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漢俑楚風

西漢景帝陽陵附近發現的陶俑坑,出土的約為真人體高1/3左右的裸體陶俑,數量眾多,制工精致,為人們打開了一個得以窺視漢初陶塑造型藝術品的新窗口。

以陽陵西漢陶俑與秦始皇陵兵馬俑相比,很容易看出它們的造型風格迥然有別。

先看秦始皇陵兵馬俑。踏進秦俑坑博物館高大的拱頂展廳,時間似乎開始凝固,然後迅速回移,帶人返回兩千年前的世界。軍陣森嚴的秦代武士,威猛肅穆,無聲地出現在人們面前。重重隊列,無數的戰士和車馬,但是沒有任何聲響,安靜得令人吃驚,似乎返還古老歷史那寂靜的永恒,一切都凝固了,令人產生說不出的壓抑感。這種讓人壓抑的威懾氣勢,正是秦俑的造型特征所形成的。秦代的與真人真馬同樣大小的陶兵馬俑,確是中國古代陶塑作品的空前之作。秦俑是按俑體不同部位,分別用模制成形,然後接套、粘合,最後貼塑細部,所以一種姿式和同樣服裝的俑,只是面部有差別,那是在貼塑眉目耳鼻,以及發髻胡須時,由細微的差別而形成的特征。也正因如此,當觀賞陶俑頭部特寫時,常常感到生動而且每個面相似乎都各具性格特色,但是當觀察全俑形體,就顯得呆滯生硬而缺乏個性了。看來正是得益於形體的呆板,把它們成百上千地排成隊列,才顯示了出乎意料的整齊、劃一,圖1

形成前面所講的威嚴肅穆的氛圍,釀成讓人壓抑的威懾氣勢。從另一角度觀察,這些空前宏偉的陶塑作品的產生,又與秦王朝好大喜功成風有關,在造型藝術創作方面,追求宏大的藝術效果,因此秦兵馬俑呈現的無比壯觀的情景,正顯示著秦代造型藝術的時代風貌。

再看西漢陽陵的陶俑。陶俑的形體較秦俑小得多,只有秦俑的1/3,一般高約60余厘米,估計原有數量遠較秦俑坑已知的陶俑數量為多。漢承秦制,西漢初年也是想承襲秦代追求華美壯觀的傳統做法。例如西漢王朝剛建立時,丞相蕭何構築長安城宮殿時的指導思想就是非壯麗無以重威。但是由於秦末動亂繼之又是楚漢之爭,連年戰禍給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亟待恢復。同時也接受了秦王朝對百姓過於苛暴導致覆亡的教訓,所以在西漢初特別是文帝和景帝時期頗為崇尚節儉。因此為皇帝陵墓制作的陶俑,圖2不再如秦俑那樣高大宏偉,這或許是陽陵陶俑形體較小的原因。在陶俑造型方面,陽陵漢俑和秦俑不同,已發掘出土的陶俑,並不是塑出穿著衣服鎧甲的整體外形,而是塑出沒有穿衣服的裸體形態,頭和軀幹比例勻稱,形體逼真,多為男性,性器官也塑制清晰。但是沒有膀臂,只在肩部作出為了安裝雙臂的關節(圖1)。據發掘中獲得的殘痕,原來裝的膀臂是木制的,有的武士俑所裝木手仍依稀可辨。在埋放時俑體上穿有絲織品制作的衣服,出土時有的也還遺有殘痕(圖2)。這些武士俑頭紮朱紅色武弁,腿裹朱紅色行縢,戰袍以米黃、白、灰、橙紅、棕褐等色絲帛制作,腰帶上有的飾有成排的小貝殼,鎧甲的甲片用小木片制作,現多朽毀,僅存棕紅色和黑色的痕跡,尚能看出身甲和披膊的形制。它們手執或佩帶的各種兵器和工具,制作也極精致,都是用鐵、銅等材料制作的模型,與俑體一樣是真實物品的1/3大小。類似的裸體陶俑,還在西漢宣帝杜陵的陪葬坑中出土過,體高也約略相當真人體高的1/3,有的執有同樣比例的小鐵戟,有的陶俑腹前還遺有腰帶上的小銅帶鉤,或在身上系有直徑僅1.2厘米的小五銖錢。裸體的漢俑在漢長安城遺址過去多有出土,除男俑外也有女俑。近年來又不斷在漢長安城西北部發掘到燒制這類裸體陶俑的窯址。制成裸體無臂陶俑,另裝膀臂再穿絲帛衣服的做法,明顯地與已知秦俑的造型風格乃至制作技術完全不同,看來是別有淵源。

