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查丹瑪斯《預言·諸世紀 》(第十七章)

冷酷的海軍司令官的所作所為

 

  海戰的司令官 冰冷嚴酷

  赤衣人 無法抑制 嚴峻

  膽寒顫慄的喧嘩

  囚虜 逃離跨在馬鞍上的年長者身旁

  隨著時光流逝

  阿古裡帕長大成人 產下一子

 

  《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無從確定「海戰的司令官」是哪國人物。本詩中既無國名又無地名,只有詩最末出現一個「阿古裡帕]女性的名字,但這對專家們而言並不是一條有多大價值的線索。

  於是,專家們只能如盲人摸像一般展開瞎貓撞死耗子式的嘗試。他們首先將目光定在諾查丹瑪斯時代的法國。當時法國海軍的司令官是巴隆·德·拉·加爾多和川·德·拉·毛爾,法國史中對此二人的記敘僅寥寥數語,評價是能力一般,在海軍司令官的職位上沒有突出建樹。詩中的海軍司令官是一位鐵石心腸、冷酷無情的人,將下屬與戰俘都視作工具,採取暴虐的手段驅使他們。因此所有人對他都敬而遠之。那兩位能力一般的司令官顯然不是詩預言的對象。

  專家們繼續將目光投向同時代的西班牙、葡萄牙、尼德蘭等海上強國,但都一無所獲。在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專家們發現,一些嗜財如命、大肆劫掠的海盜頭子居然被女王授以海軍上將軍銜,成為帝國海軍將領,如豪金斯、德雷克等人。他們將從事海盜活動搶劫來的巨額財富獻於英女工,才得到這些榮譽。這些人也許與預言詩有某種關係,但目前支持這一猜測的證據不夠充分。

 

 

 

革命高潮時被處決的路易十六(1793)

 

 

  --------

  外表如此高雅的貴公子

  成為陰謀的對象 被出賣

  跌落寶座

  市井 利劍高懸 玉首被可燃之粉燒燼

  由此 席捲大地的殺戮

  王 成為憎惡的標靶

 

  英法兩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後,都因國王採取過血腥鎮壓新興資產階級的極端暴行而利用國會處死過國王,英國倒霉的是查理一世,法國則是路易十六。

  本詩便是預言路易十六在法國大革命如火如□時被處死的命運。

  當巴黎爆發革命、法王路易大權喪失殆盡的「恐怖新聞」傳入歐洲各國君主耳裡,他們只感到脊背上一陣陣發冷。普魯士國王立即與奧地利皇帝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歐洲各國君主聯合,用武力干涉法國革命,恢復法王路易的王權。隨即,普奧干涉軍越過普法邊境,開始向巴黎推進。

  對法國人民而言,這無疑是對自己祖國的侵略,他們要求誓死保衛法國;對路易十六而言,這是他恢復權力的大好機會。於是,路易十六偕同王后做下了出賣法軍作戰計劃,裡通敵國的可恥勾當。當杜伊勒裡宮的秘密保險櫃裡發現了記錄著路易十六夫婦卑劣行徑的信件後,巴黎人民群情激憤,將路易十六關入丹普爾監獄,國會著手審判他的罪行。

  諾查丹瑪斯出於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的立場與君權神授的正統觀點,在詩裡將路易十六置於正面進行描述,並把結束他反對動統治的革命稱為「陰謀」,把君主制終結說成路易十六「跌落寶座]。這是應當以批判眼光去看待的。

  逮捕國王后,國會經過長時間的辯論,終於在1793年1月15日晚,以387票對334票通過判處國王死刑的決定。詩中的「市井利劍高懸」便是對於1月21日在巴黎協和廣場對路易十六執行死刑的描述。「玉首被可燃之粉燒燼」是預示路易十六的頭顱被丟進石灰粉堆中焚燬一事。諾查丹瑪斯對路易十六之死的預示如此準確,這再一次顯示他的預見力是何等敏銳。

  詩最後預言的是處死國王后,雅各賓派實際掌握政權,在法國進行一系列恐怖、帶有革命血腥的統治,反革命人物被不加區別地大批處決,此為「席捲大地的殺戮」。路易十六由於其出賣祖國的卑劣行徑,死後仍為法國人民所不齒,成為一代遺臭萬年的君主。

 

 

 

沙皇尾古拉二世與拉斯普琴

 

 

  --------

  貪婪無比的高僧野心勃勃

  從不認為自我滿足過

  他與使者 被騙入天衣無縫的圈套

  森林砍伐者 看見萬事顛倒

 

  這是另一首關於俄羅斯的「怪僧」拉斯普琴的預言詩。此前,諾查丹瑪斯預言拉斯普琴因在俄羅斯教會有較高職務,得以經常出入宮廷,與沙皇及皇后會面,並取得沙皇的信任與皇后的愛慕。

  在拉斯普琴與皇后的宮鬧醜聞傳出前,沙皇對拉斯普琴給予極大的信任,教會重大事務都邀拉斯普琴參與決策。拉斯普琴在處理事務時表現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受到沙皇的賞識。但同時他的個人野心也高度膨脹,處心積慮力圖擠進沙俄帝國的高層權力中心,此即詩第一、二行寓意所在。

  拉斯普琴用盡手段獲取皇后的芳心,即是想利用皇后向上爬。但紙包不住火,他與皇后的隱情終於敗露。沙皇惱怒萬分,下令將他關進監牢,由法庭秘密判刑流放西伯利亞。此即詩第三行寓意所在。

  詩的末尾據專家的解說,是指教會的一般教徒與某些被欺騙的農民十分尊敬拉斯普琴,視他為「聖者」,在他「神秘消失」後仍不停打聽他的下落。

 

