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啟動“非遺保護專項行動”

關注絲路非遺 促進互利共贏

全國兩會期間,“一帶一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都成為全民關註的熱點話題。李克強總理所做的201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要重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年初,“新常態·新經濟——2015中國綠色經濟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在“一帶一路”頂層規劃呼之欲出的此刻,此次發布會的主辦方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的亮相引起了廣泛關註。

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專項行動”。在以品牌的力量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同時,該聯盟再次站在了國家戰略的前沿:一帶一路,文化先行。

推廣“絲路非遺” 促進沿線文化交流

據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負責人介紹,“非遺推廣專項行動”以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點國家和國內省區市為節點,以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為第一站,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途徑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跨越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土耳其、意大利等多國,開展一系列公益推廣和非遺調查行動。

例如,與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新絲路”欄目合作,推出“絲路非遺傳承人訪談”,邀請傳承人講述非遺故事,介紹最新的科研成果、動態數據、非遺保護建議等;與中國文化交流網開展合作,為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機構制作圖文介紹、視頻短片等,推出“網絡非遺館”進行展示,吸引廣大民眾了解非遺;推出“新絲路講壇”,邀請非遺專家、學者舉辦講座,普及非遺知識;開展“我眼中的China”等大型攝影征文活動,將“我眼中的非遺”作為重點子項目,調動最廣泛的民眾參與非遺保護;出版《崛起新絲路·一帶一路訪談錄》系列叢書,收入非遺保護人士關於“絲路非遺”的文章,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遺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呈現。

目前,“非遺推廣專項行動”已在西安啟動。全國兩會期間,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通過“崛起新絲路·兩會訪談”對西安非遺予以關註。“長安鼓樂”傳承人李鍇在接受采訪時說,“長安鼓樂”的歷史文化價值已被全世界認可,也由此成為陜西省向世界介紹自己的文化名片。由於時代飛速發展,非遺人肩上的重擔正在加劇,培養下一代傳承人勢在必行。他表示,相信“長安鼓樂”將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走出去。

除了長安古樂,陜西藍田縣華胥氏、黃陵縣黃帝陵、白水縣倉頡廟、大唐西市已經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專項行動”當中。未來,該行動還將走出國門,聚焦絲路沿線國家,一方面把中國的非遺推廣到國外,一方面向中國介紹國外的非遺,喚起絲綢經濟帶沿線乃至全世界對非遺保護這一主題的長久關註。

非遺保護推動“一帶一路”民意相通

作為一項公益行動,此次非遺保護行動將廣泛喚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古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與情感印象,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打下民意基礎,為進一步實現五通中的“民意相通”做好文化準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說:“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旨在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體,政府應該依法監督保護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確保‘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

趙豐認為,“一帶一路”之所以以“絲綢之路”冠名,說明它不是一般的交通建設和經濟項目,絲綢之路的基礎是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歷史文化符號,“一帶一路”的建設離不開絲綢之路的文化背景。因此,依法保護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十分重要。人大也應依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監督並參與文化遺產在中國的保護和傳承。

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旗下的“新絲路智庫”專家分析指出,“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遺產保護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難註意到,去年,“絲綢之路”申遺成功,這次申遺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以聯合申報的形式成功申遺的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跨國申遺項目。“‘一帶一路’是對歷史文化層面的古絲綢之路的當代發展。今天的‘一帶一路’立足於古老的文明交通基礎之上,才擁有了廣泛的號召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凝結,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也具有相近的歷史性認同。”

“一帶一路”沿線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了豐厚的非遺資源。然而,以標準化為主要特征之一的全球化,實際上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改變。非遺在當代面臨日漸式微的尷尬局面,如何保護和傳承非遺成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同面臨的課題。

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自去年成立以來,在各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醞釀長達1年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涉及文化、藝術、影視、出版、網絡、旅遊、金融、法律、科技、教育、健康、醫藥等品類,是有誌於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眾多企業自願結成、自我約束、共同發展的跨行業、跨區域聯合組織。其發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行動”,將有利於統籌多方資源,通過開展一系列公益推廣行動,在全社會發出關註絲路沿線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強勁呼聲。

英國格林尼治傳媒集團伸來“橄欖枝”

兩會期間,非遺保護更引發了多位文化界政協委員的關注。

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用一個比喻形容非遺“生老病死”的過程,“就像你的父母,老了、病了,得了不治之癥了,醫生也告訴你老人都90歲了,你怎麼辦?生老病死就不治了?也不會。你總要盡孝心,以最大的努力來搶救你的父母。我們的文化遺產和我們的父母一樣,我們有這份感情。所以當我看到一個劇場裏,演員賣力地唱,臺下空空蕩蕩的時候,我就像看見自己的父母躺在病床上。”

田青也提出了面對“重病老人”的治療建議:一是盡最大努力為非遺找最好的“醫院”和“藥”;二是讓躺在病床上的非遺有活下來的願望;三是期盼社會有一些“新發明”來保護非遺;四是制度的保障要到位。他認為,只有在這四個方面一起努力,才會有比較好的保護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作家馮驥才在最近十余年投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他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應該是長期的,這是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要好好保護。但相對於中國豐厚的非遺資源,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進行的還是太慢了。”

這些建議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非遺推廣專項行動”指明了方向。

據了解,該行動還贏得了海外人士的關切。英國格林尼治傳媒集團負責人近日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表示,該集團希望在“中英文化交流年”框架下與中國機構開展文化交流與藝術合作,其中,遺產保護、民間民俗藝術等非遺項目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切入點,並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開展的此項行動表示感動。“前段時間,威廉王子代表英國王室訪問了中國,他不僅關註與中國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合作,還對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為英中兩國都是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

針對英國格林尼治傳媒集團的意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聯盟負責人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動”是一個開放的行動,在文化藝術領域,聯盟將與海外文化人士、機構開展廣泛合作,進一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做出貢獻。(收藏自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Views: 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