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聯合申請,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列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6月22日昨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運河和絲綢之路項目雙雙通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共有33個遺產點,其中西安有5個。絲路申遺成功後,西安的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從原來的1處(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增加至6處。

中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遺項目

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對“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報世界遺產,並獲得了成功。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這一文化遺產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中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遺項目,是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遺產。這是中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7項。

絲綢之路見證了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6世紀期間,亞歐大陸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之間的交流,尤其是遊牧與定居文明之間的交流;它在長途貿易推動大型城鎮和城市發展、水利管理系統支撐交通貿易等方面是一個出色的範例。同時,它與張騫出使西域等重大歷史事件直接相關,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規劃思想等,在古代中國和中亞等地區的傳播。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次申報的絲綢之路段落,在絲綢之路交通與交流體系中具有突出的特點。它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興盛於公元6-14世紀,沿用至16世紀,分布於今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西安世界文化遺產增加至6處

絲綢之路是跨國系列文化遺產,屬文化線路類型。它經過的路線長度大約8700公里,包括各類共33處遺跡,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68.16公頃,緩沖區總面積為189963.13公頃。

絲綢之路橫跨歐亞大陸,申遺的33個遺產點中22個在中國,主要包括各帝國都城、宮殿群、佛教石窟寺等。其中包括河南省4處、陜西省7處、甘肅省5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遺產區總面積為29825.69公頃,緩沖區總面積為176526.03公頃。哈薩克斯坦境內有8處遺跡,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3處遺跡。

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聯合申報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後,陜西8處遺產點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西安全力推進申遺 絲路起點煥發新生機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遺址保護,全力推進“絲綢之路申遺”,對這五處遺產點采取重點投入、重點管理、重點實施的方式加以保護。

為了保護漢長安城遺址完整性,不準在遺址範圍內規劃安排大型建設工程和城市建設工程。制定《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保護展示區免費向社會開放,得到了區域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西安市在大明宮遺址建設國家遺址公園,實現了對遺址的整體保護和展示,遺址區基礎設施逐漸完備,環境得到美化,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的居住和生活條件。西安市還對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等絲路沿線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了有效保護。

通過開展絲綢之路申遺,極大地改善了這些文物周邊的環境,為西安市民營造了賞心悅目的文化生活空間,增強了西安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並為促進遺產地旅遊業進步,增進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使文化遺產保護惠及於民、反哺社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絲綢之路項目的申遺成功,使古老的絲綢之路,尤其是起點西安煥發出新的生機。對於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彰顯世界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永恒主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成功申遺需過7關


國家簽署《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保證保護該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成為締約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並列入主權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主權國政府組織申報工作,編寫申遺文本,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現場調查文化遺產項目,撰寫報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根據提交報告判斷登記推薦在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大會)最後審議、表決正式登記《世界遺產名錄》

西安5處咸陽漢中各1處

據了解,該項目申報遺址中,包括陜西省7處,分別為西安市5處文物點以及鹹陽彬縣大佛寺石窟、漢中城固張騫墓。

絲綢之路最早的東方起點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概況:未央宮作為西漢都城最重要的宮殿,是漢帝國的權力中心,是漢長安城的核心組成部分,始建於公元前200年。

價值: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絲綢之路最早的東方起點。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揭示了“絲綢之路”這一人類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文化線路之緣起,是絲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

絲綢之路鼎盛時期起點都城


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
 
概況: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位於今西安市北部的龍首原上,地處唐長安城東北、南倚唐長安城北墻而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高宗龍朔二年(662年)重建,次年建成。

價值: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是7~10世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宮城遺址,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起點城市唐長安城的代表性遺存。


見證絲綢之路佛教傳播史

大雁塔
 
概況:大雁塔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即唐長安城遺址南部,又稱大慈恩寺塔,始建於652 年(唐代),701年重建,經歷代維修,現存塔為1604年( 明代) 修復。

價值:大雁塔是7~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進一步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歷史。


佛塔傳入中原初期的珍貴例證

小雁塔
 
概況:小雁塔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始建於707年(唐代),又稱薦福寺塔。小雁塔初為15級密檐磚塔,後經多次地震損壞,又多次整修,現存13層,高43.38米。

價值:小雁塔即為保存義凈帶回的佛教經像而建。小雁塔所在的薦福寺,是唐代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佐證了佛教自印度東傳的歷史,也見證了佛教在唐代長安的流行。小雁塔為唐代同類密檐磚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

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的舍利墓塔

興教寺塔
 
概況:興教寺塔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興教寺內,地處少陵原畔。興教寺西跨院名“慈恩塔院”,院內玄奘和弟子窺基、圓測墓塔,3座塔呈“品”字形排列。

價值:興教寺塔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興教寺塔佐證了玄奘師徒共同翻譯闡釋佛經以及在東亞地區發展弘揚佛教的歷史。

佛教中國化的精美物證

彬縣大佛寺石窟
 
概況: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鹹陽市彬縣城西10公裏的大佛寺村清涼山下。大佛寺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大佛寺石窟是中國現存初唐時期和盛唐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石窟群之一。

價值:彬縣大佛寺石窟是盛唐時期唐代都城長安及周邊地區中國式石窟藝術的重要遺存。


新疆絲綢之路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民間文學,瑪納斯(柯爾克孜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江格爾(蒙古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格薩爾文詩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科院
《格薩(斯)爾》

二、音樂:

維吾爾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即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哈密地區、麥蓋提縣

三、舞蹈:塔吉克族鷹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四、曲藝:新疆曲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五、雜技與競技,維吾爾族達瓦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六、手工藝技藝,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喀什市、吐魯番地區

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維吾爾族
桑皮紙制作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

七、民俗:錫伯族西遷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新疆塔吉克族引水節和播種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維吾爾刀郎麥西熱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麥蓋提縣

Views: 2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