 

 

威脅羅馬教皇地位的人

 

 

  --------

  聖王 對塞迪佛拉古 萬分憤慨

  戰鬥的甲冑 遭禁之時

  毒藥摻入砂糖 帶著草毒的芬芳

  被殺害於水中

  死亡 來臨 來臨

  令人恐懼的聲音

 

  本詩是關於羅馬教皇的崇高地位受到企圖分裂教廷勢力威脅的預言。

  「聖王」即寓示教皇。「塞迪佛拉古」據專家們對諾查丹瑪斯的原文拼寫進行仔細考證後得出的結論,這並非一個成型詞,而是諾查丹瑪斯自行創造的一個新詞,其詞源是拉丁語「地位」與「破壞」。在詩中所表述的意思可能是「地位威脅者」,詩第一行的解說即為,「教皇對威脅到其地位的人怒火中燒」。

  這股威脅教皇地位並企圖分裂教廷的勢力來自何方?專家們將研究方向定在中世紀末期歐洲的宗教改革與宗教戰爭上。當時的歐洲各國在忍受了天主教會近一千年的愚昧精神統治後,人民終於爆發了反抗教會精神桎梏的鬥爭。宗教改革一時間在各地風起雲湧。德意志地區有路德教派,西歐有加爾文教派,法國有胡格諾教派;宗教戰爭有閔采爾領導的德國農民戰爭,法國國內的天主教派與胡格諾派以及各國內部程度不一的新教徒保衛自己信仰的抗爭。在新教徒反抗天主教會壓迫的鬥爭中,除戰爭外,還有某些激進的新教徒對極端仇視新教的大主教們採取暗殺的手段,如投毒等,這便是詩第二、三、四行的寓義所在。

  教皇感到來自新教的強大壓力,而一時又無良策將蓬勃興旺的新教扼殺在搖籃中,詩最後兩行一語中揭示了教皇惶恐不安,坐臥不寧的心態,彷彿未日即將降臨一般。

 

 

 

「敲打」經濟新貴日本的美國

 

 

  --------

  中傷者 誹謗降生不久的金錢國度

  隨著時間壯大的海之來回 將會舉行

  年長者 沒有疑惑的餘地

  王國內 派系活動甚囂塵上

 

  這首詩,被專家們認為是關於日美日益劇烈的貿易摩擦的預言。

  「降生不久的金錢國度」寓示日本在經歷戰後的高速成長期後,經濟實力以令世人膛目的幅度倍增,從貧窮的戰敗國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國。日本的經濟奇跡主要得益於政府主持下的出口貿易導向型經濟戰略。這不可避免地導致日本企業與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發生正面衝突。由於日本企業的競爭力極強,不僅在全球市場上佔有優勢,甚至在美國國內市場上也分食了原本為美國企業牢牢佔據的「蛋糕」。這使日本對美國年年產生巨額貿易順差,引發美企業界乃至政府對日本產生強烈不滿,詩第二行實際上是描述美國強烈要求日本向其大幅開放國內市場,增加美國商品的進口,以削減美國過度的貿易收支不平衡的呼聲。「海之來回」為寓指美日間的進出口貿易。

  詩第三行頂示美國將會毫不猶豫地引用國內貿易法案對日本展開貿易戰。但由於此類過激行動通常的結果是「雙害」,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好處,美國國內持反對意見者也大有人在,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辯論,爭吵不休。「派系活動甚囂塵上」正是預示此點。

 

 

 

紐約空爆是地球外人類所為

 

 

  --------

  天空在燃燒四十五度之地

  火焰逼近 龐大的新都市

  不失時機 撒落大地的巨大火焰

  魔鬼般蹦跳在每個角落

  欲對日耳曼人作前所未有的考驗

 

  諾查丹瑪斯在這首詩中向我們展示的是某城市遭遇戰爭或某種災難時的駭人場面。

  《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將「四十五度之地」與「龐大的新都市」聯繫起來解讀,發現預言指向的是美國的超級都市一紐約,它正位於北緯四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間。

  「天空在燃燒」與「火焰」表明,紐約將受到來自天空的襲擊,也許是常規轟炸,也許是核洲際導彈。不過,至少就目前看來,擁有遠程核打擊力量的中國與前蘇聯國家如俄羅斯等都在盡力與美國發展友好關係,難以想像它們會貿然向紐約發動核打擊。

  有專家發表看法認為,本詩應視作諾查丹瑪斯預告將有來自大空的大批UFO空襲歐洲的下篇。在將歐洲所有大城市毀滅後,外星部隊繼續向西,飛臨紐約上空,開始毀滅紐約。這是一種全地球人類無法反抗的災難。同時,本詩第三、四行預示了外星部隊使用的是極其先進的激光武器,它令地球的所有進攻與防禦手段都推動能力,瞬間化為烏有。「撒落大地的巨大火焰,魔鬼般蹦跳在每個角落」,正是諾查丹瑪斯眼中從UFO射下的道道死光象撒旦之劍一般,將紐約化成一片廢墟的淒慘場面。在所有關於1999年大災難的預言中,這段預言最讓地球人類感到不寒而慄與孤獨無助。

 

 

 

1789年的巴黎大混亂

 

 

  --------

  委託於兵士管制的大都市

  致命的騷亂 如此這般

  達至轟天震地 史無前例

  令世間害怕的厄運 逼近眼前

  流血的攻擊 將何上一次

 

