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誓言讓台灣糧食自足的張智傑

農業新鮮人張智傑短短四年,從務農完全門外漢到獲選為苗栗縣有機達人的張智傑,心中充滿對廣闊田園的嚮往,厭倦了跑業務交際的複雜生活。5年前離開職場,鑽入農業生產的平淡生活。一個單身漢、兩隻狗,在老宅院裡擘畫著他的田園夢,並想要帶領自己的產銷班員,開拓行銷通路,種出台灣人夠吃的糧食來。

依據農委會101年「心田園。新夢想大調查」中,78%的民眾表示投入農業主因為「退休後生活規劃及享受鄉村生活、兼職農業生產」;只有22%民眾想成為專業農民,阿傑就是那22%中的一位。從門外漢的非農到專業農民,阿傑花了5年,不但成為超過7公頃的大佃農,還運用了政府貸款資金投資了許多農友不敢購買的各項農業生產與加工機械。

參加農業專業訓練是第一步

從農無論是技術、土地、資金、產銷都是學問,尤其是務農後沒了固定收入,是許多想要卻不敢投入農業的人最大的問題,這些困難,對阿傑來說,都能一一克服與突破,靠的就是決心與堅持。民國98年,阿傑在轉換跑道之前,努力的上網查資料,從農政機關的網站裡尋獲不少資訊,無意中找到了農委會所舉辦的農業職業訓練,通過了農業概念的考試,開始一整個月的紮實訓練。

課程結束後,他先到專業的有機農場見習,又遠赴中國四川參加台灣慈善團隊重建農耕工作,累積了許多農場實務經驗。阿傑一心想從事有機生產,於是與訓練班的同學6人組成團隊,成立了苗栗縣有機先生農場,由他們的見習農場公館鄉有機產銷班長羅文祥提供技術指導、租地、農機具及設施的協助等,讓新手農民有了第一個據地。
在認定了有機生產的目標後,阿傑陸續參加花蓮農業改良場舉辦的有機米栽培進階班及雜糧生產等研習課程,開始朝向專業農民的路走。


尋求農業輔導資源最重要

幾經尋覓,終於讓阿傑找到理想的農耕基地

雖然伙伴們都有志朝有機農業發展,但彼此的有興趣的作物與理念不同,夥伴們逐漸拆解,有志種植糧食作物的阿傑,在100年開始物色自己的田區。阿傑想運用農委會所提供的「小地主大佃農」來尋找農業基地,但一開始尋訪過程卻不太順利。有的土地面積太小不集中,有的環境不適合有機種植,幸好最後因為迴鄉有機生活農場的有機生產合作社在西湖輔導有機村的設立,遇上非常熱心的西湖鄉農會指導員張治榮,吆喝老家周邊的親戚們將休耕地出租,才讓阿傑有2公頃以上的農地可租,終於落地生根,也具備了小地主大佃農的身分,不僅參加農糧署辦理的經營管理訓練,也獲得了租地與資材的一些優惠與補助。

休耕10多年的農地,休生養息已久,種出來的稻米當然好吃,隨著耕地的擴大,阿傑目前已經擁有7甲地。由於土地休耕多年,加上無農藥、無化肥的負擔,阿傑的米很快就取得有機轉型期驗證,不僅獲得農糧署有機驗證補助金,也領到苗栗縣縣政府有機生產的獎勵補助金。

在阿傑努力下,水稻與雜糧的年產量已達到3萬公斤。看似不低的產量,經與苗栗縣有機農業產銷合作社的契作下,在阿傑獨立經營的第一年就不愁銷路問題,也讓阿傑可以專心經營,現在還想要擴大耕作面積,朝向專業的經營農場。

阿傑說,從農最重要的是得累積人脈資源,參加農民學院的訓練課程,可以認識許多農業達人,獲得多方面的協助;另外,日後的互動很重要,他藉由迴鄉農場的活動又認識了西湖農會,現在自己也擔任苗栗改良場的訓練課程講師,他有機會找到嚮往從農的年輕人,不僅工作上多了人手,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低獲利的糧食作物,也可以有豐厚的收入。來自新北市的坤倫,和台中市顏先生,都是經由農民學院網的農場見習和農會的轉介,成為阿傑的得力助手,大家從生手到可以操作大型農耕機,以傳統的師徒制,將農業生產技術傳承下去。


建立自己的產銷計畫

張智傑希望未來能種出更多糧食,讓台灣農業能自給自足!除了農政單位的技術輔導及設備補助,苗栗縣政府也提供了推動有機農業的獎勵補助,包含了產、製、儲、銷計畫,協助有心從事有機農業的人,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作物收成品質及行銷管道。

從農初期,哥哥姐姐還會擔心他活不下去,但相較於許多從農者專心於生產,後段的行銷通路卻沒有建立的苦惱,阿傑有自己的一套穩健做法,一方面尋求合理價格的契作機會,另一方面留存少量的產品,定期參加有機農夫市集銷售,向消費者介紹自己的產品,也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加以改進產品的生產。契作簽訂契約後可保障價格與預期收入,參加農夫市集則可以建立與消費者的互動管道,對於自己品牌的建立,大大有幫助。

不過,面臨國內稻米市場已達飽和,阿傑也及早準備轉作雜糧生產,還把自己領養的小狗們,都以雜糧作物來取名。100年第一次試種小麥,遇上天候不良而收成極差,幾次觀摩台南的黃豆產製技術,決定今年來試種黃豆,提供給在地知名的豆腐坊使用。阿傑說,不種出自己人吃的黃豆,對不起自己。

阿傑榮獲101年苗栗縣有機達人

有了7甲租地,對阿傑來說,只是開始,他希望可以找到毗鄰的農田,可以成立有機專業區,與其他想從農者形成衛星農場,讓初入門的人可以減少土地、設備與銷售的障礙。今年起農委會推出休耕地活化政策,可望更多休耕的農地釋出後,讓新農民有田可以耕。

孑然一身的阿傑,遷入西湖的龍洞村,寧靜的小村落連遊客都罕見,卻讓他輕鬆自在。種稻,從整地、播種、插秧、施肥、收割、烘乾、碾米都需要大型農機才能操作,為了不被使用化學農藥的慣型農作物污染,阿傑打算購買稻米烘乾機,自行烘乾。阿傑先找好一群朋友以契作一甲地的方式取得資金周轉;他更將祖屋抵押,申請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性貸款,雖然農貸只有1%的利息,但想到這是父親留下的遺產以及好友們的支持,讓他更是要努力拼下去,在農忙期常忙到一天只吃一餐。但即使汗流浹背的辛勞,阿傑卻樂在其中,他說,看到飽滿的稻穗在陽光下發光,就好舒服,也看到了希望。(收藏自 《台灣農委會網站》

Views: 17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