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國好聲音》的困惑
不少人問過我,《中國好聲音》到底打算辦多久?我基本上避而不答。
沒有什麽商業秘密,也不是防止所謂的“劇透”,是我真的不知道。況且,對我來說,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節目都會有自己的生命,產生與消亡都和電視生態有關。“電視生態”這個詞不是我發明的,它是個內涵很廣的概念,包括內容制作方式、多媒體下的節目運作、觀眾的審美愛好等。
我只是想說,《中國好聲音》是一檔節目,它有它自己的命運,就像《動物世界》衍生出了《人與自然》,《正大綜藝》變成了《正大綜藝·墻來啦》。《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很火,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它能火多久,誰人能知?
說起《中國好聲音》的火,要從浙江衛視這幾年的收視排名說起。
2011年,浙江衛視在總收視排行榜上位列第五。2012年,憑借《中國好聲音》,我們一躍進入前三(數據來源於《三聯生活周刊》)!
《中國好聲音》剛開始播出那會兒,收視率只能說是勉強合格。隨著節目的深入,特別是大眾媒體介入以後,馬上成了公眾話題,效果著實超出了節目制作者的預期。
我偶爾會在某網站的好聲音吧看看網友們發的帖子,言論五花八門,讓我這親歷者都覺得民間“臥虎藏龍”!網友們拉幫結派,爭論不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立場”。
有人“爆內幕”,就有人出來“辟謠”;有人支持某個學員,就一定會有人出來“揭底”。如果把這些帖子整理下,我覺得用三個詞來形容最好不過:道聽途說、空穴來風、厚黑大全。但這也無可厚非,有這麽多“新聞”出來,說明這節目影響力大,大眾關心。
的確,從“楊三十二郎”到“中國好舌頭”,從“導師淚灑現場”到“六萬人體育場總決賽”,大眾傳媒制造的信息有如脫韁野馬,讓我們驚喜不斷,也深感極難控制。
話題扯遠了,回到節目本身。
浙江人做事,沒有湖南人那種“霸蠻”精神,也沒有江蘇人那樣溫和儒雅,我們靠的就是生意思維。做電視節目也一樣。
浙江衛視上上下下,都看到了電視媒體的巨大市場。湖南衛視已經走在前面,我們是後知後覺者,但這生意得做,不能讓一家獨大。於是,大家看到浙江衛視這些年不斷在嘗試,一直到《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的成功,就好像一個人的頭被按在水裏很久,終於能擡起來呼吸一口空氣那樣暢快。
然而,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的是,《中國好聲音》的產品模式與眾不同。它的前期是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後期是巡回演唱會《對戰最強音》。事實證明,如何使這兩種文化產品更好地融合,是留給節目制作方的課題之一。
道理不難理解,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呈現出來的所謂的現場效果,都是節目編導們一手“制造”的。說得直白點兒,編導們通過電視剪輯的方式,可以讓節目呈現出他們想要的效果,他們不想呈現的,即使發生了,也不會出現在電視畫面上。所以,很多興致勃勃來到現場觀看節目的觀眾都是敗興而歸的。在這裏,我一並致歉,給大家鞠躬了。
可見,電視節目更在意熒屏前觀眾的感受,節目現場的觀眾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錄制。
做演唱會則截然相反,最在意的是現場觀眾的直接觀感,因為演唱會是要賣票賺錢的。可另一面,《中國好聲音》學員的演唱會要做電視錄制,開發這個節目所有的商業潛力,這樣一來,就有點兒顧此失彼了。