  這首詩描述的是某城市秩序混亂不堪,流血騷亂頻頻發生的情景。專家們將本詩歸入有關法國大革命一欄;認為它預示的正是巴黎在大革命漩渦中跌宕起伏、天無寧日的景象。

  「委託於兵士管制的大都市」,預示對國王路易十六不利的國民議會召開後,路易十六向巴黎和凡爾賽調集大批軍隊,妄圖以武力解散由第三等級代表組成的國民議會。這一愚蠢的決定直接成為大革命的導火索。巴黎從此掀起轟轟烈烈的反封建王權、要求民主、自由與人權的資產階級大革命運動。

  詩第二、三行預示巴黎再也沒有平靜的日子,革命(「騷亂」)帶來激情,但也破壞原有秩序,造成混亂。自1789年至拿破侖再度退位的1815年,巴黎經歷的是26年的劇烈動盪,不斷地在浪峰與波谷間起伏。

  詩最末兩行的「厄運」與「流血的攻擊」寓指在巴黎發生的一次次血腥清洗反動派的革命暴力,與幾次政變後新的執政者對原當權派反攻倒算而大揮屠刀。

 

 

 

韻味深藏的古都被襲擊破壞

 

 

  --------

  波爾塞族的滅亡未曾有的恐怖戰慄

  彼等的聖大城市 被惡疫站污

  略奪日月 破壞彼等的寺院

  兩條河川被流血染紅

 

  這是一首關於某座古城慘遭蹂躪毀損的預言詩。世界上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成千上萬,諾查丹瑪斯預言的究竟是哪座?詩第一行的「波爾賽族」是專家們解讀本詩的關鍵鑰匙。

  「波爾賽族」是起源於意大利的一支古老的民族,在古羅馬帝國衰亡時,為躲避日耳曼人燒至帝國四境的戰火,向西遷移至現今法國南部的朗格多克地區。以波爾賽族的居住地為中心,逐漸形成一座帶有古羅馬遺風的歷史名城,那便是現今法國南部重鎮圖盧茲的雛形。

  「波爾賽族的滅亡」,大概是指圖盧茲在早期曾受到過外來的軍事侵襲,專家們在史料中發現,歷史上阿爾比喬夫十字軍曾圍攻該城,並在攻進城後進行過劫掠與破壞,那些十字軍士兵本是烏合之眾,缺乏道德與紀律的約束,進城後在指揮官的放縱下,露出強盜本性,以燒殺搶奪為樂,他們隨意闖進波賽爾族人家裡,見財物就搶,有人稍稍反抗就殺。慘遭屠戮的波爾賽人的鮮血染紅了圖盧茲市內的兩條河流。掠奪與殺戮使這座古城失去往日的熠熠生機,一時沉寂下去。

 

 

 

全球規模的大異變!波及東方軍隊

 

 

  --------

  飽學之敵軍 右往左往搖擺不定

  龐大的陣營 疫病 遇伏擊敗去

  比利牛斯山脈 威尼斯 阿爾卑斯

  不是彼等之物

  河流近傍 古墓被發現

 

  諾查丹瑪斯已不止一次地預言強大的東方軍隊將橫掃歐洲。在本詩中再度提及東方軍隊在歐洲,不過不是描述如何橫掃千軍,而是敗退歐洲戰場的預言。

  有趣的是,使一度在歐洲無人敢擋其鋒的東方軍隊退出歐洲的,並非歐洲聯軍的強勁反攻,而是諾查丹瑪斯數次預告過的全球規模的大異變。

  這次異變,也許是《諸世紀》對方世紀末大災難的另一種說法,但專家們更傾向干將它看作繼大災難後對人類的又一次毀滅性打擊。

  東方軍隊的敗退,便是在此大異變發生之後。「飽學之敵軍」寓指東方軍隊,「右往左往搖擺不定」是指東方軍隊在大異變後是繼續進攻還是退回大本營,將領們猶豫不決。詩第二行預示大異變給東方軍隊帶來一種不知名的瘟疫,使戰鬥力大為削弱;在撤退途中又遭到倖存的歐洲軍隊的伏擊,不過損失不大。

  詩後三行預示,由於此次大異變,不僅東方軍隊與歐洲聯軍實力受損,更嚴重的是歐洲遭到徹底毀滅,「比利牛斯山脈 威尼斯 阿爾卑斯」所代指的廣袤歐洲最終既沒成為東方人的掌心之物,也沒被頑強的歐羅已人保留在家園裡,它毀滅了,成了死亡的墳墓。

 

 

 

嘲弄愚蠢的批評家們

 

 

  --------

  垂閱本詩的大方之家們

  請將此視為得益

  切勿靠近卑俗無知的俗眾

  觀星 無智者 邪宗之徒

  應統統敬而遠之 不這樣做的「賢人」

  才可讓其坐在司祭的椅子上

 

  本詩原文全用拉丁語書寫,如此「純淨」的詩在原版《諸世紀》中極為少見。通常,諾查丹瑪斯慣於採用幾個語種混雜書寫,甚至自造新詞,造成閱讀困難來掩蓋《諸世紀》的深奧含義,使之不至輕易為一般市井俗民透徹理解。

  但在本詩中,諾查丹瑪斯用拉丁文書寫的用意恰恰相反,他要用通俗的拉丁文讓稍具知識的人都能看懂本詩。

  因為他要讓世人知道他在嘲笑那些無法讀懂卻胡批亂評《諸世紀》的愚蠢的批評家們。

  於是,在詩中他故意反話正說「推薦」那些整日與觀星術士、無知無識者和不信基督的「邪宗之徒」為伍的「賢人」,擔任司祭一類的具有神聖意義的教職。

  有趣的是,「觀星術士」指能佔卡預測未來的星相者。事實上,諾查丹瑪斯本人恰好擅長星相學,他連自己擅長學科一併列為諷刺對象,也許是想誹諭一下所有領域內的權威。

  《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一想到諾查丹瑪斯連自身一起嘲弄,就會會忍俊不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

