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南蠻傳》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服飾是一種原始苗族人民的符號和象征,是一種規則和歷史的存根,一種無字的歷書,一種無聲語言和標誌。
  苗族服飾由於性別、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並且有地區差別,但都保持一種從古至今的傳統款式。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苗族男子的裝束則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我們所說的苗族服裝的款式多樣,主要是指苗族女性的節日盛裝或者叫禮服。苗族服裝按地域可分為五種型制:黔東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種。
  黔東南苗族服飾:流傳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個縣市和都勻、荔波、三都、興仁、安順,廣西融水、三江等區域。上衣有大領對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長短不一,佩戴各式圍腰和綁腿。發髻也有較大差異。黔東南苗族服飾大約有30多種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飾:主要流行於貴陽、龍裏、貴定、惠水、平壩、安順、平塘、羅甸,雲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廣西隆林等地。其特點是以黑、白、藍色線繡衣裙或蠟染。大領對襟開,百褶裙,包頭帕或頭巾,髻發。黔中南苗族服飾有5種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飾: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東北、桂西北以及雲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飾色彩較淺,蠟染工藝普遍。服飾和發型多種多樣。
  而貴州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服飾不但色彩艷麗,質感厚重,其原生態感更強,就貴州來說苗族的支系就多大幾十種,其服飾也各有特色,女孩子身上的銀飾工藝精妙絕倫,其重量達幾十斤重,衣服上的純手工刺繡都是其外婆,母親的愛心和技藝的見證。
  海南苗族服飾:由於海南苗族受當地黎族服飾的影響,苗女穿右偏襟長及膝部的長衫,僅一扣,無領,蠟染短裙,以黑、紅色為主,花紋較少,束發,包一繡圖案花紋的頭巾,外面再蓋一條繡有花邊的尖角頭帕,套上一條紅帶子垂在背後,顯出與其他地區的苗族服飾的非常不同。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發,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鬥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紐扣,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紐扣……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裏層的七對紐扣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 與苗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復雜。 頭帕:苗族婦女的頭帕,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後,連耳朵都包在內面。花垣等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吉首縣境內的苗族婦女頭帕較雜,與鳳凰縣相接的地區包花帕,與花垣縣相鄰的地區包黑帕。瀘溪、古丈和吉首東部地區的苗族婦女則包白色頭帕。帕上繡有四對青色花蝶,樸素美觀,獨具風韻。所謂“頭上帕子四個角,四個角上繡飛蛾”,說的就是這種白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簽、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圈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吊瓜子耳環、耙粑耳環、龍頭瓜子吊耳環等等。 衣褲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沒有衣領。袖口之大,約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習慣要滾邊、繡花或縷紗,並要加上欄桿花瓣於其問。有的還需在開岔和放擺前後兩面的邊緣刺繡挖雲鉤。衣服式樣一律是滿襟,無對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婦女的衣褲,縫工、繡工精致的,需工日數十。褲子較短,褲腳較大。褲筒邊緣的滾邊、繡花或數紗與衣服相同。禮裙長而寬,下腳沿邊滿繡花紋,並滾欄桿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滿繡花,頭尖口大,後跟上耳,以便穿著。 解放後,在一些苗漢雜居地區,苗族服飾受漢族的影響較大,一些青年已改著漢裝。

苗族的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蔔,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喜飲酒,以酒解除疲勞,以酒示敬,以酒祭祖,以酒待客,以酒傳情,以酒表喜慶,以酒烘染氣氛,有著豐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飲酒風俗。
  苗族的特色飲食:
  1、菜豆腐 
  菜豆腐是湘西名聞遐邇的特色菜。做這道菜,首先倒適量冷水入鍋,再將事先用石碓沖細的黃豆粉倒入並拿筷子攪勻,文火煮開後即倒入青菜,稍加攪拌,再文火煮至湯水變清,即可放入野蔥、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燜蓋一陣,便可食用。菜豆腐有細嫩、鮮軟,香濃的特色,加之成本低廉,是湘西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 
  2、罐罐菌炒肉 
  罐罐菌,又名羅漢菇,也叫牛肚子菇。罐罐菌通過人工加工以後,晾曬幹,認真收藏,可保鮮色美味。罐罐菌營養價值極高,吃罐罐菌以炒為最佳。 
  3、湘西臘肉 
  湘西人有一種隔年熏臘肉的習慣。每年臨近年關,殺了年豬將豬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塊,揉鹽和各種香料後腌三至五天,待鹽及香料浸進肉內,再用竹條或藤條穿串掛到火坑上,以煙火慢慢薰幹。薰制得比較好的臘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薰烘,臘肉油中透紅,紅中透亮,不見煙灰,顏色更顯好看。臘肉做菜前須洗凈,煮熟、蒸軟、再切片,既可直接醮酸湯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獨特,菜色亦佳。   
  4、 社 飯   
  社飯乃食中一絕。立春以後,草長花開,當地人為了祭祖祀神,從田野采來鮮嫩的社菜用石碓沖碎,用清水洗凈其苦酸味,再放到鍋裏烘幹,拌上野蔥用青油回炒,制成傻菜;然後將本地精產香糯米與切成顆粒的過冬臘肉拌合同煮;飯半熟時拌上傻菜,再燜烹片刻,社飯就做成了。 
  社飯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臘肉的薰味,還有社菜的清香,飯一開鍋,香味四溢,直令人饞涎欲滴,食欲大振。 
  5、 血粑鴨子 
  鴨子煮血粑是湘西地方特色菜,制作時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地方糍糯米裝入瓷盆裏,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中浸泡均勻。等鴨血疑固後,再蒸熟,血粑放冷後,將血粑切成一小塊小塊的方塊,然後用茶油煎熟。待鴨肉煮熟時,再將血粑放入鴨肉裏烹煮,並摻合一定的香料物品,成色成金黃色即可,鴨子煮血粑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到口香濃,食欲大增,是稀有的人間美味佳肴。 
  6、 板栗燉雞、鴨 
  板栗是湘西的一大土特產。九月重陽,正是收摘板栗的時候,收回家的板栗選擇顆粒大,無病蟲害的板栗,將其放在通風透光的屋梁上晾幹。這時,將宰殺的母雞(鴨)肉切塊,再將板栗籽煮熟後,拌以炒好的雞(鴨)肉火燉,將會是其味無窮,滿屋飄香。這是土鄉苗寨稀有的特殊菜譜。 
  7、小米粉蒸肉 
  小米產量不高,一般珍藏多用於過年或節假日打粑吃用,故小米蒸肉是一種珍貴土菜。在農家,每當逢年過節,或者操辦婚嫁喜事,都要備加一盤小米蒸肉,這是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制作時,一般選用較肥厚的細嫩豬肉,拌合浸泡好的小米,加上可口的佐料,放在鍋裏蒸煮,待小米和肉熟透後即可。小米蒸肉極富營養價值,鮮美可口。 
  8、 酸菜豆腐湯 
  湘西有句俗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踉蹌”。酸菜一般采選蘿蔔葉、白菜已開始發黃的葉片,在陰涼處攤擺一兩天,使葉片呈金黃色,然後切碎、裝壇,再用滾開的米湯和酸湯曲浸泡並靠近有熱火氣的地方擺放,一天一夜可成,顏色金黃透亮,可涼拌可做湯。做湯時,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放入豆腐坨,再加上野蔥、少量辣椒等佐料,煮開就可食用。此湯顏色嫩黃,味道清鮮,食之使人增食開胃,強身健體。 
  9、 糯米酸辣子 
  糯米酸辣子制作十分講究,首先要擇選最好上等糯米,碾成米後打成粉末,將洗凈切碎的紅辣椒拌合均勻,稍加一點清涼潔凈的山泉水,制作成丸或片。主要吃法是油煎炒吃,也可以水泡煮吃, 以煎吃為最佳,外焦內嫩。 
  10、 酸 魚 
  把捉來的肥魚洗凈破肚、取出內臟,在鹽、辣子粉末、五色大料為主料制成的料湯中浸泡兩至三天,再用糯米粉或包谷粉撒在上面,一層粉一層魚,放入窖壇蓋好,十五天左右即可拿出食用,可煎、可炒、可生吃,口味別具一格。 

