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人類的敦煌》(22) 陽關大道

荒漠的月光下,一雙手捧著皮囊,從烽燧邊的野塘取水。一只粗壯的手猛然將這取水的人擒住。皮囊緩緩墜地。烽燧內,燈光,僧人的背影,光線搖曳中戍邊的將士。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高僧玄奘發端於他奔赴西天的取經之行。初唐時代的西北邊陲,叛亂疊出,異族頻擾,烽煙不絕(莫高窟第45窟胡商遇盜圖)。地處絲綢咽喉的敦煌更是幾易其主。朝廷明令百姓不准出蕃,所以玄奘一入河西,便不斷遭遇阻攔。他只能日伏夜行,偷渡玉門關。但在他取水時,被守卒捉住了。然而玄奘以他的志向遠大,堅毅赤誠,不畏生死,感動了烽燧校尉王祥,非但沒有對他治罪,反倒贈送食物和水,指點他西去之路。

 

玄奘便隻身縱入連鬼魂也會畏懼的死亡之海,開始他那漫長又艱辛的取經大業。

(可怖的莫賀延磧。高昌。蔥嶺。巴基斯坦與印度。《大唐西域記》。西安大雁塔內的《玄奘取經圖》。興教寺玄奘舍利塔)

在這壁畫上出現的那個為玄奘保駕護行的猴子形象,說明遠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口頭創作出來。它表達人們對這位高僧的關切與敬仰,同時也體現西行路上的坎坷多難。
 

(榆林窟第三窟普賢變上的《唐僧取經圖》。《西遊記》古本插圖。絲路荒涼的景觀)

 

玄奘在外十八年。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他取得真經歸來,此時的大西北已改天換地,全然另一番面貌了。

玄奘當年出行,出玉門關,走絲路的北道;此時歸返,取絲路之南道,進陽關。唐太宗李世民令敦煌吏民去到陽關相迎。人們夾峙在城關兩旁,對萬里歸來的玄奘一齊鞠躬行禮。

所謂陽關大道,其實本無道路,孤單單一堵城關,內外大漠浩蕩無涯,車馬寥寥,隨意而行。然而此時玄奘看到的卻是,中外商旅,往來不絕;各色珍奇,掠目而過;美艷胡姬,浪漫樂師,清雅畫人,夾雜其間。長長的駱駝隊看似無始無終。一種盛世之感被亮麗而清新地表現出來了。樂師們隨手彈唱西域樂曲。

 

唐代開國的兩位皇帝李淵父子—史稱李唐王朝,很善於從前朝的成敗功過中吸取“前車之鑒”。尤其是這位光耀古今的唐太宗李世民,一邊采取全面改革措施,均田勤農,輕役薄賦,廣開言路,倡舉廉政;一邊像隋文帝和隋煬帝那樣,把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看作富國之道。經過二十年不間斷的武力征討,平定了河西一帶種種反叛,蕩盡了西域諸國的種種干擾。到了玄奘歸來的時期,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剛剛征服高昌,設立安西都護府,絲綢之路的血脈已然運行舒暢。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