌、特性的觀察所得,通過言談的傳播,不識者猝然臨之,便可區變,立即從陌生進入自身生命,而這,與現代社會中,以百科分類的科學知識為準,往往須具備拉丁分類索引,或者專業圖鑑的指導,按圖索驥,看似得物,卻進入迷蹤中,呈現不同的樣態。


代結語:歸返與再記憶

漢詩在殖民情境中,如何言說,是問題意識的發萌,本文著意的,不在前
行文章,爭辯同化與解殖的時代問題,而是將自身置放一個位置,浸入詩的語言中,敞開自身,發生意義。

因為著自身存在的思考,遂試圖從文學實踐的美學,進行思考,「基隆」,
從來就不只是空間性的物質存在,或者,只是歷史與文學的建構物,而是不言自明的存在,當試圖用規範性語言,去定義從「雞籠」到「基隆」的變遷,本文反倒嘗試著用描述性的方式,試圖將已被疆域化,導致詮釋封閉的情形,企圖通過對漢詩的閱讀與理解,傾聽、豐富基隆的意義,「基隆」總向我們開放,詩意地言說自身,分享在地言說的共同視域。

同時,乙未割台,帶給臺人的心靈震盪,以及現代化舉措,將農業時間中,
人與自然間,通過節慶、儀式打交道的方式,嚴斥自外在官方論述中,詩人則通過「居」的現象與日常生活敘事,建構詩學空間,此詩學空間與現代時間,成為並行於基隆漢詩的體驗中,而詩的多義與歧語,使此時空的建構,成為可能。

因此,以漢詩回應於殖民現代的到來,因為詩社、詩人的出現,傳統時間
意識,轉化為詩文的表述,在詩中自我安置,以對應陌生的現代技術;同時,雙面弔詭地,運用現代印刷,讓《詩報》等傳媒,得以建構漢學的公共空間,形成自我身份的認同與再確認,其重點,可能是讀者的體驗與介入,以及閱讀的位置,因此,讀者通過漢詩,參與了意義的發掘。

「基隆」,自身總在言說,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是由於在地住民,基
於住地共感,所產生出來的,言說的同時,亦即現身,都可視為意向性的書寫,將「基隆」納入意識之中,成為基隆漢詩,這樣的書寫,開展在《詩報》等,相關文字中,通過反覆意象的掌握,以「此地此時」為核心的特殊性,便突顯出來,通過漢詩書寫與閱讀,體現場所精神,則是本文總結。81

註腳 


1887年(光緒13),劉銘傳首倡興建鐵路,同年6月基隆台北間的路段,優先施工,1891年10月完成臺灣首條鐵路,行駛路線為:基隆─八堵─水返腳(今汐止)─錫口(日人改稱「松山」,今襲之)─大稻埕(今迪化街一帶),同時為紀念鐵路通行,劉銘傳於獅球嶺隧道南坑口親題:「曠宇天開」四字,至今遺跡猶存,尚可指辨。
2 《台灣日日新報》4484號,1912年11月26日,頁6。
3 日人領臺,曾多次邀集傳統文人,如揚文會,以示優寵,第八任田健總督,於1921年9月,
首創「全臺詩人茶話會」,復於1925年2月,在台南舉辦「全臺詩人大會」,1927年3月,「全
臺詩人聯吟大會」則在台北召開,全臺詩人聚會,遂成常制。
4 劉學三:〈環鏡樓晤張君純甫〉,《臺灣日日新報‧詩》6833號,1919年6月15日,頁5。
5 晚近如張明權:《同文論述下的台灣漢詩壇(1931-1945)》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廖振
富教授指導,2008年7月。
6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3卷3號,(1943年7月);葉石濤中譯,《文學台灣》