苗族的歷史

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中下遊的一個部落。後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失敗後退入長江中下遊,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部落與“三苗”發生戰爭,“三苗”被擊敗。從此,“三苗”部落分崩離析。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三危”,即今陜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長江中下遊和中原的“三苗”後裔,其先進的部分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其發展較慢的部分,商周時被統稱為“南蠻”,居住漢水中下遊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後來,荊楚蠻中先進部分逐浙發展成為楚族,建立楚國;後進的部分,繼續遷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諸省毗連的山區,成為今日東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苗族的分布更廣。東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區及貴州中西部,即當時的巴蜀、夜郎、牂牁,縱橫數千裏,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邊區最多,是當時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東南及黔北邊境)、武陵(今湘西、黔東之大部)兩郡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當時所謂“五溪蠻”的主體民族。漢代遷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彜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記載,不過人數很少。遷入貴州中南部的苗族,從近幾年貴州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地區發掘的許多苗族巖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於兩晉之時。近幾年來的民族調查,發現這一帶有些苗族追述族譜長達五十多代人,與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時期,苗族的分布有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漢水中下遊以東至淮河流域的多數苗族已逐步漢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貴州的苗族進一步增多,逐步成為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時開始進入雲南(滇東北除外)。據彜文史籍記載,唐代長慶、大中、鹹通年間,雲南南詔軍隊數次侵擾播州時,曾俘掠了數萬苗族和仡佬族到雲南作奴隸,說明當時黔北苗族相當多。貴陽以西至鎮寧、關嶺、貞豐一帶,晉代時設牂牁郡,為大姓謝氏世襲統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為東西二部,其部民遂被稱為“東謝蠻”和“西謝蠻”,元明兩代則稱作“東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長順直到黔桂邊境,近幾年發現了許多苗族巖洞葬,經鑒定,除部分是魏晉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遺物。 
  這一時期,“苗”的稱呼在唐人樊綽《蠻書》、宋人朱輔的《溪蠻叢笑》和《宋史》等書中已開始出現。貴州已逐步形成全國苗族分布的中心,不過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時這一情況並不為人所知。 
  從元明到清初,由於封建王朝大力經營西南,在各民族地區逐步設流官治理,對各省具體情況的了解進一步深入,貴州苗族很多的事實遂漸披露於世。又由於湘西、鄂西、川東苗族的大量漢化,於是貴州作為全國苗族分布中心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人們根據苗族居住的地理環境,以及苗族各部分服飾顏色、式樣的不同,分別將其稱為高坡苗、平地苗、長裙苗、短裙苗、紅苗、黑苗、花苗、青苗、白苗等,名稱多至數十種,因而有“百苗”之說。 
  苗族社會的發展是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發展長期以來十分緩慢而又極不平衡。貴州設治較晚,又遠離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因此,苗族社會的發展,比湘西、鄂西、川東一帶的更為遲緩。秦漢至兩晉時期,湘西桃源、沅陵一帶苗族已開始出現強大的部落首領。南北朝至唐宋時期,沅陵、辰溪、漵浦以北、漢水流域以西直到川東巴峽的苗族,出現了許多強大的封建主,並受到封建中央的賞賜,加官進爵;社會經濟有的與漢族完全一致,父系氏族的鼓社制和農村公社的議榔制,是當時主要的社會組織,在外部,則受他族奴隸主和封建主的統治或羈縻:居於黔東北者受思南、思州田氏領主的控制,在黔北則為播州楊氏領主的屬民,在黔西北受羅甸國奴隸主的統治,在黔南受龍、方、張、石、羅五性領主的羈縻,在貴州中部,受宋氏領主的制約。這些首領統治下的苗族,有的淪為奴隸,有的淪為農奴,有的成為依附民。有的雖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形式上仍依附於外族統治者,被稱為“羈縻蠻地”。有的完全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被稱為“生蠻”。
  元明兩代到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前後,封建王朝一方面分封各族首領(包括征蠻有功的漢族將吏)為土司,以統治各族;另一方面又直接派流官以控制土司,實行土流並治。由於漢人進入苗區的增多,漢文化的促進作用加強,苗族社會的封建化得以加速,階級分化開始明顯。這時期,苗族中也出現了一些中小土司,如雄據於紫雲、長順一帶的金竹安撫司及平越楊義長官司的金氏,黎平亮寨長官司龍氏,以及雄據於八寨(今丹寨)和都勻一帶的夭壩安先司夭氏,承襲時間各有數百年之久。在黔東銅仁、松桃和黔北務川、道真等縣苗族中,出現了一些當時被稱為“富苗”的地主。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銅仁府羅金寨苗族地主吳老夭,有錢有勢,“久為諸苗雄長”稱霸湘黔邊境,湘西、黔東北各縣不少都投靠他。今黔東黃平、凱裏、施秉、鎮遠等處,也出現不少“富苗”。;其中凱裏的阿溪,廣有錢財,到處放高利貸。甚至賄賂省內監軍總帥,借勢淩人。貴陽附近各州縣,苗族內部的階級分化也開始明顯,出現了一些較大的部落酋長。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今貴定平伐苗族大首領的娘率部民十萬戶歸順元朝。到了明代,平伐地區設了流官,但苗寨 仍由苗族土司治理。社會經濟有了發展,有了集市貿易,促使土地買賣關系進一步民展起來。 
  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後至鴉片戰爭前,苗族地區社會經濟的封建化加強了,地主經濟繼續發展。今黔東南雷公山區相繼出現了地主,完全進入了封建社會。如鹹同年間臺拱廳巫生寨的歐養生和五岔的潘老馬、丹江廳掌批寨的紹伯寡,都是當時比較有名的地主。黔中南貴陽、龍裏、貴定、惠水等地的苗族中也有地主出現,他們大量購買土司、屯軍和農民的土地山林,從而成為“殷實之戶”。 
  近代以來,苗族地主經濟繼續發展,有些地區如黔東南、松桃、務川等地苗族地主,有的還占有年產數千挑至萬挑稻谷的田地。不過,從總的情況看,由於歷史、地理、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苗族地主經濟的發展並不充分。在許多苗族聚居區的階級結構中,都存在著兩頭小中間大的現象,即地主富農少,中農多,貧雇農少。除個別大地主外,一般地主占有田地年產谷僅二百擔(每擔一百二十斤)左右,經濟力量很薄弱;地主中多數人也沒有完全脫離生產。在苗族雜居區,地主絕大多數都是漢族和其他民族,苗族人民幾乎全是貧雇農,地主富農僅是極個別的人家。 
  苗族人民有反壓迫反剝削的光榮傳統。從商周到民國,數千年來鬥爭不息。從唐宋起,貴州苗族有記載的鬥爭不少。多是受湘西、川東苗族鬥爭的影響而爆發。 
  元明時期,隨著中央王朝勢力的深入,民族壓迫之加劇,貴州苗族人民的起義逐漸增多。僅明代的鬥爭就有百余次,有的規模很大。如正統十三年到景泰二年(公元1448—1451年)的全省各族人民起義,明朝動用了二十多萬大軍鎮壓,歷時三年。苗族是這次鬥爭的主力。以韋同烈為首的黔東清水流域和貴定、福泉一帶的苗族農民軍,據香爐山一直堅持到最後。天順元年至三年(公元1457—1459年),龍裏、貴定、八番(惠水)、平越(福泉)等處“十三番”苗族首領幹把珠領導的起義,也曾震動一時。嘉靖十七年至三十年(公元1538—1551年)龍許保領導的黔東北和湘西的苗族起義,長達十四年之久,先後抗擊明年十六萬之眾。 
  清代苗族起義同樣很多。其中規模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公元1735—1736年)發生的“雍乾起義”,領導人是包利和紅銀,起義範圍遍及黔東南地區,抗擊了七省清軍數萬人的殘酷鎮壓;第二次是乾隆六十年到嘉慶元年(公元1795—1796年)石柳鄧、吳八月等領導的“乾嘉起義”,範圍擴及松桃、銅仁、印江和四川秀山酉陽和整個湘西苗區,抗擊了七省清軍18萬人的進攻;第三次是張秀眉、柳天成、陶新春等分別領導的“鹹同起義”,發生於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終於同治十二年(公元1872年)。起義範圍以貴州為中心,波及湘西、川南、桂北和滇東,延續了18年,影響十分深遠。這三次起義間隔都是60年,因而苗族民間有“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的說法。 
  民國年間,貴州苗族人民參加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當時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第十兩軍的黔軍,就有許多松桃、銅仁和天柱、錦屏一帶的苗族、侗族官兵,他們在戰爭中屢挫強敵,功勛卓著。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黔東清水江流域的苗侗兩族發動“黔東事變”,反抗國民黨暴政。次年,貞豐苗族聯合布依起義,兩次下縣城。望謨苗族、布依族在熊亮臣領導下,得到黨的幫助,在麻山鄉一帶開展遊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當時活躍於滇黔邊區的滇桂黔邊縱隊(簡稱邊縱)第三支隊,活躍於雲南宣威和貴州威寧的邊縱第六支隊和威寧遊擊團,都有許多苗族參加。松桃苗族人民成立了“邊胞支隊”,在松桃和湘西開展革命遊擊戰爭。貴州苗族人民在推翻國民黨統治的鬥爭中,作出了很多的貢獻。


苗族婚禮過程

苗族婚禮過程簡介 
  一、看雞眼 
  錦雞苗結婚過程非常繁雜,首先,訂婚前,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送彩禮,在送彩禮時,帶去一只大公雞,當晚將雞宰殺後,憑煮熟的雞眼定吉兇,即這只雞煮熟後雙眼完好無損,就預示這對佳人必定一帆風順,如若有損,雙方就各自為便,取消所有的婚約。 
  二、定婚期 
  結婚的日子,是由男方請人擇定,然後由男方的代理人前去報知。
  三、接親 
  接親日子一到,男方首先選擇一個較有威望的中年男子承擔代理。其人的條件為酒量大,能唇槍舌戰,體質好,品德高尚。其次,物色接親的其他人員,一般為體力強健的男方,這因為,為了預防半路搶新娘。所以代理人一般走在前頭用寶劍開路。 
  四、舅子押路 
  常言說:“娘親舅大”,錦雞苗舅子的偉大就在於每當妹子出嫁的時候,舅子必須親自送到妹丈家,也是為了預防路途的任何差錯。 
  五、退喜神 
  退喜神是為了驅除邪惡,獲得吉祥,新娘所有意念,在婚姻上,請求月老仙人保佑新娘事事如意的一個禮儀。 
  六、拜堂,入洞房
  拜堂是錦雞苗婚禮的一個關鍵環節,它承載著雙方的誓言,新郎和新娘拜完堂時,祈求得到錦雞苗族祖先應允,在祖先的祝福下,才正式結為夫妻。拜完堂後,丈夫背著妻子進入洞房。 
  七、洗和氣水 
  為了全家人永遠和睦相處,全家人共用和氣水。
  八、敬新娘 
  敬新娘是本家族為了讓新娘與妯娌之間和睦相處,特意做好自己的飯菜,讓新娘品嘗的一種儀式。 
  九、鬧洞房 
  鬧洞房是為了讓新郎新娘解除羞澀,不讓洞房尷尬的一種活動,鬧洞房時間,正酒之後,參加的人為平輩的哥、弟、妯娌。

苗族婚俗

苗族婚禮苗族婚俗,一般在族內異姓通婚,不和其他民族通婚,男女青年在戀愛、婚姻問題上一般比較自由,但又多由父母包辦。建國後,已發展為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成婚為主。 婚姻一般有戀愛、提親、定婚和舉行婚禮等儀式。 
  苗族青年男女通常通過自己參加采花山、跳月等節日、喜 慶活動,在歡歌狂舞中尋找自己的心上人。當雙方關系確定真 誠相愛後,請媒人向雙方父母求親,並協商定男方向女方送的 聘禮數目,並帶酒肉給女方姑舅親友吃,就算已定婚。依男方 情況,便擇吉日舉行婚禮。 
  苗族婚俗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小家庭,男性長者為家長,弟兄長大結婚後使可分家,父母年老由助子供養。婚姻有父母包辦和自由戀愛兩種形式。 
  包辦婚姻 
  通常女大男小,一般在姑娘有幾歲時,由男方父母送與幼女一套衣裙等即為議定終身,此種情況,雙方多有親戚關系,待姑娘長大正式結婚時,男方要付一定銀錢作身價,娘家要以一頭牛或一日豬作妝窗,以供姑娘到男家飼養。 
  自由婚姻 
  各地苗族所采用的形式不一。彜良、永善一帶苗族保有青年男女"批若"(類似公房)的自由戀愛習慣;楚雄部分苗族中保有"姑娘房";昭通部分苗族保有"逛花房"和"踩月亮";金乎一帶苗族保有"遊方"(類似貴州苗族的"搖馬郎")。 無論何種形式,青年男女一般都通過對唱山歌選擇配偶。其選擇方法是:倘若某一小夥子看中某一小姑娘,小夥子便撐一小花傘覆罩小姑娘,開始,小夥子首先主動唱上兩調求愛山歌,如果小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山歌對答,反之則以無言對答或躲開小傘表示拒絕,然後備求相愛。 
  求愛山歌多半是隨編隨唱,歌詞內容視對方追求深度而不斷變化。開始一般以相互詢問對方家鄉風土人情人手,進而詢問對方姓名年齡和家庭情況,再以挑逗口吻試探對方是否已有情人,經過一定了解,雙方轉為對白,如此由淺入深,數日即見分曉。 雙方如果情投意合,男方即要求父母求媒成親。如有男女願意締結婚姻,但父母不許者,則女隨男奔,男匿女於其親戚家,然後使媒人告知父母。婚前,男子要贈與女子頸圈或其他銀制飾物,女子套於頸上的頸圈越多,父母越覺光彩。


