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青樹坪境內沒有大山,也沒有大河。只有幾條小小的溪流似飄動的銀帶,緩緩地流淌,每逢漲水季節就會變成寛闊的河流,澆灌著兩岸的土地,滋潤著周圍大大小小十幾個村莊,變得更加靈泛而生動,溫馨而美麗。
這幾條小河雖不能跟大江大河相比,卻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石子江、大泉河。
石子江發源於毗鄰的邵東縣界嶺燕子巖,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雙峰縣經過協調在這裏築起一道大壩,就誕生了一座紫雲觀水庫,後改稱群力水庫。水庫以博大的胸懷,吸納四周的澗水溪流,水面寛闊,碧波蕩漾,又沿著那條被歲月沖刷出來的千年河道汩汩而流,直接進入青樹坪境內的業稼村。
迎接這條溪流的第一位老者叫做聶家橋。遠在一千一百年前的後唐同光年間,一批聶姓人氏在這裏拓荒開田,聚族而居。由於溪水隔斷,耕作與交往極不方便,故由族老牽頭,利用冬閑季節,在附近山上采取石材,在溪上架起一座石板橋。每塊石料長八尺、寛三尺、厚尺半,重達數噸,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全靠人工搬運。據傳是在石料下方墊上圓木,一寸一寸地挪動,足有兩公裏路,然後采取填土回挖的方式安裝成功。有一塊石料在夜間停放時,竟然沈入淤泥,再也無法撈出,只得重新起料。從此,聶家橋將兩岸連成一體,牢牢地鑲嵌在碧野流水之間,至今巋然不動,是青樹坪境內最古老的橋梁。
出聶家橋,溪水在峽谷原野間穿行,愈加清澈明亮,溪底砂石也清晰可見,人們就把這條溪流叫做石子江,一直沿用至今。石子江歡快地穿過一道峽谷,來到一片開闊地帶,兩岸綠柳搖曳,農田片片,先人們又在此處修了一道微型石拱橋,橋長丈余,寛不過三尺,被人戲稱“兩腳寛”,逐漸演變為兩寛橋,因為在它身邊豎起了一座現代化的半月形拱橋。這一古一新、一大一小兩座石橋相互依偎,既可以說是一個威武雄壯的漢子在守護著佝僂的老母親,又像一個熟睡的嬰兒靜靜地躺在母親的懷抱,做著古老的夢。
石子江又放慢腳步,圍著青山轉了一個圈,同時帶走更多的夥伴,悠悠地來到見龜橋。見龜橋始建於何時,無從查證,但有一個美麗傳說流傳開來。相傳當年在選址挖基時,捕到一只大烏龜,有好事者在其龜背上刻下印記然後放生,誰也沒有在意它的去留。臨到竣工準備命名之際,這只烏龜竟然浮出水面頻頻示意。龜本神奇之物,古人視為吉兆,於是取名“見龜橋”,並在橋上刻下神龜圖像,歲時祭祀,確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如今舊橋不復存在,但在修建鄉村公路、重建水泥橋梁時,依然讓神龜占有一席之地,以示紀念。