第21期(1997),後收於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2: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1999年2
月初版),頁1-17。戰後,黃景良作〈鄭氏時代的台灣文學〉,刊於《公論報‧台灣風土》102
期(1950),即是襲用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康熙雍正時代〉的觀點。
(挪)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1974),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7
年3月初版二刷)。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1992年12月初版)。
8 江寶釵:〈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收入《國文學誌》第八期,(彰化: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國文系,2004年6月),頁117-134。
9 筆者贊成以下「共通感」的說法:「共通感則是在所有人中存在的一種對於合理事物和公共
福利的感覺,而且更多的還是一種通過生活的共同性而獲得、並為這樣共同生活的規章制度和目的所限定的感覺」。(德)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藝術經驗裡真理問題的展現》(1960),洪漢鼎譯,(台北:時報,1993年10月初版),頁36。
10 海德格接著說:「言談是對可領會狀態的勾連。從而,言談已經是解釋與陳述的根據。可在
解釋中勾連的東西更源始地是在言談中勾連的東西;我們曾把這種東西稱作意義」。(德)海德格:《存在與時間‧準備性的此在基礎分析‧「在之中」之為「在之中」》(1927年初版,1957年7版),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時報,1990年1月初版),頁221。
11(英)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第七章)‧地方或空間?》(Cultural Geography,1998),
王志弘、余佳伶、方淑惠譯,(台北:巨流,2003年3月初版),頁143。
12 「基隆」古稱「雞籠」,通過田野調查、尋訪耆老的口述,可以重建各種的在地知識,如冬
日基隆,霧罩基隆山,人在其間,宛如雞仔,或,日人治臺,基隆日語諧音為「旗輪」(キイルン),文字則寫作「基隆」等等。參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編:《基隆市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1992年7月初版),頁3。
13 海禁、馳禁與通航,同樣都是統治者的作為。史冊記錄中,除了荷蘭、西班牙等紅毛之人,善用海洋,進行運輸、貿易等使用,漢人對水的深層敬畏、清初的海禁,造成了清人朱仕玠記載的現象,「番善水,雖風濤洶湧,如同兒戲;漢人鮮不驚怖者。惟雞籠內海蟒甲最大,可容二十五、六人」,收入氏著:《小琉球漫誌(卷八)‧海東賸語(下)‧蟒甲》(1766)(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台北:成文,1984年3月臺一版),頁225。海洋的流動性,往往產生貿易互市,如張燮:《東西洋考》「淡水人貧,但售易平直。雞籠人差冨而慳,每攜貨易物,次日必來言售價不準,索物補償……」,可見當時住民的善算。
14 簡萬火:《基隆誌》(基隆:基隆圖書出版協會,1931年8月5日印刷、、8月8日發行),頁6。
15 簡萬火自傳生平:「簡君萬火,字而文,民前四年生……為人忠誠,做事謹慎,畢業於台北
師範,曾任台中新聞社基隆支局長十有二載。復于大陸,從事新聞事業十年有餘,著有基
隆誌一書」,轉引自陳青松:《基隆第一‧古蹟文物篇》(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今文化局),2004年6月初版),頁26。
16(挪)諾伯舒茲《場所精神─ ─邁向建築現象學》,前揭書,頁180。

17 林獻堂:《無悶草堂詩存‧序》(鹿港:信昌社,1932年3月30日印刷、1933年4月20日發行),
頁3。
18 如《臺灣文藝叢誌》,曾刊登「古洞天仙侶」作〈基津竹枝詞〉12則,記過獅毬嶺拜土地公
、暖暖水源頭命名由來、中元賽神、藥種商賣假藥之始,舉一「福祿西皮各祀神,田都元帥與西秦,年來已漸開風氣,剩有中流以下人」(西祀田元帥,福祀西秦王爺)(2‧4:1920:62);這些散佈的基隆漢詩,雖零碎散布,然足以為觀。
19 此文為基隆李石鯨於「寒山餘籟」所作,前些,李氏則應滑稽徵詩,作〈吊肉跌死貓〉(16:

1930.10.29:增刊),李氏於《三六九小報》僅見此二戔戔文字,不若《詩報》創作之多。
20《三六九小報》有收「鐘亭擊鉢錄」(50:1931.2.26:4)、「鐘亭課題」(54:1931.3.9:4),然,基隆詩人能見僅此,基隆漢詩更屬稀罕,並多以旅遊角度書寫,「基隆」是被動存在。
21 李春霖纏綿病榻,作詩〈病中柯子村詞兄見訪有作〉,其中〈病作〉:「藥爐聲沸聽悠悠,凉
月侵帷枕簟秋,我願病魂飛萬里,逍遙直作大鵬遊」(228:1932.10.23:23夾頁),可見不餒其志。
22 (法)杜夫海納:〈審美對象與世界〉,收入氏著:《審美經驗現象學(上)》(1991)第五章