苗族的傳統節日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竈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後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閑季節舉行。但由於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喪葬

 老年人壽終正寢要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吊喪期一般為3~5天。辦喪期間,蘆笙聲不斷,晝夜向死者致哀。祭奠殺牲,以牛為貴。葬禮上至關重要的是請鬼師(巫師)超度亡靈,苗語即為之“開路”,念誦焚巾曲或曰指路經,指引他們回到祖先的地方。 
  一些地區的苗族認為,人有三個靈魂,人死後,一個靈魂沿祖先遷徙而來的路線回到祖先的故地與祖先團聚,一個安守墓地,一個與子孫同在、並在冥冥之中保佑他們。
  苗族主要實行土葬,現在一般有木棺、石棺兩種靈柩。前者使用更為普遍。黔南部分地區是石棺土葬。
  很多地方苗族以宗族為單位有公共墓地。一些地方苗族有東西向橫埋的習俗,以示引導死者的靈魂回到祖先故土——東方去。兇死、暴死、難產死、上吊死等被認為不吉利,不舉行葬禮,實行火葬或者二次葬,而且不能葬入集體墓地。苗族歷史上曾實行巖洞葬、懸棺葬、風葬等習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區)。葬式有順葬和橫葬兩類。橫葬是一種極古老的葬俗,頭東腳西,過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現在還有部份人家采用這種葬式。
  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後,要把靈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裏。這類葬法主要流行於惠水、龍裏、貴定、平塘、都勻、獨山、羅甸、平壩、長順、紫雲、望謨等縣的部份苗族中。近幾年來在民族考古研究中發現了這類葬法的大量遺址。洞內靈柩從魏晉南北朝起到明清兩朝止,歷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為最多,但遲至明清時期方有記載。長順縣交麻鄉的天星洞,平壩縣的棺材洞,是其中幾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計數外,可辯認的靈柩在百具以上,多的達五百余具乃至千余具,而且都是頭東腳西方向陳列。這類葬式今已絕跡。
  懸棺葬:即人死入棺後,把靈柩存放在懸崖絕壁的縫隙中,或在懸崖上打洞插上木樁,將靈柩橫放於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區就有這類葬式的記載。明代時黔中南地區苗族還普遍實行這種葬法。清代時逐漸減少以至消失。到抗戰前僅有個別人家保留這種習俗。
  樹葬:是人死後用樹皮包起來裹起來掛在樹上,這在《隋書.地理誌》有記載,今大部份地區已絕跡,僅個別地區對非正常死亡者采用。
  現在湘西地區土葬是最流行的一種!

苗家花帶

苗家花帶, 織花帶,是苗家姑娘最盛行最喜愛的一種習俗。在苗家,從女兒長到七八歲起,母親就要教她做針線活,待到十歲左右就教她學織花帶,如果母親技藝不高,還要請寨子裏花帶技術最高的婦女來教。有的女孩子,從母親或姐姐那裏初步學到織花帶技術後,就在本寨子邀同齡夥伴,三五個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待到編制技術日趨成熟之後,姑娘也大了,就往往一個人躲在房中編織出色鮮艷的花帶,表達少女的愛情。苗家姑娘,往往拿自己編制的花帶作為禮品相贈,特別是姑娘有 了意中人,就把花帶作為愛情的信物相賠,以表示以身相許,愛情純真。
  相傳很早以前,叭固苗寨有個姑娘叫玉花,長得非常美。她繡得一手好花,又會編制一種草帶子,但這種草帶子沒有花紋圖案,姑娘很不滿意,但又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一天,雨過天晴,天空中忽然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五光十色,好看極了。玉花看著天空中這條象帶子一樣的彩虹,她靈機一動,我何不也編制這一條彩帶,那該多好啊!於是,她要媽媽給他買來了五彩絲線,自己躲在房中悄悄地編起來,幾天後,果然編織出一條像彩虹般美麗的彩帶。玉花非常高興,沈浸在無比歡喜之中。玉花編制成彩帶的消息傳開了,苗寨裏的許多姑娘都上門求教,玉花毫不保留地把技術傳給大家。從此,苗家織花帶的風俗習慣世代相傳。現在,苗家花帶深受國外友人的青睞,成了贈送客人的珍貴工藝品。 

苗族的婚嫁

苗族青年戀愛雙方感情十分融洽後,男方便象征性的請媒人到女家求婚。兩人家有意後,由女方家擇定吉日在女方家吃“放口酒”,男方帶禮品上門認親,與女言結下山盟海誓,雙方各邀苗歌師比試,湊興祝頌,並由男方擇定良辰吉日結婚。 在婚前一天,男方必須給女方挑送親酒,而女方親眷街鄰則將桐油拌鍋灰追抹在男方來人臉上為娛,晚上女方把族人和親朋好友請來喝酒。當晚或第二天請女方發親, 親授青布傘日“遮羞傘”,並唱吉祥如意的祝送歌。新娘出嫁時新娘的兄弟(王客)同行並邀同寨相熟姑娘和歌師同往 結婚當天,男方火爐堂預先燒大火迎新娘以示興旺。新娘到男家由側門進後不拜堂,在預先擺好的凳子上坐下不能移動,以示在男方家位置穩定。然後,主婚人拿來一碗“同心酒”和一碗“同心肉”,讓新郎新娘同吃共飲,此時主婚人唱“合事歌”,意為二人合好,永不分離、白頭到老。 晚宴結束後,全寨男女青年都來“掀酒”,男女青年擁簇於新娘和送親姑娘周圍,褒貶新娘,搞得新娘啼笑皆非。熱鬧之中,主人請眾賓客吃煮甜酒。接著是對苗歌娛樂:先由男方歌師起唱,感謝送客親一路辛苦,謝嶽母慷慨大方嫁妝多,贊揚新娘貌美聰慧等等,女方歌師則贊頌男方熱情招待,酒如東海,肉似南山等謙答之詞。之後雙方歌師及賓客互唱禮詞,頌歌使婚禮增添歡樂氣氛。最後歌師們還要互相頌揚雙方的才智及對新娘新郎唱美好的“祝福歌”,男起女應,徹夜不止,有時可連續幾天幾夜。 苗族人結婚,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能同宿共歡,要等到新娘三天之後從娘家“回門”轉來,才能同居度蜜月。

苗族禁忌

  1. 不要打張開的傘進別人的家。  
  2. 不要隨便踩別人家的門檻。  
  3.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4. 到苗族家裏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龕方向)。   
  5. 苗寨裏盡量不要和已婚婦女套近乎。   
  6. 苗寨,土家山寨裏不要隨便吹口哨(召鬼)。


苗族花鼓舞

苗族花鼓源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湘黔兩省的苗族都有花鼓,苗花鼓它是一種慢鼓,鼓聲雄壯渾厚。據收集,鳳凰苗族花鼓的套路就有一百多種。
  苗家人十分喜愛自己的花鼓,因為它是苗家人憎愛分明的象征: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苗家人為反抗滿漢貪官汙吏,發動了震驚清廷的歷史上大規模的“乾嘉苗民起義”。在斬殺貪官汙吏的進軍途中,苗家人擂起了花鼓,使很多血性的苗家兒女面撲黃沙,流血疆場;當舊中國滅亡,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成立,苗家人將沈寂多年的花鼓敲起,分得了土地;共和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進苗山,苗家甩掉了貧困,他們的鼓點更加密集,歡迎著來苗山幫助建設的遠方客人。
  苗族花鼓是集舞蹈與體育於一體的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它的舞匯極其豐富,步伐手式極為嚴謹,大致可以分為生產型和生活型兩種。生產型又叫勞動型,它將勤勞的苗家人在生產勞動中的各種粗獷健美的姿態分類有致的組合融於舞蹈之中。如:耙田、插秧、打谷、挑擔……;生活型則是以生活為內容的各種優美細微情節納入舞蹈,告訴人們:這是洗臉、梳頭、照鏡子……
  苗族花鼓有四面鼓,可四人擊打。有兩面鼓,二人擊打。可群體舞,也可單個表演。如數面大鼓齊擂,則氣勢宏大,排山倒海,有如風吹林濤,大河咆哮。前些年湘黔兩省邊界就曾舉行過幾次大型的紀念“乾嘉苗民起義”活動,苗族花鼓就以群體陣容出現,贏得了來自全國各地文藝界專家學者們的青睞。苗族花鼓由此也曾多次在中央、省級電視臺的民族節目中露臉。

土家族風情
土家族的禁忌

土家族人禁忌特別多,不同地域、不同家族、不同行當,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內容,它既反映出一種充滿唯心迷信色彩的文化心態,又摻和著一定的科學內涵,因為是土家人長期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
  土家人早晨見蛇喊“長蟲”或“溜子”,談虎稱“大貓”,見猴叫“爪子”,講鬼叫“矮騾子”。許多禁忌已成諺語,如出門要選良辰吉日:“初—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七不出門八不歸屋,逢九出門空手回”;“春來莫撿鷹打鳥,冬來莫撿汗手巾”;“上山莫撿麂,下河莫撿鯉”(指莫名其妙死去的麂子和鯉魚);除夕期間禁忌更多,不準吵口、不打小孩,不熄燈火;大年初一不講“背時”話,“爺娘的口,無量的鬥”;“三十六,結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因三十六歲死人比例最高,出禍事最多,故民間凡事總要回避“三十六”,就像外國人忌諱“十三”數一樣。 人滿三十六歲,無論男女,必做生日沖煞過關;凡紅白喜事記人情帳,偶爾碰上三十六序號,便是不利順的先兆,故許多人辦事必先在三十六序號上寫上吉利的話;小孩不準玩鳥,說是長大手跳寫不好字(以此法護鳥);小孩不準摘未熟桐子果,說是要得“癆病”(以此保護桐林);木匠的碼板坐不得,鐵匠的砧子敲不得,閹匠的羊角吹不得,戲子的衣箱靠不得,農戶的撐架踩不得(欺主);瓦窯前忌說“紅”,怕出紅瓦;乘船忌呼“陳”姓,因陳與“沈”諧音;戲班子稱“傘”為“撐子”,忌一個“散”字:一年之始聽到陽雀(杜鵑)叫時,如睡在床上或走下坡路準不吉利,大年節牲畜進屋,兆“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雞上樹,狗上屋,無災必有禍,不死脫層殼;夢清水淚洗面,夢白布要戴孝,夢紅花喜盈門,夢小孩要防賊;夢雞、鳥、小魚有口角(吵架),夢水牛有財發,夢跳坎有病災,夢飛騰轉健康,夢上山有好事,夢下坡要背時,夢笑得哭,夢禍得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土家族的風俗

