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西埃·德勒茲與電影的時代:從一種影像到另一種影像?(4)

德勒茲對布列松電影的分析,歸根結底類似於他對維爾托夫電影的分析:兩者都表明,複原影像潛能的工作已經在運動—影像的所有組成部分中起作用。德勒茲對布列松的再次分析出現在《電影2:時間—影像》標題爲“思想與電影”的章節里,在這里他很大程度上重申了布列松與情狀—影像的聯系。同樣是情狀—影像,在第一捲里作爲運動—影像組成部分被檢視,而在第二捲里又作爲時間—影像的構成原理。也就是説,似乎不可能在典型的“時間—影像”電影創作者那里隔離出任何“時間—影像”,隔離出賦予了任何區別於“運動—影像”屬性的影像。我們寧願得出這樣的結論:運動—影像與時間—影像,並不意味着對應於兩個電影時代的兩種對立的影像類別,而是關於影像的兩種不同看法。

德勒茲在《電影1:運動—影像》中雖然談及了電影和電影創作者,但該書的真正課題是把電影藝術的形式作爲物質—影像事件來分析。而《電影2:時間—影像》儘管也引入了《運動—影像》的分析,但它是把這些電影形式當作相同於思想—影像的形式來分析的。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的過渡,並不標誌着從電影影像的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的過渡,而是對同一影像的看法從一種過渡到另一種。當我們從情狀—影像,即從運動—影像的形式,過渡到“光符徵”(Opsigne)這種運動—影像的原始形式時,我們並不是從一個影像家族過渡到另一個,而是從同一影像的一個方面過渡到另一個方面,即從影像作爲物質到影像作爲形式。簡言之,我們從影像作爲自然哲學的元素,過渡到影像作爲精神哲學的元素。

作爲自然哲學,《運動—影像》使用特定的電影式影像,向我們介紹了物質—光蛻變(Métamorphoses De La Matière-lumière)的混沌的無限性;而作爲精神哲學,《時間—影像》則通過電影式藝術的運作,向我們展示了思維如何部署了與這種混沌相稱的力量。電影的命運(以及思想的命運),事實上不會像某些簡化的“狄奧尼索斯主義”(Dionysisme)所聲稱的那樣,在影像—物質—光之間無限的交互表達(Entre-expressivité)中迷失自己。它的命運是將這種無限的交互連接到自身無限的序次上:那無窮小的就等於無窮大的。其典型表達式可以在“晶體—影像”(Image-cristal)中,在思維—影像的晶體中找到,思維—影像把實際影像連接到潛在影像,並在它們完全不可分辨性中區分它們,這也即是真實與想像的不可分辨性。思維的任務是把被大腦/屏幕(Cerveau/Écran)沒收的間隔的力量呈現給全體,當然,把間隔呈現給全體意味着從間隔的另一種力量創造另一個全體。

間隔—屏幕(Cerveau/Écran)[11],因其阻止影像間的交互表達並將自己的規則強加於影像的自由運動,它與晶體—間隔(Cristal-Intervalle)相反,後者可謂是“浸透着海洋”(Ensemence L”océan)的種子。説得更明白,晶體—間隔創造了一種新的全體,一種全體的所有間隔,它們是孤獨地表現着從空隙中誕生又重新消退於其中的晶體。德勒茲聲稱的特別針對時間—影像的範疇——虛假關係、虛假運動、無理剪切——實際上並不能描述把兩個族類影像分開的可識別的操作,倒是標示了思維如何與引發它的混沌融爲一體。而“感覺—運動連接的斷裂”,這個在影像自然史上找不到的過程,實際上表達了在物質—影像的無限性(混沌)與思維—影像的無限性(混沌)特徵之間的那種對應關係。無論是在影像的自然史中,還是在人類事件的歷史或電影藝術的形式中,這兩種影像之間的區分完全是超驗的,因此不會對應於一種可識別的斷裂。同樣的影像——不管來自德萊葉和布列松,還是來自愛森斯坦和戈達爾——都可以平等地用情狀—影像或“光符徵”、有機描述(Description Organique)或晶體描述(Description Cristalline)來進行分析。


羅伯特·布列松《聖女貞德的審判》(Procès de Jeanne d”Arc,1962)靜幀


儘管這種觀點是站得住腳的,德勒茲卻不會答應。的確,他承認,運動—影像已然是一種開敞的影像全體,但它仍然是一個受影像間聯合和吸引的邏輯所支配的全體,而這一邏輯基於作用和反應的模型。相反,在時間—影像中,在現代電影中,每個影像實際上都是從空隙中出現又歸於空隙,如此循環往複,事實上正是這種間隙,即影像之間的分離,在現代電影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德勒茲來説,並不存在對同一影像的兩種看法,而是確有兩種邏輯的影像對應着兩個電影時代。而這兩者之間,存在着一種可識別的行動—影像(Image-action)的危機,一種感覺—運動連接的斷裂。德勒茲將這種危機同第二次世界大戰聯系在一起,同具體的表像聯系在一起:在戰爭的廢墟和被徵服者的無助當中,在那些脫節的空間,以及那些無法對他們所面臨的情境做出反應的人物身上。



(2020-03-13來源: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 作者:雅克·朗西埃 [Jacques Rancière] 翻譯:楊尚鴻,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副教授; 王昕,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勵耘博士後。)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