(北京:文化藝術,1996年8月初版),頁181。
23 周石輝以初期發行人的身分,回憶「乃商於盧纘祥君。更請敎於魏潤庵、邱筱園二先生。得其贊同」,又得各地詞長諸人,如林雲帆、周士衡、葉文樞、陳瑾堂、楊爾材、沈梅岩、萬華黃福林、王則修、黃溥造、施性湍及石儷玉襄贊云云;值得注意的是,提及「昭和五年十月發行創刊號」,以及轉移經營,是由於「忽患神經衰弱重症」之故。 周石輝:〈詩報發刊十週年囘顧談〉,《詩報》241號,1941年2月4日,頁13。24 《詩報》編輯執掌參見創刊號、同號專欄〈介紹各吟社近況〉,首回即介紹「桃園吟社」(1:1930.10.30:7),可以說《詩報》初期發行諸事宜,是由桃園周圍詩社支援(如沈梅岩,屬龍潭陶社),尤其是桃園吟社為主,以及宜蘭的盧纘祥、江紫元,雙溪貂山吟社的張廷魁,後來轉移到基隆,雖史無記載原因,或可從此著手。 25 印刷委由仁華活版所負責,然不知何故,曾有極短時間,改由李建益印刷部,位址仍設基隆市,但在旭町三丁目三十一番地(47:1932.11.15:1),未幾,又改回仁華印刷所(49:1932.12.15:1),但門號稍有更替,福德町一丁目二五番地(日後為一六番地)。 26 仁華活版所,以「仁華」(鳳頂格)徵詩,許梓桑任詞宗,揀選有「仁心巧作神機版,華翰應推活字功」「仁鄉善載珂纙版,華國光涵蝌蚪文」(餘句見48:1932.12.01:15)
27 目前對《詩報》的研究,並未真正進行,如要進行瞭解,可從陳青松:〈詩報──漢文弛廢振詩學〉(1999),《基隆市志‧文化事業篇》(2001)、《基隆市志‧藝文篇》(2003)入手,尤其是陳青松:《基隆第一‧人物篇》(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今文化局),2004年6月初版),頁20-22。 28 相關詩作,尚有吳景箕的〈祝基隆詩報社十週年紀念〉(四首之二):斯盦渡海結文緣。鯤島書香代有傳。學算庭蘭兼用錫。才稱仲閼與癡仙。牡丹酬唱斐亭後。北郭賡吟櫟社前。最是福臺能繼脈。龍蛇交脫十周年。(239:1941.01.01:24)
29「藝林消息‧臺灣漢學研究會徵募詩文」,《三六九小報》190號,1932年6月16日,頁4。但覆核《南雅文藝》版權頁,註明為
「基隆市旭町二丁目三八番地 」。
30「餐霞小紀」,《三六九小報》416號,前揭文,頁2。 

31(德)胡塞爾:〈方法上之基本考慮〉(1976),陳懷恩譯,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
前揭書,頁3-26。
32(法)梅洛龐蒂:〈什麼是現象學?〉(1967),陳玫杏譯,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

前揭書,頁27-45。

33 鄭樹森:〈前言〉,收入氏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1984年7月初版),頁1
34(挪)諾伯舒茲《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前揭書,頁19。

35 簡萬火:《基隆誌‧附錄「基隆重要人物」》,前揭書,頁67。

36「流動」,做為基隆的特徵,是因基隆作為輻輳,在歷史軌跡上,往往在短短數年間,人口暴增
現象,而臺灣某些內陸區域,人口是相對穩定;相較之下,基隆人口的消長,有時非自然生育
與死亡關係,而是移入與移出的大幅變動所致,如1895、1945、1949等歷史接點的轉折。

37 李燦煌(1882-1944,63歲),「博聞強記,磊落不羈」「性兀傲,嚴峻狷急,與人寡和」,「才
器縱橫,睥睨一世,每有奇句,人輒傳誦」。參見:基隆市文獻委員會編:《基隆市志‧人
物篇‧李燦煌》(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59年2月初版),頁40。
38 李石鯨:〈夏日登山蒙奎山吟社諸吟友招待席上賦謝〉,《詩報》44號,1932年10月1日,頁5。 39(挪)諾伯修茲:〈住所的概念界〉,收入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1992
年12月初版),頁202。
40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清領前期的嘉義古典文學/日治時期的文化衝突與漢詩

的馴化效應》(嘉義:嘉義市文化中心(今文化局),1998年6月初版),頁80、226-28。

41 在基隆詩社的發展過程中,附帶一提,大正時期一度有「基津吟社」之名,出現於報端,後經張鶴年去函聲明聲明誤植。參見:來稿:〈聲明書〉,《臺灣日日新報》9555號,1923年
12月7日,頁8
42 原出日人石坂莊作(1870-1940):《基隆港》(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1917年10月3版),
頁83-84。中譯,陳世一:《港都基隆‧文化出航──基隆港人文拼圖調查研究》(基隆:基隆
市立文化中心(今文化局),2003年12月初版),頁29。
43 日治時期的命令航線該況可見:蔣山:《基隆市志‧港務篇》(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89
年初版),頁74-79。
44 1895年的基隆,是一個僅有7000餘人的小港口。隨著日治建港階段計劃起,基隆便逐漸發

