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1905~1993),河北涿縣人,詩人、學者。著有詩集《昨日之歌》,散文集《山水》等。


十幾年前,我走出大學門口,到一個高級中學裏去教書。在那個學校遇到一個學生,他總是笑嘻嘻地沒有苦惱。遇見什麽難的問題,自己不能解答,而旁的同學能夠解答時,他總是自慰地說:“在初中的時候我也解答過許多旁人不能解答的問題”。遇見自己有什麽錯誤,他的回答是:“這一類的錯誤就是考甲等的某某同學也有過”。因此他對於旁人的長處永不羨慕,對於自己的短處也永無悔恨,終日悠遊自得,小小的年紀好像很懂得生活之道。他當時雖然不大被人看得起,並且始終以中下等的學生資格穿過中學和大學,但他後來走到社會裏,卻事事順利,不幾年聽說已經做了簡任官了。

近年來我聽到許多名言讜論,才漸漸覺得那個人的生活之道是有所本的。他大半覺得羨慕他人,容易絕望、甚至毀滅之途,倒不如用這種自慰的方法去尋求個人的“幸福”。幾十年來,我們的民族就很善於用這種方法生存在世界上。

看見人家有什麽長處,便說自己也曾經有過。人家的發明層出不窮,我們便提出絲、紙、火藥、指南針。人家開發了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我們便說,哥侖布以前南美洲早已有華人的遺跡了。俗話說,英雄不誇當年勇,想起祖先的光榮,應該自己慚愧,不但不慚愧,反而用它來遮自己的醜,殊非一個“尊祖敬宗”的民族所應有的事。看見自己有什麽短處,便說人家也有。就眼前的種種而論,發國難財、黑市、無限制的享樂的追求,道德水準的降低,便有人說,這是戰時應有的現象。同時還舉出許多外國的例子,作為這事的保障,好像是無論什麽事只要外國一有,我們就心安理得,言之無愧了。姑無論這類的事在外國是不是準有,縱使有,拿人家的缺點來遮蓋自己的罪惡,也殊非自強之道。羨慕他人,固然會有否定自己的危險,但也能刺激自己前進;深的悔恨固然有時使人灰心喪氣,但也可使人走上自新的道路。消極的自慰只能使人茍且偷生,積極的自責卻能使人活得更像樣子。在“民族復興”成為盛極一時的口號的時代中,我希望大家自責能多於自慰。

1944年

選自《馮至選集》第2卷,1985年8月版,四川文藝出版杜

Views: 1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