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春·從想像力思維方式的兩層構造—看「引譬連類」中的「興」概念(1)

摘要:孔安國等漢代經學家將「比興」同列為「引譬連類」,劉勰繼承漢代「興」義的同時注意到「興」與人處身情境的原初關聯,「比興」異同之辨便由此形成。事實上「引譬連類」與人想像力思維方式相關,通過哲學認識傳統論中「內時間意識」將想像力區分為經驗想像與原發的想像,與之對應在認知科學中存在著「語義記憶」與「歷時記憶」,想像力思維方式的兩層結構清晰地呈現了出來。其中「經驗的想像」「語義記憶」同「比」概念中基於理性思維能力的提取、聯結相關,而「原發的想像」「歷時記憶」與「興」概念的前對象化、原初綜合相關,它們構成了「引譬連類」內涵的一體兩面。傳統對「興」概念的誤讀多從西方理性視角進入,「興」義成了「比」之註脚;近來鄭毓瑜先生闡釋了「引譬連類」中原初發生的另一面,但由於沒能區分想像力的雙層結構,使得「比」義成了「興」之附庸,構成了「比興」之辨的另一重遮蔽。


「興」作為中國傳統思想中的重要範疇,常在文學、美學領域中被考察,它或是自漢解經傳統以來認為是一種近於比的創作手法,或在朱熹與古史辨派學者中認為全無意義只是協韻起頭,或在聞一多先生神話學的道路上找尋與它物的意象關聯,或在西方修辭學背景下搬出中學中的西學修辭,又或是在朱光潛先生筆下成為形象思維……這些研究對「興」概念的認知打開了新局面,但與此同時他們並沒能就「興」本身來看「興」,沒有對「興」內部的發生運行機制進行反思,沒有這一層研究的突破,因而「興」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具有獨特地位的說明就總是隔靴搔癢。


文章以認知科學中「歷時記憶」與「語義記憶」的聯系與區分為契機,結合康德、胡塞爾、海德格爾以來西方認識論傳統中的「內時間」概念,闡釋由「引譬連類」開出的兩種不同而又有聯系的思維方式,回答「比」「興」異同之辨,也對「興」自身內部的發生運行機制與後人對「興」概念誤讀的緣由予以說明。


1.
「比興」之辨

自孔子將「興」從「通名」中單列出來後,漢代對作為專名的「興」進行了闡釋,今天所能看到的漢代「興」義的理解原自《毛詩》,《毛詩》把「興」標註了出來 , 注意到「興」與賦、比的不同意義,但朱自清先生發現在《毛詩》中明確說「興」是譬喻的地方仍然有 10(1980: 239-240)。如果認為在《毛詩》那裏「興」義區別開了「比」和「賦」只是界限還不夠清晰的話,那麽在孔安國、鄭玄處「興」作為譬喻的意義被確定了下來。孔安國說「引譬連類」(程樹德,1990: 1212),在其看來「興」與比喻的內涵近乎一致,它關聯著「類」與「類」的相通,而「類」本身是抽象、歸納的結果。《鄭箋》將《毛傳》中標為「興」的部分幾乎都解釋成了「譬喻」,其它地方比如《周禮·春官·宗伯·大師》,鄭玄認為:


「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之。」(詹锳,1989: 1329)由此可見,無論是《毛詩》還是《周禮》鄭玄一致認為「興」表示的意思是譬喻。孔安國與鄭玄將「興」解釋為與「比」相似的譬喻,兩者的意義沒有區分開,雖然從「喻」說方式上看「比」比「興」的敘述更為直接,但即便如此「興」仍然處在「比」義的視野下,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沒有得到彰顯。(作者簡介:李志春,男,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見:熊沐清主編;認知詩學(第四輯)2017 年 12 月第 1 版,34頁—43頁;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注釋:


① 張祥龍先生最先關注到認知科學中「歷時記憶」與哲學認識論中「內時間意識」的關聯,將這種內在關聯運用於論述儒家「孝」意識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闡發上,本文借助張先生的發現,將之運用於「比興」之辨的理論闡發。

② 朱自清先生《詩言志辨》統計出《毛詩》中標明「興」句的有 116 處。這 116 處「興」中有 102 處標在首章的第二句,有 3 處標在首章的第一句,有 8 處標在首章第三句,有 2 處標在了首章第四句下面,只有 1 處不標註在首章(1980: 236-237)。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