湘西土家族在社交活動中,重情節、禮行,講友好,尚文明,並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禮儀;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習俗。
  情禮文明 ,在社會上,土家族與人交往,都很講情禮文明,註重和珍惜民族聲譽。對人稱呼,無論親友長幼,“尊敬”二字為先。
  在土家社會中,親戚來往非常密切,禮儀不少,且不問貧富,不論親疏。土家族有句諺語,“親戚象把梭,往來腳跟腳”。土家族不僅親族往來,有優良的道德風尚,就是與一般人往來,也很講究社交道德。一切都講究文明禮貌,維系民族傳統道德。
  人生四禮 土家族在人的一生生活中,禮儀較多,但歸結起來,只有四大禮儀,即誕生禮,成年簪冠禮、婚禮、葬禮。現將人生四大禮儀,分別記述之。
  誕生禮
  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祀。土家族人,相當註重為嬰兒舉辦誕生禮儀式,既含有為新生命祝吉的意思,也有為產婦驅邪的表示。禮儀中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土家族人舉辦誕生禮儀過程是較長的。
  結婚禮
  土家族人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制度裏,有著不同的婚姻制度,不同的禮儀、習俗。
  祝壽禮
  祝壽,土家族把它視為人生禮儀中重大禮儀之一。對祝壽,土家族有些不成文的俗規;未滿童限的小孩,稱為“長尾巴”;成年人,則叫“過生日”;五十歲,方稱“祝壽”。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不能舉辦“祝壽”,有“尊親在不敢言老”之說。最隆重的祝壽,是滿六十花甲;特大隆重的壽誕,是年滿百歲,稱為“人間壽星”。 因此,土家族慶壽儀禮,也就因年齡而異。
  葬禮
  土家族葬禮,既有社會習俗的特點,又有對處理死者的信仰。不過,民族歷史的悠久,民族雜居的融合,使土家族的葬俗不斷發生演變。但是,無論怎樣演變,其民族特征總是鮮明的,而且有著重大的科研價值。
  土家山俗
  土家族世代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種在山,燒伐在山,吃喝在山,交往在山,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土家族山的習俗。
  概括起來,主要有刀耕火種,春種秋收,飼養豬牛,買蛋買鹽去趕場,“閨女人人會繡花”等

土家族飲食

 土家人菜肴講究酸、香、辣,俗話說:“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裏就像貓爪抓,走路腳軟眼也花”,故特別看中辣椒、胡椒、花椒、大蒜、胡蔥、韭菜、香椿等辛辣香味特濃的佐料食品。舊誌記載說:因土人居住“叢巖邃谷間,冰泉凜冽,崗瘴郁蒸,非辛味不足以溫胃健脾。”
  土家家婦女多為酸香辣制作能手,諸如將四季鮮菜、野菜或五禽六畜之肉通過幹制、腌制、烘炕等制成幹菜系列,臘菜系列,辣菜系列,酸菜系列等,把人生的日子打發得有滋有味。
  土家族主食有玉米、小米、麥類、豆類、薯類等雜糧,以後增加大米,且年節必吃大米;副食有辣椒、酸菜、黃豆、"合渣菜"等。新中國成立後,主食以大米為主兼以雜糧。
  傳統副食有白酒、糍粑、團饊、米豆腐、油炸粑、甜酒糟等。以後還增加了面食、糕點、糖果、飲料。
  “金包銀”飯
  永順、龍山、來鳳、鶴峰等地多把米和包谷摻在一起吃。即用鍋添水把少量的米煮開,再拌上包谷粉煮熟,既香又而耐餓。
  “合渣”
  “合渣”(有的地方叫“懶豆腐”),將豆汁燒開,摻進鮮青菜,煮熱就飯。
  “豆花”飯
  川東一帶的土家喜歡將黃豆汁燒開,點成“豆花”,調上野胡椒和鹽佐餐。
  “大鍋燴菜”
  將所有的菜都倒在鍋裏煮好,撒上辣椒,花椒,蔥花,姜末等佐料,然後家人各盛上碗,圍著火炕吃飯。
  “油茶湯”
  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後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雞蛋茶”
  用油炸花生米,核桃仁、黃豆、米泡、包谷泡等,打上三四個雞蛋,放入煮開的油茶內,味道鮮美,具山村風味。
  “炒米”
  先將糯米用甑蒸熟,取出曬幹後,再用砂炒成米泡。食時,將炒米放在碗內,用開水沖泡加糖,便可飲食
  “糖果”
  將炒米用熬化的飴糖團好,置於木木框內鋪平,其上撒些花生米,核桃仁和芝麻切成塊片。以前“糖果”是土家祭祀用的“供果”。
  “團撒”
  將米蒸熟後,置於一圓形的模具內,攤開曬幹,便成為熟糯米團餅,再將其油炸,香脆可口,可貯藏在壇內,以備自家吃或待客,或作饋贈品。
  “腌熏臘肉”,
  土家族最有特色的風味菜。先將鮮肉腌在缸內,經過用柏枝等陰火炕的煙熏後取出,高懸在屋檐下有煙熏又通風的地方。做出的臘肉,肉皮橙黃,肉味美,有的保存數年不變質。
  “大粑粑”
  逢年過節,土家人戶戶打粑粑。在做好的糯米粑粑上,用上好木頭雕成的模子,印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成為
  “印印兒粑粑”
  過了初二,女婿就要挑著粑粑去嶽父母家拜年,大女婿要帶“雙龍鬧海”印兒粑。
  “咂酒”
  酒用糯米,包谷或高梁加曲釀成,用壇藏好;一般至少儲存七八個月或一年,數年不等,飲酒時將醞取出,沖上涼水,插上一支竹管,輪流吸喝,邊吸邊沖水,味甜又香。現在石柱,成豐等地仍盛行咂酒,其他地方的多數人,已用土碗盛包谷或大米釀成濃度較高的燒酒。因為燒酒倒在碗裏,沖起的泡沫經久不散,土家就把這種酒取名“堆花酒”。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土家族人最大的節日是過年,“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
  過年:是土家族最大的節日,凡在外地的人,都必須趕回家過年,叫團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作過年的準備。
  臘月二十三日送竈神上天。
  臘月二十四日打掃檐塵,屋內屋外都打掃幹凈,傳說這一天,歷代祖先都趕回家過年來了。
  臘月二十九日,正式過年。這一天在堂屋裏擺滿了祭品、粑粑、供果、豬頭,齊中柱掛好麻布圍帳,柱頭上插松枝、梅花。下午三點開始,家主引兒孫給祖先磕頭、敬酒,家家戶戶,紅燭高照,爆竹聲不絕。
  敬神完畢,過年會餐。筵席是豐盛的,蒸餾,不管家裏人多人少,都要用甄子,還有甄上它它肉、豬雜、豬肉、白菜、青菜、蘿蔔,這些都是過年要吃的年菜,還有青菜合豬血的菜也不可少,吃這個菜,預示來年清清吉吉、紅紅火火。這天除了祭祖先外,還要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擺手堂裏敬土王。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還有些忌禁,如架了甄子後,不準動針紅,不準動碓磨,吃飯不準泡湯等。
  臘月三十,這天忙得不可開交,白天給祖墓送亮,屋前屋後理溝,砌地,這一天不擇日子,隨便可以動土。貼門神紙,給各果木樹貼錢紙,晚上到水進邊、菜地裏、豬羊牛欄、磨房處處送茶、送亮。
  正月從初一到十五,一直在新年的歡騰之中。拜年、打獵、跳擺手舞以及各種彩燈、地方戲劇、三棒鼓等等,真是盡歡盡樂。到了正月十五日,“吃了爬坡肉,各自找門路”。從去年的臘月二十三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日,春節活動才算完成。
  四月八:是土家族祭祀牛王的節日,土家族人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時間較久,故對耕牛特別愛護重視。這一天又是土家族人預測一年收成好壞的日子。晴則豐、雨則嫌。故縣境內又流傳“四月八落雨萬人嫌”的民謠。
  六月六:也是土家族人的大節日,這一天,村寨宰殺牲口,還特意把親朋接來,大家一道過“六月六節”。
  七月半:是縣境內土家族較大的節日。縣內流傳有“家家有個七月半”的說法。民間流傳七月半,閻王放開了鬼門關,讓所有的鬼魂,都回家看我看孫。所以在土家族人認為七月是祖先們回家的日子。
  因為土家族與漢族長期往來,所以也和漢族一起過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解放後又興起過元旦節、勞動節、國慶節等。

土家人的圖騰崇拜

 丁寨人傑地靈,它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濃厚的土家文化底蘊不僅造就了溫朝鐘、秦國鏞、秦家柱等代代傑出人才,還孕育了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土家人的虎文化,它是土家族文化的本質。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的鹽水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征祭祀虎祖。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戰時所持的(享)釬、戈、劍上面,都鑄鏤有虎頭形或鏤刻有虎形花紋。如今小孩穿虎頭鞋,戴虎頭帽,蓋“貓腳”花衾被;門頂雕白虎、門環鑄虎頭。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土家服飾

相比較苗族服飾的鑲金戴銀,土家族服飾更加生活化、實用化。民國以來,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頭巾,男人以青、藍、白或條紋布為主,長二三米,一圈圈地纏繞在頭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則多為青絲帕或自印花頭巾,絲帕薄如蟬翼,最長達七、米,是婦女終生陪伴之物,死後必以帕縫頭入葬。衣服以青、藍、白、印花布為主,男穿對胸衣,雙排七至十一扣,俗稱蜈蚣扣,袖口、領口及褲管末端加花邊;女人則右開襟,袖大而短,飾花邊,掛銀銅佩飾,俗稱“滿襟”,有滿清道風:未出閣少女著花衣,講究大紅大綠;小孩喜戴菩薩帽,虎頭帽;男鞋多為青藍布,女人穿繡鞋:姑娘出嫁時必穿“露水衣”,上著鮮艷桃花繡衣,下著八幅羅裙,與土老司八幅羅裙有異曲同工之妙。據大文豪沈從文考證,八幅羅裙是正宗土家裝。過去土家男女不穿襪,興打綁腿,尤男子將褲簡裹成人字路,配布鞋或草鞋,十分精神利索,民族專家說這是土家兵戰爭裝束,有土司“兵農合一”傳統制度的痕跡。而民間百匠,又有不同職業裝,如鐵匠穿長而寬的牛皮肚兜以防灼傷;獵戶掛繡花子彈肚兜是實戰需要;農民雨天下田批蓑衣則是農事需要。對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還要按土老司的指點戴“百家鎖”、穿百納衣,即從一百戶人家討一百塊碎布拼做成衣服穿,否則難養成人等等。故外人說: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講究”。