 

 

 

因為不光榮的投降被判死刑的阿希魯元帥

 

 

  --------

  財寶的弓 欺騙著阿希魯

  被生殖者熟知的四邊形

  發明囚為王者的行為被知曉

  民眾的前面捆吊

  屍體在寒風中搖晃

 

  本詩預言的是一位名叫阿希魯的人被處於死刑的事件。

  在法國歷史上,叫做「阿希魯」的人有兩個最為出名:一個是巴黎最高法院院長阿希魯·德阿魯勒,他為女王攝政、寵臣孔西尼的倒台做出了巨大貢獻。結果孔西尼被暗殺(1517年)。另一個便是以不光榮的失敗而被判處死刑的法國軍隊元帥阿希魯·巴扎勒。他是在1870年被判處死刑的。

  從本詩中的情形可以看出,預言的也許是法軍元帥阿希魯,他的不光榮的戰爭行徑激怒了法國人民,因此被要求處死。

 

 

 

陷於越南戰爭的美國士兵

 

 

  --------

  因為戰爭開放的阿魯魯

  放棄了抵抗

  士兵們 被夜色恐喻

  黑與白在地上掩蓋了藍色

  虛偽的陰影之下

  倒戈者聽到了聲響

 

  本詩預言的是越南戰爭,第二、三行描寫了美國士兵。

  第二行「被夜色恐哧」說明了美國士兵來到潮濕陰暗的山地叢林中,對於越軍的游擊戰術極不適應,特別在漆黑的夜晚,不諳地形的美軍常受襲擊。因而美軍對夜戰是害怕的,他們害怕走進越南民兵的圈套之中。

  第三行「黑與白」即表明美軍由黑人和白人構成,他們充溢在印度支那的大地上。

  而第四行則生動地描繪了越軍的游擊戰術:藏於陰暗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導彈、火炮籌新兵器的登場

 

 

  --------

  法蘭西在海戰中獲得勝利

  巴塞羅那的人民 塞昂馬賽的人民

  黃金泥棒 封入鐵球之中

  普托隆的人民 擔負著欺詐的棍棒

 

  這首詩至今還沒有合適的解釋。塞昂這個地名至今不知在哪國,而普托隆被認為是以色列的一個港灣城市。

  而從第三行的「黃金泥棒封入鐵球之中」可以得到這樣一種解釋:一種新兵器,如火炮、導彈等開始登上戰場。炮彈、導彈等都是棒狀的,裡面裝填著炸藥,外表是一層堅硬的鐵皮。從這一行可以得知,諾查丹瑪斯在施展占星術之時,已從水面看到了這一系列恐怖的新式殺人武器,他也許為自己的子孫會受到這種「鐵球」的進攻而感到惋惜。

 

 

 

吉斯公爵在進攻西班牙途中的遭遇

 

 

  --------

  朗各魯的大公

  在多隆被圍攻

  奧旦和里昂的人民相伴

  日內瓦和奧斯布魯克

  和米蘭多朗的人民聯合

  越過山脈

  為了與安科納的民眾決戰

 

  本詩中「朗各魯的大公」指的便是吉斯公爵。這一首預言詩預測的就是吉斯公爵在進攻西班牙途中,所率的奧旦和里昂的士兵們被圍攻於多隆。

  而本詩後半部分預言的是日內瓦、奧斯布魯克和北意大利的軍隊進攻教皇領地的事件。在法國的歷史上,安科納屬於教皇的領地。

  在這本《諸世紀》中,諾查丹瑪斯對中世紀的法國預測得特別仔細。看來他對幾百年後的法國極感興趣。

 

 

 

通過教皇領地的帕爾瑪城的所有者……

 

 

  --------

  餐桌上的葡萄酒輕輕潑灑

  第三者無法得到心意的物品

  帕爾瑪的黑衣使者將

  自己信賴的佩魯奇亞

  變為比薩

 

  十六世紀的教皇保羅二世私生子甚多,是一位風流不羈的人物,好在他並不曾因此而釀成大禍,只是不時地將自己的領地送給那些有實無名的孩子們。本詩預言的就是他將自己的領地帕爾瑪暗中送給其私生子皮埃爾路易·凡爾涅茲一事。這事發生在1545年。

  其實,出身庶民的皮埃爾路易·凡爾涅茲和這位教皇倒底是何等關係已很難查考了,恐怕連這位風流成性的教皇也說不清楚。不過平民皮埃爾路易·凡爾涅茲確從教皇手中得到了帕爾瑪並由此飛黃騰達。

  後來,帕爾瑪從凡爾涅茲家手中轉到了布爾鮑家手中,這便是全詩後半段預言的內容。

 

 

 

16世紀 蠻族入侵意大意南部

 

 

  --------

  那波利 巴勒莫 西西里

  在蠻族手中 化為無人的荒野

  科西嘉 薩勒諾 撒丁島

  飢餓 瘟疫 戰爭 瀰漫著惡的氣息

 

  世界上的災難和痛苦也許太多了!諾查丹瑪斯《諸世紀》一書就以預言那未可知的天災人禍而受到廣泛關注。這位生活在十六世紀的老人希翼憑籍自身的神奇力量,把未來的人們引向一個沒有痛苦和悲傷的快樂之國。

  這首詩也不例外,仍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預言。但從時間上看,大概發生於諾查丹瑪斯尚存人世的時候。這給史學家和玄學家們考證本詩的內容帶來一定困難。因為意大利在這一時期沒有如此巨大的戰亂。當然,這僅是從史料上判斷,或許諾查丹瑪斯是對歷程艱幸的意大利文明發出的痛苦的悲歎,而未明確地預言未來,在其它各章中均有類似的預言詩。

  雖然我們找不出本詩的確切含義,但聯想到本書的內容無異於一部人類發展的災難史,不難體悟到這位偉大的預言詩人那顆悲天憫人的善良的心!