為了達到後期電視剪輯的要求,演唱會必須做到四個半小時以上。我們可以算一下時間,如果演唱會從晚上七點半開始,中間穿插一些小感受、小花絮,那一場下來,都要五個小時左右,唱到淩晨才結束算是正常的。學員們和《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真有那麽大的魅力,能讓觀眾們在那裏足足坐五個小時嗎?《中國好聲音》從電視上走下來,想要進入演藝市場時,必定會壁壘重重,舉步維艱。
盡管如此,《對戰最強音》,即《中國好聲音》巡回演唱會,在南京、杭州、重慶等12個城市如期舉辦。
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每年演唱會不斷,觀眾見多識廣,讓大家埋單不容易,昂貴的場地費用也讓巡演商望而卻步。因此,《對戰最強音》的全國巡演基本上都定在二線城市。
第一場南京站,在這裏要特別表示感謝。演出開始時,天公作美,是一個大晴天,然而不久,一個超級無敵的大霹靂劈裏啪啦而來,大雨滂沱。那是一個深秋的日子,風大雨急,再加上體育場那類似盆地的地理特點,我們算是找到了當年楊白勞的真實感受——饑寒交迫啊(一般我們上場前都不吃東西,飽吹餓唱嘛。而且,因為是頻道的工作,我們都是沒有實際演出收入的)!但是南京的觀眾情緒非常高,長達四個多小時的表演,居然有近1/5的觀眾留到了最後,而他們穿的一次性雨衣根本擋不住雨。當我說完結束語,學員們再次演唱?我相信》的時候,我套用了一句大俗話:我分不清臉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哭了,我忍不住了!當時我在舞臺上給大家跪下了,算是對衣食父母的感謝。在當時,我真的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了。這份情,小的永遠銘記。在職業生涯裏有這樣一幕,是我的光榮。謝謝南京。
當然,這也算是開了個很有意義的頭。在杭州辦的時候,去聽演唱會的人不多不少,氣氛不冷不熱,這樣的局面就有點兒尷尬了,大家強撐著,好不容易熬過去。當時就有人提出,這種演唱會的模式是否正確,但計劃和檔期都已排定,總不能隨便調整,只得硬著頭皮往下做,期待能“翻身”。
然而接下來的幾場依舊不理想,尤其是長沙站。其實長沙那場原本是要取消的,畢竟臨近春節,不論南方北方,戶外都難以久留,而且大家的心思差不多都在回家探親、置辦年貨上,誰會有那麽大的熱情去聽演唱會呢?在這個時間段做室外演唱會,實在是下下策。可是調整已經來不及了,通告已經發布,不做的話怕被觀眾們批。這種兩難的處境很令人郁悶。
不僅時間上來不及調整,地點也無法更換。室內場的成本太高,能容納的人又不多。“好聲音”學員一行人,加上樂隊、舞美、策劃等一大幫人,要是沒有個大點兒的場地,容不下更多的人來埋單,就是在賠錢賺吆喝。
於是,演唱會還是定在長沙的六萬人體育場。
春節前後是氣溫最低的時候,而且是室外場,就這樣在所有問題都無法回避的情況下開始賣票。開個玩笑,借用郭德綱的話說:喲嗬!今天來的人還不少。其實,那天一共到場3000多人。
長沙的失敗終於讓節目方下定決心:停唱。於是,成都、大連的活動通通取消。
2012年的《對戰最強音》巡回演出一共制作了12場,除了首站南京之外,就只有深圳那場火爆得出乎意料。偌大的現場爆滿不說,氣氛也十分熱烈,演唱中掀起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那場是所有巡演中唯一票賣光、人坐滿的一場,很有紀念意義。但那確實是僅有的一場。
可以看出,《中國好聲音》和《對戰最強音》這兩種產品,雖然是一脈相承,但產品形態的兼容性值得深思。如果把話題說深點兒,這裏面實際上存在著中國電視行業長期存在的癥結:過度消費。盡管商業贊助和廣告活動給我們的節目制作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為制作出高水平的節目奠定了重要基礎,但商家和電視臺對於節目產品的過度消費,是在傷害節目本身。
對於一個節目的品牌打造而言,這麽做並不是在提升它的公眾形象,相反,將會使它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很快就變得模糊。無限美好之後就是過目即忘,到最後,我們還會剩下些什麽?同樣的問題我常常在問自己,華少本身也是產品,這個產品能夠賣多久呢?還有多少人打開電視看見他時會多停留一會兒呢?唉,自己賣自己的生意真是不好做,你懂的!