哭 嫁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思,托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嫁。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當然是秘密的)。哭時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婉動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巖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長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燈過;
  績麻同麻籃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爺(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吶,再幫娘啊梳把頭。
  曾記鬢發野花艷,何時額頭起了苦瓜皺?
  搖籃還在耳邊響,娘為女兒熬白了頭.
  燕子齊毛離窩去,我的糧唉,銜泥何時得回頭?……
  娘哭女:
  銅鑼花轎催女走,好多話兒沒說夠;
  世上三年送一閏,為何不問五更頭?
  哎,兒去了哎娘難留,往後的日子你重開頭;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愛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
  古竹枝詞裏有首詠哭嫁詩:
  桃夭時節蔔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看似不可思議,卻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獨特的稟性及文化意識。

民俗風情的土家族擺手舞
湘西土家族擺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風俗的民間舞蹈,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有專門跳擺手舞的“廊場”,土家人叫“擺手堂”。現主要流傳於湖南湘西龍山、 保靖、永順等地。擺手舞產生於土家族古老的祭祖儀式中,據清代八部大王廟殘碑和縣誌記載推測,擺手舞已有近千年歷史。
  “擺手堂”的地坪用條石鑲嵌,平坦光滑。正中間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或松柏樹。“擺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間,人們都要到這裏舉行祭祀活動,擺手舞是祭禮活動中的主要內容。
  每逢新春佳節,土家人吃罷晚飯就扶老攜細幼,舉著燈籠、火把,撐著五彩錦旗,身上披著各種色彩的花 被面湧進“擺手堂”。土家人為了創造熱鬧後氣氛,還要鳴銃放炮,在中間的桂樹或松柏樹上懸掛紅燈,樹下懸一面大鑼,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鑼擊鼓,大家按照鑼鼓的節奏,圍繞大樹跳起擺手舞。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兩千年以前,他們就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他們自稱“畢茲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吉首、瀘溪等縣, 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區,與漢、苗等族雜居。土家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 光輝燦爛的民族藝術文化,古老“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

楚巫文化

辰州符

辰州符流傳極廣。海內外眾多的符咒書籍均以“辰州符”為名,可見辰州符的影響之大。Atorm著《辰州符咒大全》談到符咒的起源時說:“符咒之術由來久矣,黃帝受之於西王母,而傳之少昊,少昊傳顓頊,代廣其意,而綿傳不絕,李耳盡發其秘,憑符咒而開道教。從者眾矣。後當春秋戰國時,術者見世終不為也,乃退隱森壑,以修養為事。符咒幾於絕也。至漢順帝時,有張真人名陵者出。得異書於石室,入蜀之鶴鳴山,息居修煉。以符錄而為人治病,驅鬼,役狐,無不立應。”其中所說春秋時,李耳“憑符咒而開道教”(李耳曾擔任東周守藏史,相當現今的圖書館館長,後因為周朝發生叛亂時,李耳將大量典籍被帶到楚國);後人因世事而“退隱森壑,以修養為事”;漢順帝時,張陵入四川之前“得異書於石室”。這異書、這森壑、這石室,都與辰州二酉山藏書洞的傳說無異。而如今眾多的符咒書籍,將辰州符當成了符咒的代名詞,更證明辰州符的歷史的確久遠。
  辰州符本身也非常復雜。曾經做過巫師、後為沅陵巫儺文化研究者的瞿湘周(1928—2002)曾見過“150多道巫教樣符,計兩本,其中有63道是用人和人頭為符,有58道是以兇禽猛獸成符,有17道是以兇禽猛獸和人頭組合成符,有幾道是用漢字和漢字的重復組成的。還有幾道符是抽象性的線條符。”
  符的使用是與咒語、手訣聯系在一起使用的。乾隆十年(1745)抄本“收殮停喪一宗秘語”記錄了在靈柩停留在家中時,不讓死者屍體腐臭的巫法:
  炎熱之天,喪家若要讓停喪的時間延長,就必須請巫師來作“封喪”的法事。其咒、符、訣同時並用:
  咒語:
  “奉請東方雪一郎,雪人雪馬降壇場,騎雪馬 、打雪旗,駕雪山、堆雪海,萬丈黃河決冷斷,雪山雪海雪茫茫。”於靈柩的東方寫用(冷字符),手訣為“海底訣”。
  “奉請南方雪二郎,雪人雪馬降壇場,騎雪馬 、打雪旗,駕雪山、堆雪海,萬丈黃河決涼斷,雪山雪海雪茫茫。”南方寫用(涼字符)。
  “奉請西方雪三郎,雪人雪馬降壇場,騎雪馬 、打雪旗,駕雪山、堆雪海,萬丈黃河決雪斷,雪山雪海雪茫茫。”西方寫用(雪字符)。
  “奉請北方雪四郎,雪人雪馬降壇場,騎雪馬 、打雪旗,駕雪山、堆雪海,萬丈黃河決霜斷,雪山雪海雪茫茫。”北方寫用(霜字符)。
  “奉請中央雪五郎,雪人雪馬降壇場,騎雪馬 、打雪旗,駕雪山、堆雪海,萬丈黃河決諱斷,雪山雪海雪茫茫。”中央寫用(諱字符)。
  符在靈柩的五方貼好之後,巫師又念口語道:“亡人化為金磚一塊,棺木化為金櫃,三天法主最無窮,聘殄棺材奉法封。化著雪山雷雨洞,太陽任出不消融,東來西去又還東,男女音容事不同,父母所生這遺體,今日收藏寶櫃中。”
  據說,看過這種六月停屍巫術的人為數不少;但筆者卻未曾見過。
  符咒的神力在巫師和鄉下人心中,是神聖而不可褻瀆的;在一般人眼中,也有許多不可解釋的疑慮。
  國學家錢穆(1895—1990)在《略論中國心理學(二)》中寫道:
  余少時在鄉間,曾見一畫辰州符者,肩挑一擔。來一農,病腿腫,求治。彼在檐下壁上畫一形,持刀割劃,鮮血從壁上淋漓直流。後乃知血從腫腿者身上來。汙血流盡,腿腫亦消,所病霍然而愈。腿上血如何從壁上流出,此誠一奇,然實有其事,則必有其理。惟其理為人所不知,卻不得謂之是邪術。又幼時聞先父言,在蘇州城裏,一人被毒蛇咬,倒斃路上。來一畫辰州符者,環屍劃一圈,遍插剪刀數十枝,刀鋒向地,開口而插。彼念符後,蛇從各處來皆從刀縫下鉆入,以其口按之斃者傷口,大小不符,乃退,從原刀縫下離場而去。如是來者十許蛇,後一蛇,始系咬死此人者。以口接死者傷口,吸其血中毒既盡,仍從其原刀縫下離去,刀縫忽合,蛇身兩斷,即死。而路斃者已漸蘇,能坐起立矣。此實神乎其技矣。
  本人也有錢先生所見到過的這種類似經歷:1984年夏,我的一位親人腳上生有一雞眼;一位懂行得一點“法術”的教師,讓他赤腳踩在地上,那位教師用剪刀環腳在地上畫了一圈,然後將腳移開,用剪刀在地上刺了若幹下。居然沒隔多久,雞眼就消失了,要知道,這種消失是剪刀並沒有真正接觸到雞眼的情況下發生的。
  2005年3月26日,沅陵鳳凰山儺壇的一位巫師到長沙黃興路步行街中心廣場進行表演,我與我夫人同去看他,我向他請教辰州符之事,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他告訴了我一道“實用符”,為魚刺卡喉嚨的急救符,我夫人也由於好奇而學會了這道符。不久,她在家時,真被魚刺卡了,按照傳統的處理辦法,如大口地吃菜,呑飯團,都無濟於事;情急之下記起了這道符。她舀來一碗水,在水面上畫了那道符,然後將水喝下,果然,魚刺完全化解。
  儺壇上的法事“上刀梯”是一項與符咒密切相關的民間雜技,又叫“上刀山”,它源於人類早期的“度戒”儀式。
  “度戒”是原始部落男性的成人儀式,即“過關禮儀”。它是世界各個民族都曾有過的一種人生禮俗,是男人成長程中不可少的神聖一課,在許多地方,比出生、婚娶、死亡的儀式還要隆重。這一習俗在湖南藍山縣瑤族居住區還有保存。
  在這一儀式中,參加儀式的“度者”,要經過 “十二度”、即十二關。第一度就叫“攀刀山”:“刀山”設在離主祭場約兩華裏的一處地方,這一關中並沒有真上刀山,而只是引度的巫師將十二把刀,每兩把交叉地放在地上,刀兩邊站立六個人,面對面、手拉手,十二個參加儀式的度者由十二名巫師引度,一個接一個地翻越“刀山”。“翻過‘刀山’的度者,一個個神誌昏迷,裏面原委不無神秘。”在第二關 “度勒床”之後就是“上刀山、拋牌印”儀程,它包括“祭刀”、“磨刀”、“紮刀梯”、“上刀梯”、“拋牌印”等程序。在磨刀之後所紮的刀梯高約一丈,每一級階梯由刀鋒向上的兩把相交的鋼刀形成,共七級。首先由磨刀師先試上刀梯;然後,巫師們將刀梯搬至刀梯臺(又稱“雲臺”),念“變梯法”、“變刀法”咒語;過關者脫下鞋襪,巫師在其赤腳上畫符念咒,主引度師率領度者們依次踩刀梯而上,登上雲臺;然後,度者下臺,主度師在雲臺上向他們拋四方木牌“老君印”。
  除了上刀山,如踩火炭(下火海)、滾刺床、咬火犁、捧燙石等其他常見的巫術巫技,都在瑤族度戒儀式中出現。都是度者們要過的一道道關口。
  上刀梯發展到後來,由巫師自己表演,成為了巫師展示巫術的重要的節目。
  在上刀山的表演中,任何巫師,都要遵循一定的儀程,它包括整理袍冠、上香、吹牛角號請神、請師、敕水(念敕水咒、畫敕水符)、封刀(將敕水噴於刀上,蕩除刀上汙穢),給上梯人赤腳敕水,然後就是赤腳上刀梯。
  在沅陵還儺願的儀式中,“主東家的子孫也隨著巫師,赤腳從燒紅的犁鏵上踏過去,赤腳踏著刀山上鋒利的刀口上攀上去。主東的子孫上刀山、下火海,是代替長者受苦受難,以解除冤愆。巫師和主東的子孫登完刀山後,巫師再念咒、扳訣,宣布圍觀的人也可以從燒紅的犁鏵上踏過去,從刀山上攀登過去,但也必須赤腳……圍觀的人中上刀山、下火海的,大都是背著兒孫的婦女,想以此來免去兒孫的災難。”
  對此事,我也曾問過一些巫師,他們回答說:只要按照師父傳下的規矩、用好符咒,在巫師的帶領下,用不著學習,任何人都可以上刀梯。的確,沅陵鳳凰山儺壇的一位法師,他的一雙兒女,女兒十二歲、兒子七歲,都沒有什麼專門的訓練,在長沙的黃興路步行街上也為人們表演了上刀梯。
  符咒的奧秘還有待我們解答。今天,辰州儺文化的研究者金承乾、王文明、劉冰清三位出版了他們的新著《辰州符》,為我們對辰州符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我們祝賀他們又獲得了新的成果,也期待他們進一步把辰州一帶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發掘、整理出來,把辰州一帶那些即將消失的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象真實地記錄下來,為後來的人做一些鋪路架橋的工作。

