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政府注重旅遊業發展,有許多古跡和生態景點的太平、馬登及十八丁,現逐漸崛起成為我國重點旅遊區。然而,在大家趁旅遊業蓬勃發展而大展拳腳的同時,如何在發展與保育之間找到平衡點,以便不會在發展洪流中,失去地方特色、人文生態及歷史文化等,值得思考。
為了讓現有資產永續經營,有必要推動古跡與生態保育工作。保育概念在我國尚處於萌芽階段,太平、馬登及十八丁,在發展與保育方面的成效,相信將成為國內其他社區的參考案例。
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政府致力推動旅遊業,加上今年適逢大馬旅遊年,各社區也加強旅遊業的發展,以太平、馬登及十八丁為例,因為歷史因緣與地理環境的優越,在旅遊業漸露光芒。
太平是馬來半島最早開發的錫礦產業城市,1840年,馬來土酋隆查化在拉律的吉輦包發現錫礦,大批中國勞工被引進開採錫礦,這裏是馬來半島最早被殖民的城市,在馬來西亞歷史發展佔有重要位置。
華裔先賢下南洋謀生,紛紛成立會館組織,互相照應,所以,太平和馬登不乏歷史久遠的華人神廟和會館。城市的最大特徵,便是鄰近的拉律山、太平湖濱公園、舊店屋、百年巴剎及舊政府辨公建築及官員宿舍等,另外加上西海沿岸的紅樹林沼澤地帶、炭窯及十八丁漁港等條件,對這個地區未來的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先天條件。
推動文化觀光
十八丁百年漁港,海上遍佈各種海產養殖場,還有大自然寶庫的紅樹林博覽區、炭窯、還可乘遊艇出海賞老鷹、追尋海豚蹤跡等,是生態旅遊樂園。
這一個我國漸興盛的旅遊區,在為社區帶來新的經濟動力之際,卻也是時候思考,如何保育、有效規劃和管理,讓社區的人文生態與經濟發展達到平衡,避免重蹈其他觀光區,景點受到破壞的覆轍。
例如,在6月7日,臺灣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部落,數十名太魯閣族人,以「封路」的方式抗議當地文化、土地、人文遭觀光破壞,禁止車輛進入慕谷慕魚,宣稱慕谷慕魚自2006年開放觀光後,自然景點淪為觀光消費產物!
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表示,大馬是一個旅遊國家,很多人的行業與此有關,也習慣過去觀光的方式。
她指出,十八丁應該採用不一樣的觀光模式,以比較健康的方式、學習的態度觀光,即所謂文化觀光。「不是去消費,買了東西吃,或是買了東西就走掉。即使是吃,也要吃當地生產的東西,造就當地漁民、農民就業機會。」
保存純樸面貌
她認為,當地人民的態度很重要,人們去一個地方是因為它的風景很好,所以不要去破壞它,要守護資源,讓世世代代都可以享受這些資源,若把資源消耗殆盡,將是非常可惜。
她坦承,臺灣有很多景點被商品化,失去了原有風貌,例如現在很流行去淡水,交通方便,夕陽也很聞名,但馬路、房地產過度開發,導致當地人失去生活品質,週末時因滿街是外地人而不敢出門。
「嘉義沿海旁有一個鼇鼓社區,民眾自覺保護社區、生態,這可參考。」
她指出,很多美的地方是因為很純樸而美,所以十八丁純樸的面貌必須保存,建築物重建應該維持原有木頭,內部現代化沒問題,並保持衛生和乾凈。
她也提到十八丁建立的燕屋,不但破壞環境,也產生噪音,必須註意。
至於古跡保育,丘如華指古跡是歷史的見證,不是把一個古跡保存下來卻不去照顧,事實上,經營管理更重要。
「大馬的古跡保存還是停留在看建築物是否精美,年代是否久遠。其實,必須把當時發生的歷史好好寫出來,把故事講出來,讓大家瞭解才有意義。」
她表示,參觀古跡不是簡單地去看一棟房子,這沒意思,很多人對建築不一定有興趣,卻會對歷史有興趣。
無節制發展破壞古蹟
太平被定位為歷史遺產城(Bandar Warisan),有不少超過百年的古蹟,例如會館、神廟和公共建築,被認為是太平旅遊業的重要資源。
不過,古蹟研究人員卻認為,古蹟必須得到妥當的保護和保育,若僅以旅遊業發展為出發點而忽略保護,最終古蹟將走向毀滅或受到破壞。
霹靂古蹟學會副主席劉錫康表示,一個地區若定位為旅遊項目,就會吸引遊客觀光,隨之,破損接踵而來。
「例如,中國麗江古城是國家遺產,朝旅遊業發展,萬裏長城同樣吸引了許多遊客,都受到了破壞。」
了解歷史價值
他說,一般上,遊客只是來旅遊,不會想到保護古蹟,所以,古蹟擁有人或管理單位,可視情況控制遊客人數,傳達參觀時要註意的事項。
「古蹟的主人應花時間了解有關古蹟的歷史價值和其特色,繼而加以保護。」
目前,國內一些古蹟,在發展洪流中被拆除,例如,吉打州布秧谷8世紀興都廟,在2013年被拆除;柔佛黃亞福故居在今年4月30日被拆;從太平通往十八丁的我國第一鐵道,在1987年被拆當廢鐵賣,後人再無法目睹第一鐵道的風采。
同理,太平的諸多私人和公共歷史建築,又如何不會在時代發展洪流中消失,而能持續保留?