話又說回來,《對戰最強音》是浙江衛視第一次嘗試電視節目走下銀屏,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是從這次嘗試中得到了經驗。正如我一直所說的:經驗,是一個男人一生最寶貴的,對於一個節目也是一樣。
火的味道
如果說生命中發生的每一次轉折,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緣分,那麽,從平凡走向世人皆知,又該是怎樣的感受呢?我想我還是不習慣,從默默無聞到有人喜歡。
剛開始做電視節目主持人那會兒,也曾在舞臺上親眼見到過很多火爆的場面,但那樣的成功終究是屬於別人的。絕大多數時候,我只是一個旁觀者,甚至還曾經歷“上臺主持下臺保安”的窘迫。
直到那一次天津的演出,我才體會到,火,原來就是嘩地一下子沖著你擁過來的人群!
原來,火真的有一股硫黃的味道,真TMD(網絡用語“他媽的”)刺激!
那一年《我愛記歌詞》節目組到天津做活動,準確地說,是我們第一次走出浙江,跨省宣傳。
去天津的行程很不輕松。
我們先是從杭州飛到北京,然後找了輛車一路向東。到達天津時,已經淩晨兩點多了,每個人都疲憊不堪。
深更半夜,要在陌生城市尋覓合適的酒店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用來做宣傳的經費有限,只好稀裏糊塗地找了家快捷酒店,趕緊洗洗睡了。
大概是太累的緣故,當天晚上大夥兒都睡得出奇地好。第二天醒來,推開窗戶準備欣賞欣賞天津的景色——我們住的真的是一個建快捷酒店的好地方,方圓百裏之內,毫無景色可言,無非是一幢幢舊舊的房子、一條條完全沒有特色的馬路。唉——且慢,對面是家醫院,這麽說來地段還不錯,畢竟離公共設施近。等等,我們房間對面的窗戶上寫的是什麽?你一定想不到,我們赫然發現對面竟然是天津某醫院的停屍間!盡管我素來膽大包天,不信神鬼,但是想想睡在停屍間隔壁,直到今天,我還是心裏硌硬得慌。
但當時沒時間想這些,後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演出的時間早已敲定,所有人都得立馬奔赴演出地點。
那會兒我們出去演出是沒有專車的,都是自己搭車到現場。演出在天津市一條很有名的步行街,我們叫了輛出租車趕過去。沒想到一下車,人群嘩地一下子就擁了過來,就像我們浙江的錢塘江大潮,一下子把我卷了進去。
前一秒還在車上拿著臺本安靜準備的我,被耳畔各種聲調的“華少華少”的呼喊聲喚醒,周遭空氣中充斥的熱情撲面而來。
我和我的夥伴們都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陣勢,頓時感到腦袋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人群堵死了我上臺的路,有經驗的領導帶著其他同事給我開路,步行街上的保安也過來幫忙。他們大喊:“讓一讓,讓一讓,先讓華少上去。”可惜,根本沒人聽他們的。你能想象我當時的感受嗎?我形容一下,就是,硫黃味,火柴剛燒著的那種味道,我開始興奮了。
帶著驕傲和虛榮,好不容易上了臺,演出終於開始了。
演出開始後不久,現場氣氛漸漸火爆。當時,整條步行街做同類宣傳的還有幾家,他們也都搭了舞臺,每個舞臺下面都圍了不少觀眾。隨著我們演出的開始,其他舞臺的觀眾逐漸轉移了過來,最後,整條街儼然成了“我們的天下”。硫黃味已經開始上頭了!
演出那天本是個大晴天,出發時我還在感嘆:“今天天氣很給力。”演出進行到半場,老天爺也來湊熱鬧,開始下雨助興。那會兒網絡還不太發達,我也沒有刻意統計過,說不定我還是早於蕭敬騰的第一代圈內“雨神”呢!
下就下吧,演出不能停,腦子一熱,我在臺上喊了一嗓子:“我們不走,你們也不走好不好?”
“好!”觀眾們在臺下一起回應,喊聲震天!硫黃味已經讓我興奮了!