茅古斯

茅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漢語多稱為茅古斯或毛獵舞。屬土家族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場合單獨表演。茅古斯以近似戲曲寫意、虛擬、假定等技術手法,表演土家祖先漁獵、農耕、生活等內容,既有舞蹈的雛形,又具有戲劇的表演性,兩者雜糅交織,形成渾然一體的祭祀性舞蹈。 
  茅古斯相傳為茹毛飲血時代的土家先民,後來把他們所創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為原始的古典舞蹈。是土家族為了紀念祖先開拓荒野、捕魚狩獵等創世業績的一種原始戲劇形式,流行於湘西永順、龍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區。茅古斯雖然還不是成熟的戲劇形式,但已有模擬遠古先民勞動和生活的故事情節,並通過舞蹈、道白來表達表內容,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茅古斯起源:
  傳古時候,湘西土家族地區森林莽莽,荊棘遍野,人煙稀少,土家族先民為了覓食,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捕魚。後來又從漁獵生活步入農耕時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獨自下山去學習農耕技能,之後急於趕回山寨傳授技能,一路上風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荊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時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調年”(過年),舉行跳擺手舞等活動。他衣不遮體,不好露面,便躲在調年場旁的雜草叢中觀看調年活動。不料幾個參加調年活動的小夥子在草叢中發現了他,他只好走出來,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參加到調年活動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鄉親們傳授所學到的農耕技能。從此,土家人為了紀念這位傳授農耕技能的先祖,每逢還願、祭祖等活動時,都要表演茅古斯,有時也單獨表演
  茅古斯表演:
  表演茅古斯的人數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著土家族服飾,飾老茅古斯(土家語叫“巴普”),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動,其余為小茅古斯,代表子孫後代。他們都身披稻草紮成的草衣,赤著雙腳,面部用稻草紮成的帽子遮住,頭上用稻草和棕樹葉擰成沖天而豎的單數草辮,四個單辮的是牛的扮演者。土家人跳擺手舞時,茅古斯的扮演者們事先裝扮好,在擺手舞場不遠的樹林中等待,擺手舞跳到一定的時候,他們轟然入場,擺手舞立即停止,為之讓場,說是“祖先爺”來了。茅古斯的表演內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產、生活為主,諸如“掃堂”、“祭祀請神”、“打獵”、“挖土”、“釣魚”等,他們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動,讓所穿的草衣發出窸窣聲響,行走用醉步進退,左右跳擺,搖頭抖肩,表演者模擬上古人古樸粗獷的動作,講土家語,唱土家歌,融歌、舞、話為一體。其程序分為“掃堂”(意為掃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後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現全家族人民的生存和繁衍)、“析求萬事如意”等幾個大段落,每個段落中細節繁多,如祝萬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鐵、犁田、播種、收獲、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茅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屬土家族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作為土家文化活化石保存至今。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 
  表演茅古斯的人,須渾身裹紮稻草或茅草,儼然以“茅人”象征遠古蠻荒時代的先民。其中,一人扮演“撥鋪卡”的代表祖先,其余扮演小茅人的則代表後代子孫。演出自始至終講著土話,唱土歌,語焉不明。表演動作以碎步進退,屈膝抖身,搖頭聳肩,左右晃動等動作,顯出粗野、詼諧的民族氣息。
  茅古斯表演的內容,主要是表現先民的生產勞動、生活方式,主要有“生產”、“打獵”、“釣魚”、“讀書”、“接親”、“接官”等段落,粗線條地勾勒出土家族從遠古走到現在的發展歷史。
  形式和特點:
  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結稻草為服,扮演原始初民漁獵農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創業功德,祈求保佑人畜興旺、五谷豐登。茅古斯表演的內容,主要是表現先民的生產勞動、生活方式,具有人物、對白、簡單的故事情節,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為單位輪流舉辦,持續五至九天不等;按序分“生產”、“打獵”、“釣魚”、“接親”、“讀書”、“接客”等段落。全用古代土家語演唱,以至有些土語今人無法翻譯。其動作原始粗獷,滑稽有趣,粗線條地勾勒出土家族從遠古走到現在的發展歷史。保留至今的劇目有《做陽春》、《趕肉》(即狩獵)、《捕魚》、《搶親》、《甩火把》等。
茅古斯舞動作特點別具一格,表演時曲膝抖身,渾身抖動,全身茅草唰唰的響,頭上五條大辮子左右不停擺動;碎步進退,左右跳擺,搖頭抖肩。根據表演的動作內容,可一目了然,如“打露水”、“掃進掃出”、“圍獵”、“獲獵慶勝”……。舞蹈最突出的特色是服飾原始,身穿草衣樹皮,古老大方,頗有原始人的形象;表演者的動作古仆健康,對話時要求變腔怪調,使觀者辨認和監聽不出表演者是誰,這是舞蹈者最大的成功。
歷史價值
  1、茅古斯實錄了父系社會初期至五代時期的“酉溪人群”的漁獵、農耕的生產生活,婚姻習俗情況,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狀況,說明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還應上溯得更遠。
2、茅古斯以豐富的內容與湘西酉水流域舊石器、新石器考古遺址相佐證,擴寫了土家族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
文化價值
  1、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考察,茅古斯是一筆彌足珍貴的古老遺產。
2、從戲劇發生學來說,茅古斯是中國戲曲的一條古根,從中可以找到戲曲的寫意性、虛擬性、模仿性等基本性的創始緣由和載歌載舞表演形式的造因。因此,有些戲曲專家贊它為“中國戲曲的最遠源頭”。
3、從舞蹈發生學來說,茅古斯是我國民族舞蹈的一條古根,被稱為“中國舞蹈的最遠源頭。”
4、從宗教學的角度來考察,茅古斯保留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神崇拜等上古時期遺存的種種精神符號,其巫詞、巫術、巫歌、巫咒、巫祀為人們研究中華上古時期的宗教源要提供了珍貴的“活化石”。

木葉傳情

 苗族男女找對象,談戀愛,興“趕邊邊場”,土家男女卻用木葉傳情。
  土家人天天在深山與鳥兒、蟬兒為伴,寂寞了,高興了,憂慮了,或有什麼隱秘心事,便摘片木葉兒,吹起無詞曲兒來。這些木葉歌,或婉轉悠揚,或如泣如訴,或歡暢愉悅,或悲泣幽怨,遠聽,鳥兒在啁啾,似山泉在叮咚,充滿詩情畫意。吹木葉並非易事,要經過長期練習,才能吹出調兒來。有的男女青年相愛傾慕,卻不便啟齒,又不喜歡媒婆搬弄是非,於是就用木葉求偶,把滿腔的愛寫在木葉上,山裏人這樣唱:
  滿山木葉堆打堆,問郎會吹不會吹?
  有朝一日學會了,只用木葉不用媒。
  千兩銀來萬兩銀,難買阿妹一顆心,
  媒婆嘴巴磨出血,不抵一曲木葉情。

盤瓠文化

盤瓠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勤勞勇敢聰明的苗族、瑤族、畬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這一貴重的民族文化遺產,瀘溪被譽為盤瓠文化的起源地。1990年10月,全國盤瓠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瀘溪召開。在這裏,流傳著很多盤瓠與辛女的錦繡傳說。
  相傳上古時南蠻首級高辛帝麾下有一只神犬,名叫盤瓠。在一次與犬戎國入侵的戰役中高辛帝為挽回危劣局勢傳下號令,斬敵軍主帥者賞黃金千億,並許之以獨生女兒辛女為妻。盤瓠在戰役中勇貫三軍力取敵主帥首領立了頭功,但因其出身卑微,事後高辛帝有悔婚之意。個性剛強的辛女卻愛上了這位智勇雙全的英俊後生。
於是,她不顧父王的反對,與盤瓠私奔於沅水中遊的絕壁之上。這對相濡以沫的夫妻在自己的世外桃園裏男耕女織。西南邊地的農耕文明中有很多福澤後代的器械與方法都是由他們發明和創立的。盤瓠與辛女在一起幸福地糊口了數十年,生下了六對兒女。有一年,沅水中突然泛起一條惡龍,興風作浪,禍害庶民。盤瓠振劍與惡龍血戰三日,終於刺死惡龍,自己卻也力竭而亡!周圍庶民為記念這位舍身為民的英雄,在江邊高地上建盤瓠廟,敬奉盤瓠石像於廟中,世代拜祭。痛失夫君的辛女,在山頭晝夜守望,淚幹氣絕,幻化為江邊高聳入雲的辛女巖。辛女巖腳下便是她的眼淚流成的辛女溪。
盤瓠與辛女雖已先後離去,但是他們在佤鄉留下的糊口遺跡卻隨處可見。辛女溪上一彎小橋傳說是他們為解除庶民涉水之苦而修建的,後人取名為辛女橋。江岸石堤上有一巨石,形如馬頭,傳說是辛女兒時坐騎,隨辛女來沅水後戀主不歸,從而成為沅水的一道萬世風景。
辛女巖頂有座廟宇那是鄉親們為懷念辛女而建的辛女祠,江岸七裏長的沙灘叫辛女灘,就連鄉親們世代生存的佤鄉山寨也叫辛女村。源自上古的盤瓠文化和屈原帶來的楚文化以及湘西邊地的巫儺文化在瀘溪這塊土地上神奇地交匯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巫楚文化。在將近兩千的時間裏它引領了湘西少數民族人文精神的走向。