 

 

 

大地被鮮血浸染 新月軍蘭戰敗

 

 

  --------

  輕快的戰馬啊 快上沙場

  宣告那 新月的敗亡

  夜幕的山林裡 被牧羊殺害

  深深地掘出 紅的深淵

 

  這首詩預言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對外擴張中的一次慘重失敗。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來是中亞細亞的一支突厥人部落,後來接受了伊斯蘭教,逐步由小亞細亞向西擴張,並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迅速征服其到達的每一個角落,建立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亞歐間不可逾越的牆。其實,土耳其就是突厥的變音。詩中「新月」就是指土耳其和伊斯蘭教的標誌。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後沒有停止過也從來不可能停止的征服中,遭到被征服地區人民的頑強抵抗。這時,這群依靠戰爭和征服發達的異教徒又因了戰爭和征服而逐漸落沒。其中最慘重的一次戰敗發生於1476年。

  這一年,土耳其派十二萬侵略軍進攻摩爾達維亞,摩爾達維亞大公斯特凡三世率四萬士兵迎戰。雙方相持在瓦斯魯伊的一座高橋附近,死傷無數。後來,斯特凡命一隊士兵披上羊皮,僑扮成牧羊混過高橋。在土耳其軍隊發動進攻時製造驚慌和混亂,引發了土耳其軍隊的內訌。隨後,斯特凡親率大軍一舉擊潰土耳其的部隊,並俘獲土耳其的大總領「巴夏」即副王共八名將領,趕走了入侵者。這便是詩的後半段預測的內容。

  詩的最後一句,也許能夠說明戰爭的殘酷。「紅的深淵」一定是指士兵們在戰場上灑下的斑斑血跡。

 

 

 

教會和男女無一倖免 均被迫害

 

 

  --------

  佛羅倫薩快逃快逃

  敵人正從羅馬逼近

  抗擊在費恩佐勒發生

  血流成河

  最高統治者亦被捆縛著手臂

  寺院和女人

  均無法倖免

 

  諾查丹瑪斯在前幾章節中預言了一支神秘而強大的中國軍隊在世紀之交橫掃歐洲。猶如災難之神降臨人間。這首詩亦不例外。

  預言詩描述了這支來自東方的軍隊征服法國的過程,這只驕傲的高盧公雞終於俯首稱臣。那麼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誰呢?——意大利。

  在這一征服過程中,歐洲宗教中心羅馬及一切神職人員無疑會受到另一種信仰,即無神論的強烈衝擊和殘酷鎮壓;最終被取而代之。這是可以預見;因為征服就意味著接受,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無論是政治還是思想。詩中對此當然不能不談,「最高統治者」即教皇,他被「捆縛著手臂」,「寺院」即教會,也「無法倖免」。正如本書對拿破侖的預言中若干章節描述的那樣,拿破侖對異地民族的統治源於對教會的鐵腕控制,而征服一個民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摧毀其思想和信仰並用自己的思想和信仰取而代之。顯然,這支「中國軍隊」正是這樣做的。

 

 

 

吉斯公爵與亨利二世的情婦私通

 

 

  --------

  奧方偉大的主人不在家中

  副王的甜言蜜語

  讓山盟海誓成為愛的不幸

  她 心甘情願地投入公爵的懷抱

 

  這首詩預言的是十六世紀法國在意大利冒險中的最後一位騎士國王——亨利二世在位期間發生在宮中的一段風流韻事。

  在亨利二世統治期間,吉斯兄弟在宮中很有勢力,這主要是靠國王的情婦,美麗妖艷的迪姬娜·德·普瓦提埃暗中協助。在亨利二世時代,法國的宮廷裡勾心鬥角、暗殺成風,很像意大利的宮廷。洛林的紅衣主教查理;德·吉斯是個精明的大領主,他積聚了大量的教會領地。支持教皇創立的新修道會——「耶穌會」。他的弟弟弗朗索瓦·德·吉斯是法國一名優秀的將軍。吉斯兄弟嚴然以捍衛信仰和與教皇親善為名,催促亨利二世重新投入到意大利的冒險中去。

  一直以來,史學濃們更樂意從政治鬥爭的角度去解釋亨利二世和吉斯兄弟間的恩恩怨怨,但這首詩從感情糾葛的角度,給他們問的矛盾提供了絕好的佐證。很顯然,弟弟弗朗索瓦趁亨利二世不在宮中之機,竊取了迪姬那的芳心,並利用她和亨利二世的特殊關係為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顯然因為王后卡特琳娜。德·梅塞德斯來自奧地利,故稱亨利為「奧方」。而「副王」儘管不是法國宮廷中的官職,但也能籍此判斷是指一位總司令官。

 

 

 

多馬爾公爵(吉斯公爵之弟),1526~73年

 

 

  --------

  與勒芒相鄰的大君主

  他率領大軍

  從海洋到陸地

  布列塔尼人·諾曼底人追隨著他

  為奪取島嶼

  穿過直布羅陀與巴塞羅那

 