圖3審視先秦時期的俑,制成俑體、另裝膀臂並穿著絲織衣服的作品,目前所知只有楚俑。已發現的楚俑俑體都是木制的,可以舉兩個保存比較完好的例子。其一是湖北荊門市包山楚墓出土的木俑,身體雕刻粗糙,但雙腿雕鑿成形,並裝有雙足,雙臂亦為後裝的,裸體,原著衣物已朽毀無痕,時代大約在戰國中期。其二是湖北江陵縣馬山1號楚墓所出木俑,身軀由整木雕成,斜肩、凸胸、細腰,雙肩制有另裝膀臂的圓面,但未見膀臂。頭部雕出耳、鼻和嘴,並墨繪眉、目和鬢發,朱點口唇,頭上另裝頭發。身上披穿的衣服保存尚好(圖3)。單衣無領無袖,披於肩上,下裹長裙,腰系皮帶。長裙以紅棕絹制成,上繡漂亮的鳳鳥花卉紋樣,上緣和底邊包飾塔形紋錦緣。該墓時代約在戰國中期約略偏晚。此外,湖北江陵雨臺山、湖南長沙等處楚墓中,多有這類著衣木俑出土。

楚墓隨葬著衣裸身木俑的習俗,為原楚國疆域內的西漢墓所襲用,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轪侯家族墓出土的標本,在馬王堆1號墓中,出土有兩件戴冠著衣男俑、十件著衣女仆俑和八件著衣歌舞俑,俑體均為木制,軀幹僅刻出大略輪廓,均無雙臂。戴冠男俑制作最精,形體也最大,圖4

身著深藍色菱紋羅綺制作的長袍,領、袖及衣襟皆飾錦緣(圖4)。這些西漢木俑明顯地是承襲著楚俑的造型風格。據此,可以推測陽陵出土的裸體著衣陶俑,也應是楚風影響下的產物。

一些具有楚風的建築或造型藝術品出現在關中地區並不令人驚奇。因為當秦滅六國時,每滅一國,都仿照其宮殿形貌在秦都鹹陽北阪進行建造,形成過鹹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的宏偉場景。但是西漢帝陵隨葬陶俑呈現的楚文化影響,卻不是上述秦始皇好大喜功強行移植六國文化的產物。探其淵源,乃是與西漢初皇室崇尚楚文化有關,應由漢朝的締造者劉邦說起。

秦末群雄並起,劉邦起兵先據沛縣,立為沛公。沛本是他的老家,周時原屬宋國。當宋為齊、楚、魏三國所滅後,三分其地,楚得其沛,時為公元前286年。至秦滅楚,沛已並入楚國版圖半個世紀以上,因此劉邦本人就是在楚文化的氛圍中成長的。他周圍的核心人物中,丞相蕭何、曹參,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汝陰侯夏侯嬰等均與劉邦同為沛人,自然亦習楚俗,其余將相雖非楚人,但亦多習楚風俗,如淮陰侯韓信,雖祖系韓人,但亦習楚俗,當劉邦滅項羽後,封其為楚王,原因是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正因以上原因,漢初從皇帝到將相多喜好楚的文化藝術,特別是楚之歌舞。劉邦本人雖然文化不高,但善作楚歌,流傳至今的僅存兩首佳作。其一就是他率軍平黥布後過沛,作《大風歌》,詞意豪放,是成功者的凱歌。其二是《鴻鵠》,與前歌相比,別有一番情調。當時劉邦欲廢太子改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由於呂後用留侯張良計,為太子請來商山四皓,使廢立之事無望,自然也預見到戚夫人將來的悲慘命運,相對淒然,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裏。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詞意悲切,無可奈何,絕無大風起兮的豪氣。皇帝如此喜好楚歌,自然在朝廷中楚歌盛行,並正式列入宮樂之中,據《漢書禮樂誌》:高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同時在西漢軍隊中楚歌甚為流行,宣帝時韓延壽在東郡時試騎士,盛陳軍陣,當時歌者先居射室,望見延壽車,噭咷楚歌。可能是因為楚歌適合於眾人高聲合唱的緣故。

除楚歌楚舞以外,劉邦還喜楚服,有下述故事。當叔孫通初見漢王劉邦時,叔孫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見《史記叔孫通列傳》和《漢書叔孫通傳》)。

由此可見,劉邦自沛起兵,稱沛公至為漢王再至成為西漢皇帝,他始終崇尚楚俗,喜好楚歌、楚舞、楚服,其左右將相亦如此。上有好者,下必效焉,當時漢軍中習唱楚歌成風,自在必然中。否則當垓下戰時,項羽被圍,漢營何能在戰場上一天訓練出那樣多善唱楚歌的士卒,以致達到四面皆楚歌的浩大聲勢!項羽不察,誤謂漢軍已得楚地,實屬少見多怪,難免不失敗。

綜上所述,西漢初年楚文化藝術影響之深遠,以致造型藝術中楚風盛行,正是當時帝陵隨葬陶俑雖襲秦制但呈楚風的主因。回想戰國七雄中,楚的文學藝術的發展當為諸國之冠,秦則遠不如之,但憑武力,秦終滅楚。不過深厚的文化積澱,究竟不會為征服所掩沒,終能散發應有的光彩,對以後的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漢承秦制,又襲楚風,融會創新,使漢俑造型擺脫了秦俑呆滯生硬的模式,轉向生動精細,富有生活情趣的時代新風,並為更具藝術魅力的東漢陶俑的發展,開辟了道路。(1992)

Views: 1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