達,其人口大幅增長為1915年的37,064人,到十年後的58524人(1924年),乃至1940年時
100151人,人口陡升的幅度,成為僅次於台北,高雄,台南的第四大都市。
45(德)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藝術經驗裡真理問題的展現》,前揭書,頁100。

46 吳蔭培:〈觀海〉「蒼茫雲水足遊觀,萬里鯨波眼介寬。傍岸糢糊迷蛤市,隔江縹緲認鷗灘。
魚龍捲地風濤壯,星斗搖天島嶼寒。不盡橫流滄海感,憑誰砥柱挽狂瀾」(《詩報》,171:
1938.2.20:10)。
47(挪)諾伯修茲:〈住所的概念界〉,收入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前揭書,頁207。
48 楊石定:〈訪詩報社張雨邨先生〉,《詩報》253號,1941年8月2日,頁9。
49 基隆 蔡景福:〈聽雨感作(兩首)〉,《詩報》25號,1931年12月1日,頁4。

50 清初高拱乾首納藝文於方志,《臺灣府志》所記載之八景為安平晚渡(台南,安平港)、沙鯤漁火(台南,鯤鯓)、鹿耳春潮(台南,鹿耳門)、東溟曉日(澎湖,北海)、西嶼落霞(澎湖,西嶼)、澄台觀海(台南,明鄭建物)、斐亭聽濤(台南,明鄭建物)。其中,「雞籠積雪」,爭議較多,一說為台北大屯山,但尚無見文獻明確支持此說,僅見楊浚的《淡水廳志》,收錄淡北內八景,有「屯山積雪」。考核首部方志蔣毓英的《臺灣府志》,〈氣候〉一節:「雞籠地方,孤懸海口,地高風冽,冬春之際,時有霜雪」。
51 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臺灣八景詩中的海洋景觀》,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黃志民、呂興昌教授指導,2001年6月,頁123。此部分的研究,亦可見劉麗卿於2000年的學位論文,及其增補:《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台北:文津,2002)、蕭瓊瑞《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台北:典藏雜誌社,2007)。
52「臺灣八景票選」,略晚於1927年4月9日,東京大阪舉行日本本地的「新八景票選活動」,臺
灣是在6月4日,由台灣日日新報公佈募集社告,次日刊登辦法,以大眾票選與審查委員會(成員有井手薰、尾崎秀真、石川欽一郎等)評選,前者佔30%、後者70%,7月29日,公佈。票選結果,8月27日,公佈總結果,選出八景十二勝,另加上神域(臺灣神社)、靈峰(新高山),隨後,並列入當年度的《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參見: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觀看文化的興起與浸透》第五章(台北:麥田,2005年11月初版),頁375-377。又,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所碩士論文,周芳美教授指導,2000年6月,頁43-53。
53 此應為清代鄭用錫(1788-1858)舊作,原作收入《北郭園全集‧北郭園詩鈔(卷五)》(1870)
(台北:龍文,1992年月初版)。
54 前後期數,以〈新竹市八景〉為名,尚有陳厚山(196:1939.03.05:5),何鏡輝(196:1939.03.05:5),
兩位新竹詩人以限韻方式,進行同題創作。
55 同題創作:〈布袋八景〉,尚有 周鴻濤(311:1944.03.01:7)等。
56 原出(日)石坂莊作:《基隆港》,前揭書,頁190-91。

