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這是我的雜譯外國詩集,而以其中一首的第一行命名1。原因只為那是我最癖 愛的一首罷了,雖然讀者未嘗不可加以多少象徵的涵義。
詩,在一定意義上,是不可譯的。一首好詩是種種精神和物質的景況和遭遇深 切合作的結果。產生一首好詩的條件不僅是外物所給的題材與機緣,內心所起的感 應和努力。山風與海濤,夜氣與晨光,星座與讀物,良友的低談,路人的咳笑,以 及一切至大與至微的動靜和聲息,無不冥冥中啟發那凝神握管的詩人的沈思,指引 和催促他的情緒和意境開到那美滿圓融的微妙的剎那;在那裡詩像一滴凝重、晶瑩、 金色的蜜從筆端墜下來;在那裡飛躍的詩思要求不朽的形體而俯就重濁的文字,重 濁的文字受了心靈的點化而升向飛躍的詩思,在那不可避免的驟然接觸處,迸出了 燦爛的火花和鏗鏹的金聲!所以即最大的詩人也不能成功兩首相同的傑作。
何況翻譯?作者與譯者感受程度的深淺,藝術手腕的強弱。和兩國文字的根深 蒂固的基本差別……這些都是明顯的,也許不可跨越的困難。
可是從另一方面說,一首好詩的最低條件,我們知道,是要在適當的讀備心裡 喚起相當的同情與感應。像一張完美無瑕的琴,它得要在善讀者的彈奏下發出沈雄 或委婉,纏綿或悲壯,激越或幽咽的共鳴,使讀者覺得這音響不是外來的而是自己 最隱秘的心聲。於是由極端的感應與悅服,往往便油然興起那借助和自己更親切的 文字,把它連形體上也化為己有的意念了。
不僅這樣,有時候——雖然這也許是千載難逢的——作品在譯者心裡喚起的回 響是那麼深沈和清澈,反映在作品裡的作者和譯者的心靈那麼融洽無間,二者的藝 術手腕又那麼旗鼓相當,譯者簡直覺得作者是自己前身,自己是作者再世,因而用 了無上的熱忱、摯愛和虔城去竭力追摹和活現原作的神采。這時候翻譯就等於兩顆 偉大的靈魂遙隔著世紀和國界攜手合作,那收穫是文藝史上罕見的佳話與奇跡。英 國斐茲哲路翻譯的《魯拜集》2和法國波德萊爾翻譯美國亞倫普的《怪誕的故事》 3都是最難得的例子:前者的靈魂,我們可以說,只在移譯波斯詩人的時候充分找 著了自己,亞倫普的奇瑰的想像也只在後者的譯文裡才得到了至高的表現。
這集子所收的,只是一個愛讀詩者的習作,夠不上稱文藝品,距離兩位英法詩 人的奇跡自然更遠了。假如譯者敢有絲毫的自信和辯解,那就是這裡面的詩差不多 沒有一首不是他反覆吟詠,百讀不厭的每位大詩人的登峰造極之作,就是說,他自 己深信能夠體會箇中奧義,領略個中韻味的。這些大詩人的代表作自然不止此數, 譯者愛讀的詩和詩人也不限於這些;這不過是覺得比較可譯或偶然興到試譯的罷了。
至於譯筆,大體以直譯為主。除了少數的例外,不獨一行一行地譯,並且一字 一字地譯,最近譯的有時連節奏和用韻也極力摹仿原作——大抵越近依傍原作也越 甚。這譯法也許大笨拙了。但是我有一種暗昧的信仰,其實可以說迷信:以為原作 的字句和次序,就是說,經過大詩人選定的字句和次序是至善至美的。如果譯者能 夠找到適當對照的字眼和成語,除了少數文法上地道的構造,幾乎可以原封不動地 移植過來。4我用西文譯中詩是這樣,用中文譯西詩也是這樣。有時覺得反而比較 能夠傳達原作的氣韻。不過,我得在這裡復說一遍:因為限於文字的基本差別和譯 者個人的表現力,吃力不討好和不得不越軌或易轍的亦不少。5 廿三年九月九日於葉山 1 陳寧註:歌德《流浪者之歌》:「一切的頂峰/沈靜,/一切的樹尖/全不見/絲兒 風影。/小鳥在林間無聲。/等著罷:俄頃/你也要安靜。」——梁宗岱譯 2 陳寧註:Fitzgerald,現通譯為菲茨傑拉德,他的波斯文英譯本《魯拜集》是上 個世紀中國翻譯者們心目中的翻譯經典。 3 陳寧註:Edgar Allan Poe(1809-1849),現今通譯為愛倫·坡,《怪誕的故事》 指的是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4 陳寧註:在此,梁先生忽略了他前文的觀點:「兩國文字的根深蒂固的基本差別」, 所以,讀梁先生的譯文在準確性上大可放心但有時因拘泥原文而失去了漢語的正確 性和可讀性。 5 陳寧註:也許,正是梁先生的這種謙虛的美德或者說自卑的心理令他不能真正超 越原作和原作者,使自己陷入解析原始文本,因缺少翻譯者的二度創作,和拘泥於 原作和原作者的本身固有的文化和語言傳統而失去了漢語的光彩。我以為,梁先生 譯的「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不如譯為「一花一世界,一 樹一菩提」(雖然英國人不信佛陀)或者「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貼近原意 更符合中文的習慣。而且,誠如梁先生所言,「原封不動地移植」,在梁先生譯的 《嚴重的時刻》第二段德文的「Nacht(夜)」梁先生卻譯為「Welt」(世界),於 中文氣勢、文辭統一嚴謹,於原文則不信不達。詩歌不是說明書,我想,太固執於 原文行文只能令詩意蕩然無存。
梁宗岱(1903~1983),廣東新會人,中國現代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晚禱》,詞集《蘆笛風》、文論《詩與真》等。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