茶燈

茶燈是鳳凰很有影響的民間小戲。嘉慶年間開始流行。每年春節,群眾組織舞獅子、耍龍燈,茶燈伴隨而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深受群眾喜愛,因此,流傳至今。
 鳳凰茶燈在解放後得到很大發展。1957年3月,鳳凰茶燈到北京參加演出,由於曲調簡潔,節奏明快,表演活潑優美,富有地方特色,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好評。
 鳳凰茶燈隨著時代前進和發展,漸漸形成兩個流派:文茶燈和武茶燈。它們區別是:武茶燈中有武打場面,而文茶燈沒有或很少有武打場面。文茶燈流行於鳳凰東北部,如木江坪、毛坪、吉信、竿子坪、三拱橋、大田、喬庫、米良、臘爾山一帶。武茶燈流行於鳳凰縣南部,如新場、茨巖、茶田、阿拉、水田、林峰、廖家橋等地。 鳳凰茶燈演員少,或二至四人,多不過八至十人。男女配對,同臺表演,熱情歡快,輕松活潑,語言通俗易懂,曲調優美動聽,富有鄉土氣息。
 鳳凰茶燈內容豐富多彩,有反映勞動者愉快的,有歌頌豐收喜悅的,有贊美男女純真愛情和幸福的。具有濃郁、風趣的喜劇色彩。如《小放牛》、《掐菜苔》、《十二月菜花》、《夫妻觀燈》、《十二月繡花》、《四季花兒開》、《蚌殼舞》等劇目,都反映人們愉快勞動和甜蜜的愛情,深受人民喜愛。