57 近期「基隆八景」的撿擇,則在1974年7月12日,由民眾日報基隆分社舉辦投票,至8月12
日,經民眾票選四萬餘張,甄選出八景為:中正慈光、慶安朝聖、竿林仙境、獅嶺匝雲、
千敷疊翠、靈泉晚鐘、大覺梵音、仙洞探幽,陳其寅曾詩詠之,茲舉一首:「禪院莊嚴景色
佳,觀音像瞰海之涯」(中正慈光)。未幾,又增列次八景:八斗夕照、暖江春水、寶明蝠
影、瀚海光華、湖光儷影、木山垂釣、聖濟眺雲,以及旭丘吊古。
58「回歸物自身」(zurück zu den Sachen selbst)的概念,在康德的觀念中,現象是物自身作用
在人的感官,形成經驗的材料,需通過先天的理性和知性加以,但胡賽爾則認為現象學的方法,應該是一種對現象作任何解釋之前的一種描述研究,今從後者。
59 畢翠斯‧帕特(Beatrix Potter)於1981年的看法,轉引自(英)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
文學地景:書寫與地理學》,前揭書,頁61。
60 「palimpsest」,為中世紀的字源,意指書寫板在使用後,再度用來書寫其他文字,而此板永
遠無法完全擦拭乾淨;隨著時間消逝,會疊合數層痕跡,因而被借用為「當作地景變遷過程的隱喻」。參見:(英)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詞彙》,前揭書,頁257。
61 關於漢詩回應殖民、現代等問題,這方面以晚近高嘉謙等研究,頗有新意。 高嘉謙:《漢
詩的越界與現代性─ ─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王德威教授指導,2008年1月。
62(挪)諾伯休茲(一譯諾伯舒茲):《住所的概念》(1984),葉世宗、黃琪譯,季鐵男編:《建
築現象學導論》,前揭書,頁208。
63 (德)海德格:〈賀爾德林與詩的本質〉(1936,演講稿),孫周興譯,氏著:《海德格爾選集
(上)》,(上海:三聯,1996年9月初版),頁309-325。
64 相關建物的歷史照片,可見:海洋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年6月初版)。
65(德)海德格:〈築‧思‧居〉(1951,演講稿),孫周興譯,氏著:《海德格爾選集(下)》,
(上海:三聯,1996年9月初版),頁1188-1204。
66 徐莘田的〈基隆竹枝(有序)〉(原刊於《臺灣詩薈》),不止記「日烘獅嶺」「春藹鱟江」,
更記人文活動,如:繞爐、作法解符、遊神賽會等,屬於住民活動,共計8則,《三六九小報》161-70號,1932年3月9日至4月9日,頁4。

67 徐莘田︰〈基隆竹枝(有序)(四)(五)〉,《三六九小報》164-65號,1932年3月19-23日,頁4。
68 作「祭典活動」解,如《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名,與我犧羊,以社以方」。作「祭典
場所」解,如《左傳‧昭公17年》:「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於社」。
69 韓承澤:〈獎勵學詩須兼獎勵讀詩報論〉,《詩報》145號,1937年1月17日,頁22。

70(挪)諾伯舒茲《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前揭書,頁180-184。
71 1931年5月3日,午後7-12時,大同吟社假慶餘堂(許梓桑所居),開例會,出席許梓桑等20

餘人參與,題擬「大同」、次擬擊鉢吟「擬慶餘堂春夜小集」。(《詩報》,12:1931.05.15:
16)、(詩見《詩報》,14:1931.06.15:13)
72 1931年5月24日,午後一時,大同吟社假慰園(簡銘鐘所居)開會,並首唱「筆花」(詩見

《詩報》,15:1931.07.01:11)並敘錄獎品,晚餐後會散。(《詩報》,14:1931.06.15:16) 73 1931年9月19日,午後6-11時,大同吟社假市內漢西藥房,臨時擊鉢,拈題「望海」(詩見《詩
報》20:1931.09.15:11)「秋墨」(詩見《詩報》,19:1931.09.01:13),得詩七十餘卷,
仰山、紉秋等人與會。
74 1931年11月13日午後1-5時,大同吟社假暖暖驛前余柴林氏樓上,開擊鉢吟例會,後宴至10
時,盡興而歸。(《詩報》,23:1931.11.01:11)
75 1931年11月17日,大同吟社舉蔡子淘、劉其淵、王夢澤為代表,於頭圍盧纘祥宅,開磋商會。

(《詩報》,23:1931.11.01:16)
76 詩義/意的漂浮,使詩學發展出不同於現代秩序的時間,不只是閒詠字詞間的「裂縫」,其實,被歸為小技的擊鉢,在形式制限、敲鐘計時的思維下,發展出語義更為分歧的現象,如大同吟社,以「大同」(鳳頂格)為題,鳴響交卷,在16首中,發展出與「大同」一詞的原義,相異其趣的可能,如「大能割據分三晉。同振騷風繼二南」(鶴年)、「大好新詩題畫壁。
同斟美酒 破愁城」(香嚴)、「大陸將沉君莫嘆。同心作障我何辭」(一泓)。
77 (美)Ben Highmore:《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2004),周群英譯,(永和:韋伯文化,2005
年3月初版),頁9。
78 (德)海德格:《存在與時間‧時間性與日常性‧此在日常狀態的時間性意義》,前揭書,頁486。
79 (美)Ben Highmore:《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日常生活的爭議》,前揭書,頁29。