過了見龜橋,石子江一發不可收拾,七彎八拐地來到上仙峰前。上仙峰乃青樹坪境內第二大山峰,山頂有泉,四時不涸。山上有巖,洞口不大,僅容一人出入,但進洞後緣壁而下,卻豁然開朗,內有小泉滴水,常有雲氣冒出,絲絲縷縷彌漫四野,恍若仙境。古人認為是仙人升天,故名上仙峰。上仙峰周圍有許多山頭,都以形態命名,有鬥笠山,蓑衣山,牛形山、番瓜山等等,最著名的就是牛形山,石子江從牛形山方向而來,繞了一個之字灣。灣上有一座古石橋,為尚義陳氏六世祖遠瓚公兄弟於明永樂年間所建,初名普門橋,橋為雙孔結構,青色大理石砌築,橋面平坦如床,兩頭均有石板路通南達北,為舊時主要通道。遠遠望去,橋的雙拱頗像牛的鼻孔,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叫牛形橋,舊名只有古籍上可以查到。
牛形橋之所以出名,得益於橋傍曾有上仙寺,也系遠瓚公所建,散步過橋,岸上葦草雜叢,竹枝與垂柳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聆聽晨鐘暮鼓,別有一番滋味,為歷代文人遊覽勝地。遺憾的是寺己不存,不遠處又新建水泥橋,牛形橋僅為垂釣之所,依然有幾分情趣,妙不可言。
與上仙峰對峙的還有一座金堂山,又名金臺山,孤崖峭壁,氣勢崢嶸,山上林木茂密,景色宜人。石子江也留連忘返,幾經周折,向金臺山後奔去,彰顯磅礴之狀與大泉河不期而遇,挽手相融,構成另一道奇觀。
大泉河源流稍長,發源於邵東流光嶺的烏龍巖,也修成流光嶺水庫,從庫區奔瀉而出後,不是呈東西走向,而是順著山勢由南向北朝青樹坪境內流入鐘旺村。大泉河不負盛名,水勢較大,穿越花門鎮與青樹坪鎮,途經高橋與洲上橋,都以地名取名。這兩座橋的建築規模、風格及年代都與聶家橋媲美,堪稱一絕。但在洲上橋下首,有一小塊堆積平原,土壤呈金黃色粒狀,故名金沙,又稱黃沙、黃絲坪。曾經建有黃沙橋,因年代久遠且以新橋替代,無從查證。新橋於一九八三年建造,為境內西南部的主要通道,作用非同凡響。
順流而下,卻是著名的大泉橋,大泉河得名緣此而起,有一道美麗風景引人入勝。銀神村內有口荷葉塘,水面寛闊,塘內有一泉眼,汩汩冒出流約裏許註入大泉河。早在清康熙年間,有一曾姓旺族從邵陽荷葉遷入青樹坪,相中塘名與這眼大泉,能保屋堂風水,於是擇此而居並出巨資修建大泉橋,又名介田橋。橋前修壩緩沖水流,橋為雙拱帶孔,青石砌築,兩端各設踏跺,橋上立有石碑,聯雲:千萬頃波濤胥靜,三百年砥柱重新。應是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所撰,有史可考。清同治年間的曾氏族譜中有一篇《大泉村記》這樣描寫四季風光:春季“泉涓涓而始流,水渺渺而初響,梅花與綠波相映,柳線偕碧浪輕飄”,夏季“兩岸青山環繞左右,薰風微拂,蓮萼生香,挹流漱齒,坐磯垂釣,清涼襲人”,秋季“煙霏雲斂,水天一色,展步銀塘,清景滿目”,冬季“水聚寒紋,惟泉最溫,淆之不濁,澄之最清”,“光顧四時,變態不窮,而樂亦不窮也!”如此美景,今亦存之,難怪其鄉人神彩奕奕,容光煥發!
大泉河與石子江好似相約而行,都在金臺山前九曲回腸,手挽手飛流翻滾,形成一道平緩的河灘,創造了側石河。站在金臺山上,透過樹葉的縫隙,三條河盡收眼底,仿佛三條銀帶扭成一股繩,急劇旋轉著,飄向更深更遠的地方,著實壯觀!