  與勒芒接壤的,是法國十分重要的要塞馬延,這裡剛好是弗朗索瓦·德·吉斯的領地。這首詩預言的是這位亨利二世時期風光無限的軍事將領歷經百戰,飽獲英名的情況。

  在「市民式國王」路易十一之後,法國相繼有過好幾個「騎士式的國王」。對他們來說,意大利冒險不僅僅是一次侵襲。他們在阿爾卑斯山另一側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種異地文化的芬芳和無數的財富。對這些粗魯的法蘭西領主而言,十五世紀意大利有著如此優雅的文化氣息和生活方式,難免不令他們想入非非。在這一過程中,吉斯兄弟鼓動他們的主子前去冒險,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而弟弟弗朗索瓦更是軍功卓著,被後人稱為「多馬爾公爵」。

  但是,弗朗索瓦似乎並未如詩中所言,為征服非洲渡過了直布羅陀海峽。

 

 

 

王子與母親為爭權而反目(1617)

 

 

  --------

  王子 將母親侮蔑

  眼 受傷的足 粗野與反抗

  珍奇乃至殘烈的復仇

  對著奧方

  超過王百臣民 殘遭殺戮

 

  這首詩預言了法國歷史上一段過程曲折的宮廷權力之爭。

  亨利四世的妃子瑪麗·德·梅蒂西斯憑著國王的寵幸,在亨利死後大肆收買貴族,籠絡一幫親信寵臣。開始攝政。

  1614年,路易十二成年。但他仍要求母親執政,瑪麗的黨羽佔多數的三級會議對她表示信任。瑪麗藉機要求巴黎高等法院承認她的君主權,並以答應法官和特權階層維持胃官制度不變為條件。

  王公們召開三級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路易十三,現在卻事得其反,會議的結果對他們不利。但他們的代表之一孔代就此屈服了。這一舉動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極大同情,當他返回巴黎時,市民們齊集街頭向他歡呼。這令攝政母后手下的一位重臣——孔奇尼徹夜難眠。這位神通廣大的總督和國王內室待從長要求母后逮捕孔代親王,並將亨利四世時的大臣們一一革職。

  正當王公們聯合各路兵馬,準備營救孔代時,戲劇性的事件發生了:1617年,在路易十三的唆使下,孔奇尼被暗殺。原來,路易十三早就企圖親政,終於等來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奪回了政權。路易十三執政後,為肅清殘餘的反對勢力,又將孔奇尼的親信五百餘人全部殺害,再一次向世人昭示宮廷鬥爭的殘酷和慘烈。

 

 

 

內戰爆發與結束戰爭的君主的兄弟

 

 

  --------

  英俊的孩子結束了戰爭

  在眾神前 召集被敕免的人群

  卡奧爾與莫阿沙克

  已遠離地獄

  裡庫特威爾的拒絕

  殘害了阿讓的人民

 

  這首詩大概講述的是一位青年結束內戰的事。詩中的地名卡奧爾,英阿沙克,裡庫特威爾,阿讓等,均是法國西南部的地名。由此看來,這首詩也許是在預測吉斯家的一位青年憑著自己的果敢和家族的勢力平息內亂的事情。因為法國西南部曾是吉斯家族的領地。

  但這僅僅是預測而已,目前尚未找到確鑿的史料加以說明。在西方各國中,最紛繁蕪雜且富有神秘色彩的就是法蘭西曆史,可以想像有多少有趣的事情未被世人所知,我們僅能從諾查丹瑪斯的預言中窺到這段歷史的蛛絲馬跡。

 

 

 

十四年的專制君主·拿破侖1世

 

 

  --------

  從海的屬國

  矮子奪去了總督的領地

  放逐卑劣的男子

  高舉反叛的旗幟

  他登上 十四年的專制寶座

 

  這是一首描述拿破侖1世的精彩篇章。拿破侖這位「矮子」在出世之初的戰功,便是奪回了「總督(羅侖)的領地」。隨著卓著功勳的不斷建立,拿破侖終於「放逐卑劣的男子(執政政府)」,而建立了自己的獨裁政權。

  他從1799年上台至1814年退位,其統治法國長達十四年之久。

 

 

 

1799年,國民議會變革舊行政區劃

 

 

  --------

  他從偽地誌中走來

  掘開墓的遺骨

  分派 神聖的哲學家向著繁榮

  以黑代白以新替舊

 

  在1789年成立的國民議會,以廢止封建特權為目的,變革了舊的行政區劃(偽地誌)。據說在埋藏歷代君王的墓地被掘開(掘開墓的遺骨),而且反基督教的各派也因此而繁榮。

  國民從此接受了更新鮮的思想,「以黑代白,以新替舊]。

 

 

 

長達七年的進攻米蘭的戰爭

 

 

  --------

  在因斯布裡亞地區的城市前

  進攻長達七年

  豪邁的大王

  擊敗來敵將城市解放

 

  「因斯布裡亞」是指米蘭的周邊地區。這一定是預言發生在米蘭的長達七年的進攻。最後由「大王」解放了城市。

  據說,進攻的一方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而解放的一方是法國。

 

 

 

瑪麗一世奪回佔領地卡裡

 

 

  --------

  偉大的女工深入進攻

  但那裡易守難攻

  帶來不忍的慘狀

 

  在瑪麗1世時代,法國北部的佔領地卡裡被奪回。這首詩在此描述了此事。自從1347年埃德華多侵略以來,此處一直未被佔領(易守難攻)。

  但在1558年,終於被吉斯公爵奪回。「三頭獅」指英格蘭,它的敗北曾一度給瑪利一世帶來極大麻煩。因為民眾們對這位蘇格蘭女王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女王的情緒。

  英國儘管遠居英倫之島,但從此詩不難看出,它的染指歐洲大陸的意圖早在十三世紀就已暴露無遺了。

 

 

 

美國國內情勢

 

 