80 陳道南:〈基隆八斗子八景〉,《詩報》226號,1940年6月27日,頁5。 81 本文的構思,深受「中國經典詮釋專題研究」「中國哲學專題研究」,以及「現當代文學及其思潮」等專題,關於意識現象,以及現代性的討論,師友的激盪,遂有此小文。


引用書目

引用與參考文獻


一、清代日治時期文本

清‧朱仕玠《小琉球漫誌》(1766),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台北:成文,1984年3月臺一版。
清‧鄭用錫 《北郭園全集》(1870),台北:龍文,1992年月初版。
張添進 等編 《詩報》1-309號,基隆:吟稿合刊詩報社,1930年10月30日-1944年9月5日,台北:龍文,2007年4月重刊。
李春霖 等編 《南雅文藝》(期數不詳),基隆:南雅文藝雜誌社,1938年。
趙雅福 等編 《三六九小報》,台南:三六九小報社,1930年9月-1935年9月,成文復刻本。
張添進 《破浪吟草》(1920),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年10月初版。
簡萬火 《基隆誌》,基隆:基隆圖書出版協會(新高新報社),1931年8月8日發行。
(日)石坂莊作 《基隆港》,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1917年10月3版。
(日)基隆郡役所庶務課 編 《基隆郡勢要覽》(1934),台北:成文,1985年3月臺一版。
《台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誌》等日治期刊傳媒。

二、一般書目

季鐵男 編 《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1992年12月初版。
陳兆康、王前 編 《雨港古今詩選(上)(下)》,基隆:基隆市詩學會,1997年8月初版。
陳世一 《港都基隆‧文化出航》,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3年12月初版。
陳其寅 《懷德樓文稿(上)(下)》,基隆:財團法人基隆市文化基金會,1992年6月初版。
陳其寅 《陳其寅百年紀念展》,許梅貞編,基隆:財團法人基隆市文化基
金會,2001年11月初版。
陳青松 《基隆市志‧文教志‧文化事業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7月初版。
陳青松 《基隆第一》(人物、藝文、古蹟文物三篇),基隆:基隆市立文化
中心,2004年6月初版。
陳室如 《近代域外遊記研究(1840-1945)》,台北:文津,2008年1月。
陶一經 《基隆市志‧文教志‧藝文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3年4月初版。
鄭樹森 編 《現象學與文學》,台北:東大,1984年7月初版。
鄭俊彬 《基隆市志‧文教志‧列傳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7月初版。
蔣 山 《基隆市志‧港務篇》,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1989年初版。
海洋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編 《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年6月初版。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編 《基隆市志‧人物篇》,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59年2月初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 編 《基隆市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1992年7月初版。
(德)海德格 《存在與時間》(1957年7版),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時報,1990年1月初版。
(德)海德格 《海德格爾選集(上)(下)》,上海:三聯,1996年9月初版。
(德)加達默爾 《真理與方法(上)(下)》(1960),洪漢鼎譯,台北:時報,1993年10月初版。
(挪)諾伯舒茲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1974),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7年3月初版二刷。
(法)杜夫海納 《審美經驗現象學(上)(下)》(1991),北京:文化藝術,1996年8月初版。
(英)Mike Crang 《文化地理學》,王志宏、余佳伶、方淑惠譯,台北:巨流,2003年3月初版。
(英)Ben Highmore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周群英譯,永和:韋伯文化,2005年3月初版。
(美)羅伯特 《現象學與文學》,周寧譯,瀋陽:春風文藝,1988年7月初版。

三、學位與期刊論文

宋南萱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所碩士論文,周芳美教授指導,2000年6月。
陳佳妏 《清代台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黃志民、呂興昌教授指導,2001年7月。
吳淑娟 《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廖一瑾教授指導,2004年6月。
高嘉謙 《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 ─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王德威教授指導,2008年1月。
江寶釵 〈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國文學誌》第八期,彰化:彰化師大國文系,2004年6月。
謝大寧 〈經典的存有論基礎〉,《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八期,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2005年12月。

附錄有表1:日治基隆詩家小傳從簡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08年第二期(總第十二期) 
2008年12月 頁161~200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Views: 4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