印象中,那條步行街並不寬敞。剛開始很多觀眾都淋著雨看演出,後來雨漸漸大了,實在受不了,又不願意走,怎麽辦?他們就跑到對面的鞋店裏繼續看。
一時間鞋店裏擠滿了人,連櫥窗裏都是人,觀眾擠倒了櫥窗裏的模特兒,以各種姿勢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排在後面看不到的,就索性站到了桌椅上。
那一幕,我至今很清晰地記得。我站在舞臺上向下看去,下面的觀眾有打傘的,有用衣服遮著頭的,對面櫥窗裏是姿態各異的“真人模特兒”。那一張張狂熱的臉、一聲聲熱切的呼喊、一個個投入的眼神,定格在記憶深處。
也許是我們的執著和熱情感動了上蒼,雨漸漸變小了。觀眾再一次聚攏在舞臺周圍,而此時演出已接近尾聲。也許是第一次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厚愛,我的內心充滿了滿足。為了報答冒雨看演出的觀眾,我臨時加了一個環節——合影。也沒征求大家的意見,我脫口而出:“我知道大家很想跟我們拍照,對不對?那這樣,我們有秩序地上臺,一次上來五個人,好不好?我們從這邊上,這邊下。如果大家沒有意見,那我們現在就開始拍吧。”
話音未落,觀眾再次像潮水一樣往臺上湧,瞬間,狹小的舞臺被密密麻麻的人站滿了。別說拍照了,我挪一步都成問題。當時,我心裏並沒有一丁點兒不快,只有兩個字——驕傲,發自內心的驕傲!
為了現場的安全,領導和同事再次充當?安,好不容易才把我從人群中帶了出來。這時,天又下起了雨,我們也該打道回府了。就在這時,節目組一位領導特別細心、特別有經驗地沖我們說:“聽著,等會兒我們走遠一點兒再打車!”
“為什麽呀?”我沒心沒肺地問了一句。
“咳,打車太沒面子了嘛!快快快,趕快跑。”
我們在領導的指示下,拿出過五關斬六將的氣勢,突破重圍,一口氣跑進附近一家酒店。不敢多逗留,又趕緊從酒店後門溜了出來,確認了半天,自認為“四下無人”,才“偷偷摸摸”地攔了輛出租車。
沒想到這並不算完,車剛駛出沒多遠,我們就從後視鏡裏看到,有粉絲打著車奮起直追!此情此景之下,還是剛才那位領導,鎮靜地對司機師傅說了句:“前面×××酒店門口停!”他說的是一家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大家對視一眼,嘴角露出了邦德看見邦女郎時常常會有的那份笑容,自信、瀟灑,甚至有點兒揚揚自得。我們知道,領導也被那股硫黃味徹底征服了!
心領神會後,誰也沒多說,一行人直奔五星級酒店而去。下了車,大家還有說有笑,自然得很,徑直向電梯走去,儼然一副回房間的模樣。
緊跟而來的粉絲因為年齡小,一看是有門衛的星級酒店,不太敢往裏闖,就在門口怯生生地望著。
這些守在酒店門口的小粉絲並不知道,我們又一次從後門溜了出去,打了輛車飛奔回停屍間對面的快捷酒店。又一輛出租車上,我們又對視一眼,這一次,我們狂笑起來,笑得很開心、很放肆。
多年後,當我再也不用打遊擊似的換乘出租車時,總會想起這段有趣的經歷。那時,我們是如此稚嫩,但一切又是那麽真實。
那一夜,醫院停屍間對面的快捷酒店旁,一家超級迷你的火鍋店成了歡樂海洋。所有人都醉了,我們高唱著《海闊天空》,高唱著《飛得更高》,高唱著《我的未來不是夢》……
坦誠地說,我們都曾夢想過成功降臨時的樣子,但當它不經意中成為現實,依舊是如此驚喜和猝不及防,那樣的感覺終生難忘!
經歷了天津的火爆之後,那條曾經摸不著看不清的夢想之路,漸漸清晰起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顯得水到渠成——人氣慢慢躥升、商演應接不暇、越來越多的節目邀約……我對時間也越發珍惜。
回想起來,《我愛記歌詞》的打拼歲月,也許是我事業上最艱苦的開始,同樣也是最值得驕傲、最燦爛的時光。它將一個默默無聞的華少推向了舞臺的中央,並由此引領了他未來多年的方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