  --------

  缺乏同情心的大公

  死亡改變了人們

  變成了無所不知

  王國在平靜中變得世無匹敵

  不少時候 王國的尊者

  遭受了巨大的厄運

 

  本詩預測的是現代美國的國內情勢。

  美國在二戰前只不過是一個實力平平的資本主義新興國家,它的影響力並未達到戰後的水平。但是二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而且本上並未受到戰爭影響,因此國力逐漸加強,後來成為實力超群、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

  但是回顧美國的歷史,可以看到美國資產階級的殘酷無情。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民族,他們才是美國的真正主人,但是移民而來的美國白人卻大肆屠殺、掠奪印第安人。並且發動了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把印第安人趕到了極小的一塊土地上,從此開始對美國廣闊大地的統治。這些白人對黑人與黃種人也是殘酷無情的,許多黑奴與亞洲勞工慘死於他們的無情奴役之下。直到現在,美國國內仍舊存在種族歧視,除白人匯外的有色人種在工作、學習、生活上屢受限制,一貫自稱「最自由、最民主」的美國,實際上是一個「最不自由、最不民主」的國度。

  本詩第一行便諷刺了美國白人對有色人種的缺乏同情、缺乏愛心。而第二、三行則暗示了美國統治階級在大發戰爭利市,漸漸地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而最後一行則預測了美國近幾十年來屢屢發生的暗殺事件。林肯、肯尼迪都死於刺客的槍彈之下,裡根也曾險些被暗殺。

 

 

 

七日後發動大反擊的敵國

 

 

  --------

  被圍攻的人們謀求著協定

  七日後計劃著殘酷的逃脫

  這七個人從內側追擊

  籠罩於 火 血 斧

  編織和平的貴婦 變成囚徒

  本詩讓一些研究學者頗費心思。從詩的內容看,講述的是被圍攻的敵人,表面上在謀求著和平,但是在七天後又發動了忽然的襲擊,一舉俘獲了對方的首腦;一位「貴婦」。

  但是在歷史上此類的出爾反爾的戰爭事件並不多見,並且要一方的首腦為女性,這種事情還未有。可見,諾查丹瑪斯是在預測一件還未發生的事。

 

 

 

成為掠奪目的地的尼斯

 

 

  --------

  尼斯的城堡 並未加入戰鬥

  卻負於了閃爍的金屬

  這種行徑成為議論的種子

  對於市民 這是應該引發奇妙恐懼的

 

  尼斯在古代是馬賽人的殖民地之一,因此法國人一貫把它視為自己的領土。但是在尼斯的歸屬問題上,意大利並不相讓,法國與意大利曾為此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在十九世紀前半期尼斯已不屬於法國,它成了一個自由的伯爵領地。法國人一直以失去此地為辱,他們發誓要奪回尼斯。

  到了1860年,由於拿破侖三世答應幫助加富爾統一意大利,他得到加富爾默許,在尼斯伯爵領地舉行了全民投票,又奪回了尼斯。拿破侖三世的帝國的威望空前提高了。

 

 

 

加富爾首相訪問法國

 

 

  --------

  托斯卡那語的使者

  在四月與五月越過阿爾卑斯渡過大海

  仔牛的男子 發佈演說

  他並不是來清除法蘭西式的生活模式

 

  1856年4月,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來到法國拜訪拿破侖三世,他是為請求拿破侖三世出兵協助撒丁王國統一意大利而來的。法國人又一次勸諫君王不要越過阿爾卑斯山進行冒險,而手段高明富有心機的加富爾知道如何說服拿破侖三世,並設法打動了他的心。

  本詩第三行「仔牛的男子」便是指明這次來訪的使者,並非加富爾外號「仔牛」,而在於他是從都靈出發前往法國的。都靈是素有「仔中之城」之稱的。

 

 

 

失敗的領袖與支持者被判處死刑

 

 

  --------

  朗格多克的敵意

  逐驅了偽裝隱藏的暴君

  索爾格的橋上 交易成功

  他和支持者全都被驅入地獄

 

  這首詩至今還未有確切的解釋。索爾格為哪國的哪一個城市還未得人知。而朗格多克為法國羅納河以西的遼闊土地。

  從本詩可以看出朗格多克的領導者被趕下台,在索爾格達成了某種和約,卻不料與他的支持者一起被處於極刑。

  可能是發生在將來的一次法國的政變吧!

 

 

 

法軍侵略羅馬,囚禁皮奧六世

 

 

  --------

  美索不達米亞的市民

  對著塔拉坎的友人大發雷霆

  遊戲 儀式 餐宴 草木也入眠

  羅納的牧師 被人奪去都市

  和阿爾索尼亞一起

 

  1798年拿破侖的法國軍隊侵入羅馬,逮捕了教皇皮奧六世,並將其押解到法國。

  本詩第二行的「塔拉坎」指的便是加泰羅尼亞的塔拉戈納,而「美索不達米亞]並非指的兩河流域本身,而是象徵兩河所夾的土地。在這裡指的便是法國的阿維尼翁。它是羅納河與杜朗斯河所夾的一個城市。本詩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市民」指的便是拿破侖統率下的法國軍隊。而「羅納的牧師」便指的教皇皮奧六世,「阿爾索尼亞」為意大利城市那不勒斯,這裡指被法軍佔領的意大利國土。

  皮奧六世被捕後,於1799年8月29日死於流放途中。

 

 

 

白金漢宮醜聞

 

 

  --------

  王權被扭扭捏捏地請了出來

  先祖典當之物

  在前來糟蹋宮殿之時

  因為戒指而心生誤解

 