巫儺文化

湘西苗族是整體苗族的重要代表之一,有著悠久的民族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但是,由於歷史的 原因,湘西苗族儺戲沒有從自己豐厚的民族巫儺文化中脫胎出來,形成一脈相承的純正的本民族儺戲藝術,而是隨著外來文化 對湘西苗族地區的侵入,在肥沃的湘西苗族巫儺文化的培育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儺戲“ 是古老儺文化的載體,是由儺祭、舞蹈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與藝術相結合、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古樸、原始、獨特的戲曲樣式 ,它既有驅疫納吉的祭祀功能,又有歌舞戲曲的娛神娛人功能。”從儺戲的產生和功能特征上可以判斷,它是人類處於原始宗 教信仰階段所推崇的文化藝術形式。湘西苗族地區的儺戲,就屬於典型的以“娛神”而“娛人”的巫術藝術,融戲劇文化和宗 教文化於一體,內容幽默詼諧,情節風趣滑稽,具有鮮明的喜劇特色,在“娛神”的過程中充分達到“娛人”的目的。 
  早在5000年前,當苗族先祖蚩尤與黃帝、炎帝逐鹿中原時,蚩尤為了打敗對手,首創巫教,提 倡“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的宗教觀,“不僅以神道設教來約束人心,而且打破君民間的隔膜,追求人間真理。”啟迪人們不 信“天命”,反對“天子”。在意識形態上同樣與當時的炎黃部落所推行的 “通天絕地”、“天子天命”的君權思想展開了鬥 爭。並且深得民眾擁護,使其部落逐漸強大起來。
  涿鹿之戰,不僅使九黎部落衰敗,而且使蚩 尤創立的巫教被皇帝所取締。但是到了“三苗”時期,由於部落聯盟的不斷發展、壯大,經濟的振興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使蚩 尤的宗教思想得到了重新萌發,巫教進一步發展成為巫文化,並對後來苗族的宗教信仰和社會生活產生了直接影響。 
  湘西苗族延續至今的萬物有靈的宗教信仰形式,直接反映了巫教的宗教內涵。可以想象,從遷 徙的歷史開始到湘西的所謂定居,長期生活在惡劣環境和民族鬥爭中的苗族先民,民族的生死存亡時刻威脅著他們,人仇鬼恨 交織在一起,聽不見天神的福音,得不到天子的恩賜,他們除了崇拜祖先、信仰民族鬼魂外,就只有繼續信仰萬物有靈了,他 們把一切的自然物都想象成有感覺、有意誌、有思維的生命體,能像人那樣進行有意識、有感情的活動,具有人一樣的社會關 系,使自然人格化,與人平等相處,使人們得到一種精神安慰。
  湘西苗族有“椎牛”、“跳香 ”、“接龍”和儺祭等大型的祭祀活動,形式非常古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例如“椎牛”,它是苗族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祭 祀活動,其主要目的是祭祖,所謂祖就指苗族的列祖列宗,要從近祖請起,一直上溯到遠祖,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歷代祖先都要 請到,主要有:馬狗奶國(就是盤瓠和辛女)、雷神、龍神、五谷神等,此外還要請一些小鬼神,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鬼神。 在祭祀過程中,巫師除了祭祀性的唱白苗族古歌外,還用“趕邊邊場”的形式進行娛神,男女青年對歌,通宵達旦,美女娛男 神,美男娛女神。
  形形色色的祭祀活動,與苗族的社會、生活、生產、情感緊密相連,構建了 苗族龐大的巫儺活動體系,形成了厚實的具有苗族特色的巫文化、巫藝術。因此,當儺戲進入湘西苗族地區時,與這裏的巫儺 文化不謀而合,湘西苗族的巫儺文化成為了儺戲肥沃的生長土壤和發展的文化基礎。
  湘西苗族 儺戲與南方長城有著密切的關系。明朝皇帝朱元璋為了穩固新王朝的統治基礎,1381年至1387年,在全國推行黃冊和魚鱗圖冊 制度,以此征派賦稅和徭役。而自古受著固化的巫教思想影響,過著憑險而居、刀耕火種、自立自主氏族部落生活的湘、黔、 渝遷徙苗族,對明王朝這種政治、軍事、經濟的君主統治非常不滿,加上土司土官在執行明王朝一系列政策中,賦斂無名,刑 殺任意,貪汙舞弊,行賄營私,最後導致苗民揭竿而起,極大地震撼著明王朝的統治,朝廷就效仿北方長城的功能,修築了南 方長城。到了清朝,仍然繼續對其進行延伸和完善,使其具有了完整的延綿六百余裏的軍事防禦體系,在湘、黔苗區形成了一 道嚴密的疆界線。
  由於明、清時期的政府軍的征剿和據守,全國各地的達官顯貴和士兵進出湘 西的人數達數十萬,而常年留守這裏的人數也以萬計,加之和平年代的外地家屬和外地商人等,湘西“熟苗區”的人和文化都 變得越來越復雜起來。像南方長城中最大的兵營重鎮鎮竿(現在的鳳凰縣城),就是由於幾百年的屯兵歷史及大量外籍文武官 員和商人的湧入,使鎮竿成為了多種文化的匯合地,這裏佛道流傳,會館林立,廟宇飛檐走鳳,祠堂戲曲不斷。從文化和藝術 的角度,即使是現在看來,仍然會讓人感覺不僅內容豐富,而且還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層次。從這些文化現象來看,南方長城 不僅是一個政治和軍事的象征,也是一個文化藝術的載體。
  儺戲,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但 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儺戲已被一個個不斷發展的文明社會所擠壓,被一個個壯大起來的儒、道、佛等“正教”所排斥,到了 明、清時期,儺戲作為“邪教”在民間已經氣如遊絲。在南方長城的作用下,已經奄奄一息的民間儺戲隨著外來文化對“熟苗 區”的侵入,在這裏找到了巫儺文化的基礎,遇到了與之共鳴的群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發展最為強勁的一支是根植 於民間的由大量士兵和平民百姓帶來的楚文化中巫風最盛的辰沅儺戲。
  以鳳凰廳城為例,當時 的城區裏,有大批居民來自辰沅人以及接近辰沅本廳的鄉下人,他們所帶來的楚巫文化在這樣的強勢和機遇下得到了充分的激 活和強化。其實,辰沅作為楚國的縱深,有著深厚的楚巫文化底蘊,在楚亡以後,作為他們的主體文化——楚巫文化在更為強 勢的外來釋道等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同樣也被淡化了,“只有在底層百姓那裏,因為窮,因為目不識丁而於釋道隔膜,將世代 相傳的楚巫宗教和藝術較完整地保留著。”乘著南方長城的東風,辰沅間承載著楚巫文化的大量底層百姓,或兵、或匠、或商 進居了鳳凰。當時的鳳凰已經成為了大湘西3府22縣的軍事、政治和文化中心,無論哪個方面都有著絕好的發展機遇和前景。辰 河儺戲就是抓住了這一機遇,使這種楚巫文化藝術得以新生和張揚。
  湘西苗族儺戲基本上是指 盛行在鳳凰城區的儺戲,極有影響和代表性的就是被稱作“北派”的辰沅儺戲與由成分相當復雜的“客家”人發展的被稱作“ 南派”的思南儺戲。相比之下,“南派”儺戲的唱腔節奏密集,起伏不大,曲牌不多而簡單,樂器的伴奏只用小鼓單鑼,從形 式到內容顯得比較單調。而“北派”儺戲就大有不同,其唱腔融合了辰河高腔的韻味,起伏跌宕,引人入勝,而且戲曲曲牌繁 多,伴奏樂器則用上了大鼓、雙鑼、雙鈸,氣氛深沈濃烈。“北派”儺戲在穿著上更講究,舞姿更為婀娜,儀式更加繁復。因 此,通過一定時間的碰撞,“南派”儺戲就一步步地被“北派”儺戲所改造、吸附和融合,充分顯示了具有楚巫文化基礎的“ 北派”儺戲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
  在湘西苗族儺戲的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主體內容是儺腔 的發展,通過與當時湘西苗族地區所盛行的音樂文化的整合,極大地豐富了儺戲自身的形式和內容,形成了儺戲自身的藝術特 色。
  如:通過與寺廟在上香拜佛時和尚念經的一種佛教音樂形態的唱腔——上佛腔的整合, 使儺戲唱腔顯得安寧、清雅、質樸、超脫,表現了一種虔誠的向佛心態,制造了一種信鬼尚巫的氛圍,表現了一種撲朔迷離的 莊重,啟迪人們對消災祈福的充分信賴。
  哭喪腔是民間超度亡魂、追悼逝者的喪堂儀式中的一 種唱腔形式,表達了追悼者的悲傷和悼念之情,其潤腔顯得腔寬而幽長,渲染一種悲切、淒涼的氣氛。在儺腔對其進行整合時 ,通過速度和潤腔的改變、音樂節奏的緊湊,使幾乎同樣的旋律一改悲切、淒涼的氣氛,展示出人物內心和劇情發展都較為激 情、歡快。
  再如:儺腔中的土地調對土家族山歌腔的整合;儺腔中的先鋒調對花燈調的整合; 儺腔中的哭嫁腔對辰河高腔的整合等。這充分反映了儺戲的敏銳性,它要體現的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要追求的是 藝術的質量和特色。
  儺戲在與其他世俗音樂共存的過程中,充分地顯示出了它卓越的發展能力 和超群的整合能力。但是,有兩點是值得說明的:第一,它與世俗音樂的整合過程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 程中進行逐步融合;第二,在整合過程中,盡管在旋律、節奏、伴奏等方面保留著原體唱腔的部分風貌,但由於儺腔在拖腔或 甩腔等方面的細微改變,自始至終保持著自己的風格特征,從而使整個儺腔體系不至於零亂,仍然完整地保存著儺戲的自身特 征。因此,湘西苗族儺戲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十分完整的,並一直盛行至今。
  湘西苗族巫儺文化 是湘西苗族儺戲發展的土壤和文化基礎,南方長城是湘西苗族儺戲發展的契機,以儺腔為發展特征的湘西苗族儺戲,在充分整 合世俗音樂的唱腔精華,充實、完善自己的唱腔形式和內容的同時,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和自身的藝術特征。這是湘西 苗族地區儺戲文化的重要發展歷史,也是湘西苗族地區多元藝術文化形成的重要特征。
  儺
  在儺儀的神壇上,供奉最為普遍、並且來自神話傳說的是始祖神,儺公和儺婆(或儺公、儺 娘),他們是儺俗信仰中至高無上、最具威望的儺神。
  相傳,儺公、儺婆原系兄妹二人。在很 早很早以前,天下發大水,淹沒了人間房屋、莊稼,千千萬萬的人畜被洪水吞噬,兄妹倆人因逃到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才幸 免於難。兄妹二人,眼見田地、房屋、人與牲畜慘遭滅頂之災,人類面臨滅絕的危險,心中十分焦急。一再商量,為了繁衍子 孫後代,重建人間的美好生活,幹脆結為夫妻。可是,世上沒有兄妹結為夫妻的規矩,怎麼辦呢?兄妹二人商量了個辦法,每 人抱一扇石磨,從東西兩邊滾下山去,如果二人滾到一起,兩扇石磨相合,就結為夫妻;如果滾不到一起,說明無緣,不能成 親。於是兄妹二人各抱一扇石磨從山上滾下,滾到山下平地時,恰好兩人滾在了一起,石磨也完整相合,說明老天爺贊成他們 婚事(後人釋為“天作之合”),兄妹便毅然成親。從此,二人耕地種田、紡紗織布、生兒育女,一代又一代的繁養生息,人間大地,又是一派生機。
  所以,後來人們奉儺公和儺婆為人類始祖,是人類救星,為人類帶來 平安、五谷豐登、兒孫滿堂、凡事興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當地習俗,凡婚久未育子女者,便向儺公、儺婆祈求,並許 下願信,以後身懷有孕或生了子女請端公做法事一堂,或演戲酬謝。如遇家有兇事或遇豬瘟、雞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儺公、 儺婆佑福,年終隆重祭祀。在農村,此種酬神方式,人們統稱“還儺願”(演出之戲叫“儺願戲”)。
  儺戲
  湘西儺堂戲是古老的祭祀儀式劇,在“還儺願”時 演出,又稱為“儺堂戲”、“儺願戲”,以驅鬼逐疫、避邪納福、祈求人壽年豐為目的。儺戲的劇目分正戲和副戲兩大類。正 戲是還儺願時演出的戲,包括法事戲和搬戲兩種;副戲是在法事之外,在儺堂之外上演的戲,有的與還願有關,有的則演世俗 故事。
  儺堂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生時期,那時苗族先民就崇拜鬼 神,認為“靈魂不滅”,祖先死後其魂魄便脫離軀殼而存在,為了使子孫得到祖先保佑,便對祖先“亡靈”進行祭祀。到三千 多年前的周代,鳳凰屬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這種酬神祭鬼活動由巫師演唱祭奠詞曲,形成定 格。唐宋時,宗教儀式流行,造神活動日增,祭神詞曲大發展。
  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創造,儺 堂戲內容很豐富,劇目繁多。按內容其劇目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始祖戲內容,劇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鋒》、 《搬開山》、《搬土地》、《搬算匠》、《搬童兒》、《白望送娘》、《開山砍五路財》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還願的古代 戲種。第二類是正本戲,又可分為大戲、小戲和折子戲三種。
  湘西儺堂戲面具民間俗稱“臉殼 ”,全堂戲面具有24面,半堂戲12面。面具多選用木質材料,雕刻精細,上面覆以彩繪。面具在戲中既是角色身份的象征,又 是掌壇土老司地位的衡量標準。面具多既表示能夠演出的劇目和請來的神靈多,土老司的威信亦愈高。面具主要可分為三類: 
  正神面具:代表正直善良的神祗,相貌多為寬臉長耳,彎眉大眼,神態慈祥溫和,敦厚親切, 如唐氏太婆、桃源土地、先鋒小姐、減災和尚等。
  兇神面具:代表兇猛強悍、震懾四方的神祗 ,面目多為立眉突眼,翹嘴獠牙,猙獰怪異,兇煞可怕,如開山猛將、勾簿判官、押兵先師、鐘馗、靈官、二郎神等。 
  世俗人物面具:有正面人物和醜角兩種。正面人物形象端莊清秀,神態淳樸忠厚,如甘生、安 安、姜師、庵主、鞠躬老司、賣酒娘子、龍女、梅香等。醜角形象怪誕滑稽,在戲中專事插科打諢、逗笑取樂,如秦童、秦童 娘子、秋姑婆、唐二、攆路狗等滑稽角色。
  此外,在儺堂戲的一些劇目中,還用特定的各種人 物面具和牛頭、馬面、孽龍、白猿等動物面具,以滿足劇情的發展需要。
  湘西陽戲面具 
  湘西陽戲是湖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湘西地區。陽戲起源於儺堂戲、民間花燈,並在其 基礎上發展而成。劇目內容多反映封建社會的家庭、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以及神怪妖狐故事,音樂明快簡樸而又優美動聽,富 有表現力,唱腔采用同調異腔的辦法實行男女分腔,以典調連綴內容,輔以板式變化。陽戲以“二小戲”(小醜、小旦)的表 演藝術最具有代表性,基步法等表演形式和舞臺調度均頗有講究。
  老藝人曾把儺戲稱為陰戲、 內教;而把陽戲稱為外教。陽戲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也曾受到過辰河戲的影響;它的行當的增加、音樂的豐富和劇目的使用 ,都曾得益於辰河戲。
  陽戲的傳統劇目約有150個,內容多為日常生活、男女愛情和神妖仙怪 故事。《雷交錘》、《杉樹灣診駝》、《勾頭催糧》、《三看親》等為傳統積累劇目,《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 等來自儺戲,《撿菌子》、《掐菜苔》、《盤花》、《打豬草》等來自花燈,《白蛇傳》等則來自其他大戲劇種或木偶戲。解 放以後,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大批的陽戲現代戲,《春哥與錦雞》、《愛扯謊的婆娘》等是其代表劇目。 
  陽戲面具多選用木質材料,精雕細琢,上面覆以濃重的彩繪。面具造型別致古樸,以頭冠和面 相的特征區分角色,在藝術風格上頗具地方特色。
  巫儺文化—趕屍 
  湘西的趕屍,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據有趕屍奇俗的湘西沅陵、瀘溪、辰奚、 敘浦四縣人士說:趕屍是不給人看的,趕屍是晝伏夜行的,三更半夜誰敢出去看會走的死人呢?不過,據在四縣開旅店的人說 :死人決不是用人背著走,確是死人自己象麻雀似的跳著走,因為趕屍的要住旅店,所以他們比較清楚,確是三五具屍體只有 一個人趕。
  據當地人一致的說法: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無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 由他一人趕。論其實際形式,說“趕”屍不如說“領”,因為這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一面走一面敲鑼,使夜行人避 開,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在一個以上時,即用草繩把他們聯系起來,每隔六七尺一個。夜裏行走時,屍體都帶著高筒 氈帽,額上壓著幾張畫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做著趕屍者生意的旅店,一年到頭不關大門,白天是當然不關的,夜裏也不關 。其用意有二:
  一、那兩扇大門後面就是屍體的休止之所,在黎明前到達,入夜後離去,屍體 都在門後倚墻而立,天氣不好不能走時,可能停留幾晝夜。
  這種旅店的大門,除了過路的趕屍 法師以外,是沒任何人移動它的,由於對屍體的恐怖,無形中這門後面成了極神秘、恐怖的禁區,連旅店裏的工作人員,也沒 人探頭去張望一下,即使明知那裏沒有什麼屍體,也沒有人想看神秘的門後邊。
  二、屍體來去 是在入夜以後和黎明以前,其實都是夜間,為便於屍體出入,所以不必關門。關門不外防盜,這種旅店不會遭遇失竊,小偷不 敢光顧,即使大膽去偷,也偷不到什麼。
  據說,屍體之所以能跳動,全靠臉上的黃紙畫符,所 以到個地方停下來,法師立刻就把他們臉上的紙符除下來,否則他們會自己跳出來。
  抗戰期間 ,重慶打銅街一個住家屋檐下,在門框上還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代辦運屍還湘”。
  聽說 過“趕屍”這回事的人,看了那張紙條,已知道是趕屍的了,因為他說明了“還湘”,若非趕屍,其營業範圍絕不會只限於湖南,同時也不會寫明“運屍”那麼恐怖,“運柩”豈不較為文雅些嗎?
  這位“代辦運屍還湘” 的人,是個六十歲的老頭,據他說,趕屍的情形,確實如上所說,一點兒都不假,何時何人所創他不清楚,這一怪誕方法,跟 “奇門遁甲”有密切關系。
  他還說:這件事外人難得一見,並不是他們不給人家看,而是沒人 敢看。
  他說:這一行業在湘西以外的地方很難行得通,第一、住宿就成問題。第二、夜行人不 知聞鑼趨避,反而來看熱鬧,非嚇死人不可。第三、許多鄉村,村外沒有道路,勢必經村中,大多數地方是不準屍體入村的, 何況是跳跳蹦蹦的活屍呢?同時沿路的居民不懂這一情況,沒辦法要求他們合作——聽見鑼聲就把狗關起來,因為屍體是怕狗 的,狗咬住屍體衣服一拉一扯,屍體非倒不可,一只狗還容易對付,來上一群,把屍體的衣服甚皮肉咬得亂七八糟。連趕屍的 都給咬傷,事情就嚴重了,但在湘西沒有這些困難。
  為什麼會有“趕屍”的營生呢?因為湘西 沅江上遊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作小販、采藥或狩獵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嶺,山中瘴氣很重,惡性 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當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 傳統上,運屍還鄉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裏或數百裏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擡,於是有人 就創行了這一奇怪的經濟辦法運屍回鄉。
  一個人可以趕幾個屍體,開銷自然也小到不可再小了 。
  至於防腐,據說,凡是用這方法運的屍體,自起運到目的地,都不會腐化,不過在起運前就 已腐化的,就沒法起運了。

Views: 1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