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新惠·科技巨頭 正在改變新聞面

互聯網公司青睞新聞傳媒由來已久。

互聯網巨頭卻拾起新聞作為利器。

今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線上新聞資訊業務:Facebook網站推出Instant Articles(「即時文章」),直接在其平台上發佈媒體的報導,用戶能直接在Facebook平台獲得更快的和互動式的閱讀體驗。目前已經有9家新聞機構入駐Instant Articles。為鼓勵媒體加入「即時文章」計畫,Facebook允許媒體自行出售報導文章附帶的廣告,並保留全部廣告收入。媒體也可選擇由Facebook代售廣告。

蘋果公司即將推出「Apple News」業務並重金招聘新聞編輯。早在2011年,蘋果推出與資訊閱讀相關的Newsstand(書報攤)業務,用戶可以在其中閱讀新聞,也可以購買訂閱。此次推出的News聚合類新聞應用,旨在運用人工編輯來強化推送新聞的品質,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

互聯網業者愛上新聞

Google公司啟動News Lab(「新聞實驗室」)專案,其服務物件主要是新聞工作者,「新聞實驗室」被作為一個入口,供記者在谷歌地圖、谷歌提示(Google Alerts)以及公共資料查找器(Public Data Explorer)等工具中查找資訊,一方面記者可以學著用資料進行新聞報導,一方面谷歌還提供出「谷歌熱點」(Google Trends),強調即時資料,供記者報導突發新聞。

此外,電信運營商Verizon收購「美國線上」,目標指向線上視頻廣告;社交網站Twitter啟動「閃電專案」(Project Lightning),將根據突發事件、新聞趨勢來進行Tweets內容整合並實現在社交平台的第一時間推送;在中國,阿里巴巴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入股第一財經,意在打造中國的「彭博社」。

如果單看上述公司的業務佈局和發展方向,也許不能說明什麼。但如果將幾大互聯網巨頭此番動作放在傳統媒體衰落的背景下,則別有意味和聯想。6月29日,以《今日美國報》為旗艦的美國傳媒業巨頭甘耐特集團將其印刷媒體資產與廣播影視資產一分為二,這是最後一個既有報業資產又有電視資產的美國大型媒體集團正式解體。從2012年開始,隨著傳統紙媒業務廣告量下滑和訂閱用戶流失,新聞集團、時代華納集團、論壇集團、華盛頓郵報集團已經先後完成分拆,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下,相對弱勢的紙媒業務紛紛被剝離甚至拋棄,尚有盈利優勢的影視娛樂業務則被認為是救命稻草。

傳統媒體已死?

傳統媒體巨頭棄新聞而去,互聯網巨頭卻拾起新聞作為「利器」,這背後存在著怎樣的邏輯和關聯呢?

其實,互聯網公司青睞新聞傳媒由來已久。web1.0時代,以雅虎創建門戶網站為開端,新浪、搜狐、網易紛紛模仿,組建龐大的編輯隊伍,形成新聞的門戶整合模式;搜索時代,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利用搜索技術抓取新聞,形成早期基於演算法的熱點新聞聚合模式;web2.0時代,微博、SNS網站採用的用戶生產內容、朋友圈群體分享新聞形成了以社交媒體為核心的社群新聞模式。

這一輪,互聯網巨頭又掀進入新聞資訊領域的風潮。不同的是各家基於自身的優勢採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徑。Facebook強調平台優勢,基於用戶畫像採用大資料模式和演算法以新聞推送為主;蘋果認同內容價值,在目前流行的興趣圖譜、演算法新聞之外加入人工干預,用編輯的經驗和閱讀新聞的能力為用戶辨識和篩選新聞;Twitter從考慮兩者的各自優勢出發,基於演算法和編輯小組的推薦來共同為用戶提供新聞包;Google利用強大的搜索技術、豐富的內容資源和在資料領域獨一無二的優勢直接與新聞的生產者發生密切關聯。

無論是早期的門戶模式、搜索模式還是社群模式、演算法模式,互聯網公司對新聞資訊長期、持續地以不同方式關注至少說明一個簡單的問題:即新聞是聚集人氣、獲得用戶的一個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路徑。

臉書全球第三人口大國

其實,這些互聯網巨頭已經不缺少用戶。Facebook號稱「全球第三人口大國」,擁有近8億用戶;蘋果手機的出貨量位居全球手機銷售前列;Google是全球第一搜索引擎,每天有近30億次的搜索請求。但是,用戶能否持久、是否是永久用戶,是這些公司更為關注和擔憂的。新聞有其獨特性,新聞每天都會發生,新聞時刻都在更新,新聞類似日常生活的消費品,新聞能把用戶變成持久的、永久的、粘性的用戶。由此看來,新聞之於這些公司的價值,不是簡單地聚集用戶,而是避免用戶流失的關鍵。

對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來說,吸引用戶是第一步,留住用戶是第二步,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用戶流量的轉化率,把點擊變成真正的注意力,把單純的流覽變成有關係的互動構建。新聞天生具有這種特性,不僅用戶每日每時需求,而且總能與用戶產生某種關聯,特別是基於用戶興趣圖譜的、個性化推送的新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情緒,激發用戶的參與,產生新的利益機會。

綜觀這幾家互聯網巨頭的新聞端佈局還發現,這是一次完善產業價值鏈的必然操作。除去google很早就介入新聞領域外,其他公司都是在發揮其用戶優勢、平台優勢和終端優勢開拓向新的領域和空間。以蘋果為例,其全球市場份額在下降,硬體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蘋果雖然擁有一大批高品質的第三方應用,但這些應用都不是蘋果自己的,從產業價值鏈角度看,蘋果已經擁有強大的硬體設備,需要配備的是能轉化流量的自有的用戶端軟體產品。同樣的,Facebook擁有了強大的平台管道,缺少的是能延伸影響力的內容產品。

新聞,在不同的公司裡裡呈現出不一樣的價值。傳統媒體巨頭棄新聞而去,是把新聞單純看作新聞,而沒有將新聞與用戶、管道、平台等關聯在一起去研究和發掘其價值。幾大互聯網公司入駐新聞資訊業務則是將新聞當作產品、服務、利益來看待,將新聞與技術、需求、價值鏈融為一體,由此改變新聞面貌,形成新的新聞傳播格局。(2015-10 第020期 兩岸文創誌 / 詹新惠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Views: 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