  本詩是在暗示宮廷醜聞。但是究竟是哪一國王室發生的醜聞,一直令研究學者大傷腦筋。

  休·阿蘭博士認為本詩預言的便是發生在1943年的白金漢宮王室財寶典當事件。

 

 

 

洛勒爾大公毒殺自己的弟弟

 

 

  --------

  被埋葬的人從墓地爬出

  使橋的實力者被鎖束縛

  鯉魚卵般的毒物盛於一盞

  洛勒爾大公獻與橋的侯爵

 

  本詩預言的是洛勒爾大公毒殺了「橋」的侯爵。

  「橋的實力者」便指的是洛勒爾大公的弟弟龐·穆松侯爵。這兄弟倆為了爭奪王室的控制權,一直紛爭不斷,最終哥哥佔了上風,誘使弟弟服用了毒品「鯉魚卵般的毒物」。

 

 

 

作為戰爭的償全發給士兵的革制金錢

 

 

  --------

  漫長的戰爭全軍疲憊不堪

  士兵的津貼也未支付

  代替金與銀的是革制的錢幣

  黃金卻為黃銅 作為三日月的標誌

 

  在殘酷的戰爭中,士兵是極為重要的。而士兵的士氣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給士兵一定的津貼與獎勵是提高士氣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於戰爭對交戰各國帶來巨大的損失,許多資源被戰火摧毀,以致製造錢幣的金銀不足的事情經常發生。在歐洲,曾發掘出代替金市使用的銅製金市,這也許便是戰爭的影響。但是在戰爭中使用革質錢幣的事例彷彿還未出現過。那麼,諾查丹瑪斯是另有深意嗎?

 

 

 

海盜船攻擊西班牙艦隊

 

 

  --------

  七艘艦船被小軍艦與細長舟艇包圍

  進退兩難的戰爭開始了

  馬德里的司令官負了箭傷

  二人逃走 五人被拉下馬來

 

  本詩是敘述的諾查丹瑪斯在世之時發生的事件,是一首溯古性的預言詩。

  1555年11月,從法國西部港口迪埃普出發了數支海盜船,它們在英吉利海峽遇見西班牙艦隊,然後乘其不備開始圍攻西班牙艦隊。這一群海盜訓練有素,一直在海上無法無天,這一次面對正規的軍艦,它們卻保持了足夠的鎮靜。

  海盜船運用了一個很好的戰術:首先包圍艦隊,再集中攻打旗艦,然後首尾夾攻。在這一次激烈的海戰中,馬德里的海軍司令被箭射傷,除了兩艘艦艇逃走之外,其餘都被海盜們俘獲了。西班牙艦隊損失慘重。

 

 

 

掠奪·凌辱——戰亂中的街道

 

 

  --------

  瓦斯特的城堡大量的騎兵隊

  費拉拉的附近 行李妨礙了前行

  都靈

  目不忍睹的盜竊在盛行

  城堡裡人質被強行凌辱

 

  本詩第一行的「瓦斯特」(Vast)讓人難以確定。因為在法國,與此相同或音近的村莊、僧院、港口或者人不計其數,這是一個極為常見的特定詞彙。

  我們認為此處的「瓦斯特」指的便是瓦斯特侯爵阿方索二世。他在擔任米蘭總督之後,隱居於阿斯特。正好符合「費拉拉的附近」的條件。

 

 

 

三十名俘虜被處火刑

 

 

  --------

  隊長率大軍前行

  在山谷之中 與敵人面面相覷

  在火的包圍中仍不輟前進

  除了被燒成肉串的三十人

  其餘全部逃竄

 

  本詩敘述的是一支軍隊被敵人圍困於山谷之中,三十名士兵被俘,其餘的全都逃走。而被俘的這三十人,全部被殘酷地判處了火刑。

  火刑作為中世紀基督教會處罰異教徒的酷刑曾經在歐洲廣為流行。而火刑也因其過於殘酷曾被禁止使用。

  本詩或許敘述的是一次宗教戰爭:天主教的軍隊與胡格諾教徒遭遇,新教軍隊不敵對手,三十名新教徒被俘,很快被作為邪惡的異教徒判處了死刑。

  在宗教信仰面前,各教派互不相讓,對於異類,他們是不會有絲毫同情與憐憫的。

 

 

 

被稱為殘酷武將的阿爾巴大公

 

 

  --------

  阿爾巴的大公陰謀叛變

  欺騙偉大的祖先

  吉斯的統治者打倒了他

  並因俘獲此人而建起紀念碑

 

  本詩從內容上看十分清晰,一眼便知是在預測阿爾巴大公陰謀叛變,卻被吉斯公爵打敗成為俘虜。但是本詩卻是諾查丹瑪斯預測失敗的極少數預言詩之一。

  阿爾巴大公是西班牙的將軍,而吉斯公爵是法國的實權派。吉斯並未與阿爾巴大公發生過戰爭。而且阿爾巴大公只是在1555至1557年間與法國有過聯繫,但並非叛亂關係,而是睦鄰友好關係。

 

 

 

意大利的局部戰爭

 

 

  --------

  掠奪迫近火淒慘的流血

  波河 巨大的河流

  對丑角的企圖

  等得太久 日內瓦 尼斯

  福薩洛 都靈

  在薩沃利亞洛捕獲

 

  本詩預測的是在意大利的波河附近發生了數次局部戰爭。

  除了日內瓦、尼斯,其他的地方都是被薩伏依族掠奪佔領的土地。這屢屢發生的紛爭也許便是對這些土地的爭奪。

  意大利在撒丁王國統一意大利之前,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混亂局面,各地的大家族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地互相混戰,城市的領主往往是易主迅速。

Views: 1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