雙江合流,前面就是雙虹飛架,側石橋別具一格,接納滾滾而來的河流。它的聲名度在眾多橋梁中獨領風騷,得益於青衡公路由此經過。側石橋實名永濟橋,一橋兩拱,為半圓形結構。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由曾美倫與王成璧合力修建,道光二十四年,由王平石倡修,鹹豐八年,由淩澤棠糾修,民國時期有少量補修,迄今保存完好。側石橋下方地勢平緩,水面寛闊,沿岸綠柳成行,花草叢生,站在橋上,遠望青山如黛,近看碧波映照,原野之上,臥波的石拱橋、傍岸的“美麗灣”新居,草灘上的釣翁,河中栽跟鬥的鴨群……無不充滿著清新樸質、怡情悅性的淡雅之美。
永濟橋的易名來源於一個傳說。清鹹豐年間三修橋時,從外地請來兩師徒。竣工日,師傅吩咐徒弟照他定下的尺寸備好最後的壓軸石。徒弟自以為是,沒按師傅尺寸造型,結果無法彌合,師傅一聲不響,將石料側過身來,立刻蒙絲合縫,頓時掌聲不絕,鞭炮轟鳴,石橋安然無恙。事後,側石橋的稱呼不徑而走,舊名反被湮滅。
幾百年來,側石河濤聲依舊,隨著交通運輸的飛速發展,舊石橋旁邊又添了新橋,全長七十米,寛八米六,也是拱形結構。兩橋相偎,似雙虹並掛,呈現出一種古典與現代美,別有風趣。
出側石橋數公裏,便是新石橋,不遠處是辛亥革命先驅禹之謨故居,當年,禹先生便是跨過這座橋投身革命,斯人己矣,風景不變。此處原名曲江灣,據尚義陳氏族譜記載,明萬歷二十九年(一六零零),陳氏十世祖九賦公獨資修建,後有十六世祖修明公重修,即以地名命名。橋為一拱兩圈,有踏跺,並辟有獨輪車道,車輪痕跡仍然可辨。據說重修之後,剩有很多石料,便在橋的左側修了一座簡易橋,俗稱剩石橋,雙峰方言新與剩偕音,便變成新石橋了,雖切合時代主題,只是連曲江橋名也遭封殺,應予正名才是。
側石河一路奔騰過了肖家壩,出了曲江橋,便進入黃龍山脈轄地,這裏開始山高路陡,林木森森,在叫做“溜嗄嶺”的山下,有個下棠灣,灣內有座石拱橋,據《清同治湘鄉縣誌》記載,雍正七年由曾美倫捐建,鹹豐八年由王敏本、淩右齋、肖芳泰等糾修,同治六年協眾補修。據說修橋之際,曾美倫年事已高,大家敬重他的善舉,將橋命名為“遐昌橋”,以祝健康長壽之意。遐齡即為鶴齡,於是又在橋上雕刻白鶴形象,故又名白鶴橋。由於地處下棠灣,鄉人習慣以下棠灣橋而呼之。
距遐昌橋不遠,便是湖鴨子橋。此橋來歷不明,據尚義陳氏族譜中《重修晚公橋記》概述:橋曰晚公,溯命名之始而莫詰所自,覩兩岸形勢儼若挽弓,或亦因像而名,姑不具論。並註明橋系先君槑軒公所建。依禮文而言,稱先君者應系外姓人氏,如系本宗,非稱先祖不可。今日仰仗航空技術,該地形恰似挽弓之狀,但南岸山口狹隘,坡陡林密,北岸則田土寛闊,修竹茂林,水流平緩,當地鄉親素有放養水鴨的習慣,所以稱呼湖鴨子橋,彰顯地方產業特色,也算名正言順,並不為過。
順勢而下,水流變急,兩岸山巒起伏,坡陡林密,側石河如同奔波在群山峽谷之間,青山橋與遐昌橋、湖鴨子橋一樣,為楕圓形石拱橋,橋長兩丈有余,寛約八尺,但橋高也是兩丈見外,為青樹坪境內單拱石橋高度之最,中段留有車道,踏跺分列兩側,站在橋面往下俯視,頓生幾分寒意,但四周樹翠花香、鳥語啾啾,極富詩情畫意。
出青山橋往西,側石河集聚了更大的能量,浩浩蕩蕩地註入湄水,匯入湘江,最後奔向大海,還將接受更多的艱難曲折。
山因水而秀,水因橋而景,青樹坪無數山頭孕育了石子江與大泉河,河流又哺育了沿岸的老百姓,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應該是一條母親河。
橋梁發展由木而石,由梁而拱,由簡而繁,它們是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標誌,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項人文工程,因此烙上了不同社會環境的印記。青樹坪的橋經得起天災人禍的考驗,歷千百年而不朽,應歸功於歷代人們的辛勤修膳,這些橋梁的保存完整,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