對此,劉錫康表示,古蹟是國家的財富和文化,一旦毀掉,就永遠消失,不能再生。所以,可以由歷史學家鑒定其歷史價值,是否值得保留,怎樣保育,民間和政府單位,也在保存古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長遠規劃創造價值 勿只看短期利益
十八丁州議員蔡依霖受訪問時坦承,「保育」概念在大馬是一個相當新的概念,僅在萌芽階段。
她直言,與臺灣相比,我國在這個方面的認知仍相對薄弱,在臺灣,他們更早談社區營造、家鄉守護及生態古跡保育。
她說,我國重視旅遊業發展,實際上,旅遊業如「洪水」,在發展的同時,應有保育的醒覺,兩者之間尋求平衡點。
「很多時候,旅遊業的發展,短期可看到經濟利益,可是,社區的人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景點商業化、資源被消耗,這個地方沒有辦法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古跡保育方面,蔡依霖指在發展的時候,是否只有把舊的東西拆完,蓋新的東西,才算是發展?保育的概念,提供了選擇性,我們可把好的東西留下來,把新的元素加進去,創造新的價值。
她表示,太平、馬登和十八丁,正處於發展與保育的拉扯之間,針對這項課題,今年6月7日和8日,一項太平、馬登及十八丁古跡與生態保育研討會暨工作坊在太平舉辦。
避免得不償失
研討會的參加者來自全國各地,參加者通過考察太平、馬登及十八丁這個個案,研討怎樣創造不同的機會和可能、如何有規劃性開發,如何限制車輛進入,鼓勵更多的腳踏車,以減低二氧化碳,保護環境等。
她說,十八丁和馬登,仍面對環境衛生、垃圾處理問題,如果遊客一窩蜂而來,制造大量的垃圾,往往必須付出更多成本解決這些問題,即消耗會超過經濟價值。
她指十八丁要轉型成為旅遊村,須有各方面的準備,可能現在大家都很興奮,可是,遊客湧進是否為社區裏的居民都創造了機會,還是特定的人從中受惠而已?
「很多人看到旅遊商機就乘勝追擊,關心是否能夠在短期間獲得經濟利益,卻忽略了其實應往更長遠方向思考。」
走在推動社區保育這條路上,蔡依霖的立場是,只要覺得走對了,就走下去,不用擔心。一種潮流開始時,都是由一些人先帶動,然後滾動和感染其他的人。
她表示,研討會只是其中一個方式,她在接下來著重在教育部分,有規劃推動。古跡學會、小學、中學及大學都可推動社區永續經營和保育概念,旅遊要加入保育,才能永續發展。
打造生態教室
至於大馬有很多很好的生態地區,怎樣規劃生態的發展,以永續經營?蔡依霖以十八丁為例,策劃將十八丁變成自然生態教室,讓景區扮演著傳播保育生態和人文的重要媒介。
她指出,接下來的重點,是希望把十八丁變成生態教室,即不是普通的旅遊,重點鎖在學校,辦學生學習團,當然,有興趣的成人也可到來,展開知識之旅。
「學生來這裏能更認識紅樹林,懂得為什麽要保育紅樹林,坐船了解捕蚶、螃蟹漁業活動,以生態教學,不是走一圈而已。」
景點集中特色多 太平有招客優勢
旅遊業一方面要促進更多人來欣賞,分享美好資源,事實上,人多之後也會造成破壞,這是世界各地所面對的同樣問題。
太平、馬登及十八丁古跡與生態保育研討會執行總監陳亞才受訪時提醒,其實,重點在於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應討論怎麽做,而非亡羊補牢。
他認為我國可以參考臺灣、日本及歐美的國家怎麽做,邀請學者專家,或是國內其他城市做得比較好的,分享和交流。
以太平為例,他指太平是我國歷史名城,有不少特色老街、建築,也有炭窯、龍香制造業等,對國內外的遊客很有吸引力,成為旅遊重點區指日可待。
「旅遊點與點之間最怕拉長線,太平各景點集中,一天可走好幾個地方,是個優勢。」
他提醒,一旦太平成為旅遊重點區,雖可創造商機,可是,人多會產生破壞,降低景點素質,這條路要怎麽走,須要思考與規劃。
整體上,他認為太平、馬登及十八丁的居民,對於古跡、生態保育的醒覺意識,仍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大馬生態保育工作者吳詠駩則鼓勵有責任感的生態旅遊方式,照顧環境和當地居民的福利。
他強調,發展生態旅遊要註重保育,不能破壞環境,要註意人數規模,避免影響或幹擾野生動物。
「比如觀鳥,同一時間過多人賞鳥,鳥兒會被嚇到,也不要試圖捕抓鳥兒。」
他表示,馬登紅樹林是十八丁的重點生態區,是許多動物和海產的生長和繁殖地,參觀紅樹林可了解許多大自然、動植物的生態知識,但要保護生態,不要破壞它。(2014年06月21日 東方脈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